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题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感受人民的喜悦心情。 道德修养:掌握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及其含义。 法治观念: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步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 健全人格:感受建国的艰辛,珍惜当前的生活,树立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重点 掌握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及其含义。
难点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步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情景导入:同学们,前几课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现 在我们观看一段视频来回顾一下(播放视频)
看了视频,中国近代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回答)
从1840-1949年,经过100多年的抗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反帝反 封建斗争的胜利,全国人民迎来了光明的时刻一一新中国的成立。今天我 们就来一起学习新中国的成立这部分内容(齐读课题)。
老师带给大家一张旧照片,同学们知道这是哪次会议吗?(学生回 答)什么是政治协商会议?(教师讲解)
这是一次怎样的会议?它对新中国的成立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请同学 们自学课本88页阅读角内容。
学生自学之后,进行汇报。
这次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政治上的准备。这次会议确定了我 国的国家标志国旗和国歌,同样作为国家标志的还有国徽,下面我们就来 一起了解国旗' 国歌' 国徽这些国家标志。老师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 查找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探寻国旗' 国徽' 国歌的象征意义和背后的故 事。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探寻国旗' 国徽' 国歌的象征' 意义和背后的故事。
X /
学生交流材料,分享学习,教师及时评价。
师小结:国旗,国歌,国徽这些国家标志,是我们国家的尊严和象 征,同学们在生活中要自觉地尊重和爱护国旗' 国歌' 国徽,对任何侮辱 国旗' 国徽' 国歌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
(-)开国大典
1.随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为了新中国成 立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在紧张进行中,到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民族终 于迎来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一开国大典,让我们来重温一下那难忘的时 刻。(视频)
你觉得在场的人们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挺直 了腰杆站起来了(板贴)。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民族独立,广大人民在政治 上翻了身,真正成为新社会' 新国家的主人。
2.(小组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呢?
建国前 建国后
教育
土地分配
妇女地位
填一填:提取关键内容,完成表格。
议一议:组内成员针对资料内容进行讨论,用笔记录不同观点,准备 汇报。
补充资料:
教育
建国前:教育事业非常落后,我国80%以上的人是文盲,学龄儿童入 学率只有20%左右。学校分布很不合理。劳动人民子弟入学的很少。职业 和技术教育很不发达。高等教育权有相当一部分掌握在帝国主义手里。
建国后:实行人民教育制度,规定了教育方针,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方 向。基础教育基本普及,职业和技术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已建立起多 层次' 多类型,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教育体系,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有巨大 发展。
土地方面
建国前:(1)旧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 的地主' 富农,却占有农村70-80%的耕地。而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 的贫农' 雇农和中农,则只占有20-30%的耕地。(2)租种地主土地的佃 农有50%,甚D50%以上的收成被地主当作地租拿口了;农民遭受地主沉 重的剥削和压迫。
建国后: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o 1952年底全国 基本完成土改,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广大农民翻身解放,农村生 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妇女地位
建国前:(1)在旧社会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的地位很低,农村妇 女普遍是文盲。妇女没有财产权和继承权,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主要依 靠丈夫来维持生活。这种依赖关系使广大妇女不得不成为男性的附属品, 也失去了女性应有的人格尊严及个性。(2)女子的婚事要由父母安排。男 子可以休妻,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没有婚姻 自由。如果丈夫一死,她不能轻易改嫁。(3)缠足,女孩子从5岁起到15 岁,用布带紧缠双脚而阻止其正常发育,这样形成的“金莲小脚”,这意味 着成亿青年妇女的灾难。
建国后:新中国的法律规定,妇女与男子有平等的劳动就业的权利、
同工同酬的权利。新中国建立后,广大妇女纷纷走出家门,女性就业人数 和共和国的建设步伐共进。1949年,城镇女职工人数为60万人,仅占全 国职工总数的7.5%o [18]1958—1959年间,女职工人数猛增到700多万。
新中国废除了一切歧视' 压迫妇女的法律,并赋予了女子同男子平等 的法律地位,妇女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3.学生分享: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分享建国前和建国后,我国在教育 方面' 土地分配方面'妇女地位方面的变化,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 价和归纳。
(三)西藏和平解放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祖国大陆并没有完全解放, 我国的西南、华南地区部分省份还没有解放,那么大家知道祖国大陆上最 后一个被解放的省份是哪里吗?(生回答:西藏)
提到西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生:壮丽辉煌的布达拉宫。
生:热情好客的西藏人民……
师:是啊,今天的西藏让我们看到的是美丽圣洁的布达拉宫和洋溢在
人们脸上幸福的笑容,可是同学们知道在建国前的西藏是什么样的吗?
课件展示西藏解放前的资料' 图片:
厂 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A
旧西藏占人口不到5%的农奴主,占有西藏几乎全部耕地' 牧场和绝 大部分牲畜。农奴超过旧西藏人口的90%0
农奴主占有农奴的人身,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可以 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 ,
师:同学们观察图片中,农奴的穿着是怎样的?(生:破破烂烂的衣 服)他们的身上还带着铁链,同学们觉得生活中,什么才会用铁链拴着?
(生:犯人)同学们觉得农奴主控制下的农奴生活是怎样的?(生:穷苦、 悲惨)是啊,农奴是多么渴望过上平等' 幸福的生活呀!
西藏解放过程及意义
师: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金沙江,解放了昌都,打开了 通往西藏的大门。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 得了统一。
西藏人民从此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西藏人民也日益感受到中华 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西藏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师:中国人民获得了民族解放,政治上翻了身,都离不开谁的领导 呀?(生:中国共产党)那么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全国人民开拓 创新,奋发图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另世人瞩目的成就。(播放视频)
师:视频看完了,视频中的哪个画面让你印象深刻呢?
(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强大的国防,而且 在科技' 文化' 教育、卫生等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今天的 中国已经不再是一百多年前任人欺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了。
放眼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还需要同学们去实现。作为青 少年,希望同学们努力做到:
(学生齐读: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学习 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水平,增强自身能力,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好准备。)
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坚定信念' 发愤图强,努力建设我们 的祖国,让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一起来祝福伟大 的祖国。
(生齐声朗读: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祖国的明天更美 好!)
师: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查阅和新中国成立有关的资料进行学习。今 天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