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4.2卫星变轨问题 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卫星发射与回收的步骤(★★★)2. 理解并掌握卫星变轨的多个轨道之间的物理量的大小比较(★★★)【知识回顾】1.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含义2.人造地球卫星的相应知识点【课堂任务】课堂任务一、卫星发射与回收的步骤1.发射过程:(1)在 (填“靠近”或者“远离”)赤道的地方,发射到近地圆轨道I上,该环绕速度为 。(2)在A点进行 ,万有引力 所需向心力,卫星将会做 (填“离心运动”或“近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II。(3)在椭圆轨道II上运动到远地点B时,进行 ,进入圆轨道III。2.根据发射过程,同学填写回收过程的步骤(1)在圆轨道III上飞行时,在B点进行 ,万有引力 所需向心力,卫星将会做 (填“离心运动”或“近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II(2)在椭圆轨道II上运动到近地点A时,进行 ,万有引力 所需向心力,进入近地圆轨道I。最终减速着陆。总结:发射过程和回收过程刚好互为逆过程课堂任务二、卫星变轨问题的物理量比较需要比较大小的物理量 大小关系 原因速率 vIA 与 vIIAvIIA 与 vIIBvIIB 与 vIIIBvI 与 vIII加速度大小 aIA 与 aIIAaIIA 与 aIIBaIIB 与 aIIIB周期 TI 与 TIITI 与 TIII【随堂练习】1.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 )A. B.C. D.2.2020年11月28日20时58分,嫦娥五号探测器经过约112小时奔月飞行,在距月面400公里处成功实施发动机点火,顺利进入椭圆环月轨道Ⅰ。11月29日20时23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近月点再次“刹车”,从轨道Ⅰ变为圆形环月轨道Ⅱ.嫦娥五号通过轨道Ⅰ近月点速度大小为,加速度大小为,通过轨道Ⅰ远月点速度大小为,加速度大小为,在轨道Ⅱ上运行速度大小为,加速度大小为,则( )A.B.C.D.3.2018年,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把“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四号”经过地月转移轨道的P点实施一次近月调控后进入环月圆形轨道I,再经过系列调控使之进入组合南北落月的椭圆轨道II,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若绕月飞行时只考虑月球引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四号”的发射速度小于11.2km/sB. 沿轨道I运行的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 沿轨道I运行至P点的速度小于沿轨道II运行至P点的速度D. 经过地月转移轨道的P点时必须进行加速才能进入环月圆形轨道I【课堂总结】需要比较大小的物理量 大小关系 原因速率 VIA 与 VIIAVIIA 与 VIIBVIIB 与 VIIIBVI 与 VIII加速度大小 aIA 与 aIIAaIIA 与 aIIBaIIB 与 aIIIB周期 TI 与 TIITI 与 TIII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