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习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理论来源和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的相关著作。
(2)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学习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学习流程及内容】
一、自主预习(课前完成、各组组长检查、课代表抽查完成情况并计入小组评价;)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① 、争取② 斗争的必然产物,也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③ 结出的丰美硕果。
马克思主义是④ 的理论、⑤ 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⑥ 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⑦ 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⑧ 的解放。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⑨ ,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 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② 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③ 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④ 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⑤ ,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⑥ 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⑦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⑧ 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产生于19世纪,但它依然具有强大的⑨ ,依然闪耀着光辉灿烂的真理光芒,散发出永恒的思想魅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① 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③ 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④ 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⑤ 、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⑥ 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⑦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⑧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⑨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⑩ 贡献。
二、互助讨论 (7分)
三、课堂展示(20分)
一区:自主探究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赖以创立并获得发展的时代,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始形成的时代。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先进政党的领导,这些工人运动失败了。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探究任务]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二区:自主探究二: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探究任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区:自主探究三: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170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恩主义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三个“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形成了体现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大众需求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把国情同世情结合起来,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既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又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三是把科学认识同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指导性的基本理念和哲学基础。
[探究任务]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2. 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的具体内容。
四、课堂小结:
五、效果检测:
1.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是对以往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全面继承 ②揭示了社会历史领域的辩证法思想
③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机械性 ④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科学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说法正确的有( )
①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
④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对“两个结合”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个结合强调植根中华民族文化沃土,绽放真理光辉
②只有抓住并回答和解决时代课题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
③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结合才能发展
④党的理论要体现时代的呼应、实践的关切、历史的主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于它( )
①正确揭示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②为各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精神武器
③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④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马克思也曾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这就要求我们( )
①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引 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切行动的落脚点
③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大论断( )
①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伟大实践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②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国共产党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引
③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厚源泉
④揭示了能、行、好的内在逻辑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必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2年10月16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④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哲学星空群星灿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中最明亮的。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强调共产党人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看家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③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能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④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能够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马克思认为,报刊应该“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他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指出:“他们的运动就是自我满足的平静,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同他们对待实体一样地客观。”由此可见(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来源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
②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③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人民自我解放的精神武器
④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 )
①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 ②实现了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③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④获得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终极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班级: 姓名: 学号: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3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D B B C C C B
二、探究题
自主探究一: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也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社会科学前提。
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自主探究二: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自主探究三:
1.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