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自由,是人类的美好向往;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自由和平等的知识。导入新课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7.1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目标1.知道自由平等的含义和自由的重要性;知道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其表现。2.初步形成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提升辩证思维能力。3.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认同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自由的含义、自由在法律上的表现01自由的意义02自由的真谛03自由与法治的意义04导学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05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07为什么要保障平等06无法治不自由员工们可以随便轮换岗位,每一种岗位都可以进行尝试,如果觉得该岗位适合自己,就可以长期留在这个岗位之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还能让公司时刻保持一种活力。所以说,视源股份的成功也的确有它的道理,而公司这种人性化的管理,也非常值得很多企业去借鉴。中国最奇葩公司,员工可随意换岗,自己决定工资,却成为世界第一三星公布了两项有关员工福利待遇的新政,除了将时限提高到2年的“带薪育儿假”,还推出了“自我启发休假”制度,入职3年以上的职员可以进行最高1年的语言进修或长期海外旅行。三星认为,虽然短期上会因此产生人力损失,但长期来看,职员们进行充电后再回来,会给组织带来活力。三星放长线:为员工提供“充电”假自由的意义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思考:为什么这些知名企业要给员工这么多自由?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①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对个人)②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对社会)1、自由的意义(重要性)?如果我们都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没有任何限制,我们的生活及社会会变成什么样?这说明了什么?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如何才能扭转现状,保证大家真正的享有自由?加以必要的限制,如法律、道德、纪律等。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受限制的自由?探究与分享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2、如何正确认识自由探究自由的含义言论自由权监督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受教育权名誉权肖像权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还有:纪律 道德(1)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2)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3.自由的含义任务一: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和新课程知识清单相关内容,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思考问题,然后回答问题。(5分钟)材料展示:材料一(课本探究与分享P99):白云飘飘,一只风筝在天上飞。风筝许了一个愿......材料二:2021年2月19日,网民“蜡笔小球”在新浪微博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造成极恶劣的英雄。南京市公安局高度重视,于2月19日晚将仇某某(网名“蜡笔小球”)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将其进行刑事拘留。思考:1、材料一中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 2、材料二中的“蜡笔小球”变成“蜡笔小囚”,失去了人生自由,这对我们有何警示?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的 4、“蜡笔小囚”散布谣言诋毁英烈被刑拘,那么你认为自由和法治有何关系?思考:1、材料一中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 原因:线是保证风筝自由和顺利飞翔必不可少的条件。风筝离开线的约束和保护,必然会“无力回天”。这告诉我们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导致混乱和伤害。2、材料二中的“蜡笔小球”变成“蜡笔小囚”,失去了人生自由,这对我们有何警示?警示: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在网络中发表任何言论同样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因此我们必须要文明上网,依法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行。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的 理解: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4、“蜡笔小囚”散布谣言诋毁英烈被刑拘,那么你认为自由和法治有何关系?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有自由。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课堂笔记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欢迎关注公众号:我的精神家园专注原创,只做精品★★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眼看平等中国历代农民战争和农民起义都以“均贫”为口号。如太平天国运动,口号“薄赋税 均贫富”。清代大思想家康有为对平等思想也有论述:“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从材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墨子:“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商鞅、韩非子:“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古罗马的法学家西塞罗:“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规则,它与自然相吻合,适用所有的人。”·托马斯·杰斐逊:“我们认为以下真理不证自明: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这些古今中外的论述说明了什么?据说这种会议形式来源于英国亚瑟王的传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被国际会议广泛采用。圆桌会议,是指一种平等、对话的协商会议形式。在举行国际或国内政治谈判时,为避免席次争执、表示参加各方地位平等,参加各方围圆桌而坐。“圆桌会议”已成为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代名词。你知道圆桌会议的含义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1、平等的作用(地位/意义)?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P101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所有孩子都要接受 九年义务教育议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同工同酬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 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不同情况差别对待2、平等的内涵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1)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与平等并不矛盾(2)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老虎苍蝇一起打”,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86.2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82.6万件,立案63.1万件,处分62.7万人,包括省部级干部36人,厅局级干部3024人,县处级干部2.5万人,乡科级干部8.8万人,一般干部9.7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4万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1)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也必须平等的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02-103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课堂小结自由平等的真谛无法治不自由法眼看平等自由的意义自由有限制平等的内涵平等的意义含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与法治基础达标1.(教材素材改编题)围绕“自由”这个话题,小蕊、小海、小梅三名同学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①小蕊的观点是正确的,自由就是不受他人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②小海的观点是错误的,自由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会导致混乱 ③小梅的观点是正确的,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④自由是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但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相对的、有限制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基础达标C2.一只风筝在天上飞,却乞求挣脱线的束缚。线终于断了,满心欢喜的风筝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下列选项与这个故事的寓意相符的是( )A.自由不需要法治保障 B.自由不应该设置边界C.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D.绝对自由是遵守法律的前提3.为引导养犬人依法养犬、规范养犬、文明养犬,某市出台了《××市养犬管理条例》,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小丽爸爸对于条例中诸多条款很不理解,认为这些条款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如果你是小丽,应该这样劝说爸爸( )①养犬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法不责众,不必在意 ③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④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火车的自由就是在轨道上行驶,风筝的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风里飞翔。这说明( )A.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是法律之外的自由B.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又保障了自由的权利C.自由与法治不可分割,自由划定了社会规则的边界D.享有自由是人们遵守规则的保障BB基础达标BB5.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是指( )A.职位高特权多,职位低无特权B.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D.公民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平等地接受法律制裁6.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从平等的角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这体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这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 D.人们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不同的7.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 )①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②平等地履行义务 ③平等地制定体现自己意志的法律 ④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不仅是法律的规定,更是文明社会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平等”表现在( )①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②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平等 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④全体公民拥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A能力培优A9.“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古以来,人类对自由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由的渴望,也从未消减。新时代,自由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人们渴望拥有自由,是因为拥有自由能( )①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②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③推动社会进步与繁荣 ④不受限制,为所欲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遛狗不牵绳属于违法行为。这一规定说明( )①有法治不自由 ②自由是绝对的 ③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④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D)能力培优BD11.张某在网上散布某地发生地震的虚假消息,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此案件给我们的警示有( )①行使权利有界限 ②不诚信就会受到法律制裁 ③维护权利守程序 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学出版管理的通知》要求,网络文学出版单位要严格规范登载发布行为,实行网络文学创作者实名注册制度。网络文学创作者实名注册制度( )①会扼杀创作自由 ②维护了网络空间的秩序 ③有助于规范主体责任 ④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任务三: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和新课程知识清单相关内容,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思考问题,然后回答问题。(3分钟)材料展示:材料一: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权利,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冬残奥会如期举办向世人表明,任何人都有可能站上竞技赛场,挑战自己、挑战运动极限。材料二: 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86.2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82.6万件,立案63.1万件,处分62.7万人,包括省部级干部36人,厅局级干部3024人,县处级干部2.5万人,乡科级干部8.8万人,一般干部9.7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4万人。思考:1、残疾运动员同样享有体育运动的权利这说明了什么?2、“老虎苍蝇一起打”,说明了在违法或犯罪行为面前,平等是如何体现的?3、据此,请你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考:1、残疾运动员同样享有体育运动的权利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老虎苍蝇一起打”,说明了在违法或犯罪行为面前,平等是如何体现的?3、据此,请你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