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第一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标要求】 【课时目标】1.2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和理论基石,强化“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认知,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精神: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能够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公共参与: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曲折,深刻的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重难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课前自主预习】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______、_______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__________,反对_________,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____________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_______基本形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________________应运而生。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_______________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创立了__________。唯物史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的一般规律,揭示了____________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____________的思想成果,创立了_______________。剩余价值学说从____________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秘密,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_______________的斗争指明了方向。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______________的诞生。《共产党宣言》阐述了_____________的理想目标。《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正是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_______到________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____________终将代替___________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___________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__________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课堂合作探究】探究一:材料一: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无论什么时候 ,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商业危机期间,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材料二:在20世纪,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社会革命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够得上“新世纪”标志的,无疑只能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所说的“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摘自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十月革命有哪些”震撼世界"的重要影响。探究二: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但“处处突破幻想的外壳而显落出来的天才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体现了不少“共产主义思想微光"。空想社会主义者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始终幻想通过思想宣传、典型示范、社会劝导等方式来实现他们的救世方案。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利局限于道德上的谴责,对社会主义的论证局限于价值上的判断。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构建思维导图】【课后巩固练习】1.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成为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共同选择。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说法合理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目标④《共产党宣言》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青少年仍需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营养,汲取自我革命的力量。新时代学习《共产党宣言》旨在( )①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②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③在学史崇德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④论证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某校高一(3)班学习小组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中,收集到如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②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③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由此可见(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从此公开化 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③《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④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毛泽东同志曾讲: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一本便是《共产党宣言》。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因为它(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②标志着工人阶级已登上历史舞台③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④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与特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2年3月3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旧石器时代的重大考古发现。位于河北省前县三关村的下马碑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对其出土的颜料使用和复合工具的研究成果,生动再现了4万年前东亚人类的生活场景。据此推断当时的人们( )①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②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③广泛使用金属工具 ④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以来近一百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表明( )①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与无产阶级斗争相结合 ②科学社会主义对各国发展具有永恒的价值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 ④世界各国要主动突破科学社会主义的制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到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人类在荒野中跋涉了332年。马克思、恩格斯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走向科学。相比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在于(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对私有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9.五百年来,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路途上,有鲜花芬芳,也有荆棘密布。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30年前,苏联解体。西方学者惊呼:“历史终结了”,即资本主义已取得历史终结性胜利。但是,“历史终结论”错了。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会终结”,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如今,面对科技的高峰,我们从不退缩。嫦娥飞天、蛟龙入海、天眼观星、北斗组网,“祝融”登火。面对霸凌和打压,我们从未屈服,敢于斗争、勇于胜利,全国上下攒成一股劲、拧成一股绳……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得到极大彰显。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会终结。10. 材料一 建党100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之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都没有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放射出灿烂光芒、结出丰硕果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历史高度。材料二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马克思主义横空出世,如同一道闪电,划过暗夜的长空。170年后,新的思想开启新的时代。作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材料二 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又通过大规模工业化快速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鼎盛时期二分天下有其一;70多年后,即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庞大的“红色帝国”土崩瓦解。(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何指导意义?(2)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何启示?参考答案:1.B①④: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①④正确。②:《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②错误。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而非具体目标,③错误。2. B①③:新时代学习《共产党宣言》有利于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在学史崇德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①③符合题意。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②错误。④:《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但不是新时代学习《共产党宣言》的目的,3. D①:十九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①正确。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错误。③: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错误。④:“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正确。4.C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客观的,并不需要公开,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就已经存在,①错误。②④:材料中“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说明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要建立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②④正确。③:题干没有体现《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③排除。5. D ①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①不选。②: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②不选。③④:《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与特点,③④入选。6. C ①④:下马碑遗址是旧石器的遗址,据此可以判断此时是原始社会,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产品。②③:奴隶社会后才广泛使用金属工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建立互助合作的关系7. C ①③:“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与无产阶级斗争相结合,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故①③项符合题意。②: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永恒的价值”说法错误,故②不选。④:科学社会主义能够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而不是制约,“世界各国要主动突破科学社会主义的制约”说法错误8. C ③④:相比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在于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③④正确。①②:空想社会主义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也对私有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主体(人民群众)和正确途径(阶级斗争),①②错误。9.①尽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过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②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因此,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就会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会终结。10. ①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上。②实践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经历了各种考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11. (1)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主张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为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2)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理由如下:①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只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严重曲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启示: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积极推动科学社会主义与具体国情、实际结合。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走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