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41分)
一、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8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雨雪霏霏(yù)     花重锦官城(zhòng)
B. 载渴载饥(zǎi)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C. 但爱鲈鱼美(lú)    小扣柴扉久不开(fēi)
D. 百啭无人能解(zhuàn)  钟山只隔数重山(chóng)
2. 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但爱鲈鱼美 辽阔的原野上,但见麦浪随风起伏。
B. 当春乃发生 任何事情都应防微杜渐,避免大错误的发生。
C. 因风飞过蔷薇 生活有坎坷,只因有了这些经历,才能看到彩虹。
D. 应怜屐齿印苍苔 这小女孩儿胖乎乎的,真叫人怜爱!
3. 下列各项中,“处”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B.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C.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D.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 下列诗词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D.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5. 下列诗词句不是出自宋代的一项是 (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C.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6. 下列诗句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 爆竹声中一岁除
③ 遥知兄弟登高处 ④ 千树万树梨花开 
⑤ 可怜九月初三夜  ⑥ 小荷才露尖尖角
A. ①⑥⑤③④② B. ②①④⑥⑤③
C. ①④⑥③⑤② D. ②①⑥⑤③④
7. 下列诗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C.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8. 下列关于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截然不同的景物来衬托情感,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B.《江上渔者》通过吃鱼人和捕鱼人之间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的关切和同情。
C. 苏轼的《浣溪沙》借用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来比喻时光易逝,表达了孤寂愁苦之情。
D.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表面上吐露惜春之情,实际上寄 托了对朋友前景的美好祝愿。
9.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绚烂的诗词时光。这里有别样的北与南,这里有安详也有战争,你看:从    到     ;从    到    。我们吟诵着千古绝句,我们也体味着人间百态。中国诗词有着无与伦比的永恒魅力,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① 杏花春雨江南    ② 金戈铁马阳光
③ 大漠孤烟塞北    ④ 山水田园牧歌
A. ③①④② B. ③①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④②①③
二、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23分)
1. 《采薇》(节选)选自我国第    部诗歌总集《      》。诗中表现战士战后返乡触景伤情,心生凄怆的诗句是:  ,      !
2. 《江上渔者》脍炙人口,诗中“        ,        ” 写出了捕鱼者的艰辛。古诗中写劳动者艰辛的诗句还有 “        ,       ”。
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绿”也可以换成 “    ”,作者用“绿”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游园不值》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        ”。像这样蕴含哲理的诗句还有“          ,          ”。
5.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表达出作者的深切情感,与《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        ,          ”所表达的情感相似。
6. 临近毕业,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们,是他们“        ,         ”的培育,才有了今天知书达礼的我;我要感谢我的小伙伴,虽然我们即将各奔东西,但“         ,
        ”,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我还要感谢我的母亲,
       ,       ”,我会用优异的成绩作为对她
的回报。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29分)
三、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4分)
[材料一] 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材料二] 教育部前部长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有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材料三] 下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表。
版 本 总 数(篇) 年平均数(篇) 增长率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2013版 69 64 11.5 21.3 79.7% 93.8%
2017版 124 124 20.7 41.3
四、 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练习。(7分)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 董 大
[唐]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 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阅读,完成表格。(5分)
不同点  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 《别董大》
景不同 诗中的景有:(1)_______ 景物给人的感觉是:(2) 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的景物有:(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物给人的感觉是:(4) ____________
情不同 (5)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鼓励
2. 阅读下列资料,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填序号)(2分)
A.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B.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王维:出身仕宦家庭,经权贵的引荐,科举成名,少年得志。然而,人到中年,却备遭打击。因受牵连,被贬官逐出朝廷,后又在“安史之乱”中被俘。他感受到极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折磨,曾感叹道:“    ”
高适:幼年丧父,深知世路的艰辛,凭借自己能吃苦的精神,学习了很多本领。虽然他晚年官运亨通,但始终不忘曾经的奋斗和磨砺,有着顽强拼搏的毅力。“    ”这就是他的人生写照。
五、 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18分)
(一) 清 平 乐(10分)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 词,又称    。“清平乐”是    ,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代词人    。(2分)
2.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2处)(2分)
若 有 人 知 春 去 处,唤 取 归 来 同 住
3.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中“寂寞”一词的意思是     ,“无行路”指           。这两句的意思是                      。这两句运用    的手法,将悄悄归去的春天描摹得极为鲜活、可爱。(2分)
4. 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春”已“归”“去”,且与“蔷薇”花开的物候相合。作者写的应是初夏时节,表现了强烈的惜春之情。
B.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发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C. 词人想知道春何去,唤春归来同住,最终难见春之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同住”的无奈,妙趣横生。
D. 词的思路是由幻觉到现实,再由现实到幻觉,抒发了人生道路的坎坷苦闷之情。
5. 这是一首惜春、寻春之作,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觅春归的诗,你知道是哪一首吗 试着默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渔家傲·秋思(8分)
[宋] 范仲淹
塞下①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②无留意。四面边声③连角起,千嶂④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⑤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 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 ② 衡阳雁去:秋天北雁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
③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嘶的声音。
④ 千嶂(zhàng):层峦叠嶂。 ⑤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读了“羌管悠悠霜满地”,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                  。(2分)
2. “长烟落日”的景象让我想到了王维的名句:       ,
        。(2分)
3.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片中衡阳雁、千嶂、长烟、落日、孤 城等景物。
B.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它揭示了词人和征战将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战事未平,军功未建。
D.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意思是“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头发花白出征,夫人流下了泪水”。
4.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下列各项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表现了边塞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B. 表现了边塞将士们忠贞的爱国情怀。
C. 表达了词人对边塞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 表达了边塞将士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部分 习 作(30分)
六、 习作。(30分)
流传至今的古诗词大都情感动人,其情感又都寄托于诗词中的某些事或某些景。本板块十首古诗词中有表达送别友人时的惜别之情的,通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请你从中选择一首,化身为作者,想象当时送别的场景,写一个送别的故事。尽量做到事、景、情的交融。不少于500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卷 答案
第一部分
一、1.B 2.A 3.D 4.C 5.C 6.D 7.B 8.C 9.A
二、1. 一 诗经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2.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示例: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3.示例:到 春风到后江南水乡变得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
4.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惜春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6.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1.三、2017版较2013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大幅度增加。学生年平均阅读篇数增加近1倍,增长率也大幅度提高,其中初中增长率比小学高。
2.示例:小明同学,古诗文刚开始学的时候,是有一定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你走进古诗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你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阅读古诗文还可以提高文化素养,丰富个人内涵。
四、1.(1)朝雨、轻尘、客舍、柳树 (2) 清新
(3)黄云、白日、北风、雁、雪(4)凄凉
(5)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担忧
2.B A
五、1.长短句 词牌名 宋 黄庭坚
2.若 有 人 知 /春 去 处,唤 取 归 来 /同 住
3.清静、寂静
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春天回到了哪里 找不到它的行踪,四处一片寂静
拟人
4.D
5.《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二)1.阵阵悠扬的羌笛声 寒霜落满大地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3.D 4.C
第三部分
六、略 提示:本板块的送别诗词有《送元二使安西》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我们要从这两首中任选一首。在理解诗词意思和词人创作背景的前提下,想象词人与友人送别的场景,将其详细记叙下来即可。注意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学到的情景交融等方法表情达意,同时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表达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