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14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那么这一“革命”链条是如何将“‘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呢?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第 四 单 元 第 8 课目标导航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原因、主要观点及影响。1.结合时代背景和艺术作品的特色,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培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2.掌握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区别,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3.掌握“信仰得救”等概念的内涵,理解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4.运用列表法归纳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认识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1课程标准2学习聚焦时空坐标古希腊时期 文艺复兴 宗 教 改 革 启 蒙 运 动公元前5世纪14世纪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5世纪16世纪“美术三杰”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8世纪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1789年法国大革命萌芽发展成熟目 录CONTENTS01 呼唤人性自由:文艺复兴02 渴望信仰得救:宗教改革03 捍卫科学精神:科学革命04 构建理性王国:启蒙运动14—16世纪,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布克哈特一、呼唤人性自由——文艺复兴任务一: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控制人们的思想和文化教育,厉行精神独裁,人性被压抑。随着城市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思想开始滋生。阅读课文前两段,完成下表。时间 14世纪到17世纪初 地点 欧洲(开始以意大利为中心) 背景 经济上文化上 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人才上 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实质 精神内核 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根本原因)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人文主义基础落实从1347-1353年,“黑死病” 大规模暴发席卷了整个欧洲,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死亡人口超过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与基督教禁欲主张的矛盾。——裴世东:《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影响的历史分析》知识拓展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黑死病引发人们对宗教信仰与旧有生活方式的反思与怀疑人物 代表作 作品节选 思想特色文学 三杰 (14世纪) 但丁 《神曲》 难道你(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那么快地就餍足了那些财富?为了这些财富你不怕用欺诈手段。薄伽丘 《十日谈》 一个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虔诚信教的父亲答:“她们是祸水,叫绿鹅”。儿子却说:“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彼特拉克 《歌集》 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基础落实任务二:根据以下表格,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任务二:根据以下表格,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人物 代表作 思想特色美术 三杰 (15世纪) 达·芬奇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 《大卫》 《摩西》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基础落实思想特色: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 代表作 作品节选 思想特色15世纪后期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李尔王》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想!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理念。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以神为中心禁欲苦行来世观念蒙昧主义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教会禁欲,抨击教会腐败追求现世的幸福崇尚理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任务二:根据以下表格,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基础落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这段话?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这段史料揭示了资本主义取代的是封建的中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取代了封建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观。同时史料强调了但丁在这个新旧时代更替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他是代表性人物,也说明了但丁的诗既有中世纪的风格,也有新时代的风格,是文艺复兴的开创性人物。思考点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 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近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被宗教戒律长期压抑和禁锢的人性;2.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3.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旧新任务三: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根据材料概括文艺复兴的影响。基础落实全面认识文艺复兴的影响知识拓展积极 影响 思想 它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经济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学艺术 创造出大量精湛的文学艺术杰作,丰富了人类艺术宝库自然科学 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消极 影响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时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和实质,并分析文艺复兴采取“借古喻今”的原因。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特点:资产阶级用古典文化为现实政治服务。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合作探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地图一国文艺领域多国宗教领域人文主义思想跨越过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影响到德意志二、渴望信仰得救——宗教改革任务一: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假如你是路德,你会如何驳斥教会的这些言论?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人生来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因信称义:信仰即得救“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应该让世俗政权(王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世俗权力都能来管他。”建立民族教会基础落实概念辨析“因行称义”和“因信称义”罗马教会因行称义教徒上帝神职人员间接对话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教徒上帝直接对话实质是加强教会的绝对权威实质是否定教会的绝对权威下图是反映宗教改革的漫画,漫画意在说明什么问题?漫画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士,旁边是教皇、红衣主教等,左端被高高翘起。说明《圣经》高于教皇和教士,进而体现信仰得救的新教思想,实质上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和地位。思考点瑞士加尔文派先定论规定英王为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利,教皇无权干涉英国的教会事务。结果英王获得教会的大量财富,削弱了教会实力,加强了王权。英国国教亨利八世《至尊法案》德意志宗教改革同时也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运动。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材料 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欧文明的现代化。当时,识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跃;民众觉醒和参政的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影响:(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2)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任务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基础落实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1)“因信称义”彻底否定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2)以《圣经》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定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4)宗教改革最突出的影响在于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罪罚的折磨、来世拯救和教廷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知识拓展三、捍卫科学精神——科学革命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大时段里,欧洲也同时发生了近代早期的科学革命。阅读课文,概括科学革命的基本内容。背景代表人物及成就特点意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①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的“地心说”②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创建经典力学体系理性化思维方式(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基础落实思想解放与科学革命的关系知识拓展四、构建理性王国——启蒙运动任务一:启蒙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阅读课文,找出蒙运动的原因和精神内核。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地区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7世纪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孟德斯鸠(法)伏尔泰(法)卢梭(法)休谟(英)亚当·斯密(英)康德(德)洛克(英)原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精神内核:理性主义(强调独立思考和自主精神)。启蒙运动的进程:基础落实领域 国籍 代表人物 主张政治 主张经济 主张哲学 主张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法国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主张主权在民亚当·斯密英国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康德德国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民主、自由、平等共同的基本主张:如反对君主专制、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基本的政治思想任务二:阅读教材,找出启蒙思想家及其政治主张,完成下表。基础落实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问题:为防止少数人滥用权力,孟德斯鸠理想中的国家权力构成是怎样的 分权制衡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问题:材料反映了卢梭的哪些思想?人民主权、直接民主根据材料,指出启蒙思想家理想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的?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问题: 伏尔泰所构建的未来的理性王国是什么样子的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法治思考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美)《独立宣言》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中国辛亥革命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任务三: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大旗,提出了新的主张,深刻影响了欧洲及世界。阅读课文并结合下列材料,指出启蒙运动的意义。基础落实对启蒙运动的反思自然的维度是无穷的,但人的认识维度只有12个,因此理性只能认识在这12个维度以内的事,从而论证理性不是万能的,而是有边界的。——康德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 ——卢梭思考:他们对启蒙运动进行了什么样的反思?反对理性无限制地泛滥,陷入极端的理性主义思考:理性过度泛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为追求纯粹的理性而引发暴力冲突、政治恐怖;情感的冷漠、破坏自然等思考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启蒙运动是如何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的。指出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具有怎样的关系。材料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合作探究丰富和发展:提倡理性与科学;反对宗教神权统治,主张宗教信仰自由;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治;倡导建立“理性王国”,提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关系: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文艺复兴 —— 人文主义宗教改革 —— 信仰自由科学革命 —— 科学探究启蒙运动 —— 理性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的深入人文主义的发展课堂小结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如孟德斯鸠、伏尔泰、亚当·斯密等关于中国的论述。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思路引领:在启蒙运动时期,中国历史文化通过多种渠道传入欧洲,在欧洲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借鉴。这说明中国与欧洲文明的相互借鉴早已有之,体现出文明交流对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学习拓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