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我们在太阳底下的影子是什么样的呢?上午、中午和下午的影子都是一样的吗?“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日晷是白天通过测日影定时间的仪器。日晷日 晷:guǐ了解日晷制作日晷和观察影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进一步认识古人制作日晷的原理和方法。制作简易日晷制作材料:观察纸实验步骤:1.在硬纸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观察纸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或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标注方向。实验步骤:实验步骤: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一根小短杆。小短杆不能倾斜,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实验步骤:4.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注意:可以是30分钟记录一次,可以是1节课记录一次,间隔时间越短,得到的数据就会越精确。实验步骤:5.整理观察记录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01086421211109131415影子长度(cm)时间展示分享小组的实验成果,讨论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我的观察早上8点,太阳把影子拉得很长,影子都长得有72cm了。早上9点,影子变成50cm了。我觉得是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早上10点,影子又变短了,只有36cm了。8点到10点相差两小时,影子就减少了36cm。我的观察早上11点,影子变得更短了,只剩下26cm了。因为太阳的位置又变了,所以影子才变得越来越短。中午12点,影子还在继续变短,只剩下23cm了。太阳都快到我的头顶了,从正上方把阳光照下来,影子当然变短了。下午1点,影子终于变长了一点,变成25cm了。太阳又要换位置了。我的观察下午2点,影子又变长了,变成了36cm了。影子比下午1点时变长了,原因在于太阳的位置不同了。下午5点,太阳快要落山了,影子突然变得非常长,已经变成292cm了。下午4点,影子变得很长,已经有92cm了。下午4点和下午1点相差3小时,影子多67cm。1.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2.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说说太阳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我发现一天中影子在中午12点最短,在下午5点最长,不仅每个时间段的影子长度都不相同,而且早上的影子是往西边倒的,下午的影子就变成往东边倒了。为什么太阳升起时和太阳落下时的影子方向是不同的呢?我推测是太阳和影子的方向刚好是相反的,所以影子的方向才会是不同的。日晷:利用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变化制作而成,能够计量一天的十二时辰。圭表:利用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制作而成,能粗略计量一年四季,其中夏季影子最短,冬季影子最长,春秋两季的影子长短居中。日晷和圭表分别是怎样工作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media1.mp4 media2.mp4 【2023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 第3单元[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