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归纳提升课(对应学生用书第43页)一、模式图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方法指导](1)整体识图找来源:首先明确题目中图式来源于教材中的何种模式图。(2)剖析图示有方法:此类图示一般按照从局部到整体或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依据各种细胞器形态分布位置或功能上的联系,识别各部分的名称。(3)根据设问理知识:分析题目涉及问题,梳理所需要知识点,理清图示给予信息,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4)明确要求整答案:解答时一定要明确题目要求运用序号或结构,应用教材生物学术语作答。[解题模板] 如图为细胞内由被膜小泡运输物质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2-16.tif" \* MERGEFORMAT(1)在细胞内吞过程中,细胞吞入的物质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被细胞膜上的________识别,细胞膜内陷形成内吞泡。内吞泡与内含多种水解酶的乙融合形成甲,内吞物被消化。乙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还能够分解细胞内的____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2)图中戊表示________,上面进行的过程称为_________,形成的产物需要在________(填图示符号)中进一步加工修饰才能具有生物活性。(3)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丁→丙方向的“货物”运输。请举出两种需要经过小泡COPⅡ和a过程运输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定位在丁中的某些蛋白错误掺入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实现这些蛋白的回收。(5)细胞中被膜小泡等膜结构融合的基础是________。被膜小泡的运动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研析】 此题考查细胞器的功能和生物膜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解题过程如下:审题 信息1:细胞对被吞入细胞的物质要进行识别信息2:乙中含有多种水解酶信息3:戊附着在丁上信息4:丁通过COPⅡ向丙运输物质,乙由丙形成的小泡产生信息5:a过程表示丙通过胞吐向细胞膜上或细胞外分泌物质信息6:COPⅠ是由丙向丁运输物质的小泡破题 思考1: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是糖蛋白或受体思考2:含有多种水解酶的是溶酶体。溶酶体对吞入细胞的病菌、病毒和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都能消化思考3: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核糖体上合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多肽,进入内质网中初加工,内质网通过小泡把初加工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将蛋白质加工成熟,分拣后通过小泡送往细胞外、细胞膜上或细胞的其他部位思考4:分泌到细胞外的分泌蛋白包括抗体、蛋白质类激素、消化酶等;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包括膜上的结构蛋白、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思考5:定位在丁中的蛋白质被偶然掺入丙,该蛋白质要由丙运输到丁思考6:膜结构的融合依靠膜的流动性。被膜小泡的运动是有一定方向的,因此需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答题 (1)设问(1)答“糖蛋白”也是合理的,多数受体是糖蛋白;答“载体”是错误的,受体和载体是不同功能的蛋白质(2)不能获取图中的信息,则看不出戊是核糖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答不出上一问“核糖体”则答不出“翻译”。丁和丙或答“丁、丙”,只答丁不能得分,因为题目要求是加工修饰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3)膜的流动性答成“膜成分相似”不得分,膜成分相似不是膜融合的基础【答案】 (1)受体(糖蛋白)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核糖体 翻译 丁和丙 (3)抗体、胰岛素、消化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等(任举两例即可) (4)COP Ⅰ (5)膜的流动性 需要[对应练习]1.(2013·淄博一中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末)如图甲表示某动物消化道分泌细胞,乙是其消化道内的一种益生菌,甲、乙均能分泌一种消化酶X促进多肽的水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97.TIF" \* MERGEFORMAT 甲 乙(1)乙含有的核苷酸种类数是________,乙与该动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2)用3H标记M,一段时间后甲产生的X中检测到放射性,则M在甲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________(用箭头和标号)。(3)与M进入乙细胞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4)在人饥饿时,M在人体细胞内可以转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为葡萄糖,对该过程有促进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图中多肽→M的过程________(填“是”或“否”)发生在内环境内。(5)甲图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乙表示消化道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细菌,细菌细胞含有DNA和RNA,含有的核苷酸种类为8种。该细菌能帮助动物消化多肽,动物为细菌提供生活环境,两者为互利共生关系。(2)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生物膜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3)细菌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为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运输,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ATP,载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ATP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产生,细菌细胞无线粒体。(4)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是胰高血糖素。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5)细胞膜、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为单层膜。【答案】 (1)8 互利共生 (2)⑧→③→① (3)核糖体 (4)胰高血糖素 否 (5)①③⑧二、构建模型解决物质跨膜运输问题[方法指导]物质跨膜运输问题是学生解题的难点之一,其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对题目涉及的生物体局部结构不清楚,无从着手分析,其次是对物质是否跨膜还是非跨膜(即膜融合)进出细胞,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会将生物体局部结构进行放大,并利用图示表示出来。1.物质在细胞内不同细胞器之间的跨膜分析(1)线粒体与叶绿体之间的跨膜: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98.TIF" \* MERGEFORMATa为O2,b为CO2,由产生场所到利用场所共跨4层膜。(2)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跨膜问题: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99.TIF" \* MERGEFORMAT(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①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肽链后直接进入内质网中加工,不跨膜。②蛋白质在内质网中完成初步加工后,经“出芽”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不跨膜。③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后,成熟蛋白也以囊泡形式分泌,并与细胞膜融合,以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整个过程均不跨膜。2.物质在血浆、组织液等内环境与细胞之间的跨膜分析(1)几种由单层细胞形成的结构:人体中有很多由单层细胞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管状或泡状结构,如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肺泡、肾小球和肾小管等,这些非常薄的结构有利于物质交换,物质透过这些管壁或泡壁时,要经过两层细胞膜。(2)物质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的跨膜: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100.TIF" \* MERGEFORMAT葡萄糖、氧气等物质从血浆进入组织液,经过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至少要跨毛细血管壁(一层上皮细胞,共2层细胞膜)。(3)物质由组织液进入细胞的跨膜: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101.TIF" \* MERGEFORMAT物质由组织液进入细胞的跨 ( http: / / www.21cnjy.com )膜,要分析该物质具体在细胞中被利用的场所,然后计算出跨膜层数。如上图葡萄糖利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组织液中的葡萄糖只跨1层膜,进入细胞质基质即被利用。氧气利用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它要跨3层膜,进入线粒体中被利用。3.体外环境与血浆之间的跨膜分析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102.TIF" \* MERGEFORMAT物质由体外环境(肺泡、小肠等)进入血浆,至少要跨1层上皮细胞和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即需跨4层膜,才能进入到血浆中。物质进入血浆后,由循环系统转运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该过程是不跨膜的。[解题模板] 1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至少穿过的生物膜层数及磷脂分子层数分别是 ( )A.5层和10层 B.6层和12层C.7层和7层 D.8层和16层【研析】 本题考查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膜的结构,解题过程如下:审题 信息1:1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信息2:问CO2分子穿过的生物膜层数和磷脂分子层数破题 思考1: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思考2:每层膜包含两层磷脂分子构建模型:(图中黑色的颗粒表示CO2分子)答题 共穿过6层膜,12层磷脂分子。易误认为8层膜,16层磷脂分子,而错选D。【答案】 B[对应练习]2.血浆中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 )A.5层 B.3层 C.6层 D.4层【解析】 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如图所示),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5-3.tif" \* MERGEFORMAT葡萄糖首先要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所以葡萄糖穿过这层细胞即穿过2层细胞膜,再进入组织细胞共穿过3层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经过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被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再进一步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分子不直接进入线粒体,所以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经过的细胞膜只有3层。本题易误选A,因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而实际上完整的葡萄糖分子只进入到细胞质基质,初步分解后才进入线粒体,但进入线粒体的已不是葡萄糖分子,而是丙酮酸。另外,题目所问的是几层细胞膜,线粒体的内、外膜也不是细胞膜。【答案】 B3.用同位素标记血液的葡萄糖分子,若该分子流经肾脏后又经过肾静脉流出,该分子穿过几层细胞膜( )A.4层 B.8层C.0层或8层 D.16层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5-4.tif" \* MERGEFORMAT【解析】 血糖流经肾脏后又经肾静脉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过程中,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依次穿过了肾小球毛细血管、肾小囊壁、肾小管壁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壁而重新回到血液,最后经静脉流出。而这些“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每穿过一层细胞即经过2层细胞膜,故共穿过8层膜。但并非每个葡萄糖分子都会从肾小球滤过,若没有滤过的葡萄糖分子,则从入球小动脉流入而又直接从出球小动脉流出,再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最后经肾静脉流出,这个过程中葡萄糖分子始终在血管中流动,没有穿过任何膜结构。【答案】 C4.肺泡中的1个氧分子,以氧合血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蛋白的形式运输到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内成为水中的氧。在此过程中,这个氧分子需通过的选择透过性膜的次数共为 ( )A.5次 B.7次 C.9次 D.11次【解析】 肺泡壁(单层细胞围成)2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围成)2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围成)2层→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即11层细胞膜。【答案】 D5.(2014·中山质检)胰腺合成分泌的消化酶到十二指肠消化食物需穿过几层膜 ( )A.1层 B.4层 C.0层 D.8层【解析】 胰腺合成的消化酶的化学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是蛋白质,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运输,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加工,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这个过程蛋白质不需要通过膜。胰腺又有胰导管直接通到十二指肠,分泌出来的胰液中的胰消化酶就通过胰导管直接就到了肠腔中,这过程也不需要通过膜。所以胰腺产生消化酶到肠腔起作用共穿过0层膜。【答案】 C6.(2014·太原模拟)外界空气中O2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 )A.5层 B.10层 C.11层 D.12层【解析】 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如图所示)是通过内环境而间接进行的,整个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3个环节。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5-7.tif" \* MERGEFORMAT经过外呼吸实现了血液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交换;O2在血液中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经过内呼吸实现骨骼肌与内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及O2最后参与有氧呼吸而被骨骼肌细胞所利用。外呼吸可用图1表示,内呼吸可用图2表示。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5-8.tif" \* MERGEFORMAT 图1 图2(图中黑色颗粒表示O2分子)从图1可知,在肺通气和肺泡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体交换的过程中,O2要穿过肺泡壁(一层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一层上皮细胞)及红细胞膜(共计5层生物膜),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从图2可知,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O2进入骨骼肌细胞要透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一层上皮细胞)和一层骨骼肌细胞膜(合计4层生物膜),再加上O2最终要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而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故共合计6层膜。由此可见,外界空气中O2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11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