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第四单元 唱歌 小青蛙找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第四单元 唱歌 小青蛙找家教案

资源简介

音乐《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小青蛙找家》它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各种“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险,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从而让幼儿也知道了青蛙是益虫。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根据孩子们活泼好动的性格以及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在导入时设计谜语导入和讲故事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跳 跳、呱 呱、跳跳 跳、呱呱 呱”的节奏型,我(创设情境)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们用肢体语言来描写。在学唱歌曲这一环节时,我出示情景图,用谈话的方式,来提问孩子图上有几只青蛙,青蛙们现在想干什么?于是又以故事的形式,把《小青蛙找家》叙述一遍。然后我清唱歌曲《小青蛙找家》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利用各种灵活多变的形式让孩子们多听,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音乐。通过创编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拓展了思维,丰富了想象,也自我展示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自主学习歌曲的能力。
2、教学目标
1、学会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看图画、记忆歌词,体验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
3、乐意参与音乐活动并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拓展孩子的思维发展了孩子创造想象能力。
4、培养孩子们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运用到歌曲中。
2、 游戏创编。
二 【教学准备】
情景图、小青蛙等头饰。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师: 孩子们,昨天有一只小黄鸭给我带来了一封信,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谜语 ( http: / / www.diyifanwen.com / tool / miyu / " \t "_blank ),可是老师猜了好半天,就是猜不出来,你们能帮我猜猜吗?
小时着黑衣,
长大穿绿袍,
水里过日子,
岸上来睡觉。 (打一动物)
幼儿: 想
师:那老师再出一个谜语
独坐池塘如虎居
树阴底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做声生:
生:回答(是青蛙)
师:孩子们都很聪明,今天小青蛙也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们欢迎吗?(出示情景图,教师提问孩子图上都有什么?)
生:欢迎。
师:教师提问孩子图上都有什么?
生:孩子仔细观察并回答。有好几只青蛙,青蛙好像很着急,好像找不着家了。
师:教师总结
小朋友观察很仔细,小青蛙找不见自己的妈妈了,所以很着急。那么我们就帮小青蛙找找它的家,小青蛙的家到底在哪呢?
生:思考,小青蛙的家在池塘里,在水边。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小青蛙的家就在池塘边。
老师边播放动画片《小青蛙找妈妈》边讲解:因为小青蛙找不到家了。原来在池塘里住着青蛙妈妈和她的宝宝们,他们一起快乐地生活着。后来小蝌蚪慢慢地变成了小青蛙。有一天,小青蛙在池塘里捉害虫。天黑了,他迷路了,急得哭了起来。(怎么办呢?)乌龟爷爷告诉小青蛙说:“踩着池塘里的荷叶,就能找到家了。”小青蛙们一蹦一跳的找呀,找呀……最后终于找到了家,它们高兴的欢快的唱起了好听的歌曲,你们听:《小青蛙找家》。
通过猜谜、
提问、谈话、讲故事,结合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对话中加强对歌曲的理解,同时,为后续活动积累了更加丰富的情感经验,为学习新歌创造了良好的气氛。
2、 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1) 老师清唱歌曲,让孩子倾听。
老师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里面唱的是什么?(幼儿回答)。
(2)、欣赏歌曲第二遍,要求听清楚歌词。
(3)、幼儿跟唱。
(4)、教师和孩子一起合唱。
(5)、强调“跳”“呱”在第一句里是两个,第二句唱时是三个。
(6)、教师小结: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学得歌曲不太一样,它是说唱结合的歌曲。
(7)、集体完整演唱、合作演唱
A、用好听的声音唱出小青蛙轻快跳跃的感觉。
B、老师唱唱的部分,小朋友唱说的部分,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请一半小朋
友唱唱的部分,请另一半小朋友说说的部分。
(8)、音乐游戏《小青蛙找家》
小朋友,今年由于干旱,雨水少,地里的庄稼生了许多害虫,你们看,小青蛙可等不及了,它们都来了,快来,大家都来帮帮忙吧。(跟音乐带上青蛙头饰跳出活动室)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因此,我让幼儿按节奏去表演小动物的跑跳动作,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但是有许多的肢体动作可以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力来创造,感觉自己限制了孩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