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专题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专题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浙教版科学七年级期末专题训练11:光的反射和折射
一、选择题
1.如图日晷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来确定当时的时间,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也是古人智慧的体现。下列现象与日晷中的指针影子形成原理相同的(  )
A.玻璃幕墙光污染
B.雨后的彩虹
C.月食的形成
D.露珠下的叶脉
2.黑暗的房间里点亮一盏灯,就能看到书本。以下关于“看到书本”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
A.21︰10 B.10︰51 C.15︰01 D.12︰01
4.下列关于光的有关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越面镜,所成的虚像越大
B.光的折射所成的像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
C.水中的鱼看岸上的人,看到的虚像位于实际位置上方
D.当像到孔的距离大于物到孔的距离时,通过小孔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5.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在a点或e点时,m=1,n=0
B.在b点或d点时,m=1,n=1
C.在c点时,m=2,n=2
D.在f点时,m=0,n=0
6.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我们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发生向上弯折的情况。在图中,能正确解释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7.如图为在空气与水面处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  )
A.折射角增大 B.反射角增大
C.折射光线靠拢法线 D.反射光线远离法线
8.原始森林的河流里有一种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树枝上停留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使猎物落在水面上后进行捕杀。下列能反映射水鱼看到昆虫的正确光路图的是(  )
B.
C. D.
9.光从空气射入三棱镜,下列各光路图合理的是(  )
A. B.
C. D.
10.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O1的连线为法线。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如图所示是小明春游时在水中看到成片樱花树的倒影,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B.
C. D.
12.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
13.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
A.像与镜间放一挡板 B.竖直上移平面镜
C.人远离平面镜 D.竖直下移玩具鸟
14.如图所示,小明透过平面镜看到了蜡烛的像,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进入人眼的光是由蜡烛的像发出的
B.如果将平面镜竖直上移,则像随之上移
C.如果将图中的平面镜截掉一半,则蜡烛不能在剩余的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D.如果紧贴平面镜背面放置一块不透明挡板,则蜡烛在平面镜中仍能成完整的像
15.如图所示,掉在地上的练习本,小明、小红都看到了它,对于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因为练习本发出的光,射入了小明和小红的眼睛
B.小明看到练习本,是由于光在本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小红看到练习本,是由于光在本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D.小明和小红看到练习本,都是由于光在本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PQ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入射光线AO在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据图判断分界面PQ上方的介质为___________。
17.在“瞎子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瞎子是用______(填感觉的名称)来感知大象的形状的,此种感觉形成部位在______。电影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利用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而汽车的后视镜用凸面镜,其优点在于:凸面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18.夏天来临,农场瓜果飘香,池塘里鱼虾肥美,游客纷纷前来体验采摘和垂钓。请回答:
(1)如图甲中金黄色的南瓜是由黄灿灿的南瓜花发育而来的。并不是每一朵南瓜花都能结出南瓜,能结出南瓜的花一定同时满足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长有雌蕊;②长有雌蕊和雄蕊;③经历了自花传粉:④经历了传粉:⑤经历了受精。
(2)如图乙游客在岸边看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浅,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____引起的。
19.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是正立的___________ 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___m,若视力表全长为 0.8 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________m。
20.某兴趣小组在绿色的透明空雪碧瓶中充入白色的烟,分别利用“烟”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用手电筒的光线从雪碧瓶穿过,就能清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如图甲)。这是利用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___________,使光进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2)乙同学点燃一支蜡烛,把瓶口对准蜡烛的火焰,并保持适当的距离,拍动瓶底,可以看见“烟圈”一个一个的“射出”,并能吹动火焰 (如图乙),实验现象表明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___形式向远处传播。
21.如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入射角为50°)后,再折射入空气:
(1)图甲、乙两图中,符合光的折射规律的是图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角___________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俩字的书上,则“科学”两字是___________。
A.变浅的虚像 B.变浅的实像
C.变深的虚像 D.变深的实像
22.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A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
(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m;
(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了0.5m。
三、探究题
2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科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绕ON翻折的纸板ABCD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他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O点,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1)如图甲所示,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
(2)如图乙,实验过程中,将F板绕ON前后转动,在F板上看不到反射,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
(3)进行下列哪项操作后,在纸板上仍可以看到反射光线?答:____________;
A.如图丙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
B.如图丁所示,将纸板与入射束一起以CD为轴向后倾倒
24.小红所在的科学兴趣小组对“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了实验验证:
(1)在实验时拉上窗帘,并将一张方格纸平铺在实验桌上,如图甲所示。用半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半透明的特点;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该选择______(选填“薄”或“厚”)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玻璃板前离玻璃板4格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垂直放置的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最终在玻璃板后4格位置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次实验操作可以验证的内容有:______(选填以下序号)
①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
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蜡烛A位置保持不变,如果将玻璃板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则蜡烛A所成的像位置_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不移动”);
(4)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那么“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5.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的示意图。
(1)在图甲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向平面镜上O点,观察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多次改变光束入射角度,描绘每次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15° 30° 45° 60° 75°
反射角 15° 30° 45° 60° 75°
①本实验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得出普遍的规律
B.减小误差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
(3)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沿NP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上观察到下部分有反射光线,上部分_______(选填 “有”或“无”)反射光线,这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6.如图甲所示,小明和小华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将一束入射角为50°的光斜射入杯中的水里,更换杯中的介质时他们发现光的偏折程度不同。为了定量反映这种差异,小明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比值”定义为“偏折比”,并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影响“偏折比”大小的因素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偏折比”与液面的高度有关;
猜想2:“偏折比”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3:“偏折比”与入射光的颜色有关。
(1)在验证猜想1时:小华认为液面的高度改变,入射角大小不变时,折射角的大小___________,所以“偏折比”____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根据小明的定义,图甲实验中,测得折射角为40°,则此时的“偏折比”为 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2,小明只将图甲中的水换成油。如图乙所示,油的高度小于水的高度,杯底光斑的位置恰与图甲实验时光斑的位置重合,对比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油对光的“偏折比”___________(选填 “等于”或“不等于”)水对光的“偏折比”;
(3)为了探究猜想3,小明用图甲装置先后射入绿色和紫色的激光,杯底光斑位置如图丙所示,则 ___________光的“偏折比”大。
四、简答题
27.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在杭州拉开序幕。
(1)为迎接2022 年亚运会的召开,倾力打造绿色城市,大力植绿、造绿。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城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篱笆的顶芽进行定期修剪,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桂花是杭州市市花,如图甲是桂花的一种——银桂,阳光下银桂花瓣呈白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花瓣发出了白色的光 B.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
C.花瓣吸收了所有色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莲莲、琮琮、宸宸,称之为“江南忆”组合(如图乙)“辰宸”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辰桥。如图丙是杭州古桥中最长的拱宸桥,在大运河的映衬下,形成上下连体桥,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孔洞美景。
(4)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场馆建设体现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比赛期间,场馆内产生的垃圾需分类投放,以下垃圾可以和废弃矿泉水瓶投放在一起的是___________(选填“纸盒”、“铝合金衣架”、“鱼骨头”,可多选)。
(5)杭州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我们食用的大米主要来自稻谷的子叶
B.鱼类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
C.水稻在春末夏初播种,属于营养生殖
D.桑叶是家蚕的食物,桑树的果实(桑葚)是一种鲜果,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28.按要求完成光路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并答题。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
(1)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标尺,A在水中的像到A的距离为___________cm。
29.阅读以下文章,并完成填空。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山市》蒲松龄
(1)以上涉及物理现象“山市蜃景”(亦称“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线的______和全反射现象而形成的。
(2)分析海市楼成因夏季白昼海水温度比较低,特别是有冷水流经过的海面,水温更低,下层空气受水温影响,比上层空气更冷,所以出现下冷上暖的反常现象(正常情况是下暖上凉,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左右。)下层空气本来就气压较高,现在气温较上层更低,密度就显得特别______(选填“大”、“小”)假使在我们的东方地平线下有一艘轮船,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到它的。如果这时空气下上的密度差异太大,来自船舶的光线先由密的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的气层,并会在上层发生全反射,又折回到下层的气层中;光线经过这样弯曲的线路,最后投入我们的眼中,我们就能看到它的像。由于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方向的,因此我们所看到的轮船的像相比实物是抬高了许多的______像(选填“虚”“实”)为海上蜃景的成因。
3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抬头显示器(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 Up Display),简称HUD。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速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HUD显示器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是___________的虚像(填像的性质)
(2)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如图乙所示,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_____度。
(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容易产生重影(重影是两个相同但不重叠的影子),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某驾驶员发现HUD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过高,为了便于观察像,应调整显示器的位置,则选择图丙中哪种操作进行调整___________(选填“”或“”或“”或“”)
31.请在图中画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32.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在图中完成上述A点反射到B点的光路_______。
(2)A点与水面相距3m,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2m,说明水位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了_______m。
33.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4.S点是水中鱼所在位置,S'是人眼在A处看到鱼的像位置,请完成光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A.玻璃幕墙光污染,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雨后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月食的形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C符合题意;
D.露珠下的叶脉,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书本本身不能发光,我们能看到书本,是因为书本能将照射到书本上的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故光的传播方向应是:灯→书本→眼睛。
故选C。
3.B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即我们看到的像与物体是左右相反的,故电子钟的实际样子如图:
即实际时间是10︰51。
故选B。
4.A
A.平面镜成所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人越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则所成的虚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虚像,所以光的折射所成的像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人反射的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水中的鱼逆着折射光线看岸上的人,看到的虚像位于实际位置的上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像到孔的距离大于物到孔的距离时,像距大于物距,通过小孔成的是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A.由图可知,在a点或e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0,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人在b、d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故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1,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c点时,c会通过两个镜面成两个虚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2,n=0,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f点时,在平面镜的背面,不会成像,即m=0,n=0,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AB.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A、B选项中,光的传播方向错误,故AB错误;
C.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故C正确。
D.选项中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应该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故D错误;
故选C。
7.C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那么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也会减小,即反射光线靠拢法线,;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会相应的减小,即折射光线靠拢法线。
故选C。
8.D
射水鱼在水中看猎物,是由于水面上的猎物“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因此光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水中.故ABC错误.
D、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D正确,且符合折射规律. 故选:D.
9.A
A.光线从空气中射入玻璃三棱镜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玻璃三棱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A符合题意;
BC.入射光线与斜面不垂直,但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光线没有发生偏折,即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不符合光的折射定律,故BC不符合题意;
D.光线从空气中射入玻璃三棱镜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符合光的折射定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如图所示,连接O2与O,即为第二次折射的法线;
B.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会发生偏折,而②是传播方向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③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线④和入射光线中法线同侧,故D不符合题意;
A.综上所述,只有①满足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1.B
小明春游时看到的美景是水面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是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成的是虚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然后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或增大,即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与前一次实验量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发现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D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A.像与镜间放一木板,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竖直上移平面镜,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人远离平面镜,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竖直下移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发生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D
A.平面镜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进入人眼的光是蜡烛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的结果,并不是蜡烛的像发出的,故A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与物的连线和平面镜垂直。蜡烛位置未变,平面镜竖直上移, 对称轴未动,所以蜡烛的像位置不变,故B错误;
C.将图中的平面镜截掉一半,镜面变小。但平面镜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与反射面大小无关,仍然能成完整的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平面镜背面的挡板并不能影响虚像,蜡烛在平面镜中仍能成完整的像,故D正确。
故选D。
15.D
A.物理教材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不会发出光线,故A错误;
BCD.教材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照在上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所以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6. 空气
[1][2]PQ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NN′为法线,OC和PQ分居在法线两侧,OC为折射光线,入射角为,折射角为,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光线AO在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的大小为。因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即分界面PQ上方的介质为空气。
17. 触觉 皮肤 漫反射 发散
[1][2]由于皮肤表面散布着触点,皮肤触觉感受器接触机械刺激产生的感觉就是触觉,所以瞎子是用皮肤通过触觉来感知大象的形状。
[3]由于光在粗糙物体的表面向各个方向反射,即漫反射,所以剧场中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4]由于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面镜能观察到更大的范围的视野,故凸面镜能作为汽车的后视镜。
18. ①④⑤ 折射
(1)绿色植物开花后,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①④⑤符合题意。
(2)游客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这是由于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造成的。
19. 虚 5 0.8
[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视力表距离平面镜3m,根据“物像等距”可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3m,而人到平面镜的距离
3m-1m=2m
那么视力表在镜子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3m+2m=5m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知道,若视力表全长为 0.8 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0.8m。
20. 反射 声波
(1)[1]甲同学用手电筒的光线从雪碧瓶穿过,就能清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如图甲)。是因为烟是固体颗粒,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反射,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线。
(2)[2]乙同学点燃一支蜡烛,把瓶口对准蜡烛的火焰,并保持适当的距离,拍动瓶底,可以看见“烟圈”一个一个的“射出”,并能吹动火焰 (如图乙),是因为拍打瓶底,引起瓶底的振动,引起瓶内空气振动,振动产生声,声音能传播能量,把火焰吹灭。
21. 甲 等于 A
(1)[1]如下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那么符合光的折射规律的是图甲。
(2)[2]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等于原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的折射角,那么此时的折射角等于原来的入射角,则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角等于50°。
(3)[3]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俩字的书上,两个字上发出的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折射光线射入眼睛后,我们沿它们的反向延长线望回去,看到成在实际位置上方的虚像,即虚像变浅了,故选A。
22. 虚 6 下降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故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2)[2]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的像物等距可知,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
3m+3m=6m
(3)[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移动到E点,如下图所示:
BE=OF=1m
因为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所以
则说明水位下降了0.5m。
23. 50 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A
(1)[1]图甲中ON是法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就是反射角,则反射角为50°。
(2)[2]若将纸板F向绕ON前后转动,纸板F不能显示出反射光线的径迹,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3]A.如图丙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上能观察到反射光,故A符合题意;
B.如图丁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CD为轴向后倾倒,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反射光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所以看不到反射光线;若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纸板仍与平面镜垂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仍在纸板所在的平面,故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 薄 ②③ 不移动 寻找普遍规律
(1)[1]实验中为了减小玻璃的两个面都能成像造成的影响,应采用较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
(2)[2]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以验证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通过蜡烛A和蜡烛B分别到玻璃板小格的个数,可以验证像和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故选②③。
(3)[3]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A位置保持不变,如果将玻璃板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蜡烛A所成的像位置不变。
(4)[4]多次实验可以使实验更具普遍性,避免偶然性,结论更准确。
25. A 等于 可逆的 无
(1)①[1]本实验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是收集多组数据,从而找到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的普遍规律,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②[2]比较表格中每组数据中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可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光线可以沿原光路返回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4]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沿NP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上观察到下部分有反射光线,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纸板B的上部分无反射光线。
26. 不变 不变 4∶5 不等于 绿
(1)[1][2]改变水面的高度,无论上升或者下降,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则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比值,即“偏折比”也不变,说明了“偏折比”与液面的高度无关。
[3]根据题意知道,入射角为50°图甲实验中,测得折射角为40°,则此时的“偏折比”为
(2)[4]将图甲中的水换成油,当油的深度小于水的深度,杯底光斑位置恰与图甲实验时光斑位置重合,如下图
由图知道,水中的折射角大于油中的折射角,由于入射角相同,则在相同条件下,油对光的“偏折比”比水对光的“偏折比”小。
(3)[5] 光线的入射角和入射点不变,绿、紫色激光的折光线,如下图
由图可知:绿色激光的折射角大于紫色激光的折射角,由于入射角相同,则根据“偏折比”的定义可知:绿光的“偏折比”大。
27. 消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生长 B 反射 纸盒、铝合金衣架 D
1.顶芽和侧芽发育的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3.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4.水稻是单子叶植物;体外受精的动物包括两栖动物和鱼类;营养生殖属于无性生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1)顶端优势指的是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通过对篱笆的顶芽进行定期修剪,其目的是消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发展,可以使绿篱生长得更茂盛。
(2)物体反射所有色光,呈现白色;所有色光都不反射,呈黑色。因此阳光下花瓣呈白色是因为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
(3)在河面的映衬下,形成上下连体桥,其实是考察了桥倒影形成的原理。看到桥的倒影,其实从桥出来的光线,其实是从空气传播到水与空气的分界面之后又返回空气传播,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4)废弃矿泉水瓶是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纸张、金属等属于可回收垃圾。因此选项中的纸盒、铝合金衣架属于可回收垃圾,可以与废弃矿泉水瓶放在一起。
(5)A.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来自稻谷的胚乳,故A说法错误。
B.雌鱼和雄鱼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鱼类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体外受精,故B说法错误。
C.因为种子的形成需要两性细胞结合,所以利用种子来繁殖的属于有性生殖。水稻在春末夏初播种,属于有性生殖,而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故C说法错误。
D.子房发育成果实,而桑葚属于果实,因此是子房发育而来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28. 30
(1)[1]接入射点O与A,此为反射光线,然后在法线左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2)[2]根据图片可知,A点到水面的距离为
25cm-10cm=15cm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A点的像A'到水面的距离为15cm,则A到像点A'的距离为
15cm+15cm=30cm
29. 折射 大 虚
(1)[1]海市蜃楼是因为光在空气层中多次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观。
(2)[2]在夏季,白昼海水温度比较低,所以在海面上方的空气出现下冷上暖的现象。由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因此空气层下密上疏,下层空气本来就气压较高,现在气温较上层更低,密度就显得特别大。
[3]景物的光线先由密的空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的空气层,并在上层发生了全反射,光线又折回到下层密的气层中来,经过这样弯曲的线路,最后投入人的眼中。由于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方向的,因此看到的“景物”比实物抬高了许多的虚像。
30. 正立等大 45 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 C
(1)[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2]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
(3)[3]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
(4)[4]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进行C操作。
31.
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作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
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
③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
④用虚线连接A′B′,B′C′,A′C′,则△A′B′C′就是△ABC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作图如下
32. 下降 1
(1)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A的对称点A’,连接A’B交平面镜于点O,连接AO,则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2m,移动到E点,如下图所示:
由题意和平行四边形知识可得:

因为从A点发出的一束光与水平面成45°,则三角形FGO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 ,则说明水位下降了1m。
33.
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34.
我们能看到水中的鱼是因为折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顺着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到鱼的虚像.连接A和S‘找到入射光线的入射点O,再连接SO就是入射光线,OA就是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