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1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1色彩基础知识
课题 色彩基础知识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教材分析 每一种色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依存。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差异性形成对比关系;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相似性则形成一种调和关系。色彩的调和是相对于色彩的对比而言的,色彩对比与调和是一对的矛盾的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素描和线描训练对造型能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介绍色彩基础知识是对学生有利的。
重点 色彩调色的方法;色彩在美术创作中重要的意义。
难点 运用色彩表达事物及情感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色彩产生的原因以及科学性在《艺术辞典》中对色彩的概念是这样概括的:色彩是光的特性的延伸,色彩是在色光物体,视觉器官三者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下面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色彩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性,色彩使万物生机勃勃,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和暗示力,用以表现画者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色彩,因为色彩它是作为形态以外的另一个设计要素,色彩是无可替代的信息传达方式和最富有的吸引力的设计手段之一。 回答老师问题 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色彩的基础 色彩的分类色彩的分类色彩的分类色彩的分类 原色: 无法调制出来的三原色:红、黄、蓝、又称为一次色。 思考:光的三原色与颜料三原色是什么: A、颜料混合的三原色:红、黄、蓝 B、色光混合的三原色:红、绿、蓝 思考问题:色光混合的次数越多色光越:A、亮 B、暗 C、不变 间色: 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间色,又称为二次色 橙(红+黄)、绿(蓝+黄)、紫(红+蓝)。 复色: 三种原色或两种间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复色,又称为第三次色和再间色,复色纯度低为灰色调。 补色: 补色又称为互补色,余色或强对比色。在色相环中任何直径两端相对之色都成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补色之间混合会产生黑色。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是指颜色本身所具有的面貌,也是区别其他颜色的名称。 如黄、红、绿、橙等. (2)明度:是指色相的明暗程度,它包括同一颜色的色相差别,也包括不同色 相自身所具有的明暗差异。即人们常说的“深浅差别”或“素描关 系”。一个色彩加入白色越多,明度越高。加入黑色越多明度越低。 (3)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程度。它是由颜色中含有其它 颜色的多少所决定的。 一个色彩只要不加入其他色彩,就是高纯度的,只要加入 了其他色彩,纯度就会降低。3、色彩的属性(1) 暖色系:指的是包括黄色、红色、褐色的所有色彩。 它们给人以热烈、欢快、温暖、奔放的感觉。 (2) 冷色系:指的是包括绿色、蓝色、紫色的所有色彩。 它给人以清冷、宁静、凉爽的感觉。 (3)同类色:相同类别的色彩称为同类色。 柠檬黄、中黄、土黄,就属同类色。 (4)近似色 A、同类别色彩称为近似色;如桔红与朱红,朱红与大红等,都是近似色。 B、不同类别但明度相近的色彩也称之为近似色;如淡绿与湖蓝,群青与紫色等 (5)对比色,对比色又称之为互补色;如红与绿,橙与蓝等 4、色彩的情感特色色彩与生活经验的结合,使人们对色彩产生了联想: A、红色:热烈、奔放、激情 B、黄色:甜美、幸福、温馨 C、蓝色:冷静、整洁、清新 D、紫色:浪漫、诗意、梦幻 问题:绿色、灰色、白色使你联想到什么呢? 绿色:希望、明快 灰色:破灭、阴郁 白色:干净、纯洁 三棱镜与七色光三棱镜与七色光三棱镜与七色光三棱镜与七色光 1666年牛顿利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谱 红、橙、黄、绿、青、靛、紫七种颜色 6影响色彩关系的要影响色彩关系的要影响色彩关系的要影响色彩关系的要素素素素(观看课件演示) 在色彩绘画中,画家往往是借助光学知识进行表现。也就是通常意义上说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三种条件色描绘对象。 固有色:物体自身固有的色彩。 光源色:不同光源发出的强弱不同的光色。 环境色:即条件色,环境色彩发射在物体上形成的色彩效果。 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培养学生视觉敏锐性和识图能力
画一画 1、明度九调对比练习 2、纯度对比构成练习。 3、色相对比构成练习。 4、色彩调和练习。5、制作24色色环。6、原色、间色、复色练习。 根据教师的提醒,积极描述自己的主观感受。 让学生感知并实践透视,在实际练习中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本次课我们学习了色彩的基础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地利用所学知识,在今后的美术作品中加以运用,更好的表现你的作品和个人情感。也希望同学们,能具有科学精神,去探索大自然的更多奥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