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坚持党的领导基本信息课程模块 政治与法治 对应章节 第三课第一框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 40分钟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授课题目 坚持党的领导一、学情分析知识储备:所授学生为高一下的学生,学生在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对于党是领导一切的有所了解,认识还很浅显。 学习能力:学生经过高一上的锻炼,探究能力、辨析能力、合作能力等都有所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一些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锻炼中增强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习近平读本》的学习,学生对于党的全面领导有了一定的认同感,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不断深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要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认同感。二、教材地位宏观分析:本框题处于高中政治必修三的第一单元,必修三讲述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以及三者的有机统一,而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所以本框题所在单元为本册教材的逻辑起点。 中观分析:本框题处于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共三课内容,三课内容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阐述了党的领导地位从何而来、党为什么能够处于领导地位、和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三个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的问题,本框所在的第三课论述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方式、意义和措施,回答了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一问题,承接了第一、二课的内容,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 微观分析:本框题是第三课的第一框“坚持党的领导”,讲述了党的主要领导方式、党全面领导的内涵和表现,以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原因;第二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讲述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措施。两框的逻辑关系是:第一框侧重于阐明加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原因,指出了为什么;第二框则在为什么的基础上,给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措施,侧重于怎么办;所以本框是第二框的理论铺垫,为第二框奠定了逻辑和理论基础。三、课程标准依据本框对应的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必修课程模块3“政治与法治”的内容要求:“1.3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四、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科学精神:理解并区分党的三种领导方式,明确党的领导方式是一套有密切联系的科学系统;通过身边事例,理解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法制意识:深入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宪法规定的。 公共参与: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学习党的理论,立足自身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 【难点】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六、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3分钟) 播放视频:《这就是中国》中的“谈谈中国的人民民主”片段,即介绍苏联放弃共产党领导后导致解体以及苏联人民之后的生活情况。 教师活动:苏联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抵御资本主义的侵蚀,才能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已有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有什么样的地位呢?它是如何领导人民的?新时代又该如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出本课《坚持党的领导》。 设计意图:呈现苏联解体的情况,让学生清晰看到曾经的社会主义强国因为放弃共产党的领导而被资本主义侵蚀解体,在对比中坚定党的领导。讲授新课 (25分钟) 探究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师引言: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探究情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没有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历史和人民把我们党推到了这样的位置,我们就要以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承担起应该承担的政治责任。 2018年6月29 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当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全党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这个拥有九千六百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团结统- 2022年 10 月16 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结合视频和上述材料,思考为什么要加强党的领导 1、党的地位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②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 党领导的重要性 ①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3、必要性 走过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知识拓展:一、党领导一切≠包揽一切 (1)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所谓“党领导一切”并不等于包揽一切。领导一切是指大政方针的领导,而不是具体事务上的大包大揽。 (2)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并非党要取代国家和政府的职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是什么事情都由党组织来干。 (3)党是领导一切的,并不是事无巨细,更不是“包打天下”,而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落实,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不负责国家具体事务的管理。 党的主要领导方式的区分: 探究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播放视频:《领航中国》中关于“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片段 提出问题: (1)结合视频和前两课内容,请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意义 (2)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学生活动:将教材中党的制度体系进行小组分工,分组展开讨论。 4、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5、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具体要求 (1)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3)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可靠制度保障。情感升华 (3分钟) (学习强国每日金句)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习近平2022年10月12日在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课堂测试 (5分钟) 材料 消除贫困,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回望走过的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百年的奋斗征程上,创造出摆脱贫困的一个个奇迹,充分发挥着“启明星”和“压舱石”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在消除贫困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消除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答题: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消除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政治保证。 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使脱贫攻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③消除贫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课堂总结 (2分钟) 带领学生根据板书回顾本课知识点,从而巩固和检查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 (2分钟) 礼赞二十大,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正当时 现班级拟举行“礼赞二十大,青春心向党,奋进正当时”主题演讲比赛,请你为准备参加此次演讲比赛拟写演讲提纲。八、教学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