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16 技巧性计算-2023年中考化学易错专项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易错点16 技巧性计算-2023年中考化学易错专项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易错点16 技巧性计算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化学计算题涉及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分析和综合能力。
一、计算题类型
1.有关化学式计算
2.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有关溶液的计算
5.有关天平问题的计算
二、计算题的方法技巧
上述的计算题的分类只是简单粗略分划分,事实上每种类型还可以划分为更多的精细的类型,所以计算题是层出不穷、千变万化,本专题只探讨中考中的重难计算题探讨方法技巧,不再对其他分支类型赘述。
一、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二、守恒法
守恒法是根据化学变化中某化学量守恒的原则来解题的一种方法。在化学计算中,灵活运用守恒法不仅能简化解题过程,而且能加深对某些化学原理及内涵的理解。
化学变化中等量关系的建立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定律可以理解为: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质量不变;
(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本身发生改变,但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仔细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是用守恒法解题的关键。
三、极值法
极值法是对数据不足、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的组成进行判断时,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或者极端假设恰好完全反应,以确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的解题方法。运用此方法解题,可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四、平均值法
混合物的相关计算是化学计算中常见的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如混合物中各组分均能与某一物质反应,且得到的产物中有同一种物质或混合物中各组分均含有同一种元素,要确定其成分。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找出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平均值,如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质量、平均质量分数等,此平均值总是介于组分中对应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借助平均值法解题,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进而提高这类题的解题速度。
五、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或体积或计量数)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量的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六、天平平衡问题
天平平衡问题,实质上是天平两边净增(减)问题,弄清楚增加或减少的原因,这类问题就轻而易举了!
七、无数据题
无数据题就是题目设计时没有给出物质的质量或体积,但是要求计算出准确的数值。这类题的“无”是相对的,题目中肯定会给出“相等”、“园质量的一半”等“数据”,要善于挖掘这些“数据”的内涵,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进行计算。
1. 差量法
【例1】现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共2.2 g ,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后,生成AgCl和AgBr沉淀共4.75 g,则原混合物中含钠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2. 守恒法
【例2】有一包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共6.4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 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A.1.6 g B.2.4 g C.3.2 g D.4.0 g
3. 极值法
例3. 铝、锌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2 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
A.1.2 g B.2.7 g C.6.5 g D.9.2 g
4.平均值法
【例4】某不纯的铁5.6 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 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可能是( )
A.锌 B.碳 C.铝 D.银
5. 关系式法
【例5】现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20g,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先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热的氧化铁,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求生成沉淀的质量。(假设各步均反应完全)
6. 天平平衡问题
【例6】 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8g的Fe、Cu混合物,右盘烧杯中加入7.8gCaO,天平再次平衡,则原Fe、Cu混合物中Fe的质量是下列的:
A.7.8g B.6.4g C.5.6g D.2.4g
7. 无数据题
无数据题就是题目设计时没有给出物质的质量或体积,但是要求计算出准确的数值。这类题的“无”是相对的,题目中肯定会给出“相等”、“园质量的一半”等“数据”,要善于挖掘这些“数据”的内涵,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进行计算。
【例7】一定量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不溶物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质量的一半,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镁粉的质量比为下列的( )
A. 1 :1 B. 4 :3 C. 2 :3 D. 3 :2
1. a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固体质量变为b 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将a 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 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30.0% B.22.2%
C.27.6% D.10.3%
3.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
4.现有9.3g由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 9.8%的稀硫酸后恰好完全反应。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
A.2.3g B.4.0g C.4.6g D.5.3g
5.由 CH4 CO 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之比是11∶9,该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
A.CH4 B.CO和H2 C.CH4和CO D.CH4、H2和CO
6.如图所示,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分别注入200 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8 g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其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理论上,左盘烧杯中可生成2.4 g气体
B.充分反应后,左盘烧杯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向右盘烧杯中加入5.6 g铁粉,天平能够重新平衡
D.向右盘烧杯中加入5.6 g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天平能够重新平衡
7. 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A.10% B.30% C.50% D.70%
8. 取3.5克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2.5克该金属投入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4 B .40 C.56 D.65
9. 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12% B.24% C.20% D.30%
10.锌、铁、镁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混合物13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g,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锌 (B)铁 (C)镁 (D)无法推断
11. 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53.5% B.42.1% C.56.9% D.58%
12.有表面部分氧化的镁条6.4克,现将其放到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溶液得固体24克,则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
A.20% B.25% C.30% D.40%
13.现将38.4g部分被氧化成Fe2O3的Fe粉用H2来还原,最终得到33.6g的纯Fe粉。则参加反应的H2质量为( )
A.4.8g B.3.2g C.1.6g D.0.6g
14.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
A.0.2 g B.0.6 g C.0.8 g D.0.9 g
15.现有32g某种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将其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沉淀50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可能是( )
A.FeO B.Fe3O4
C.FeO与Fe3O4的混合物 D.Fe2O3与Fe3O4的混合物
16.向FeO和Fe2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g含硫元素3.2%的溶液。将反应后溶液蒸干得晶体(不含结晶水)1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提示:FeO + H2SO4=FeSO4 + H2O)
A.73.3 % B.74.4% C.75.0% D.76.8%
17. 已知FeSO4、Fe2(SO4)3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a% B. C. D.无法计算
18. 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且测得反应后所得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反应后混合气体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A.10% B.30% C.50% D.70%
19. 为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向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5g二氧化锰固体,充分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称得剩余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01.3g,则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6% B.11.1% C.20% D.10.7%
20. 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64%,将5g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气体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是(  )
A.5g B.10g C.15g D.20g
21.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0%,则另两种气体不可能是( )
A.H2和CO B.H2和C2H2 C.C2H2和C2H4 D.CO和C2H4
22. 在FeO、Fe2O3、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10% B.25% C.30% D.35%
23. 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碳原子数在4及以下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时,烃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
A.CH4 B.C2H2 C.C2H6 D.C8H8
24. 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50 g B.100 g C.150 g D.200 g
25. 某合金由两种金属组成,取30g该合金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2g,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是( )
A.Zn和Fe B.Mg和Al C.Al和Zn D.Fe和Cu
26. 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则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 )
A.44:25 B.22:5 C.4:1 D.44:32
27. 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0.4g,并得到残留固体6.4g。则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是(  )
A.8.0g B.11.2g C.16.0g D.24.8g
28. 6.5g镁、铁、锌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4g氢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是( )
A.6.1g B.16.1g C.206.lg D.25.7g
29. 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27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右盘烧杯中加入铁粉,若天平最终平衡,则加入铁粉的质量为( )
A.56g B.28g C.27g D.29g
30. 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31. 把128g铁片投入到500g质量分数为20%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132g,计算
(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
易错点16 技巧性计算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化学计算题涉及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分析和综合能力。
一、计算题类型
1.有关化学式计算
2.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有关溶液的计算
5.有关天平问题的计算
二、计算题的方法技巧
上述的计算题的分类只是简单粗略分划分,事实上每种类型还可以划分为更多的精细的类型,所以计算题是层出不穷、千变万化,本专题只探讨中考中的重难计算题探讨方法技巧,不再对其他分支类型赘述。
一、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二、守恒法
守恒法是根据化学变化中某化学量守恒的原则来解题的一种方法。在化学计算中,灵活运用守恒法不仅能简化解题过程,而且能加深对某些化学原理及内涵的理解。
化学变化中等量关系的建立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定律可以理解为: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质量不变;
(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本身发生改变,但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仔细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是用守恒法解题的关键。
三、极值法
极值法是对数据不足、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的组成进行判断时,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或者极端假设恰好完全反应,以确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的解题方法。运用此方法解题,可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四、平均值法
混合物的相关计算是化学计算中常见的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如混合物中各组分均能与某一物质反应,且得到的产物中有同一种物质或混合物中各组分均含有同一种元素,要确定其成分。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找出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平均值,如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质量、平均质量分数等,此平均值总是介于组分中对应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借助平均值法解题,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进而提高这类题的解题速度。
五、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或体积或计量数)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量的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六、天平平衡问题
天平平衡问题,实质上是天平两边净增(减)问题,弄清楚增加或减少的原因,这类问题就轻而易举了!
七、无数据题
无数据题就是题目设计时没有给出物质的质量或体积,但是要求计算出准确的数值。这类题的“无”是相对的,题目中肯定会给出“相等”、“园质量的一半”等“数据”,要善于挖掘这些“数据”的内涵,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进行计算。
1. 差量法
【例1】现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共2.2 g ,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后,生成AgCl和AgBr沉淀共4.75 g,则原混合物中含钠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0.69 g
【解析】计算原混合物中含钠元素的质量,由题目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NaBr+AgNO3=AgBr↓+NaNO3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是因为反应物中的钠元素转化为生成物中的银元素。每23份质量的钠参与反应,生成单质银208份质量,净增质量为108-23=85设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x。
Na ~ ~ Ag Δm
23 108 108-23=85
x 4.75 g-2.2 g=2.55 g

解得x=0.69 g。
答:略
2. 守恒法
【例2】有一包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共6.4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 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A.1.6 g B.2.4 g C.3.2 g D.4.0 g
【答案】A
【解析】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根据所得溶液中溶质硫酸镁的质量为24 g,可以计算出镁元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出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24 g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24 g××100%=4.8 g,反应前后镁元素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4 g-4.8 g=1.6 g。
3. 极值法
例3. 铝、锌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2 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
A.1.2 g B.2.7 g C.6.5 g D.9.2 g
【答案】B
【解析】
设生成0.2 g氢气需要铝的质量为x,需要锌的质量为y,根据铝和锌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2Al ~~~3H2
54 6
x 0.2 g
x=1.8 g
Zn ~~~H2
65 2
y 0.2 g
y=6.5 g
所以生成0.2 g氢气,需要二者混合后的质量介于1.8 g~6.5 g。故选B。
4.平均值法
【例4】某不纯的铁5.6 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 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可能是( )
A.锌 B.碳 C.铝 D.银
【答案】C
【解析】若5.6 g铁为纯铁,则其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可生成0.2 g氢气。由题意可知,该不纯的铁中混有的另一种物质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把该不纯的铁看作一种二价金属A(可以把铝看作化合价为+2,相对原子质量为18的一种金属),设A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
A +H2SO4=ASO4+H2↑
x 2
5.6 g 0.23 g
解得x≈48.7
因为A的相对原子质量介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其中混有的另一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之间,所以铁中混有的另一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小于48.7。故选C。
5. 关系式法
【例5】现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20g,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先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热的氧化铁,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求生成沉淀的质量。(假设各步均反应完全)
【答案】60g
【解析】解:碳元素质量=20g×(1-65%)=7.2g
设生成CaCO3 质量为x
12 100
7.2g x
解得:x=60g
答:略
6. 天平平衡问题
【例6】 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8g的Fe、Cu混合物,右盘烧杯中加入7.8gCaO,天平再次平衡,则原Fe、Cu混合物中Fe的质量是下列的:
A.7.8g B.6.4g C.5.6g D.2.4g
【答案】C
【解析】
分析:要使天平再次平衡,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实际增加的质量要相等(即加入物质与产生气体的质量之差),右盘反应CaO+H2SO4=CaSO4+H2O ,烧杯内净增质量为7.8g,所以左盘反应Fe+H2SO4 = FeSO4+H2↑后,烧杯内净增质量也必须为7.8g质量,即8g的Fe、Cu混合物-m(氢气)=7.8g,铜不参与反应,即Fe和H2SO4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氢气质量为8g-7.8g=0.2g,所以,设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x。
Fe+H2SO4 = FeSO4+H2↑
56 2
x 0.2g
解得x=5.6g,故选C。
7. 无数据题
无数据题就是题目设计时没有给出物质的质量或体积,但是要求计算出准确的数值。这类题的“无”是相对的,题目中肯定会给出“相等”、“园质量的一半”等“数据”,要善于挖掘这些“数据”的内涵,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进行计算。
【例7】一定量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不溶物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质量的一半,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镁粉的质量比为下列的( )
A. 1 :1 B. 4 :3 C. 2 :3 D. 3 :2
【答案】C
【解析】
图一
图2
64
解:设铜的质量为x,Cu的质量为y。
据上图分析可知: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不溶物为Cu,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CuO,根据题意CuO质量为原混合物质量的一半,即,根据图2又知x份质量的铜经过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uO质量为,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质量是相等的,即=,解得x:y=2:3,故选C。
1.a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固体质量变为b 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
【解析】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H2O、CO2和Na2CO3,固体质量会减小。设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x,根据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
2 NaHCO3 ~ Na2CO3 Δm
168 106 62
x (a-b)g
x=(a-b) g
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
答:略
2.将a 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 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30.0% B.22.2%
C.27.6% D.10.3%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加了,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了。由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混合物中碳的质量,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即为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27.6%。故选C。
3.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
【答案】B
【解析】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得溶液中只有溶质硫酸亚铁,其中铁元素的质量为2.8 g,硫酸亚铁的质量=2.8 g÷(56÷152×100%)=7.6 g。故选B。
4.现有9.3g由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 9.8%的稀硫酸后恰好完全反应。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
A.2.3g B.4.0g C.4.6g D.5.3g
【答案】C
【解析】设钠元素质量为x,根据钠元素守恒可得
H2SO4~~Na2SO4~~2Na
98 46
100g×9.8% x

x=4.6g,故选:C。
5.由 CH4 CO 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之比是11∶9,该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
A.CH4 B.CO和H2 C.CH4和CO D.CH4、H2和CO
【答案】C
【解析】由生成的 CO2 和 H2O的质量之比是11∶9,可知生成的 CO2 和 H2O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9×)=3: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也为3:1。
A.CH4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4)=3:1,不符合题意;
B.CO和 H2的分子个数比为1:2时可以满足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不符合题意;
C.CH4和 CO的混合气体,无论二者分子个数比为多少,碳、氢元素质量比一定大于3:1,符合题意;
D.CH4 H2和 CO的混合气体,满足CO和 H2的分子个数比为1:2时,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可以等于3:1,不符合题意;故选C。
6.如图所示,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分别注入200 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8 g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其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理论上,左盘烧杯中可生成2.4 g气体
B.充分反应后,左盘烧杯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向右盘烧杯中加入5.6 g铁粉,天平能够重新平衡
D.向右盘烧杯中加入5.6 g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天平能够重新平衡
【答案】C
【解析】氯化氢的质量为200g×7.3%=14.6g;
根据钙元素质量守恒,若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含量为4 g,则氯化钙的质量为11.1 g,由氯化钙与氯化氢的质量关系
2HCl~~CaCl2
73 111
x 11.1g
可求出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7.3g,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两种溶质,B正确;
根据反应:CaO+2H2Cl= CaCl2+H2O、CaCO3(CaO·CO2)+2H2Cl=CaCl2+H2O+CO2↑,以及钙元素的质量,可知溶液质量增大的量为“CaO”的质量,可知溶液质量增大5.6g,产生气体质量为8g-5.6g=2.4g;加入铁粉有气体放出,右盘增大质量小于5.6g,天平不平衡;加入硝酸银无气体产生,右盘增重5.6g,天平重新平衡,故C错误,A、D正确。
7. 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A.10% B.30% C.50% D.70%
【答案】B
【解析】设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 g,则混合气体中含碳24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木炭的质量为24 g,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二氧化碳,可求出此时氧元素的质量为24 g÷(×100%)××100%=64 g,则此时氮气的质量为100 g-24 g-64 g=12 g。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一氧化碳,可求出此时氧元素的质量为24 g÷(×100%)××100%=32 g,则此时氮气的质量为100 g-24 g-32 g=44 g。由此可知,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中氮气的质量应在这两个值之间,故氮气的质量分数应介于12%~44%。故选B。
8. 取3.5克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2.5克该金属投入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4 B .40 C.56 D.65
【答案】A
【解析】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克×18.25%=9.125克,9.125克盐酸溶质最多产生H2的质量为 =0.25克。由题意知,产生1克H2需金属的平均质量小于3.5克×4=14克,大于2.5克×4=10克,又知该金属为二价金属,故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8,大于20。故选A。
9. 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12% B.24% C.20% D.30%
【答案】C
【解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Mg元素的质量守恒,建立Mg元素和MgSO4 的质量关系可求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MgSO4的质量,即可求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Mg ~ MgSO4
24 120
10g×48% x
解得:x=24g
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0%,故选C。
10.锌、铁、镁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混合物13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g,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锌 (B)铁 (C)镁 (D)无法推断
【答案】C
【解析】
根据锌、铁、镁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均生成二价金属阳离子得:(R为金属,设平均式量M)
R + 2HCl= RCl2+ H2↑
M 2g
13 1g
M:13=2:1
M=26
则必须有相对原子质量大于26和小于26的金属,又因为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26,只有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6,故答案为C。
11. 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53.5% B.42.1% C.56.9% D.58%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等于所加的硫酸溶液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硫酸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求出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等于所加的硫酸溶液的质量,
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纯硫酸的质量为y
H2SO4+BaCl2=BaSO4↓+2HCl
98 233
y x

Y=
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2.1%,故选B。
12.有表面部分氧化的镁条6.4克,现将其放到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溶液得固体24克,则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
A.20% B.25% C.30% D.40%
【答案】D
【解析】镁粉、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g+H2SO4=MgSO4+H2↑、MgO+H2SO4=MgSO4+H2O,则得到的24 g固体均为硫酸镁,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24g××100%=4.8 g,则原镁条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6.4 g﹣4.8 g=1.6 g,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100%=25%。故选B。
13.现将38.4g部分被氧化成Fe2O3的Fe粉用H2来还原,最终得到33.6g的纯Fe粉。则参加反应的H2质量为( )
A.4.8g B.3.2g C.1.6g D.0.6g
【答案】D
【解析】氢气和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反应中固体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将38.4g部分被氧化成Fe2O3的Fe粉用H2来还原,最终得到33.6g的纯Fe粉,固体减少的质量为4.8g;关系式O~ H2,氧元素和氢气的质量比为16:2,所以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0.6g。故选D。
14.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
A.0.2 g B.0.6 g C.0.8 g D.0.9 g
【答案】B
【解析】用极限法计算,假设全为Zn,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2
7.2g x

x=0.22g
同理,假设全为Mg,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可得y=0.6g;假设全为Al,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可得z=0.8g。所以Al、Mg、Zn合金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0.8g> m(氢气)>0.22g。故选B。
15.现有32g某种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将其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沉淀50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可能是( )
A.FeO B.Fe3O4
C.FeO与Fe3O4的混合物 D.Fe2O3与Fe3O4的混合物
【答案】C
【解析】设:生成50g碳酸钙,需二氧化碳质量为x。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x 50g

x =22g;
22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22g××100%=16g;
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O+COFe+CO2,3CO+ Fe2O32Fe + 3CO2,Fe3O4+4CO 3Fe+4CO2,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于一氧化碳,一半来自于铁的氧化物,因此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为16g÷2=8g,32g某种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分别是:,由以上计算可知,这种铁的氧化物不可能是FeO、Fe2O3与Fe3O4的混合物、Fe3O4,可能是FeO与Fe3O4的混合物。故选C。
16.向FeO和Fe2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g含硫元素3.2%的溶液。将反应后溶液蒸干得晶体(不含结晶水)1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提示:FeO + H2SO4=FeSO4 + H2O)
A.73.3 % B.74.4% C.75.0% D.76.8%
【答案】A
【解析】由于FeSO4可以看做FeO SO3,Fe2(SO4)3可以看做Fe2O3 3SO3。
可得硫酸根的质量为=9.6g,SO3的质量为=8g,则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质量为14g-8g=6g
则铁元素的质量为14g-9.6g=4.4g
原固体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73.3%;故选:A。
17. 已知FeSO4、Fe2(SO4)3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a% B. C. D.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从FeSO4、Fe2(SO4)3的化学式中可以发现,不管两种物质各有多少,但混合物中的阴离子只有硫酸根离子,其中硫和氧的质量比是一定的。题中已知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氧元素质量分数之和为1﹣a%.而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4)=1∶2,所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B。
18. 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且测得反应后所得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反应后混合气体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A.10% B.30% C.50% D.70%
【答案】A
【解析】假设木炭燃烧后的产物全为一氧化碳,则根据碳的质量分数为30%,可以求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此时氮气的质量分数为1-30%-40%=30%;若木炭产生的气体全为二氧化碳,则氧元素质量为80%,碳氧元素加起来超过100%,故不可能全为二氧化碳。由此可得,氮气的质量分数应在0~30%,但因题目给出一定有二氧化碳生成,不可能全部生成一氧化碳,故氮气质量分数不能取30%这个点。综上所述,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10%,A选项正确,故选A。
19. 为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向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5g二氧化锰固体,充分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称得剩余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01.3g,则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6% B.11.1% C.20% D.10.7%
【答案】D
【解析】反应中产生的氧气质量=100g+5g-101.3g=3.7g,设:生成3.7g的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3.7g
,x=7.87g,7.87g的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质量=7.87g××100%=0.46g
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水的质量=100g-7.87g=92.13g,92.13g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92.13g××100%=10.23g, 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7% ,故选D。
20. 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64%,将5g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气体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是(  )
A.5g B.10g C.15g D.20g
【答案】C
【解析】根据分析可以知道,反应中一氧化碳可以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在这一过程中碳元素没流失,所以混合气体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和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CO与CO2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5g×(1-64%)=1.8g,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即所得沉淀碳酸钙中含碳元素为1.8g,所以含C元素1.8g的碳酸钙的质量=1.8g÷ ×100%=15g.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C。
21.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0%,则另两种气体不可能是( )
A.H2和CO B.H2和C2H2 C.C2H2和C2H4 D.CO和C2H4
【答案】A
【解析】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5%,要使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外两只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80%;A、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故H2和CO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80%,错误;B、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92.3%,故H2 和 C2H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80%,正确;C、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80%,故C2H2 和 C2H4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80%,正确;D、C2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5.7%,故CO 和 C2H4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80%,正确。故选A。
22. 在FeO、Fe2O3、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10% B.25% C.30% D.35%
【答案】 B
【解析】假设混合物为100g,极端假设。设混合物中只有氧化亚铁和碳酸钙,则含铁56g,与铁结合的氧元素为16g,余下的28g为碳酸钙;同理混合物为氧化铁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则铁为56g,与铁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为24g,应该含碳酸钙的质量为20g,,所以碳酸钙的质量在20g——28g之间, 则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在20%——28%之间,故选择B
23. 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碳原子数在4及以下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时,烃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
A.CH4 B.C2H2 C.C2H6 D.C8H8
【答案】B
【解析】C2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85.7%,则混合气体中另一种烃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大于87%,则:A、C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5%小于87%,CH4在常温下为气体,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92.3%,约为92.3%,大于87%,且每个C2H2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碳原子数小于4,常温下为气体,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C2H6中氢原子数目比C2H4多,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2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小, 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C8H8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与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约为92.3%,大于87%,但每个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即碳原子数大于4,常温常压下不是气态,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 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50 g B.100 g C.150 g D.200 g
【答案】D
【解析】CO+CuOCO2+Cu,Ca(OH)2=CaCO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白色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所以
C ~~~~~~CaCO3
12 100
120g×20% x

解得x=200g,故选D。
25. 某合金由两种金属组成,取30g该合金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2g,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是( )
A.Zn和Fe B.Mg和Al C.Al和Zn D.Fe和Cu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Zn+H2SO4=ZnSO4+H2↑
65 2
Fe+H2SO4=FeSO4+H2↑
56 2
Mg+H2SO4=MgSO4+H2↑
24 2
2Al+3H2SO4=Al2(SO4)3+3H2↑
54 6
18 2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生成氢气质量为2g时,消耗锌、铁、镁、铝的质量分别是65g、56g、24g、18g,
A.生成氢气质量为2g时,消耗锌、铁的质量分别是65g、56g,因此30g锌、铁合金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质量小于2g,故错误;
B.生成氢气质量为2g时,消耗镁、铝的质量是24g、18g,因此30g镁、铝合金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质量可能大于2g,故错误;
C.生成氢气质量为2g时,消耗铝、锌的质量是18g、65g,,因此30g铝、新合金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质量可能等于2g,故正确;
D.生成氢气质量为2g时,消耗铁的质量分别是56g,铜不和硫酸反应,因此30g铁、铜合金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质量小于2g,故错误。故选C。
26. 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则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 )
A.44:25 B.22:5 C.4:1 D.44:32
【答案】A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铜的质量为y。
CaCO3CaO+CO2↑,
100 44
X A
,X=
2Cu + O22CuO
128 32
Y A
,y=4A,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4A∶ =44∶25,故选A。
27. 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0.4g,并得到残留固体6.4g。则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是(  )
A.8.0g B.11.2g C.16.0g D.24.8g
【答案】D
【解析】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量稀盐酸中,氧化铜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最终生成铜的质量为6.4g,故氧化铜的质量为6.4g=8g;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关系式是
Fe~H2,设生成0.4g的氢气需要铁的质量为x,
Fe~H2
56 2
x 0.4g
=,x=11.2g,
铁置换铜的关系式是Fe~Cu,设生成6.4g的铜需要铁的质量为y
Fe~Cu
56 64
y 6.4g
=,y=5.6g
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为5.6g+11.2g+8g=24.8g,故选D。
28. 6.5g镁、铁、锌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4g氢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是( )
A.6.1g B.16.1g C.206.lg D.25.7g
【答案】D
【解析】由题意6.5g镁、铁、锌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锌和氢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锌,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根据元素守恒,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镁、铁、锌三种金属的总质量与硫酸根质量之和,已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则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4g,则硫酸的质量为0.4g×100%=19.6g,硫酸根的质量为19.6g××100%=19.2g,则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锌的总质量为6.5g+19.2g=25.7g,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29. 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27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右盘烧杯中加入铁粉,若天平最终平衡,则加入铁粉的质量为( )
A.56g B.28g C.27g D.29g
【答案】B
【解析】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27g10%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故左盘增重27g,向右盘烧杯中加入铁粉,若天平最终平衡,则右盘参加反应的铁和生成氢气的质量差是27g。
设加入铁粉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Fe+H2SO4=FeSO4+H2↑
56 2
x y

y=, x-=27g ,解得:x=28g;故选B。
30. 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答案】19.5g
【解析】本题涉及三个化学反应:
Zn+H2SO4(稀)=ZnSO4+H2↑ 2KClO32KCl+3O2↑ 2H2+O2 2H2O
可以用三个化学方程式中的微粒关系,找出它们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式:
2KClO3~3O2~6H2~6Zn即KClO3~3Zn
设需用锌的质量为x,根据上述关系式,
KClO3 ~ 3Zn
122.5 3×65
12.25g x
x=19.5g
答:略
31. 把128g铁片投入到500g质量分数为20%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132g,计算
(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
【答案】(1)32g (2)19.4%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铜质量为x,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析出铜的质量为z.
Fe+CuSO4=FeSO4+Cu △m
160 152 64 8
x y z 4g
解得:x=80g y=76g z=32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100%≈19.4%
答: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