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金声木铎学校2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金声木铎学校2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3年青龙金声木铎学校七年级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8题34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门框 / 眼眶 屏障 / 屏息凝神 B.喷薄 / 微薄 拘泥 / 忸怩作态
C.瞭望 / 撩逗 襁褓 / 强词夺理 D.渲染 / 炫耀 忌讳 / 诲人不倦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历经几千年发展,至今仍以 ① 勃的生命力在当今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汉字也是解读中国历史文化奥 ② 的钥匙,一个字、一个读音、一个偏旁部首甚至一个点画,都蕴藏着古老文化和深厚内 ③ 。
A.①蓬 ②密 ③涵 B.①篷 ②密 ③含
C.①蓬 ②秘 ③涵 D.①篷 ②秘 ③含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爸爸出差两个月,谈成了一笔大生意,明天要从澳大利亚回来。全家人以及亲朋好友准备为他接风洗尘。
B.生日聚会已经进行半个小时了,小娜才慢腾腾地过来了。大家都说她是一位不速之客。
C.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是那么神奇秀丽,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呢?
D.面对肆无忌惮的贪污腐败分子,我们决不能纵容包庇,心慈手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同学们看到他赛跑时鼓着嘴的样子,都忍俊不禁。
B.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C.夏天的武夷山,真是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武夷山市加大了整治力度。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②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
③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④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
⑤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贮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
A.①②④⑤③ B.①③②⑤④ C.②④①⑤③ D.②⑤④③①
6.下列有关于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它为“诗三百”。
B.学习仿写,首先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其次还要注意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总之,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
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一种艺术经验的总结。
7.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观沧海》曹操)
(2) 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4)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_____________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_____________着。(《春》朱自清)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想象抒情,化虚为实,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从而将抽象的情感写得生动可感。
8.语言运用。(8分)
如果你是2022冬奥会的志愿者,请向来自海外的朋友介绍这个会徽。(不少于100字)
第二部分阅读(9~19题46分)
9.文言文阅读 (6分)
木兰诗(节选)
北朝民歌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类文阅读】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①。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②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注释】①马千乘:字肖容,明朝将军,官至石柱宣抚使。②别:另外。
下面的对联拟描述这两位女英雄。请从以下句子中,选择最合适的两句,按上下联的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木兰代父从军屡建功勋
②辞官还乡百代传
③替父从军美名扬
④穆桂英挂帅出征立伟业
⑤代夫领兵战功立
⑥代父从军千载诵
对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采取。③上:皇上。④刺史:代指知州。
10.(4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
(2)遂书以名其亭焉_________
(3)树林阴翳 _________
(4)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_________
11.(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B.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C.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D.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12.(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3.(5分)回答下列问题。
(1)乙段中哪些语句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
(2)甲段和乙段都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文本分析。
现代文阅读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①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②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
③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
④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我是小萍。”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
⑤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
⑥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⑦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这一次,是在医院。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容枯槁、卧床不起。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从查出疾病到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死亡来得是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外婆就这样离开了。
⑧外婆,如果来日方长,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有机会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走到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慰藉您寂寞的时光。
⑨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
⑩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
14.(4分)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我” 外婆
路过外婆家时没有停留 ①
② 快乐地与“我”交流
再一次与外婆相见 ③
15.(4分)文中写“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我”感到“亏欠”的原因是什么?
16.(4分)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从修辞手法角度)
17.(4分)请谈一谈你对文章最后画线句子的理解。
七、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他以为自己是铁作的,可是敢情他也会病。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气儿休息好几天。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足。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儿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18.(4分)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①《_____》,是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②______的辛酸故事。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他”具有③______的性格特点,与“他”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④______。
19.(4分)下面关于该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祥子18岁时到北平城拉车,经过三年苦干终于凑足了钱买了辆新车,结果却连人带车被兵抢走,梦想第一次破灭。
B.祥子卖了顺手牵来的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却因虎妞的事和刘四爷闹翻,买车的钱被刘四爷扣下,致使他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
C.祥子用虎妞给的100元买了同院老马的一辆车,却为了给难产死去的虎妞办丧事卖掉了车,他的努力全白费了。
D.他最后一次燃起了生活希望,曹先生答应祥子来拉包月,小福子也可以来曹家帮忙,结果却因为小福子的死而彻底绝望。此后,祥子彻底堕落,只能靠要饭来度日。
第三部分写作(20题40分)
20: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2)记事真实,感情真挚。(3)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D
【详解】A. 门框(kuàng) / 眼眶(kuàng),屏障(píng)/屏息凝神(bǐng) ;
B. 喷薄(bó) / 微薄(bó),拘泥(nì)/忸怩作态( ní);
C.瞭望(liào)/ 撩逗(liáo),襁褓(qiǎng) / 强词夺理(qiǎng);
D.渲染(xuàn) / 炫耀 (xuàn), 忌讳(huì) / 诲人不倦(huì);
故选D。
2.C
【详解】第一空:“蓬勃”,本义是草木生长旺盛,因此“蓬”是草字头。“篷”是名词,一般是用用竹木、苇席或帆布等制成的,因此是竹字头;
第二空:“奥秘”是个固定词,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
第三空:“内涵”,是名词,指内在的涵养。“内含”则是“内部含有”的意思。语段中写作“深厚内涵”是正确的;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B项运用有误,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与句意不符。
4.A
【详解】试题分析:B项为语序错误,要先“发现”再“解决”存在的问题;C项主宾不搭配,“ 夏天的武夷山,是纳凉避暑的好地方”而不是“好季节”; D项为否定词误用,要么去掉“防止”,要么去掉“不”。
考点:病句识别
点评:掌握判断病句的方法:紧缩法,注意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并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语感审读法,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
5.C
【详解】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仔细阅读这几个句子,以阅读日记内容展开,②句为首句,排除AB两项,先描写环境的恶劣,再写他们一行人在环境下的活动,④句是描写恶劣的环境,①⑤句是描写人物的行为,最后③句是对他们精神的钦佩。故排序为②④①⑤③,排除D项,故选C。
6.C
【详解】《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故选C。
7. 山岛竦峙 海日生残夜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卖弄 应和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详解】本题考查诗文默写。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本题中的“竦峙、生、卖、夜郎”等字词容易写错。
8.北京2022冬奥会会徽名为“冬梦”,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带的丝带,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详解】考查徽标所蕴含的意义。作答时要认真阅读画面上的内容,包括颜色、线条、文字、图案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象征意义,最后再组织语言整合作答。
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会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9. 上联:代夫领兵战功立 下联:替父从军美名扬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能力。作答时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注意区分上下联。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木兰诗》讲述的是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故事,可用“替父从军美名扬”概括;《秦良玉传》讲述的是秦良玉帮助丈夫打战,并且在丈夫死后代夫领兵的故事,可用“代夫领兵战功立 ”概括;再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规则可知,上联应该是“代夫领兵战功立”,下联则是“替父从军美名扬”。
【点睛】参考译文:
木兰诗: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越过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类文:秦良玉,四川忠州人,嫁给石砫宣抚使马千乘。明万历二十七年,马千乘带领三千人马跟随明朝官军征伐播州,秦良玉另外带领五百精兵携带军粮跟随出征。第二年的正月二日,贼军乘明朝官军举行宴会时,夜袭明军。秦良玉夫妇首先打败贼军的偷袭,并且追击到贼军老巢,连续攻破七座寨子,将贼军打得大败。他们的战功位居南川路首位。平息贼乱后,秦良玉没有向朝廷请功。后来,马千乘被辖区内的民众诬告,病死在云阳监狱中,秦良玉继任了丈夫的职务。
10. 茂盛(滋长) 命名 遮盖 这 11.C 12.(1)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2)于是每天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水声。 13.(1)乐其岁物之丰成 安此丰年之乐者 (2)与民同乐甲文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或“醉能同其乐”),乙文中“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分析】10.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1)句意: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秀:茂盛。
(2)句意:于是便写下“丰乐”二字来给这座亭子命名。名:命名。
(3)句意: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翳:遮盖。
(4)句意:既已经在山谷间找到这甘泉。斯:这。
11.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结合句意分析。句意为: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故断为: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故选:C。
12.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重点词语:“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乐①:意动用法,以……为乐。乐②:快乐。”(2)重点词语:“乃:于是。仰:抬头。俯:低头。”
13.(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根据名字“丰乐”在原文中找到包含这两个字的句子: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者。
(2)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结合【甲】段中的“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知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根据【乙】中“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可知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点睛】【甲】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乙】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草木凋零,山岩裸露,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下“丰乐”二字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14.①静静地坐在家门口,②走进那个小院看外婆,③生病去世 15.外婆给了“我”很多爱,可是“我”每次路过外婆家门口却没有走进那个小院看外婆;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外婆拜年,外婆还记着托母亲给“我”和孩子带压岁钱;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 16.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外婆的问话比作“一根细针”,写出了“我”内心的疼痛,抒发了“我”的内疚之情。 17.要珍惜拥有的东西(或珍惜当下),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解析】14.本题考查行文思路。
第一空:根据第②段“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可知,可概括为:静静地坐在家门口。
第二空:根据第④段“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可知,可概括为:走进那个小院看外婆。
第三空:根据第⑦段“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这一次,是在医院。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痨晚期”可知,可概括为:生病逝去。
15.本题考查内容分析。找到原句,结合文章前后文分析。
根据第⑥段“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可知,“我”很少去探望外婆。根据第⑤段“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可知,外婆给了“我”很多爱,可是“我”每次路过外婆家门口却没有走进那个小院看外婆,所以感到亏欠外婆。
根据第⑤段“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第⑥段“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可知,外婆不仅关心“我”,还关心“我”的孩子,虽然“我”甚至没有带着“我”的小儿子去看过外婆。这是另一个方面的亏欠。
16.本题考查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结合语境首先写出修辞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像一根细针”运用比喻修辞,把外婆“你是哪个”的话比成细针,生动写出了外婆这句疑问带给“我”的刺痛感,外婆已经不认识“我”了,结合下文“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可知,一方面写出了外婆的苍老,另一方面写出了“我”太少来看外婆了,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
17.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结合语句所在位置,以及其与前文、文章主旨、文章主题的关系来理解语句含意。“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景物描写,营造静谧、惆怅的氛围,表达了对外婆的思念、怀念之情。“我再不幻想未日方长”则写自己由失去外婆这件事中的痛苦的领悟,明白了道理,告诉自己和他人,要珍惜当下,不要失去了才后悔莫及,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本句话也是结尾段,“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和第①段“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呼应,是首尾呼应。“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照应题目,总结全文。
18. 骆驼祥子 人力车夫(洋车夫、黄包车夫) 老实、健壮、坚忍(意对即可) 虎妞 19.A
【解析】18.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根据“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儿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可知,语段中涉及到的人物是祥子,出自名著《骆驼祥子》;它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根据“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儿了”可知,祥子是一个老实、健壮、坚韧、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
祥子没有家,他就住在刘四爷老板的车里。刘四爷开的车厂有六十多辆车,女儿虎妞协助他管理。虎妞是个三十七八岁的老姑娘,长得虎头虎脑,像个男人一样。刘四爷管外,虎妞管内,父女俩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桶一般。样子对车有一种特殊的喜好,平时也不愿闲着,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干得高高兴兴。 因此有时祥子虽然不拉刘四爷的车,刘四爷仍允许他一直住在厂里。一天晚上,虎妞诱使祥子喝酒,与他发生关系,祥子无奈娶虎妞为妻,最后虎妞却因难产而死。所以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19.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B.“买车的钱被刘四爷扣下”表述有误,应是所有的积蓄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C.“买了同院老马的一辆车”表述有误,应是买了同院二强子的一辆车;
D.“只能靠要饭来度日”表述有误,祥子彻底堕落以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
故选A。
20.范文
学会宽容
社会就像一所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我们的良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学到很多东西。
以前我的脾气很不好,常常对别人恶声恶气。如在我做作业时,表妹一在我身边发出声音,我就会气急败坏地对她说:“你可不可以不要发出声音了啊!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真是烦死掉了。”表妹经我这一阵“狂轰滥炸”,就会“哇哇”地大哭起来。妈妈批评我说:“你怎么这样,有话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呢?难道你做作业全家就得禁声?这也太霸道了吧,你这个样子驴脾气不改以后有你好受。”可我听了都不屑一顾。
那天在路上看到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
那天刚下过雨,地上很潮湿,在非机动车道上,一个阿姨为了避让一个水塘结果却和边上的一辆自行车碰上了,顿时两个人都摔了下来。随即两个人快速爬了起来走向对方,当时我想:肯定要大吵一场了。可听到的却是:“你没摔着吧?”然后就是互相说自己的不是,一位阿姨说:“对不起,我只顾避那个水塘,也没看后面是不是有车就往边上让,结果把你撞到了。”另一位阿姨连忙说:“没事没事,你也不是故意的,也怪我跟得太近。”原先围观的人听了,都不住地称赞:“这两位女同志,素质真好!”一位老爷爷说:“上海要开特奥会,还要举办世博会,要迎接那么多外国人,我们做主人的当然要有良好的素质,不能丢我们中国人的脸。”周围的人也随声附和着。原先的摩擦因为阿姨们的宽容而化解了。中国有句俗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刚才阿姨脾气急点,那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以后表妹再在边上吵闹,我也不对她大吼大叫了,而是好声好气地对她说:“哥哥现在在做作业,很重要,你换个地方玩,好吗?”表妹听了就会顺从地离开。妈妈笑着说:“我们秋秋越来越绅士了。你看,同样一件事,这样效果是不是更好?记住:温言一句冬日暖,恶语一声暑天寒。”
之后,每当我和别人发生冲突,就会想到那天的情景,想起妈妈的话,心里就会告诫自己:不能冲动,有事好好说。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根据提示语,“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一句应当是这个标题的中心。即我们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学会了什么?我们向生活这个老师学会了什么?本篇作文应当注重学的过程,即当自己面对苦难挫折时候,自己是怎样战胜自己的,是如何由苦闷彷徨中看到希望的曙光的,这些应当是作文的重点。本文应当注重抒情和议论,在细节上注重心理、动作等描写。当然景物的衬托也必不可少。横线上可填“坚强”“自信”“勇敢”“谦逊”“战胜”“宽容”“放弃”等。
2.构思选材。文体要写成记叙文。根据引导语,可以从几个方面构思用排比段来写,比只写一件事“我学会了什么”要丰富。比如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学习上“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做人上“我学会了宽容”,人际情感上“我学会了关心他人”。可泛泛而写自己是如何做的,也可各举一小例。另一种写法,“学会”,包含着“曾不会”,可以先写自己“不会”,然后写自己是怎么“学会”的,学会了什么,要感谢谁的教育和指导,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文章的结尾处总结全文时要想办法加深文意,把“学会”与“成长”联系在一起感想,谈谈成长的感悟,说明生活是一本大书,社会是一本大书,有很多东西还有待于自己去“学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