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汇报人:
时间:
说
课
牛顿第二定律
01
教学内容分析
03
04
说教法、学法
02
教学目标
目录
CONTNETS
05
教学过程
06
板书设计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Teacher says lesson
教材地位、作用
(1)本节内容是在第二节实验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具体、定量的解决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此定律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
(2)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学习《热学》《电学》等其他学科动力学问题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01
教材分析/
Teacher says lesson
牛顿第二定律
核心内容
启下
《动力学》
《热学》《电学》
体现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
三
二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基于数据的图线来获取规律
在“力的单位”中,通过力的单位的定义分析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教材分析/
Teacher says lesson
开始以问题的形式引出,其目的强调从上一节的实验数据来寻找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四
两道联系生活实际的例题来引导学生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
F=kma
F=ma
力的单位
课标要求
Teacher says lesson
1、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了解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
1
2
3
学生已经掌握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且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已经定性的了解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学生对定量的关系产生好奇心,产生探究其本质的愿望。对物理具有较浓厚的兴趣,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知识基础
能力基础
情感层次
学情分析/
Teacher says lesson
教学目标/
Teacher says lesson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实验归纳、逻辑推理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的认识
科学态度与责任
1、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
2、提高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观念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科学思维
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建立牛顿第二定律概念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观念
01
STEP
科学思维
02
STEP
科学态度与责任
04
STEP
科学探究
03
STEP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Teacher says lesson
在实验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理解
教学难点
教学
方法
讨论法
学案辅导
练习法
讲授法
演示法
设疑导学法
说教法、学法/
Teacher says lesson
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
Teacher says lesson
教学过程
一
二
三
四
五
概念建构,导入新课
新知讲授,认识牛二
分析讨论,理解新知
解决问题,运用新知
课堂总结,知识延展
概念建构,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微动画
问题1:加速度与力、质量间的关系?
学生回忆,讨论上节课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问题2:通过上一节课的实验,我们知道当物体所受的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1、在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2、在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
控制变量法
物理思维
文字表达式
新知讲授,认识牛二
a∝F
a∝F/m
F∝ma
即:F = kma k—比例系数
a∝1/m
国际单位制
如果各量都用国际单位,则 k=1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1N”的力是使质量为1kg的物体获得加速度 1 m/s2的加速度所需要的力
人为规定 : 1N=1kg.m/s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 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F=ma
F=kma
数学表达式
过渡
分析讨论,理解新知
问题3: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力推一辆静止的汽车时,却推不动它,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无矛盾?
牛顿第二定律中的“作用力”F指的是合力
mg
F推
V
·
F=ma
1、矢量性
2、瞬时性
3、同一性
4、独立性
分析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受力以及加速度情况。
汽车先加速后减速的运动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物体受到不同方向的力时,加速度的方向表示
矢量性 F=ma是矢量表达式,任一时刻a 的方向均与合外力F的方向一致。
瞬时性 a与F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为瞬时对应关系.
因果性 力F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0,物体就具有加速度.
同体性 公式F=ma中各物理量都是针对同一物体的.
独立性 当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各个力都满足F=ma,每个力都会产生一个加速度,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即为物体具有的合加速度
解决问题,运用新知
利用力和质量求加速度
利用力和加速度求质量
亲身体会
感悟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
课堂总结,知识延展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3.找出合力F
4.列牛顿第二定律F=ma关系式
5.代入数据求解
师生共同总结
课后拓展:发展空间
板书设计
牛顿第二定律
一、牛顿第二定律:
a∝F/m或
F∝ma
F = kma,k为比例系数
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二、力的单位:
F=ma
单位:牛顿(牛)
三、定律的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