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LX2023.5)
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共6分)
忆①往xī,峥嵘岁月,青年学子举竿为戟,为民族大义奔走呼告。平均年龄仅二十八岁的共产党人,齐聚南湖红船,共商救国救民良方;②fēng华正茂的青年南征北战,③开pì民族解放④新jì元,他们冲锋在前、担当有为,金戈铁马中奏响一曲曲激昂的青春之歌。
看今朝,青年人生逢盛世,拒绝“躺平”。扶贫⑤攻jiān战,有“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的初心担当;航天控制室,有“北京明白”的铿锵自信;皑皑边疆,有“⑥清chè的爱,只为中国”的热血奋勇;天安门广场,有“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新时代的青年,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⑦脉bó,书写一卷卷⑧波lán壮阔的史诗。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jí B.gē C.ái D.zhēng
2.下列选项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①昔②风 B.③辟④纪 C.⑤坚⑥澈 D.⑦膊⑧斓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你在阅读《儒林外史》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我定会鼎力相助,毫不惜力。
B.这群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从繁华都市来到边疆,以青春许国,守护祖国的安宁。
C.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宇。
D.航天员王亚平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为我们上了一堂叱咤风云的太空公开课。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小荔和小夏参加学校的围棋比赛,经过激烈地角逐,他终于夺得了冠军。
B.一支串带火一座城,淄博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品尝烧烤经久不衰的魅力。
C.法制课堂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广大学生要用法、懂法、学法。
D.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决定着中国制造业能否向高水平发展。
5.根据材料,完成下面问题。(4分)
《“字”从遇见你》是CCTV-1播出的汉字系列纪录片,它讲述汉字的来源和流变,挖掘汉字“文字密码”,视角独特,形式新颖,观众规模、传播热度都遥遥领先。作为中国人,我们理应了解汉字文化。请你仿照“朋”字的解说,对“友”字做出解说。
“朋”字的甲骨文 朋:像两串玉系在同一根绳子上,形成更大的一挂玉串,表达了“朋”字平等的内涵。 “友”字的甲骨文 友:______
二、(3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居高面下
B.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C.野芳发而幽香 芳:芳香
D.射者中,弈者胜 弈:下棋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在乎山水之间也 不亦说乎
B.杂然而前陈者 学而不思则罔
C.太守之乐其乐也 无丝竹之乱耳
D.醉能同其乐 其真无马邪
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再由近及远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颓然乎其间”与“饮少辄醉”相呼应,以作者酒酣而醉的情态,将宴酣之乐推向了高潮。
C.文章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
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也”和“而”的灵活运用,使语言具有音韵美。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8分)
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②”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③。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守,卒全其城。
(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潦:指道路泥泞积水。②侪:chái,同类的人。③版:古代墙的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
9.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2分)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守,卒全其城。
11.结合苏轼救灾的措施(用自己的话),谈谈他是怎样的人。(3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13题。(共7分)
仲春郊外
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移步换景,描写了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所看到的仲春景象。
B.颔联“连三月”“绝四邻”从时间长、空间广两方面写了春光无处不在.
C.“何处染嚣尘”用反问手法,抒发诗人超尘脱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D.全诗采用点面结合、视听结合等手法描写春天,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
13.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化用了“鱼戏水知春”,请结合颈联赏析“知”字的妙处。(4分)
(四)古代文化常识
14.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传》与《战国策》《资治通鉴》体例相同,都是编年体史书。
B.“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汉阴”指汉水南岸。
C.“干戈寥落四周星”中“干”“戈”是两种兵器,后用“干戈”指战争。
D.“鹏”的形象出自《庄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九万里风鹏正举”就用了这一意象。
(五)根据原文默写
15.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共9分,每空1分)
(1)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2)馨香盈怀袖,______。 (《古诗十九首》)
(3)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4)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__。 (纳兰性德《浣溪沙》)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自喻,表达报国之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三、(7分)
16.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埃德加·斯诺的《①》是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著作。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②(人名),他是儒雅的革命者,行动与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的知识分子。斯诺预言:中国共产党就是那颗给全中国带来新生的闪亮红星。同一时期,诗人艾青也敏锐地感受到革命胜利的讯息,在他诗歌里常出现的意象“③”象征了祖国,“太阳”则象征了光明。(3分)
(2)斯诺的这本书以“卓绝的中国精神”促进了西方对中国认知的改变。请结合作品里红军长征中的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种精神的理解。(4分)
四、(31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19题。(共10分)
泠泠七弦音,雅韵传千年
①4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广州松园聆听了中国著名古琴曲《高山流水》。现场用于演奏的古琴是珍贵的文物,相传为开元年间斫琴名家雷氏所制,为唐肃宗登基大典上的奏乐琴。琴背阴刻“九霄环佩”四字,是为琴名;音孔内有“东坡苏轼珍赏”等篆印,可能曾为苏轼的藏品。名为“九霄环佩”的唐代古琴现存四张,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乐器之一。
②古琴,也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为我国所独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在古代汉语中,“琴”这个词专指古琴,足见古琴的特殊地位。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人类共同的重要精神财富。古琴在我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③古琴的发源,可上溯至尧舜时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周朝时,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兴盛于民间,《诗经》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等诗句则是古琴最早的文字记载。汉魏六朝,是琴曲创作的鼎盛阶段。唐代制琴名家辈出,琴文化发达。宋朝时期,琴与文人的关系空前密切,从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达到历代高峰。明清两代琴学兴盛,流派纷呈,紫禁城中也同样弦歌不辍。
④古琴不同于其他乐器,几乎每张名琴都有自己的名字,如“春雷”“飞泉”“万壑松涛”等。这些名字大多寓意丰富,以“九霄环佩”为例,“九霄”表示天空的最高处,亦指仙人居所;“环佩”是古人佩于腰上的玉制饰物,相碰时能发出悦耳的叮当之声。此外,“九霄环佩”之名还寄寓着神仙出尘绝世的道家思想。
⑤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7个、泛音91个、按音147个。散音同大地,深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堪称“太古之音”;泛音如天籁,空灵而绵长,有清冷入仙之感,堪称“天地之音”;按音如人语,丰富多变,堪称“天地人”三籁。
⑥《琴史》云:“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前两则是琴的材质与工艺,后两则是弹者的技艺与情感。可见,古琴的魅力不仅在于声韵,更在于其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而,千百年来它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所讲的正是这点。吹箫抚琴、吟诗作画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古琴的音乐品格寄寓了历代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更是其自我陶冶的一种雅好。历史上俞伯牙、孔子、李清照等文化名人都是古琴大家。
⑦斫琴名家雷氏曾说:“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无论是新制琴还是老琴,都需要经历长期使用方能使琴音臻于佳境。无论是苍劲古朴还是恬静圆润,古琴体现的神韵和精神不断接续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文脉,源远流长。
(根据相关文章删改)
17.下列的表述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古琴,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
B.在古代汉语中,“琴”这个词专指古琴,可以体现出古琴的特殊地位。
C.唐代制琴名家辈出,琴文化发达,是琴曲创作的鼎盛阶段,达到历代高峰。
D.现在琴师们弹奏文物古琴,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使其保持良好的音色。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段从新闻热点说起,引出本文说明对象——古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不同于其他乐器,所有古琴都有自己的名字,如“飞泉”“九霄环佩”等。
C.本文为说明古代文人喜欢以琴来陶冶情操,举了俞伯牙、孔子、李清照的例子。
D.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从多角度介绍古琴,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19.中国古琴博物馆为了使门票更具收藏价值,要将古琴的简介印在门票上。请根据本文对古琴特点的介绍,将这段文字补充完整。(4分)
古琴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与瑰宝,源远流长。古琴是这门艺术最重要的载体,它是四艺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在我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它①;它②;它③;它④。本馆收藏的历代名琴蔚为大观,在国内同类馆藏中名列前茅。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共21分)
幸好,还有书店
①那年我去杭州,繁华的都市里,网络带来的便捷改变着生活的节奏。我漫步在波光潋滟的西湖畔,正巧遇见一家书店,这家书店装修古典清雅,宛如烟雨西湖边徐徐打开的一幅水墨画。我流连这家书店,看见一幅“读书就是回家”的广告语,纸墨清香中,我伸开手,感觉书香瞬间贯穿了我的肺腑。足不出户网上一键下单购书,永远取代不了在书店里与书相对,盈盈可握的真切质感。
②追忆没有网络的时代,似乎久远得有些遥不可及,选书、买书只能去书店。记忆中,最早接触的书店是前门大街的一家儿童书店。忘了从何时开始,每隔几周妈妈就会带我去逛一次书店,差不多每次都能买回一两本新书作为奖励。犹记,当年透过和自己几乎一样高的柜台,召唤售货员,指明自己想要书架上某一本书,然后接过书,在柜台上翻开快速浏览,以便决定是否购买的往事。拦在面前的一排长长玻璃货柜,虽然可以摊开书读阅,但也阻挡了和更多其他新书任意接触的距离。而且在售货员的注视之下,谁也不好意思立在柜台前看上半天,还有一种芒刺在背的莫名压迫感。
③除了书店,离家不远的北纬路东口有个书报摊,经冬历夏常年经营。那时没有后来的报刊亭,摊主每天骑一辆三轮,到了地方把车一停,取出一大块折叠木板摊开在车斗上,铺上一层塑料布,再把书报依次摆放其上,中间绑几条皮筋固定。车子后面还会支起两根竹竿,中间横悬一两根铁丝,新到的书报都用夹子夹在上面,像万国旗一般老远就能看见。他自己靠墙支起一只马扎,戴上老花镜,随便捧起书,一坐就是一整天。我那时有了些自己的零用钱,到这个书摊买过几本漫画书。记得有一回因为错买了一本漫画,我回去找摊主退换,可他摆摆手说什么也不退。当时我百思不解,后来才知道,一般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漫画书一旦售出是没法退的。我忽而想起《哆啦A梦》里大雄常到漫画店里看书却不买,总是遭到店主拿掸子无情地驱赶,脸上写满藐视。
④年纪再大一些,游走于各个书店书摊之间,渐次积累了一些个人访书的体验和感悟。儿时书店里的玻璃柜台早已渺无踪迹,开放的书架分外亲民,任人自由取阅,便捷之至。但是逛书店和逛街不同,更加强调个人的沉浸与投入,自主性极强。我曾邀请二三好友同往书店访书,结果全程各立角落,颇显尴尬。访书真谛,在于书海寻宝。书的世界里,有独特的感悟,有阅读的精彩,有心灵的沉醉。
⑤大学一年级暑假,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我和几位同学被安排到王府井新华书店实习。自小到大去过不少书店,但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站在书店里当店员。我们每天要在书店开门前半小时到达,并做好准备工作。开门迎客后,除了午饭时间,几乎要站立一整天,相当考验体力。在当时电脑检索还不太完备的情况下,每位店员要清晰记住区域内所有新书的上架位置,以便应对顾客问询。时值盛夏,书店里每层都人满为患,除了看书的,也不乏路人单纯前来纳凉。那一刻,我忽而意识到书店是极度包容的场所,无论你是只读不买,无论你是否为书而来,它都一视同仁,绝不冷眼相待。虽说在商言商,可书店永远善待着每一个埋首读书的顾客,其间必然培育出莫大的情分。
⑥参加工作以后,单位离琉璃厂很近,我常利用午休独自盘桓其间。我最喜欢老街上的一家古籍书店。店如其名,古香古韵,浸染着一层历史的丰润和余温。书店一层是古籍新书,二层售卖古旧书刊,两层间以一条木楼梯相连。踏上吱呀微响的楼梯,仿佛碰触了封尘已久的闸门,一间弥漫着陈年书墨香气的旧书阁展露出来。结款以后,店员会将所购之书包裹一张白纸再用纸绳系之,一如百十年前人们买书的包装一样。衣不如新,书不如旧,旧书自有一脉经岁月洗练独存的风骨,这是它天然的魔力和可爱之处。
⑦徜徉在西湖畔的这家书店,我半趴半跪在书墙里挑选书籍,恍然间真变成了一只蠕动的书虫。在高楼林立、车流滚滚的城市,幸好有书店,墙壁里渗透着书香,熏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之充沛丰盈。书店访书,最看重的正是这种沉醉其中的氛围与体验。
(选自2023年4月14日《文汇报》,有删改)
20.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幸好,还有书店”。(4分)
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3分)
而且在售货员的注视之下,谁也不好意思立在柜台前看上半天,还有一种芒刺在背的莫名压迫感。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3分)
书的世界里,有独特的感悟,有阅读的精彩,有心灵的沉醉。
2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在高楼林立、车流滚滚的城市,幸好有书店,墙壁里渗透着书香,熏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之充沛丰盈”的理解。(5分)
23.文章第⑤段采用叙议结合的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6分)
五、(60分)
24.按要求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答案”有着这样的解释:对问题所做的解答。试卷上,我们努力思索,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面对困惑,探寻答案。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披荆斩棘,竭尽全力......探寻答案并不容易。
请以“终于找到答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2023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A
【解析】A.戟jǐ
【评分意见】本题3分。
2.D
【解析】D脉搏、波澜壮阔
【评分意见】本题3分。
3.B
【解析】A.鼎力相助:大力支持帮助。敬辞,多用于请别人帮忙。C.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D.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评分意见】本题3分。
4.D
【解析】A.表意不明 B.搭配不当 C.语序不当
【评分意见】本题3分。
5.友:像两只伸出的手,两手相交,以手相助。表达了“友”字互助的内涵。
【评分意见】本题4分。分析字形2分,阐述含义2分。
6.C
【解析】芳:花。
【评分意见】本题3分。
7.C
【解析】A.于/语气词 B.修饰/转折 C.主谓之间 D.代词/加强诘问语气
【评分意见】本题3分。
8.A
【解析】由远及近的顺序。
【评分意见】本题3分。
9.富 民 出 / 民 皆 动 摇 / 吾 谁 与 守
【评分意见】本题2分。每处1分,多画、错画均不得分。
10.苏轼在城墙上修建了简陋的房屋(住在上面),派官吏们分别在各处守卫,终于(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评分意见】本题3分。关键词“庐”“使”“卒”等翻译正确,语句通顺,方可得分。
11.示例1:从苏轼阻止富民出逃,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爱护百姓、不畏权贵的人。
示例2:从苏轼调动禁军共同守城,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行事果断、敢于担当的人。
示例3:从苏轼亲临一线,住在城墙上带领军民救灾,能够看出他是一个身先士卒、临危不惧的人。
【评分意见】本题3分。概括救灾措施1分,分析人物特点2分。
【参考译文】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将富人们赶回城中。苏轼来到武卫营拜访,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段了。苏轼在城墙上修建了简陋的房屋(住在上面),派官吏们分别在各处守卫,终于保全了这座城。
12.D
【解析】本诗没有视听结合的手法。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3.示例:“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鱼以人的情态,生动描绘出鱼在水中嬉戏,仿佛感知到春天已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沉醉山水的轻松愉悦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4分。手法占1分,内容占2分,主题思想占1分。意思对即可。
14.A
【解析】《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5.(1)经纶世务者(2)路远莫致之(3)山重水复疑无路(4)雪拥蓝关马不前(5)半竿斜日旧关城(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评分意见】本题9分,每空1分。语句填写正确且无错别字方可得分。字迹笔画不清晰、无法辨识的均不得分。
16.(1)①红星照耀中国 ②周恩来 ③土地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每空1分。
(2)示例: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爬过了没有桥板的铁索,最终在敌人援军到达前飞夺泸定桥。这一事件展现了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这正是“卓绝的中国精神”的体现。
【评分意见】本题4分。事例2分,情节要具体;分析2分。
17.C
【解析】汉魏六朝是琴曲创作的鼎盛阶段,宋代达到历代高峰。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8.B
【解析】不是所有古琴都有自己的名字。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9.①历史悠久;②大多有自己的名字且寓意丰富;③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④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空1分。
20.示例:本文以“幸好,还有书店”为题,记述了从小到大我在书店访书的相关故事,表达了我对书店发自内心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幸好”后加以停顿,突出强调了作者的情感;“书店”是全文的线索。
【评分意见】本题4分。内容1分,情感1分,题目的特点2分。
21.(1)示例:芒刺在背,像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在文中是指售货员的注视让我坐立不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在柜台前看书被店员注视时的难为情和紧张。
【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释词语1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2分。
(2)示例: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我阅读时的丰富感受。句式整齐,增强语言气势。
【评分意见】本题3分。修辞手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2分。
22.示例:在繁华的城市中,书店不可或缺。它可以让人们与书相对,忘却城市的浮躁与喧嚣,沉浸其中,使精神世界充沛丰盈。表达了作者对书店的珍视和对书店价值的认可。此句首尾呼应,深化中心。
【评分意见】本题5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情感表达2分,结构作用1分。
23.示例:文章第⑤段记叙我在王府井新华书店实习的经历,用议论性语句阐述了我对书店意义的思考。书店是一个极度包容、富有人情味的场所,因此我对它充满了赞美之情。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叙述的升华,叙议结合有利于作者更清晰地表达写作意图。
【评分意见】本题6分。概括记叙内容1分、议论内容1分,主旨情感2分,作用2分。
24.按要求作文
评分意见:
项目 评分细则
基 础 等 级 一类文 (36—48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书写美观,卷面整洁。
二类文 (24—35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实,结构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详略基本得当,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文 (0—23分)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内容比较空泛,中心不够明确,感情虚假,结构不完整,层次不够清晰,详略不得当,语病较多,文体混乱,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
发 展 等 级 (0—12分) 选材 文采 创新
素材丰富 素材新鲜 见解新颖 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善用修辞 文句有表现力 构思新巧 想象有独到之处 表达有创意 有个性色彩
1.基础等级从思想、题意、内容、感情、结构、表达、文体(考生所选文体)、书写等方面综合分类评分;发展等级不求全面,只要具备一项指标以上即可酌情评分;经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判为三类文,且不给发展等级分。
2.每份作文实际得分=基础等级分+发展等级分-减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