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大揭秘:预防地震安全知识(课件共28张PPT)-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震大揭秘:预防地震安全知识(课件共28张PPT)-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地震大揭秘:
防震安全知识
DI ZHEN DA JIE MI
防震减灾科普
你知道吗?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每天要发生1万多次。
人类目前还无法预测地震,但如果我们能学习更多的地震知识,顺便也告诉身边的小朋友、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大家团结在一起,我们就不怕地震啦!
目录
01 破译地震密码
02 震前预防
03 地震来了怎么办?
破译地震密码
01
认识地球
1.地球的分层
蛋壳
蛋白
蛋黄
2.神奇的七巧板
岩石层并不是一层完整的光滑的壳,而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破碎的板块组成的。
1912年,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后来又有科学家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板块学说,他们将地球岩石层划分为6大板块。
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小故事
有一天科学家魏格纳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看着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如果把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从地图上剪切下来,二者竟然能非常吻合地拼接起来。据此,他逐渐形成“大陆漂移学说”的假说。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就是两个一直在较劲儿的大块头,喜马拉雅山就是他俩互相挤压的结果。
板块漂浮在软乎乎的地幔上,在翻滚的岩浆的推动下,互相挤压,它们就像相扑选手一样互相推搡。
3.运动的板块
了解地震
1679年,三河地震
1679年河北三河地震,清朝康熙皇帝以为自己做错了事而引起地震,赶紧写检讨书《罪己诏》。
皇帝还亲自领着文武百官,到天坛拜天祈祷,希望不要再发生地震。
在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把地震看成是一种神的力量带给人类的惩罚。
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以西海域发生大地震,地震引起海啸吞噬了城市,导致6-9万人死亡,整个城市被席卷一空。
地震海啸过后,欧洲科学家们开始反思“地震是上天惩罚人类”的观点,开始尝试用力学来解释地震现象,最终得出一个科学的推论,那就是:地震的力量源自地球内部,地震的发生与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有关。
1755年,里斯本地震
1.什么是地震
EARTHQUAKE
(有地震记录以来全球大震分布统计)
每年人类可以
感知的地震次数
50000
每年对人类活动造成一定破坏的地震次数
1000
5000000
每年发生
地震的次数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快速释放。
地震释放的地震波,与光波、声波一样具有传播和穿透物质的能力。
地震很多,但大地震很少
2.大多数地震与构造运动有密切关系
地球岩石层内部的应力同时推挤断层两侧,断层面的摩擦力维持着岩体不致立即滑错。
当应力逐渐积累,大到足够克服断层之间的摩擦力时就导致岩石突然错动,同时能量以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它穿过岩石引起地面震动,我们就感觉到地震了。
地壳运动是长期的、缓慢的,一旦地壳所积累的地应力超过了组成地壳岩石极限强度时,岩石就要发生断裂而引起地震。
我们把由于构造作用导致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在天然地震中,构造地震占据了绝大多数。
3.地震会引发很多次生灾害
地震
火灾
滑坡
道路中断
房屋倒塌
海啸
地震本身并不是灾害,但它会造成次生灾害
次生灾害给地震灾害雪上加霜,有时甚至比地震本身的破坏还要大。
地震硬核知识
1.横波和纵波
地震产生的巨大能量,是通过地震波传送到地面的。
DI ZHEN BO
两种波的速度不同
捣蛋两兄弟
纵波弟弟直脾气,直来直去,最先冲到地面,造成地面建筑轻微颤动。
横波兄弟暴脾气,跑起来甩开手脚,左右来回窜,像绳子甩动那样,发出更大威力,使得建筑物剧烈摇晃。
2.震源和震中
震 源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实际上为一区域)
震 中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
(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3.震级与烈度
烈 度
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
光源代表震源,被照亮的区域就是烈度区。
越亮的地方烈度越大,破坏程度越严重。
一般情况下,离震中越远,亮度越来越暗,说明烈度越来越小,破坏越来越轻。
打个比方:手电筒照明
简单来说就是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区灾害程度不一样,就对应了不同的烈度。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同一地点的烈度就越高;在同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距近,破坏越大,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
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震级通常指地震的大小,是依据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震 级
1级≤震级<3级
微震
3级≤震级<5级
小(地)震
5级≤震级<7级
中(等)地震
震级≥7级
大(地)震
震级≥8级
特大地震
新疆
西藏
青海
甘肃
内蒙古
宁夏
四川
云南
海南
广西
贵州
重庆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江西
福建
安徽
江苏
浙江
香港
台湾
澳门
上海
天津
钓鱼岛
北京
4.地震三要素与汶川地震
汶川
发震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震中位置:映秀镇(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
震级大小:8.0级
震源深度:14千米
地震三要素
震时 震中 震级
02
震前预防
房子造结实,避开构造断裂带!
(最好的预防途径)
地震无法阻挡,
但做好预防可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
地震引起的建筑物的倒塌和破坏
造成地震灾害人员伤亡
1976年的唐山7.8级大地震
2008年的汶川8.0级大地震
北川后山地震断层上盘建筑物损毁,下盘建筑物倾斜。
熟悉周围环境
安全的地方
应急避难场所
空旷场地
危险的地方
电线杆
围墙
路灯
广告牌
高楼
立交桥
排查家庭安全隐患
客厅:电视机等比较重的电器,要远离桌子边缘,书架最好能与墙体固定。
1
家具:桌角、茶几边缘等这样的家具边缘、尖角加装圆弧角的防护垫,以免扎伤别人。
2
卫生间: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厕所、浴室的门应该是从外面打开的,以防小孩子自己把自己锁在里面。
3
4
厨房:电饭锅、微波炉等电器的电线尽可能不要拖在地上或搭在桌边。
请设法逐个排除这些隐患,妥善安置各种重物,把不妥的物品重新放置。
固定!
地震应急包
外伤药品
用来包扎伤口的纱布、创可贴、三角绷带以及酒精、碘酒、止血药等药品。
口罩和小毛巾
用水打湿后捂住口鼻,可避免吸入粉尘窒息。
纸巾、湿巾、塑料袋
瓶装水
按照人数准备3天用量
口哨
用最节省体力的方式向外界发出求救
信号
手电
不需要电池的
平日里注意收听、收看权威部门发布的地震预警及当地政府的防灾部署,随时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部分)
应急避难标识
这里有应急帐篷,共大家避灾时使用。
这是个宽敞的空地,有各种生活设施,供居民避险时使用。
地震发生后,可作为临时医疗救治点。
一旦遇有紧急险情,马上按动应急报警按钮,向监管中心报警。
能及时控制火势,消灭火情。
地震发生后,可供居民使用。
应急避难场所
灾害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
03
地震来了怎么办?
在学校
不要慌张拥挤,否则容易发生踩踏。
发生任何灾害都不要乘坐电梯。
远离窗台和阳台。
在楼房
躲藏处最好有
饮用水和食品
就地躲藏在支撑比较多的较小空间内,如“厕所”等处。
也可躲到比较牢固的桌子、床等下面,并用枕头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Tips:
NO
不要跳楼!
不要往人最拥挤的地方跑!
不要乘电梯!
在平房
不要惊慌!
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有可能
立即逃出
暂避到厨房、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
或桌子、床铺等下面。
立即切断电闸!
关掉煤气!
在户外
有预警或者明显前兆
迅速撤离到空旷地带,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
在操场或室外
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不要回到室内去。
在街道上
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在野外
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滚石、滑坡、泥石流。
向垂直于滚石、泥石流前进的方向往山上跑。
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谢谢观看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