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学案(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学案(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高一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
第二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标要求】 【课时目标】
2.1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体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认同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社会主义制度。 科学精神:辩证地看待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初期探索道路的成就和曲折,能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公共参与:了解我国近年取得的伟大成就,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积极投入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学习重难点】
重点: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历史影响。2.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确性。
难点: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2.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历史影响。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
(1)时间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__ __基本完成。
(2)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__ 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 ”。
(3)历史必然性
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_ 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 。三是__ __经济难以适应国家__ __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时间 1956年
标志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_ __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意义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__ __
知识点二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__
,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2.党的八大
最重要贡献 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__ __和___ _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_ __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_ _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 __
【课堂合作探究】
探究一:
共和国已走过7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这70多年里,党紧紧依靠和团结各族人民,走出了-条属于中国的独特之路。通过70多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国家独立——政权巩固——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1) “政权巩固”指的是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
(2)“ 制度建立”是在哪一年 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探究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的艰辛探索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构建思维导图】
【课后巩固练习】
1.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至此,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基本确立②这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③这实现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④这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则是我们所面临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求中国共产党( )
①立足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
③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④紧紧抓住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这个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 1956年,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1956年全国公私合营工业总产值191.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2%,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了20%以上,全国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的零售总额比上年增加了15%以上。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具有正确性和进步性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我国顺利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④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能推动社会深刻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将“坚持中国道路”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目标 ②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某校学生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为题开展演讲比赛,以下选项适用于这一主题的有(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
③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标志着我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③表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阶段④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 )
①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③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 )
A.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已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C.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主张摆脱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摘录: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救中国的。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中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的真理性。
11.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并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
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与前面两种社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有何不同。
(2)“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D①: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而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基本确立。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③: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④: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2. B①③: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则是我们所面临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③符合题意。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回避,②错误。④: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④错误。
3. A ①②:1956年,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取得明显著成效,全国公私合营工业总产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工商业迅速发展,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具有正确性和进步性,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主要讲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使工商业迅速发展,而未涉及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③不符合题意。④:应该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④错误。
4. C①:近代以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选项不是题向所指,①排除。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②符合题意。③: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③符合题意。④: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④错误。
5. B①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包括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①③符合题意。②:我国至今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统一,②说法错误。④:三大改造完成,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不符合题意。
6. D ①: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②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中国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阶段。
7. A ①②: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故①②正确。③: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取得的成就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故③错误。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故④错误。
8. C A:题干中旨在说明中国借鉴苏联的问题,并没有涉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题干说明我国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未说明我国已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故B不符合题意。C:“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说明我国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C符合题意。D:引以为戒不是要彻底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而是要借鉴,故D说法错误。
9.①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②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带领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10.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人民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1. (1)①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②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③新中国: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2)“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指1949-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3)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