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默写专题
天津市河西区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15.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九层之台,______。(《〈老子〉四章》)
(2)奋六世之余烈,______。(贾谊《过秦论》)
(3)乱石穿空,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呦呦鹿鸣,______。(曹操《短歌行》)
(5)______,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2023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2)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加之以师旅, ______ 。(《论语》侍坐篇)
(2) 西当太白有鸟道, ______ 。(李白《蜀道难》)
(3) ______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4) ______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周公吐哺, ______ 。(曹操《短歌行》)
(6)《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揭示“孝”这一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二)语文试卷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_,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劝学》中的“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4)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齐国不曾赂秦,而最终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___________,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____________”是秦灭亡的原因。从这些论述中都可以感受到古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2023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______ 。(曹操《短歌行》)
(2) ______ ,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然秦以区区之地, ______ ,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4) 孔子曾经对子贡说:“ ______ , ______ ”这句话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它抛弃了自我中心主义,体现出更强的自我责任与道德约束,这既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默写专题
天津市河西区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15.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九层之台,______。(《〈老子〉四章》)
(2)奋六世之余烈,______。(贾谊《过秦论》)
(3)乱石穿空,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呦呦鹿鸣,______。(曹操《短歌行》)
(5)______,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答案】 ①. 起于累土 ②. 振长策而御宇内 ③. 惊涛拍岸 ④. 食野之苹 ⑤. 赂秦而力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累、御、涛、苹、赂。
2023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2)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长使英雄泪满襟 ②. 栗深林兮惊层巅 ③. 舞幽壑之潜蛟 ④.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⑤. 君子喻于义 ⑥. 小人喻于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襟、栗、壑、僮、喻、利
2023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加之以师旅, ______ 。(《论语》侍坐篇)
(2) 西当太白有鸟道, ______ 。(李白《蜀道难》)
(3) ______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4) ______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周公吐哺, ______ 。(曹操《短歌行》)
(6)《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揭示“孝”这一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10.【答案】【小题1】因之以饥馑
【小题2】可以横绝峨眉巅,怅寥廓,三顾频烦天下计,天下归心,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解析】故答案为:
(1)因之以饥馑(重点字:馑)
(2)可以横绝峨眉巅(重点字:巅)
(3)怅寥廓(重点字:寥)
(4)三顾频烦天下计(重点字:烦)
(5)天下归心(重点字:归)
(6)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重点字:乞)
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二)语文试卷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_,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劝学》中的“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4)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齐国不曾赂秦,而最终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___________,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____________”是秦灭亡的原因。从这些论述中都可以感受到古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15.小乔初嫁了 所以游目骋怀 君子生非异也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023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______ 。(曹操《短歌行》)
(2) ______ ,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然秦以区区之地, ______ ,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4) 孔子曾经对子贡说:“ ______ , ______ ”这句话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它抛弃了自我中心主义,体现出更强的自我责任与道德约束,这既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16.【答案】【小题1】鼓瑟吹笙,且放白鹿青崖间
【小题2】亦足以畅叙幽情
【小题3】致万乘之势
【小题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析】故答案为:
(1)鼓瑟吹笙(重点字:瑟、笙)
(2)且放白鹿青崖间(重点字:崖)
(3)亦足以畅叙幽情(重点字:幽)
(4)致万乘之势(重点字:致)
(5)己所不欲 勿于人(重点字:施)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1.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往往在考试中得不到分,原因就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以上句子中的“偭”“巉”就极易写错。
2.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
3.区分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篇名句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在这个例子中,“直”容易误写成“值”。
4.要留意具体环境
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