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6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时空重点主题概览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创造了条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虽然它们大多未能取得最终胜利,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2)表现地区 国家 概况东亚 中国 ①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 ①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遭镇压而失败。 ②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南亚 印度 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第一阶段(1920—1922年):通过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与英印当局斗争。 ②第二阶段(1930—1934年):甘地进行“食盐进军”,迫使当局答应部分要求。 ③第三阶段(1940—1942年):发动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导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质是指采用非暴力的手段,进行罢工等不合作行为以此来抗议英国的殖民统治。2.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1)基本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但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2)表现国家 领导者 事件埃及 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 ①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②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摩洛哥 克里姆 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埃塞俄比亚 - 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皇帝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1)基本特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2)表现阿根廷 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智利 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尼加拉瓜 领导者:桑地诺概况:1926年,开始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1933年迫使美军撤出尼加拉瓜墨西哥 背景: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不懈努力领导者:卡德纳斯改革内容:对内推行土地改革,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思维点拨 卡德纳斯改革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也是20世纪初墨西哥革命后护宪运动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它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大地产制,促进了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使劳动人民的现状得到了改善。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材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但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态。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作斗争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国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阅读上表,归纳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征。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特征:整体上组织水平提高;范围广;取得一些成果。具体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大部分国家仍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争取独立,建立民主政府;有的国家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寻求独立解放的道路;个别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交织在一起;具体内容和斗争方式多样,主要是争取或捍卫独立主权并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武装斗争,有的则走向现代化发展道路。1.亚洲觉醒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2.20世纪初,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加强,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3.拉丁美洲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于19世纪20年代基本获得独立,但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4.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并没有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而变成了实际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5.门罗主义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后来发展为“大棒政策”。6.非洲国家的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1.甘地主义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十分复杂。其政治哲学是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其政治思想是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1)民族解放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后,基于本民族经济的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作为对西方统治与侵略的一种反应,现代民族主义以反帝反殖民斗争、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面貌在亚非拉广大地区普遍兴起,斗争如火如荼,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2)对国际殖民体系的冲击:亚非拉民族国家作为20世纪民族主义的主体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高举“民族自决”原则,使欧洲殖民体系开始了不可逆转的解体过程。(3)对国际秩序的冲击:亚非拉国家在政治独立的道路上寻求突破,为以后的经济独立、文化独立开辟道路,成为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力量。1.(2022·济南高三模拟)下面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地区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地区 国家 主要史事亚洲 中国 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印尼 印尼民族大起义非洲 埃及 华夫脱运动拉丁美洲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 )A.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改变B.斗争的性质具有差异性C.出现了新生的领导力量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答案 C解析 依据表格列举的中国的土地革命、印尼的民族大起义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说明这一时期的民主运动出现了新生的领导力量, C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但是导致国际格局改变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亚非拉地区的斗争都属于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斗争性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2.(2023·丹东质量监测)一战期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提拉克放弃了1905—1908年的反英立场,转而支持英印政权;甘地则积极为英国募兵。这表明当时印度国大党( )A.幻想通过合作换取战后自治B.采取非暴力手段以对抗英国C.推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争取民族独立运动取得进展答案 A解析 从材料中看,印度国大党改变对英国政府的立场,支持英国参加一战,其目的是争取在战后获得自治,故选A项;从材料中看,印度国大党支持英国政府参加一战,这与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张相悖,依据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张,印度人不应支持英国政府,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印度无产阶级的情况,领导印度独立的国大党属于资产阶级,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印度没有获得民族独立,排除D项。3.(2022·十堰月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游击斗争、埃及华夫脱党的护宪运动以及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遥相呼应。这些斗争( )A.打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B.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C.展现了反帝方式的多样性D.催生了各国资产阶级政党答案 C解析 由材料可知,一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开展各种各样的斗争活动,反抗殖民统治,体现了反帝斗争方式的多样性,故选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民族解放运动就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排除A项;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恢复传统经济,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并未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排除B项;印度的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排除D项。4.(2022·深圳模考)据统计,从独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拉丁美洲各共和国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共发生了115次成功的“革命”,颁布了一百多部宪法,执政者大多代表大地主和教会的利益。这说明( )A.各国切实践行了启蒙思想B.民族忧患意识日益觉醒C.列强干预导致了革命反复D.现代化道路曲折而漫长答案 D解析 据材料“颁布了一百多部宪法,执政者大多代表大地主和教会的利益”可知,拉丁美洲虽然革命成功,但新政府并非代表先进阶级的利益,说明现代化道路还需进一步推进,故选D项;据材料“执政者大多代表大地主和教会的利益”可知,启蒙思想并没有落实,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革命后的执政者大多代表大地主和教会的利益,而非民族忧患意识日益觉醒,排除B项;据材料“拉丁美洲各共和国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共发生了115次成功的‘革命’”可知,民族独立已经完成,没有出现反复,且材料也没有提到列强干预,排除C项。5.20世纪20年代中叶至二战爆发前,作为埃及政坛上强大的政党力量,华夫脱党常将国家事务诉诸全民支持,反对未经人民授权或民选议会批准而组建政府、制定宪法及对外协商。华夫脱党的做法( )A.促使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被废除B.反映了埃及民族意识的觉醒C.抑制了外国资本在埃及的扩张D.使埃及最终获得了民族独立答案 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埃及宣布独立后,华夫脱党要求英国放弃特权,领导埃及人民进行护宪运动,反映了埃及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B项正确。课时精练一、选择题Ⅰ(每小题2分,共20分)1.(2022·诸暨高三模拟)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甘地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下列项中,有关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B.起因于殖民当局颁布了食盐专营法C.甘地以国大党主席身份领导运动D.迫使当局撤销了取缔国大党的禁令答案 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20年,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在甘地号召下,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A项正确;B、D两项与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关,排除;甘地不是国大党主席,排除C项。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开始注入新的内容,有了新的方向”。以下史实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B.卡斯特罗领导古巴成立社会主义国家C.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发动了民族大起义D.印度国大党支持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答案 C解析 材料要求的是反殖民的斗争,20世纪初印度尼西亚人民发动了反抗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为印度尼西亚后期的独立运动注入了新的内容,故选C项;俄国十月革命是国内政权的更替,不是民族解放运动,排除A项;卡斯特罗领导古巴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是在1961年,排除B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属于打击英国殖民者的民族解放运动,但是最终并未成功,排除D项。3.(2022·嘉兴一中期中考试)早期西方史学家常谴责别国的殖民行为,却将本国的侵略视为传播文明的义举,后来西方史学家们承认殖民者在推动殖民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摧残,但很少使用“世界殖民体系”一词。材料表明西方史学家( )A.一直固守“欧洲中心论”立场,美化殖民扩张B.对殖民活动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但仍不够客观C.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客观辩证地评价殖民活动D.研究视角的转变与西欧中心地位的转变有关系答案 B4.(2022·潍坊模拟)下表反映了一战后亚洲各地区的革命新气象,这主要得益于( )地区 内容东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东南亚 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南亚 印尼共产党领导工农反对荷兰殖民统治A.亚洲民族忧患意识的觉醒B.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C.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建立D.十月革命胜利的效应答案 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故选D项;在西方列强对亚洲各国进行侵略之时,各国的民族忧患意识就已经开始觉醒,排除A项;二战之后,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排除B项;一战之后所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标志着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排除C项。5.甘地说:“我最关心的乃是手段和它的不断应用。我知道,只要我们重视手段,则目的肯定能达到。”“如果通过暴力能获取自治,不择手段屠杀英国人可以解除压迫,那我宁可不要自治而继续受人压迫。”这反映了甘地对英国殖民者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暴力不合作 B.非暴力不合作C.以自治为最高目标 D.继续支持英国答案 B解析 据材料“如果通过暴力能获取自治,不择手段屠杀英国人可以解除压迫,那我宁可不要自治而继续受人压迫”可知,甘地强调以非暴力的合法斗争方式获取印度的独立,故选B项;甘地反对暴力斗争,排除A项;甘地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印度的独立,排除C项;甘地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只是不希望通过暴力斗争实现,排除D项。6.(2022·葫芦岛一模)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确认了英国和各自治领都是英帝国内的自治共同体,地位平等,在内政和外交的任何方面互不隶属,英联邦正式形成。后来,英联邦成员由需对英王效忠演变为“接受英王为独立成员国自由联合体的象征”。这演变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世界格局出现重大调整B.世界殖民体系崩溃C.英国强国地位完全丧失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答案 D解析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迫使实力本已衰弱的英国不得不调整对自治领的统治策略,故选D项;“出现重大调整”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B项;“完全丧失”不符合史实,英国在1918—1945年仍是世界霸主,排除C项。7.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宪法,下栏为宪法部分内容。第27条:申明国家是土地、河流、矿藏的所有者,有权限制外国人利用墨西哥的土地、河流、矿藏资源,有权在必要时分割大地产,把大地产分配给村镇,转让给中小农户使用和经营。它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借鉴意义在于( )A.充分利用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的时机B.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争取民族解放C.用法律手段抵制殖民扩张维护国家利益D.平均分配土地,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答案 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颁布宪法强调土地、河流、矿藏等国有,限制外国人利用墨西哥的资源、分割大地产等,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借鉴意义在于用法律手段抵制殖民扩张维护国家利益,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墨西哥宪法与一战的关系,排除A项;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时,墨西哥民族已解放,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出平均分配土地,排除D项。8.1919年是世界革命运动频发的一年。下表为部分国家和地区革命运动,据此可知( )1918.11—1919.5 德国人民起义,推翻了德意志帝国,资产阶级成立魏玛共和国1919年3月 匈牙利共产党领导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3月 埃及爆发以开罗学生反英示威为起点的反英大起义1919年4月 印度人民因英国制造的“阿姆利则惨案”开展反英独立运动1919年5月4日 中国发生五四运动A.东西方的革命运动遥相呼应B.十月革命影响了各国革命斗争C.国际环境助推了革命的爆发D.革命运动推动殖民体系的崩溃答案 C解析 综合表格信息来看,上述革命运动都与国际环境的变化有关,所以可以推论出国际环境助推了革命的爆发,故选C项;从上述革命发生的情况来看,其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不能说东西方的革命运动遥相呼应,排除A项;表格中的德国、匈牙利和中国的革命受到了十月革命的影响,但是埃及和印度人民的革命则没有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殖民体系是在二战之后才开始瓦解的,且上述革命运动不全是反对殖民统治的革命,排除D项。9.(2023·威海月考)1918年,英属乌干达成立了“青年乌干达协会”,其组织者和领导者多为留学于国外的青年知识分子,它曾向殖民当局提出了改组政府和反对抢占非洲人土地的要求。这表明该协会成员( )A.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开展B.领导了民族独立运动C.接受了先进政党的领导D.具备了民族民主意识答案 D解析 据材料“向殖民当局提出了改组政府和反对抢占非洲人土地的要求”可知,这体现了该协会成员反对外来侵略,谋求民族独立的民族民主意识,故选D项;民主革命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领导民族独立运动,排除B项;“其组织者和领导者多为留学于国外的青年知识分子”不能表明该协会成员接受了先进政党的领导,排除C项。10.(2022·宁波模拟)某场战争导致“罗曼佐夫王朝统治的俄罗斯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灭亡”“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这场战争( )A.促进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B.推动国际社会进一步确立了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C.使国际法遭受重创,英法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D.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两极对峙的转折点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次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促进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A项正确;进一步确立了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排除B项;苏俄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排除C项;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两极对峙的转折点,排除D项。二、选择题Ⅱ(每小题3分,共15分)11.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据此可知,甘地的经济思想是( )A.通过民众团结和经济自主争取独立B.排斥西方制度强调民族独立意识觉醒C.建立与印度文明相适应的经济秩序D.以西方物质文明为基础发展传统经济答案 C解析 甘地号召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与题干“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相符合,故选C项;题干未提及“争取独立”的信息,排除A项;“排斥西方制度”不符合题意也不符合史实,题干提及的是甘地反对“西方式的工业文明”,排除B项;“以西方物质文明为基础”与题干“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相悖,排除D项。12.1922年2月,由于乔里—乔拉村村民打死了22名向示威游行者开枪的警察,甘地认为没能制止暴力行动是自己“最惨痛的耻辱”,并停止了全国的不合作运动。这表明了当时印度( )A.无产阶级力量弱小B.用合法手段赢得独立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殖民者的残酷压迫答案 C解析 甘地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主张实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对暴力革命的批评体现了其软弱性,故C项正确。13.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宪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建立民主制度的长期斗争中涌现的,是具有爱国色彩的集团共同努力和妥协的产物。宪法提供了一个共和国政府的通常体制,总统由直接民选产生;还慎重地规定,分配大地产,不管大地产是本国人、教会或外国人所有。材料说明这部宪法( )A.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B.美国结束了对拉美的“大棒政策”C.结束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D.工人阶级登上墨西哥的政治舞台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宪法提供了一个共和国政府的通常体制,总统由直接民选产生”可以看出,该宪法突出民主原则,其颁布推动了墨西哥的现代化进程,A正确。14.(2022·青岛二模)1918年11月,扎格鲁尔要求英军撤出埃及,成立立宪的独立埃及政府,并发起了全国性的签名运动。这( )A.反映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B.迫使英国承认埃及完全独立C.是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回击D.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答案 A解析 据材料可知,扎格鲁尔要求英军撤出埃及,实现民族独立,建立埃及的立宪政府,反映了埃及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故选A项;该运动迫使英国作出让步,但英国仍保留了大量特权,故埃及并没有实现完全独立,排除B项;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华夫脱党运动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而不是无产阶级运动,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5.(2022·义乌高三适应性考试)南斯拉夫曾是南欧巴尔半岛上的一个大国,下列有关南斯拉夫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族自决影响了一战后南斯拉夫建国②其领导人铁托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③该国二战后曾经加入苏联主导的经互会④20世纪90年代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国家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自决”原则影响了一战后南斯拉夫的建国,1961年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国家,①②④符合史实和题意,C项正确;南斯拉夫不曾加入苏联主导的经互会,③错误,排除A、B、D三项。三、非选择题(共30分)1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摘编自黄正柏《世界通史(现代卷)》材料二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族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 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 550万平方千米。——摘编自王春良《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1)根据材料一,概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时代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7分)答案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帝国主义势力的削弱,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2)意义:促使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推动了人类历史进步;有利于第三世界崛起;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有利于世界民主与和平进程。17.(15分)图一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图二为全球经济不平等示意图(1820—1980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全球不平等图一图二说明:基尼系数是社会不平等的一个指标,系数为0表示绝对的平等,系数为1表示最大的不平等。——以上材料均转引自[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1)图一中两个殖民收缩期分别是指哪一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的相同之处。(6分)(2)结合图一和图二,以“19至20世纪全球经济不平等”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9分)答案 (1)时期:第一个是19世纪初期;第二个是从20世纪初开始持续收缩。相同成因:从根源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的角度作答,如前者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后者是持续高涨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从都是因为大的战争削弱了宗主国力量的角度作答,如前者是在拿破仑战争削弱欧洲宗主国力量的背景下,后者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削弱宗主国力量的背景下。(2)短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从国家之间不平等和全球不平等持续增大的角度说明全球不平等发展趋势;②从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分工不同及战后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等角度说明全球不平等的成因;③从对国际秩序、对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造成的恶劣影响的角度说明全球不平等的危害。第46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时空重点主题概览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创造了条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虽然它们大多未能取得最终胜利,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2)表现地区 国家 概况东亚 中国 ①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 ①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遭镇压而失败。 ②1927年,_____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南亚 印度 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第一阶段(1920—1922年):通过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与英印当局斗争。 ②第二阶段(1930—1934年):甘地进行“_____”,迫使当局答应部分要求。 ③第三阶段(1940—1942年):发动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导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质是指采用非暴力的手段,进行罢工等不合作行为以此来抗议英国的殖民统治。2.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1)基本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但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2)表现国家 领导者 事件埃及 以扎格鲁尔为首的_____党 ①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②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摩洛哥 克里姆 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埃塞俄比亚 - ______年,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皇帝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1)基本特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2)表现阿根廷 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智利 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尼加拉瓜 领导者:_______概况:1926年,开始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1933年迫使美军撤出尼加拉瓜墨西哥 背景: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不懈努力领导者:_______改革内容:对内推行土地改革,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思维点拨 卡德纳斯改革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也是20世纪初墨西哥革命后护宪运动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它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大地产制,促进了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使劳动人民的现状得到了改善。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材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但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态。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作斗争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国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阅读上表,归纳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征。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亚洲觉醒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2.20世纪初,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加强,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3.拉丁美洲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于19世纪20年代基本获得独立,但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4.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并没有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而变成了实际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5.门罗主义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后来发展为“大棒政策”。6.非洲国家的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1.甘地主义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十分复杂。其政治哲学是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其政治思想是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1)民族解放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后,基于本民族经济的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作为对西方统治与侵略的一种反应,现代民族主义以反帝反殖民斗争、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面貌在亚非拉广大地区普遍兴起,斗争如火如荼,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2)对国际殖民体系的冲击:亚非拉民族国家作为20世纪民族主义的主体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高举“民族自决”原则,使欧洲殖民体系开始了不可逆转的解体过程。(3)对国际秩序的冲击:亚非拉国家在政治独立的道路上寻求突破,为以后的经济独立、文化独立开辟道路,成为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力量。1.(2022·济南高三模拟)下面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地区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地区 国家 主要史事亚洲 中国 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印尼 印尼民族大起义非洲 埃及 华夫脱运动拉丁美洲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 )A.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改变B.斗争的性质具有差异性C.出现了新生的领导力量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2.(2023·丹东质量监测)一战期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提拉克放弃了1905—1908年的反英立场,转而支持英印政权;甘地则积极为英国募兵。这表明当时印度国大党( )A.幻想通过合作换取战后自治B.采取非暴力手段以对抗英国C.推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争取民族独立运动取得进展3.(2022·十堰月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游击斗争、埃及华夫脱党的护宪运动以及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遥相呼应。这些斗争( )A.打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B.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C.展现了反帝方式的多样性D.催生了各国资产阶级政党4.(2022·深圳模考)据统计,从独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拉丁美洲各共和国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共发生了115次成功的“革命”,颁布了一百多部宪法,执政者大多代表大地主和教会的利益。这说明( )A.各国切实践行了启蒙思想B.民族忧患意识日益觉醒C.列强干预导致了革命反复D.现代化道路曲折而漫长5.20世纪20年代中叶至二战爆发前,作为埃及政坛上强大的政党力量,华夫脱党常将国家事务诉诸全民支持,反对未经人民授权或民选议会批准而组建政府、制定宪法及对外协商。华夫脱党的做法( )A.促使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被废除B.反映了埃及民族意识的觉醒C.抑制了外国资本在埃及的扩张D.使埃及最终获得了民族独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46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学案(含解析)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新教材浙江专用).docx 第46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学案(无答案)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新教材浙江专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