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3张PPT)第6课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课标要求探究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关注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及生活的联系。考点一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内容索引课时精练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考点一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光合作用强度(1)概念:植物在 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的数量。(2)表示方法:用一定时间内 来定量表示。2.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实验原理:抽去圆形小叶片中的气体后,叶片在水中 ,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充满细胞间隙,叶片又会 。光合作用越强,单位时间内圆形小叶片上浮的数量 。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单位时间糖类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下沉氧气上浮越多自变量 不同_________控制自变量 调节 进行控制因变量 _____________检测因变量 同一时间段内_____________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等保持一致(2)实验中变量分析光照强度光源与烧杯的距离光合作用强度叶片浮起数量叶片大小、溶液的量(3)实验流程取材→排气→沉水→分组→光照→观察并记录。(4)实验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台灯与小烧杯的距离越近,单位时间内浮起的圆形小叶片也 。(5)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_______(单位时间内圆形小叶片中产生的O2越多,浮起的圆形小叶片也越多)。越多增强(6)注意事项①打孔时要避开 ,因为其中没有叶绿体,而且会延长圆形小叶片上浮的时间,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②为确保溶液中CO2含量充足,圆形小叶片可以放入_________溶液中。大的叶脉NaHCO3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内部因素: 的含量、 的含量和活性、叶龄等。(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影响到 (CO2、水)、 (动力—光能),都可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色素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分等原料能量的供应1.在教材“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叶片上浮的原因是什么?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提示 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大于有氧呼吸消耗的O2,会释放O2,使叶肉细胞间隙充满了气体,浮力增大,叶片上浮。2.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若改用普通灯泡(钨丝)作为光源,应注意什么,怎样改进?提示 若改用普通灯泡作为光源应注意灯泡发热造成的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应在灯泡和光源之间加一玻璃水柱进行隔温处理。1.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LED灯作为光源,移动LED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 ℃、20 ℃和30 ℃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若培养液中缺镁,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速率减弱,而呼吸速率不变,需要增大光照强度来增大光合速率,使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B点向左移动,D错误。2.如图为“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盛水玻璃柱吸收灯光热量是使光均匀照射水藻B.向光源方向移动试管,试管内的水温不会有显著变化C.该实验装置测出的植物光合速率为总光合速率D.改变盛水玻璃柱与灯的距离可以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盛水玻璃柱吸收灯光热量是避免其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A错误;向光源方向移动试管,由于盛水玻璃柱吸收灯光热量,所以试管内的水温不会有显著变化,B正确;该实验装置测出的植物光合速率为净光合速率,C错误;改变试管与灯的距离可以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D错误。考点二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1.外部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①原理:光照强度通过影响植物的 反应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速度 ,产生的NADPH和ATP增多,使暗反应中C3还原过程加快,从而使光合作用产物增加。光加快②曲线分析项目 生理过程 气体交换 生理状态模型A点 只进行____作用 吸收O2、释放CO2 AB段 呼吸作用___ ___光合作用 吸收O2、释放CO2 呼吸大于B点 呼吸作用___ ___光合作用 不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点 以后 呼吸作用___ ___光合作用 吸收CO2、_______ 等于小于释放O2③应用:温室生产中,适当增强 ,以提高光合速率,使作物增产;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阳生植物低,间作套种农作物,可合理利用光能。光照强度(2)CO2浓度①原理:CO2影响 反应阶段,制约___的形成。②曲线分析图1中 点表示CO2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CO2浓度,图2中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 浓度。B点和B′点都表示CO2 点。③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_____CO2浓度,提高光合速率。暗C3A最低饱和增大AB段 在B点之前,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_____B点 酶的 温度,光合速率最大BC段 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下降,光合速率 ,50 ℃左右光合速率几乎为零(3)温度①原理:温度通过影响 影响光合作用。②曲线分析酶的活性增大最适减小③应用: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速率;晚上适当 温室内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降低图1表明在农业生产中,可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图2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是因为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部分气孔关闭,影响了______的供应。(4)水分①原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 ,如植物缺水导致萎蔫,使光合速率下降。另外,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②曲线分析介质CO2(5)矿质元素①原理:N、Mg、Fe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元素,若这些元素缺乏,会影响 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②应用:在农业生产上,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增施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叶绿素2.内部因素(1)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如植物品种不同,以阴生植物、阳生植物为例<<(2)植物叶片的叶龄、叶绿素含量及酶活性活性(3)植物叶面积指数不再增加合理密植3.多因子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提醒 A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依次为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B点之后: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也可以影响环境。如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不同比例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1.中耕松土能促进植物生长的原因是什么?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提示 (1)减少杂草与农作物对水分、矿质元素和光的竞争。(2)增加土壤氧气含量,促进根系的细胞呼吸,进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2.缺磷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缺磷植株照光后叶片中ATP和NADPH的含量明显下降,暗反应速率随之降低,从而使光合作用受到影响。3.轮作的好处有哪些?提示 防止土壤养分失衡。4.玉米和大豆的根系深浅不同,植株高矮不同。玉米间作套种大豆可充分利用哪些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提示 不同层次土壤内的水分、养分(无机盐)、光能、空间等。3.(不定项)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请分析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体现了水的流动性B.给农田施加尿素的主要目的是利于植物合成糖类、脂肪等化合物C.向农田中施加农家肥,不仅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还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定的无机盐D.在酸化土壤中,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主要原因是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体现了水的功能之一水是良好的溶剂,A错误;给农田施加尿素的主要目的是利于植物合成蛋白质、核酸、ATP等含氮化合物,糖类和脂肪元素组成都是C、H、O,不含N,B错误;向农田中施加农家肥,农家肥中的有机物可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故其不仅可以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还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定的无机盐,C正确;酸化土壤会影响植物根细胞的代谢活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D错误。4.(2023·山东临沂高三模拟)图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部分物质变化,图2表示玉米在充足CO2、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在生物膜上进行的过程有①②③,⑤过程需要消耗ATPB.图1中,若叶肉细胞内②过程与④过程的速率相等,则玉米植株可正常生长C.图2中,P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限制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D.图2中,若环境中CO2浓度降低,则曲线上的Q点将向左下方移动√图1中①表示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表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③表示有氧呼吸或者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或者细胞质基质,因此在生物膜上进行的过程有①,⑤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该过程不需要消耗ATP,A错误;玉米细胞中有的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的不能,因此图1中,若叶肉细胞内②过程(可代表呼吸速率)与④过程(可代表光合速率)的速率相等,玉米的光合速率应该是小于呼吸速率,因此玉米植株不能正常生长,B错误;据题意可知,该图是在CO2充足的条件下测得的,P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限制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不是CO2浓度,而是温度,C错误;图2中,若环境中CO2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利用的光照强度降低,因此曲线上的Q点将向左下方移动,D正确。关于环境因素影响光合速率的两点提醒核心归纳温度改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当温度改变时,不管是光反应还是暗反应都会受影响,但主要是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比参与光反应的多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CO2浓度很低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但C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植物的细胞呼吸,进而影响光合作用三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1.(不定项)(2022·湖南,13)在夏季晴朗无云的白天,10时左右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达到峰值,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原因可能是A.叶片蒸腾作用强,失水过多使气孔部分关闭,进入体内的CO2量减少B.光合酶活性降低,呼吸酶不受影响,呼吸释放的CO2量大于光合固定的CO2量C.叶绿体内膜上的部分光合色素被光破坏,吸收和传递光能的效率降低D.光反应产物积累,产生反馈抑制,叶片转化光能的能力下降√√12345夏季中午叶片蒸腾作用强,失水过多使气孔部分关闭,进入体内的CO2量减少,暗反应减慢,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A正确;夏季中午气温过高,导致光合酶活性降低,呼吸酶不受影响(呼吸酶最适温度高于光合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但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仍然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呼吸释放的CO2量小于光合固定的CO2量,B错误;12345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而非叶绿体内膜上,C错误;夏季中午叶片蒸腾作用强,失水过多使气孔部分关闭,进入体内的CO2量减少,暗反应减慢,导致光反应产物积累,产生反馈抑制,使叶片转化光能的能力下降,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D正确。123452.(2018·江苏,18)下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A.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12345随着CO2浓度的增大,净光合速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但由于净光合速率最大时对应着一个温度,即最适温度,低于或高于此温度,净光合速率都将下降,所以无法确定在CO2浓度足够大时,甲、乙温度的高低,A错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存在最适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后,净光合速率减小,所以随着温度升高,净光合速率应先升高后降低,B错误;1234512345由于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在相应光波长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存在峰值,不应呈现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状态,且光波长一定时,较高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不一定较高,C错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在光强度足够强时,较高的CO2浓度下净光合速率较大,D正确。为保证植物的根能够正常吸收水分,该系统应控制培养液的浓度小于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B错误。3.(2021·辽宁,2)植物工厂是通过光调控和通风控温等措施进行精细管理的高效农业生产系统,常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调控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B.应保持培养液与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同C.合理控制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D.适时通风可提高生产系统内的CO2浓度√12345注:气孔导度反映气孔开放的程度。4.(2021·河北,19)为探究水和氮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玉米植株随机均分成三组,在限制水肥的条件下做如下处理:(1)对照组;(2)施氮组,补充尿素(12 g·m-2);(3)水+氮组,补充尿素(12 g·m-2)同时补水。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12345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自由水/结合水 6.2 6.8 7.8气孔导度/ (mmol·m-2·s-1) 85 65 196叶绿素含量/ (mg·g-1) 9.8 11.8 12.6RuBP羧化酶活性/ (μmol·h-1·g-1) 316 640 716光合速率/ (μmol·m-2·s-1) 6.5 8.5 11.4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自由水/结合水 6.2 6.8 7.8气孔导度/ (mmol·m-2·s-1) 85 65 196叶绿素含量/ (mg·g-1) 9.8 11.8 12.6RuBP羧化酶活性/ (μmol·h-1·g-1) 316 640 716光合速率/ (μmol·m-2·s-1) 6.5 8.5 11.4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两点即可)。补充水分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对氮的______,提高植株氮供应水平。12345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能够参与生化反应;能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吸收根据表格分析,水+氮组的气孔导度大大增加,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并向上运输氮,所以补充水分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对氮的吸收,提高植株氮供应水平。12345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自由水/结合水 6.2 6.8 7.8气孔导度/ (mmol·m-2·s-1) 85 65 196叶绿素含量/ (mg·g-1) 9.8 11.8 12.6RuBP羧化酶活性/ (μmol·h-1·g-1) 316 640 716光合速率/ (μmol·m-2·s-1) 6.5 8.5 11.4(2)参与光合作用的很多分子都含有氮。氮与_____离子参与组成的环式结构使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用于驱动________________两种物质的合成以及____的分解;RuBP羧化酶将CO2转变为羧基加到____________分子上,反应形成的产物被还原为糖类。12345镁ATP和NADPH水C5(或RuBP)参与光合作用的很多分子都含有氮,叶绿素的元素组成有C、H、O、N、Mg等,其中氮与镁离子参与组成的环式结构使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用于光反应,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完成的反应是水光解产生NADPH和氧气,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其中ATP和NADPH两种物质含有氮元素;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其中RuBP羧化酶将CO2转变为羧基加到C5(RuBP)分子上,反应形成的C3被还原为糖类。12345(3)施氮同时补充水分增加了光合速率,这需要足量的CO2供应。据实验结果分析,叶肉细胞CO2供应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气孔导度增加,CO2吸收量增多,同时RuBP羧化酶活性增大,使固定CO2的效率增大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自由水/结合水 6.2 6.8 7.8气孔导度/ (mmol·m-2·s-1) 85 65 196叶绿素含量/ (mg·g-1) 9.8 11.8 12.6RuBP羧化酶活性/ (μmol·h-1·g-1) 316 640 716光合速率/ (μmol·m-2·s-1) 6.5 8.5 11.4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施氮同时补充水分使气孔导度增加,CO2吸收量增多,同时RuBP羧化酶活性增大,使固定CO2的效率增大,使植物有足量的CO2供应,从而增加了光合速率。12345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自由水/结合水 6.2 6.8 7.8气孔导度/ (mmol·m-2·s-1) 85 65 196叶绿素含量/ (mg·g-1) 9.8 11.8 12.6RuBP羧化酶活性/ (μmol·h-1·g-1) 316 640 716光合速率/ (μmol·m-2·s-1) 6.5 8.5 11.4注:曲线1:甲对照组,曲线2:乙对照组,曲线3:甲实验组,曲线4:乙实验组。5.(2022·湖北)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不同,研究证实高浓度臭氧(O3)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用某一高浓度O3连续处理甲、乙两种植物75天,在第55天、65天、75天分别测定植物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12345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在高浓度O3处理期间,若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甲、乙植物的光饱和点会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12345增大限制光饱和点的环境因素有温度、CO2浓度,图1中,在高浓度O3处理期间,当光照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大,出现了光饱和现象,若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甲、乙植物的光饱和点会增大。12345(2)与图3相比,图2中甲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差异较小,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高浓度臭氧处理甲的时间越短,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越小与图3相比,图2中甲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差异较小,表明高浓度臭氧处理甲的时间越短,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越小。12345(3)从图3分析可得到两个结论:①O3处理75天后,甲、乙两种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明显抑制;②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乙植物的影响大于甲植物,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长时间高浓度臭氧对不同种类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抑制效果有差异据图3可见,O3处理75天后,曲线3净光合速率小于曲线1、曲线4净光合速率小于曲线2,即甲、乙两种植物的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明显抑制;曲线4净光合速率比曲线3下降更大,即长时间高浓度O3对乙植物的影响大于甲植物,表明长时间高浓度臭氧对不同种类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抑制效果有差异。12345(4)实验发现,处理75天后甲、乙植物中的基因A表达量都下降,为确定基因A功能与植物对O3耐受力的关系,使乙植物中基因A过量表达,并用高浓度O3处理75天。若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基因A的功能与乙植物对O3耐受力无关。12345基因A过量表达与表达量下降时,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实验发现,处理75天后甲、乙植物中的基因A表达量都下降,为确定基因A功能与植物对O3耐受力的关系,可以使乙植物中基因A过量表达,并用高浓度O3处理75天,比较基因A过量表达与表达量下降时的净光合速率,若两种条件下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则说明基因A的功能与乙植物对O3耐受力无关。123451.判断关于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叙述(1)水分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2)若适当升高温度,光合速率的增加值小于呼吸速率的增加值,则光补偿点应相应地向右移动( )(3)农作物栽种密度越大,接受光照的叶面积也越大,单位面积产量越高( )(4)阴雨天,菠菜叶肉细胞叶绿体中光反应速率下降、暗反应速率基本不变( )√五分钟 查落实√××2.判断关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的叙述(1)农作物的合理密植的原理要用到叶面积系数,该系数既影响光能利用率又影响总呼吸速率( )(2)玉米和大豆间作,减少了氮肥的使用量、降低了单位面积的总产量( )(3)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4)农业生产常采用强光植物和弱光植物高矮间作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 )(5)当棉桃被摘掉后,靠近棉桃的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填空默写(1)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施肥时,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2)请分析下图中限制P点和Q点光合速率的因素。如图1、2、3中的曲线分析: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该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达到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适当提高 的方法。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图示中的其他因子四课时精练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某同学将新鲜金鱼藻置于盛有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改变灯泡与烧杯的距离,测定得到下表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 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15~45 cm之间,气泡产生量为光合作用实际产生氧气的量C.小于60 cm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60 cm时,光线太弱导致光合作用完全停止灯泡与烧杯距离(cm) 15 30 45 60 75 90气泡产生速率(个/min) 49 28 11 0 0 0√1234567891011121314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A错误;15~45 cm之间,气泡的产生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B错误;小于60 cm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气泡的产生速率加快,因此,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正确;60 cm时,光线太弱导致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可能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2.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 ℃环境中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当植物缺Mg时,叶绿素减少,b点将向左移D.将温度提高到30 ℃时,a点上移,b点右移,c点上移1234567891011121314√b点为光补偿点,当植物缺Mg时,叶绿素合成减少,同等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只有更大光照强度的光才能使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故b点将向右移,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3.(2023·辽宁岫岩高中高三期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温度(T)和光照强度(L)影响。右图表明植物在三种不同光照强度下消耗CO2的情况。请分析在-5~0 ℃和20~30 ℃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分别是1234567891011121314选项 -5~0 ℃ 20~30 ℃A T和L都是限制因素 T和L都不是限制因素B T是限制因素,L不是限制因素 T不是限制因素,L是限制因素C T是限制因素,L不是限制因素 T是限制因素,L不是限制因素D T不是限制因素,L是限制因素 T是限制因素,L不是限制因素√据图分析可知,在-5~0 ℃的温度范围内,三种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说明此条件下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在20~30 ℃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都不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说明此范围是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但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同,说明此时光照强度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12345678910111213144.如图表示某植物一昼夜之内叶绿体中C3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从B点开始合成光合产物(CH2O)B.AB段C3含量较高与没有接受光照有关C.E点时C3含量极低与二氧化碳的供应有关D.E点时叶绿体中ATP的含量比D点时低√1234567891011121314AB段C3含量不变,对应的时间是0~6 h,没有光照,C3含量较高与没有接受光照有关,B点开始C3含量降低,表示C3被还原,开始合成有机物,A、B正确;E点时,光照过强,温度较高,导致气孔部分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生成的C3含量低,C正确;E点时,光照充足,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的含量较D点高,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5.(2023·湖南郴洲高三模拟)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中耕松土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B.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及时去掉衰老变黄的叶片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均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D.温室种植农作物时,为促进光合作用,白天要适时通风,以保证O2供应√1234567891011121314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有助于植物根系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A正确;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及时去除衰老变黄的叶片(光合速率较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实现增产的目的,B正确;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均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C正确;温室种植农作物时,为促进光合作用,白天要适时通风,以保证CO2供应,D 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A.实验中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B.高光照强度下光反应速率快从而使龙须菜生长较快C.增加光照强度或CO2浓度均能提高龙须菜的生长速率D.选择龙须菜养殖场所时需考虑海水的透光率等因素6.龙须菜是生活在近岸海域的大型经济藻类,既能给海洋生态系统提供光合产物,又能为人类提供食品原料。某研究小组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大气CO2浓度约为0.03%,实验过程中温度等其他条件适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据图可知,各组CO2浓度为0.1%时的数据均不高于CO2浓度为0.03%时的数据,故增加CO2浓度并不能提高龙须菜的生长速率,C错误;不同的光照强度对生长速率的影响不同,所以选择龙须菜养殖场所时需考虑海水的透光率等因素,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7.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鲜重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B.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段C.叶绿体内a点时的C3(三碳化合物)含量大于b点D.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1234567891011121314√植物鲜重增加的主要是水分,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是植物干重的增加量,A错误;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可能已超过了光饱和点,曲线有可能为eg段,B正确;从a点开始,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加,叶绿体内的C3(三碳化合物)含量不断增加,b点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此时C3(三碳化合物)含量大于a点,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8.(2023·湖南长沙高三检测)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其产量直接相关。科研人员研究了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绘制出成熟叶片在两种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位叶片中a点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大于呼吸作用强度B.d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内因可能是酶浓度C.CO2浓度由b点调至c点瞬间,叶绿体中C3含量下降D.若该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突然降低温度,d点会向右上方移动1234567891011121314√曲线代表总光合强度,呼吸强度未知,A错误;CO2浓度由b点调至c点瞬间,C3的合成增加,消耗暂时不变,所以C3含量上升,C错误;突然降低温度,光合速率降低,d点会向左下方移动,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9.(2023·河北武安高三模拟)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吸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C.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细胞呼吸强度123456789101112131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单色光,因变量是释放的O2浓度(代表光合作用强度),故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A正确;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提供光合作用需要的CO2,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相同条件下,自然光下比单色光下的光合作用要强,因此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C正确;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金鱼藻只进行细胞呼吸,氧气传感器可测出O2的消耗情况,从而测定金鱼藻的呼吸强度,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0.(2023·山东德州模拟)下图显示在环境CO2浓度和高CO2浓度下,温度对两种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A.高CO2浓度条件下,叶片温度在45 ℃时两种植物真正光合速率最高B.环境CO2浓度条件下,40 ℃时限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相同C.自然条件下,与植物b相比,植物a更适合生活在高温环境中D.植物b的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在38 ℃左右最高1234567891011121314√高CO2浓度条件下,叶片温度在约42 ℃时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最高,由于呼吸速率未知,无法知道真正光合速率的情况,A错误;对比图1和图2可知,在40 ℃时,植物a在环境CO2浓度和高CO2浓度下的CO2吸收速率相同,此时限制植物a光合速率的因素不是CO2浓度,植物b在环境CO2浓度下的CO2吸收速率明显低,此时限制植物b光合速率的因素是CO2浓度,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据图1可知,自然条件下,叶片温度较高时,植物a的净光合速率较高,故与植物b相比,植物a更适合生活在高温环境中,C正确;在环境CO2浓度条件下,植物b的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在38 ℃左右最高,在高CO2浓度条件下,植物b的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在42 ℃左右最高,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1. (2023·辽宁营口高三模拟)为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 ℃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此实验共有两个自变量:光照强度和施肥情况B.光照强度为800 lux是玉米在25 ℃条件下的光饱和点C.在土壤含水量为40%~60%的条件下,施肥促进光合作用的效果明显D.制约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含水量√1234567891011121314√本实验有不同光照强度、是否施肥、土壤含水量三个自变量,A错误;光照强度为800 lux时CO2吸收量均大于200 lux,但并没有测定其他光照强度的CO2吸收量,所以无法确定光饱和点,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2.夏季大棚种植,人们经常在傍晚这样做:①延长2小时人工照光;②熄灯后要打开门和所有通风口半小时以上;③关上门和通风口。对于上述做法的生物学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制造量B.②起到降氧、降温、降湿度的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C.与①时的状态相比,②③时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有所增强D.③可积累棚内CO2浓度来抑制细胞呼吸,并对下一天的光合作用有利1234567891011121314√√√②③的目的是抑制有氧呼吸,故与①时的状态相比,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有所减弱,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三、非选择题13.(2023·辽宁六校联考)新疆的南疆地区是中国葡萄的主要产区,南疆气候干旱少雨,多浮尘天气,在葡萄种植过程中,研究者通过设计实验研究了叶片上尘土覆盖对葡萄(和田红、木纳格、无核白均为葡萄的品种名1234567891011121314称)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新疆计时采用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当地的实际时间大约晚两个小时):1234567891011121314CO2(1)图A中16:10时和田红和无核白的净光合速率均显著下降,其原因主要是植物从环境中吸收的________减少,导致这两种葡萄植株光合作用过程中的__________减弱,从而使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暗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图A中的和田红和无核白在16:10左右出现了光合午休的现象,原因是植株吸收的CO2减少,导致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减弱,进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1234567891011121314(2)若用CO2的变化量来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图A中植物消耗了________________(填“线粒体”“外界环境”或“线粒体和外界环境”)中的CO2。线粒体和外界环境1234567891011121314净光合速率可以用CO2的变化量来表示,图A中植物消耗了植物呼吸作用线粒体产生的CO2和外界环境中的CO2。1234567891011121314(3)图______(填“A”或“B”)中净光合速率变化曲线表示叶片上有尘土覆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尘土覆盖阻碍了植物叶片对光的吸收,同时尘土也会堵塞气孔,阻碍了CO2的吸收,进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图B与图A相比,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低1234567891011121314木纳格(4)通过图A和图B判断,__________品种的葡萄更适应当地的浮尘天气,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无尘土覆盖相比,有尘土覆盖的情况下,木纳格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分组及实验处理 A组(自然 条件下) B组(紫外 线照射) C组(CO2浓度加倍)叶绿素含量/ (mg·g-1) 15天 1.20 1.21 1.1930天 2.00 1.50 2.4045天 2.00 1.50 2.45株高(cm) 15天 21.10 21.20 21.0030天 35.20 31.60 38.3045天 54.30 48.30 61.20光合速率平均值/ (μmol·m-2·s-1) 8.86 5.62 14.2814.为探究CO2浓度及紫外线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用紫外线和浓度加倍后的CO2处理培养了15天的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期间测定了番茄叶绿素含量、株高和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其他条件均为适宜状态),结果如下表。1234567891011121314(1)在晴朗的中午,幼苗均可以正常生长。此时,A组番茄叶肉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表中数据判断,与A组相比,B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平均值低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设计的角度来看,表格中的数据有不严谨的地方,具体体现在初始状态下(15天时)三个组的叶绿素含量和株高数值不一致,你认为这样的误差______(填“会”或“不会”)对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产生显著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植物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反应弱,光合速率低紫外线照射使不会一是初始数据误差很小,二是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得出主要依据因变量的变化1234567891011121314(3)由表可知,CO2浓度加倍可促进番茄幼苗生长。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CO2能促进植物生长素的合成。请补充实验,验证此假设(简要说明实验思路及结果)。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 实验思路:在15天、30天、45天时,分别测定A、C组植株中生长素的含量,并作对比分析;检测结果:15天时,A、C两组生长素含量差别不大;30天、45天时C组植株生长素含量高于A组植株生长素含量。(4)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为提高塑料大棚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度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使用能阻挡紫外线的塑料薄膜在晴朗的中午,A组番茄叶肉细胞同时进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所以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依据表中数据判断,与A组相比,B组番茄叶绿素含量更低,因此B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平均值低的原因最可能是紫外线照射使植物叶绿素含量低,所以光反应弱,影响光反应进而影响暗反应,光合速率低。1234567891011121314第6课时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课标要求 探究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关注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及生活的联系。考点一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光合作用强度(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2)表示方法:用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表示。2.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实验原理:抽去圆形小叶片中的气体后,叶片在水中下沉,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充满细胞间隙,叶片又会上浮。光合作用越强,单位时间内圆形小叶片上浮的数量越多。(2)实验中变量分析自变量 不同光照强度控制自变量 调节光源与烧杯的距离进行控制因变量 光合作用强度检测因变量 同一时间段内叶片浮起数量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叶片大小、溶液的量等保持一致(3)实验流程取材→排气→沉水→分组→光照→观察并记录。(4)实验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台灯与小烧杯的距离越近,单位时间内浮起的圆形小叶片也越多。(5)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强(单位时间内圆形小叶片中产生的O2越多,浮起的圆形小叶片也越多)。(6)注意事项①打孔时要避开大的叶脉,因为其中没有叶绿体,而且会延长圆形小叶片上浮的时间,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②为确保溶液中CO2含量充足,圆形小叶片可以放入NaHCO3溶液中。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内部因素:色素的含量、酶的含量和活性、叶龄等。(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分等。只要影响到原料(CO2、水)、能量的供应(动力—光能),都可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1.在教材“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叶片上浮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大于有氧呼吸消耗的O2,会释放O2,使叶肉细胞间隙充满了气体,浮力增大,叶片上浮。2.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若改用普通灯泡(钨丝)作为光源,应注意什么,怎样改进?提示 若改用普通灯泡作为光源应注意灯泡发热造成的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应在灯泡和光源之间加一玻璃水柱进行隔温处理。1.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LED灯作为光源,移动LED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 ℃、20 ℃和30 ℃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答案 D解析 若培养液中缺镁,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速率减弱,而呼吸速率不变,需要增大光照强度来增大光合速率,使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B点向左移动,D错误。2.如图为“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盛水玻璃柱吸收灯光热量是使光均匀照射水藻B.向光源方向移动试管,试管内的水温不会有显著变化C.该实验装置测出的植物光合速率为总光合速率D.改变盛水玻璃柱与灯的距离可以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答案 B解析 用盛水玻璃柱吸收灯光热量是避免其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A错误;向光源方向移动试管,由于盛水玻璃柱吸收灯光热量,所以试管内的水温不会有显著变化,B正确;该实验装置测出的植物光合速率为净光合速率,C错误;改变试管与灯的距离可以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D错误。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1.外部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①原理:光照强度通过影响植物的光反应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速度加快,产生的NADPH和ATP增多,使暗反应中C3还原过程加快,从而使光合作用产物增加。②曲线分析项目 生理过程 气体交换 生理状态模型A点 只进行呼吸作用 吸收O2、释放CO2AB段 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吸收O2、释放CO2B点 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 不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点以后 呼吸作用小于光合作用 吸收CO2、释放O2③应用:温室生产中,适当增强光照强度,以提高光合速率,使作物增产;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阳生植物低,间作套种农作物,可合理利用光能。(2)CO2浓度①原理:CO2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3的形成。②曲线分析图1中A点表示CO2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CO2浓度,图2中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B点和B′点都表示CO2饱和点。③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增大CO2浓度,提高光合速率。(3)温度①原理: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②曲线分析AB段 在B点之前,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增大B点 酶的最适温度,光合速率最大BC段 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下降,光合速率减小,50 ℃左右光合速率几乎为零③应用: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速率;晚上适当降低温室内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4)水分①原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如植物缺水导致萎蔫,使光合速率下降。另外,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②曲线分析图1表明在农业生产中,可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图2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是因为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部分气孔关闭,影响了CO2的供应。(5)矿质元素①原理:N、Mg、Fe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元素,若这些元素缺乏,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②应用:在农业生产上,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增施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2.内部因素(1)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如植物品种不同,以阴生植物、阳生植物为例(2)植物叶片的叶龄、叶绿素含量及酶(3)植物叶面积指数3.多因子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提醒 A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依次为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B点之后: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也可以影响环境。如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不同比例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1.中耕松土能促进植物生长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1)减少杂草与农作物对水分、矿质元素和光的竞争。(2)增加土壤氧气含量,促进根系的细胞呼吸,进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2.缺磷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缺磷植株照光后叶片中ATP和NADPH的含量明显下降,暗反应速率随之降低,从而使光合作用受到影响。3.轮作的好处有哪些?提示 防止土壤养分失衡。4.玉米和大豆的根系深浅不同,植株高矮不同。玉米间作套种大豆可充分利用哪些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提示 不同层次土壤内的水分、养分(无机盐)、光能、空间等。3.(不定项)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请分析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体现了水的流动性B.给农田施加尿素的主要目的是利于植物合成糖类、脂肪等化合物C.向农田中施加农家肥,不仅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还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定的无机盐D.在酸化土壤中,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答案 ABD解析 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主要原因是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体现了水的功能之一水是良好的溶剂,A错误;给农田施加尿素的主要目的是利于植物合成蛋白质、核酸、ATP等含氮化合物,糖类和脂肪元素组成都是C、H、O,不含N,B错误;向农田中施加农家肥,农家肥中的有机物可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故其不仅可以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还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定的无机盐,C正确;酸化土壤会影响植物根细胞的代谢活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D错误。4.(2023·山东临沂高三模拟)图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部分物质变化,图2表示玉米在充足CO2、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在生物膜上进行的过程有①②③,⑤过程需要消耗ATPB.图1中,若叶肉细胞内②过程与④过程的速率相等,则玉米植株可正常生长C.图2中,P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限制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D.图2中,若环境中CO2浓度降低,则曲线上的Q点将向左下方移动答案 D解析 图1中①表示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表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③表示有氧呼吸或者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或者细胞质基质,因此在生物膜上进行的过程有①,⑤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该过程不需要消耗ATP,A错误;玉米细胞中有的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的不能,因此图1中,若叶肉细胞内②过程(可代表呼吸速率)与④过程(可代表光合速率)的速率相等,玉米的光合速率应该是小于呼吸速率,因此玉米植株不能正常生长,B错误;据题意可知,该图是在CO2充足的条件下测得的,P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限制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不是CO2浓度,而是温度,C错误;图2中,若环境中CO2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利用的光照强度降低,因此曲线上的Q点将向左下方移动,D正确。核心归纳 关于环境因素影响光合速率的两点提醒温度改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当温度改变时,不管是光反应还是暗反应都会受影响,但主要是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比参与光反应的多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CO2浓度很低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但C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植物的细胞呼吸,进而影响光合作用1.(不定项)(2022·湖南,13)在夏季晴朗无云的白天,10时左右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达到峰值,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原因可能是( )A.叶片蒸腾作用强,失水过多使气孔部分关闭,进入体内的CO2量减少B.光合酶活性降低,呼吸酶不受影响,呼吸释放的CO2量大于光合固定的CO2量C.叶绿体内膜上的部分光合色素被光破坏,吸收和传递光能的效率降低D.光反应产物积累,产生反馈抑制,叶片转化光能的能力下降答案 AD解析 夏季中午叶片蒸腾作用强,失水过多使气孔部分关闭,进入体内的CO2量减少,暗反应减慢,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A正确;夏季中午气温过高,导致光合酶活性降低,呼吸酶不受影响(呼吸酶最适温度高于光合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但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仍然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呼吸释放的CO2量小于光合固定的CO2量,B错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而非叶绿体内膜上,C错误;夏季中午叶片蒸腾作用强,失水过多使气孔部分关闭,进入体内的CO2量减少,暗反应减慢,导致光反应产物积累,产生反馈抑制,使叶片转化光能的能力下降,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D正确。2.(2018·江苏,18)下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A.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答案 D解析 随着CO2浓度的增大,净光合速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但由于净光合速率最大时对应着一个温度,即最适温度,低于或高于此温度,净光合速率都将下降,所以无法确定在CO2浓度足够大时,甲、乙温度的高低,A错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存在最适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后,净光合速率减小,所以随着温度升高,净光合速率应先升高后降低,B错误;由于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在相应光波长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存在峰值,不应呈现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状态,且光波长一定时,较高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不一定较高,C错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在光强度足够强时,较高的CO2浓度下净光合速率较大,D正确。3.(2021·辽宁,2)植物工厂是通过光调控和通风控温等措施进行精细管理的高效农业生产系统,常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调控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B.应保持培养液与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同C.合理控制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D.适时通风可提高生产系统内的CO2浓度答案 B解析 为保证植物的根能够正常吸收水分,该系统应控制培养液的浓度小于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B错误。4.(2021·河北,19)为探究水和氮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玉米植株随机均分成三组,在限制水肥的条件下做如下处理:(1)对照组;(2)施氮组,补充尿素(12 g·m-2);(3)水+氮组,补充尿素(12 g·m-2)同时补水。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自由水/结合水 6.2 6.8 7.8气孔导度/ (mmol·m-2·s-1) 85 65 196叶绿素含量/ (mg·g-1) 9.8 11.8 12.6RuBP羧化酶活性/ (μmol·h-1·g-1) 316 640 716光合速率/ (μmol·m-2·s-1) 6.5 8.5 11.4注:气孔导度反映气孔开放的程度。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两点即可)。补充水分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对氮的________,提高植株氮供应水平。(2)参与光合作用的很多分子都含有氮。氮与________离子参与组成的环式结构使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用于驱动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物质的合成以及________的分解;RuBP羧化酶将CO2转变为羧基加到______分子上,反应形成的产物被还原为糖类。(3)施氮同时补充水分增加了光合速率,这需要足量的CO2供应。据实验结果分析,叶肉细胞CO2供应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能够参与生化反应;能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吸收 (2)镁 ATP和NADPH 水 C5(或RuBP) (3)气孔导度增加,CO2吸收量增多,同时RuBP羧化酶活性增大,使固定CO2的效率增大解析 (1)根据表格分析,水+氮组的气孔导度大大增加,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并向上运输氮,所以补充水分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对氮的吸收,提高植株氮供应水平。(2)参与光合作用的很多分子都含有氮,叶绿素的元素组成有C、H、O、N、Mg等,其中氮与镁离子参与组成的环式结构使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用于光反应,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完成的反应是水光解产生NADPH和氧气,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其中ATP和NADPH两种物质含有氮元素;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其中RuBP羧化酶将CO2转变为羧基加到C5(RuBP)分子上,反应形成的C3被还原为糖类。(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施氮同时补充水分使气孔导度增加,CO2吸收量增多,同时RuBP羧化酶活性增大,使固定CO2的效率增大,使植物有足量的CO2供应,从而增加了光合速率。5.(2022·湖北)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不同,研究证实高浓度臭氧(O3)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用某一高浓度O3连续处理甲、乙两种植物75天,在第55天、65天、75天分别测定植物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注:曲线1:甲对照组,曲线2:乙对照组,曲线3:甲实验组,曲线4:乙实验组。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在高浓度O3处理期间,若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甲、乙植物的光饱和点会_____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2)与图3相比,图2中甲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差异较小,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3分析可得到两个结论:①O3处理75天后,甲、乙两种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明显抑制;②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乙植物的影响大于甲植物,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发现,处理75天后甲、乙植物中的基因A表达量都下降,为确定基因A功能与植物对O3耐受力的关系,使乙植物中基因A过量表达,并用高浓度O3处理75天。若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基因A的功能与乙植物对O3耐受力无关。答案 (1)增大 (2)高浓度臭氧处理甲的时间越短,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越小 (3)①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②长时间高浓度臭氧对不同种类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抑制效果有差异 (4)基因A过量表达与表达量下降时,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解析 (1)限制光饱和点的环境因素有温度、CO2浓度,图1中,在高浓度O3处理期间,当光照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大,出现了光饱和现象,若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甲、乙植物的光饱和点会增大。(2)与图3相比,图2中甲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差异较小,表明高浓度臭氧处理甲的时间越短,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越小。(3)据图3可见,O3处理75天后,曲线3净光合速率小于曲线1、曲线4净光合速率小于曲线2,即甲、乙两种植物的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明显抑制;曲线4净光合速率比曲线3下降更大,即长时间高浓度O3对乙植物的影响大于甲植物,表明长时间高浓度臭氧对不同种类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抑制效果有差异。(4)实验发现,处理75天后甲、乙植物中的基因A表达量都下降,为确定基因A功能与植物对O3耐受力的关系,可以使乙植物中基因A过量表达,并用高浓度O3处理75天,比较基因A过量表达与表达量下降时的净光合速率,若两种条件下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则说明基因A的功能与乙植物对O3耐受力无关。1.判断关于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叙述(1)水分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 )(2)若适当升高温度,光合速率的增加值小于呼吸速率的增加值,则光补偿点应相应地向右移动( √ )(3)农作物栽种密度越大,接受光照的叶面积也越大,单位面积产量越高( × )(4)阴雨天,菠菜叶肉细胞叶绿体中光反应速率下降、暗反应速率基本不变( × )2.判断关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的叙述(1)农作物的合理密植的原理要用到叶面积系数,该系数既影响光能利用率又影响总呼吸速率( √ )(2)玉米和大豆间作,减少了氮肥的使用量、降低了单位面积的总产量( × )(3)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 )(4)农业生产常采用强光植物和弱光植物高矮间作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 √ )(5)当棉桃被摘掉后,靠近棉桃的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 )3.填空默写(1)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施肥时,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答出1点即可)。(2)请分析下图中限制P点和Q点光合速率的因素。如图1、2、3中的曲线分析: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着该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达到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适当提高图示中的其他因子的方法。课时精练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某同学将新鲜金鱼藻置于盛有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改变灯泡与烧杯的距离,测定得到下表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灯泡与烧杯距离(cm) 15 30 45 60 75 90气泡产生速率(个/min) 49 28 11 0 0 0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 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15~45 cm之间,气泡产生量为光合作用实际产生氧气的量C.小于60 cm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60 cm时,光线太弱导致光合作用完全停止答案 C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A错误;15~45 cm之间,气泡的产生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B错误;小于60 cm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气泡的产生速率加快,因此,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正确;60 cm时,光线太弱导致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可能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错误。2.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 ℃环境中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当植物缺Mg时,叶绿素减少,b点将向左移D.将温度提高到30 ℃时,a点上移,b点右移,c点上移答案 C解析 b点为光补偿点,当植物缺Mg时,叶绿素合成减少,同等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只有更大光照强度的光才能使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故b点将向右移,C错误。3.(2023·辽宁岫岩高中高三期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温度(T)和光照强度(L)影响。下图表明植物在三种不同光照强度下消耗CO2的情况。请分析在-5~0 ℃和20~30 ℃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分别是( )选项 -5~0 ℃ 20~30 ℃A T和L都是限制因素 T和L都不是限制因素B T是限制因素,L不是限制因素 T不是限制因素,L是限制因素C T是限制因素,L不是限制因素 T是限制因素,L不是限制因素D T不是限制因素,L是限制因素 T是限制因素,L不是限制因素答案 B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在-5~0 ℃的温度范围内,三种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说明此条件下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在20~30 ℃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都不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说明此范围是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但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同,说明此时光照强度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4.如图表示某植物一昼夜之内叶绿体中C3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B点开始合成光合产物(CH2O)B.AB段C3含量较高与没有接受光照有关C.E点时C3含量极低与二氧化碳的供应有关D.E点时叶绿体中ATP的含量比D点时低答案 D解析 AB段C3含量不变,对应的时间是0~6 h,没有光照,C3含量较高与没有接受光照有关,B点开始C3含量降低,表示C3被还原,开始合成有机物,A、B正确;E点时,光照过强,温度较高,导致气孔部分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生成的C3含量低,C正确;E点时,光照充足,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的含量较D点高,D错误。5.(2023·湖南郴洲高三模拟)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耕松土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B.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及时去掉衰老变黄的叶片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均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D.温室种植农作物时,为促进光合作用,白天要适时通风,以保证O2供应答案 D解析 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有助于植物根系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A正确;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及时去除衰老变黄的叶片(光合速率较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实现增产的目的,B正确;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均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C正确;温室种植农作物时,为促进光合作用,白天要适时通风,以保证CO2供应,D 错误。6.龙须菜是生活在近岸海域的大型经济藻类,既能给海洋生态系统提供光合产物,又能为人类提供食品原料。某研究小组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大气CO2浓度约为0.03%,实验过程中温度等其他条件适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B.高光照强度下光反应速率快从而使龙须菜生长较快C.增加光照强度或CO2浓度均能提高龙须菜的生长速率D.选择龙须菜养殖场所时需考虑海水的透光率等因素答案 C解析 据图可知,各组CO2浓度为0.1%时的数据均不高于CO2浓度为0.03%时的数据,故增加CO2浓度并不能提高龙须菜的生长速率,C错误;不同的光照强度对生长速率的影响不同,所以选择龙须菜养殖场所时需考虑海水的透光率等因素,D正确。7.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鲜重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B.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段C.叶绿体内a点时的C3(三碳化合物)含量大于b点D.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答案 B解析 植物鲜重增加的主要是水分,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是植物干重的增加量,A错误;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可能已超过了光饱和点,曲线有可能为eg段,B正确;从a点开始,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加,叶绿体内的C3(三碳化合物)含量不断增加,b点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此时C3(三碳化合物)含量大于a点,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错误。8.(2023·湖南长沙高三检测)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其产量直接相关。科研人员研究了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绘制出成熟叶片在两种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叶片中a点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大于呼吸作用强度B.d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内因可能是酶浓度C.CO2浓度由b点调至c点瞬间,叶绿体中C3含量下降D.若该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突然降低温度,d点会向右上方移动答案 B解析 曲线代表总光合强度,呼吸强度未知,A错误;CO2浓度由b点调至c点瞬间,C3的合成增加,消耗暂时不变,所以C3含量上升,C错误;突然降低温度,光合速率降低,d点会向左下方移动,D错误。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9.(2023·河北武安高三模拟)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吸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C.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细胞呼吸强度答案 ACD解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单色光,因变量是释放的O2浓度(代表光合作用强度),故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A正确;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提供光合作用需要的CO2,B错误;相同条件下,自然光下比单色光下的光合作用要强,因此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C正确;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金鱼藻只进行细胞呼吸,氧气传感器可测出O2的消耗情况,从而测定金鱼藻的呼吸强度,D正确。10.(2023·山东德州模拟)下图显示在环境CO2浓度和高CO2浓度下,温度对两种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A.高CO2浓度条件下,叶片温度在45 ℃时两种植物真正光合速率最高B.环境CO2浓度条件下,40 ℃时限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相同C.自然条件下,与植物b相比,植物a更适合生活在高温环境中D.植物b的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在38 ℃左右最高答案 C解析 高CO2浓度条件下,叶片温度在约42 ℃时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最高,由于呼吸速率未知,无法知道真正光合速率的情况,A错误;对比图1和图2可知,在40 ℃时,植物a在环境CO2浓度和高CO2浓度下的CO2吸收速率相同,此时限制植物a光合速率的因素不是CO2浓度,植物b在环境CO2浓度下的CO2吸收速率明显低,此时限制植物b光合速率的因素是CO2浓度,B错误;据图1可知,自然条件下,叶片温度较高时,植物a的净光合速率较高,故与植物b相比,植物a更适合生活在高温环境中,C正确;在环境CO2浓度条件下,植物b的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在38 ℃左右最高,在高CO2浓度条件下,植物b的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在42 ℃左右最高,D错误。11.(2023·辽宁营口高三模拟)为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 ℃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实验共有两个自变量:光照强度和施肥情况B.光照强度为800 lux是玉米在25 ℃条件下的光饱和点C.在土壤含水量为40%~60%的条件下,施肥促进光合作用的效果明显D.制约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含水量答案 AB解析 本实验有不同光照强度、是否施肥、土壤含水量三个自变量,A错误;光照强度为800 lux时CO2吸收量均大于200 lux,但并没有测定其他光照强度的CO2吸收量,所以无法确定光饱和点,B错误。12.夏季大棚种植,人们经常在傍晚这样做:①延长2小时人工照光;②熄灯后要打开门和所有通风口半小时以上;③关上门和通风口。对于上述做法的生物学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制造量B.②起到降氧、降温、降湿度的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C.与①时的状态相比,②③时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有所增强D.③可积累棚内CO2浓度来抑制细胞呼吸,并对下一天的光合作用有利答案 ABD解析 ②③的目的是抑制有氧呼吸,故与①时的状态相比,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有所减弱,C错误。三、非选择题13.(2023·辽宁六校联考)新疆的南疆地区是中国葡萄的主要产区,南疆气候干旱少雨,多浮尘天气,在葡萄种植过程中,研究者通过设计实验研究了叶片上尘土覆盖对葡萄(和田红、木纳格、无核白均为葡萄的品种名称)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新疆计时采用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当地的实际时间大约晚两个小时):(1)图A中16:10时和田红和无核白的净光合速率均显著下降,其原因主要是植物从环境中吸收的__________减少,导致这两种葡萄植株光合作用过程中的__________减弱,从而使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2)若用CO2的变化量来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图A中植物消耗了________________(填“线粒体”“外界环境”或“线粒体和外界环境”)中的CO2。(3)图__________(填“A”或“B”)中净光合速率变化曲线表示叶片上有尘土覆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图A和图B判断,__________品种的葡萄更适应当地的浮尘天气,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CO2 暗反应 (2)线粒体和外界环境 (3)B 尘土覆盖阻碍了植物叶片对光的吸收,同时尘土也会堵塞气孔,阻碍了CO2的吸收,进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图B与图A相比,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低 (4)木纳格 与无尘土覆盖相比,有尘土覆盖的情况下,木纳格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解析 (1)图A中的和田红和无核白在16:10左右出现了光合午休的现象,原因是植株吸收的CO2减少,导致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减弱,进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2)净光合速率可以用CO2的变化量来表示,图A中植物消耗了植物呼吸作用线粒体产生的CO2和外界环境中的CO2。14.为探究CO2浓度及紫外线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用紫外线和浓度加倍后的CO2处理培养了15天的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期间测定了番茄叶绿素含量、株高和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其他条件均为适宜状态),结果如下表。分组及实验处理 A组(自然 条件下) B组(紫外 线照射) C组(CO2 浓度加倍)叶绿素含量/(mg·g-1) 15天 1.20 1.21 1.1930天 2.00 1.50 2.4045天 2.00 1.50 2.45株高(cm) 15天 21.10 21.20 21.0030天 35.20 31.60 38.3045天 54.30 48.30 61.20光合速率平均值/ (μmol·m-2·s-1) 8.86 5.62 14.28(1)在晴朗的中午,幼苗均可以正常生长。此时,A组番茄叶肉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表中数据判断,与A组相比,B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平均值低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设计的角度来看,表格中的数据有不严谨的地方,具体体现在初始状态下(15天时)三个组的叶绿素含量和株高数值不一致,你认为这样的误差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对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产生显著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表可知,CO2浓度加倍可促进番茄幼苗生长。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CO2能促进植物生长素的合成。请补充实验,验证此假设(简要说明实验思路及结果)。(4)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为提高塑料大棚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紫外线照射使植物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反应弱,光合速率低 (2)不会 一是初始数据误差很小,二是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得出主要依据因变量的变化 (3)实验思路:在15天、30天、45天时,分别测定A、C组植株中生长素的含量,并作对比分析;检测结果:15天时,A、C两组生长素含量差别不大;30天、45天时C组植株生长素含量高于A组植株生长素含量。 (4)适度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使用能阻挡紫外线的塑料薄膜解析 在晴朗的中午,A组番茄叶肉细胞同时进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所以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依据表中数据判断,与A组相比,B组番茄叶绿素含量更低,因此B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平均值低的原因最可能是紫外线照射使植物叶绿素含量低,所以光反应弱,影响光反应进而影响暗反应,光合速率低。第6课时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课标要求 探究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关注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及生活的联系。考点一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光合作用强度(1)概念:植物在______________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的数量。(2)表示方法:用一定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定量表示。2.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实验原理:抽去圆形小叶片中的气体后,叶片在水中______,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充满细胞间隙,叶片又会______。光合作用越强,单位时间内圆形小叶片上浮的数量________。(2)实验中变量分析自变量 不同_________控制自变量 调节 进行控制因变量检测因变量 同一时间段内__________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等保持一致(3)实验流程取材→排气→沉水→分组→光照→观察并记录。(4)实验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台灯与小烧杯的距离越近,单位时间内浮起的圆形小叶片也________。(5)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________(单位时间内圆形小叶片中产生的O2越多,浮起的圆形小叶片也越多)。(6)注意事项①打孔时要避开________________,因为其中没有叶绿体,而且会延长圆形小叶片上浮的时间,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②为确保溶液中CO2含量充足,圆形小叶片可以放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内部因素:________的含量、________的含量和活性、叶龄等。(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影响到________(CO2、水)、________________(动力—光能),都可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1.在教材“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叶片上浮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若改用普通灯泡(钨丝)作为光源,应注意什么,怎样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LED灯作为光源,移动LED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 ℃、20 ℃和30 ℃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2.如图为“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盛水玻璃柱吸收灯光热量是使光均匀照射水藻B.向光源方向移动试管,试管内的水温不会有显著变化C.该实验装置测出的植物光合速率为总光合速率D.改变盛水玻璃柱与灯的距离可以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1.外部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①原理:光照强度通过影响植物的__________反应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速度________,产生的NADPH和ATP增多,使暗反应中C3还原过程加快,从而使光合作用产物增加。②曲线分析项目 生理过程 气体交换 生理状态模型A点 只进行_____作用 吸收O2、释放CO2AB段 呼吸作用_____光合作用 吸收O2、释放CO2B点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不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点以后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吸收CO2、______③应用:温室生产中,适当增强____________,以提高光合速率,使作物增产;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阳生植物低,间作套种农作物,可合理利用光能。(2)CO2浓度①原理:CO2影响__________反应阶段,制约________的形成。②曲线分析图1中________点表示CO2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CO2浓度,图2中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__________浓度。B点和B′点都表示CO2________点。③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________CO2浓度,提高光合速率。(3)温度①原理:温度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影响光合作用。②曲线分析AB段 在B点之前,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________B点 酶的________温度,光合速率最大BC段 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下降,光合速率________,50 ℃左右光合速率几乎为零③应用: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速率;晚上适当__________温室内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4)水分①原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________,如植物缺水导致萎蔫,使光合速率下降。另外,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②曲线分析图1表明在农业生产中,可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图2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是因为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部分气孔关闭,影响了________的供应。(5)矿质元素①原理:N、Mg、Fe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元素,若这些元素缺乏,会影响________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②应用:在农业生产上,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增施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2.内部因素(1)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如植物品种不同,以阴生植物、阳生植物为例(2)植物叶片的叶龄、叶绿素含量及酶(3)植物叶面积指数3.多因子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提醒 A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依次为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B点之后: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也可以影响环境。如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不同比例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1.中耕松土能促进植物生长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缺磷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轮作的好处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玉米和大豆的根系深浅不同,植株高矮不同。玉米间作套种大豆可充分利用哪些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定项)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请分析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体现了水的流动性B.给农田施加尿素的主要目的是利于植物合成糖类、脂肪等化合物C.向农田中施加农家肥,不仅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还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定的无机盐D.在酸化土壤中,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4.(2023·山东临沂高三模拟)图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部分物质变化,图2表示玉米在充足CO2、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在生物膜上进行的过程有①②③,⑤过程需要消耗ATPB.图1中,若叶肉细胞内②过程与④过程的速率相等,则玉米植株可正常生长C.图2中,P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限制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D.图2中,若环境中CO2浓度降低,则曲线上的Q点将向左下方移动核心归纳 关于环境因素影响光合速率的两点提醒温度改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当温度改变时,不管是光反应还是暗反应都会受影响,但主要是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比参与光反应的多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CO2浓度很低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但C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植物的细胞呼吸,进而影响光合作用1.(不定项)(2022·湖南,13)在夏季晴朗无云的白天,10时左右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达到峰值,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原因可能是( )A.叶片蒸腾作用强,失水过多使气孔部分关闭,进入体内的CO2量减少B.光合酶活性降低,呼吸酶不受影响,呼吸释放的CO2量大于光合固定的CO2量C.叶绿体内膜上的部分光合色素被光破坏,吸收和传递光能的效率降低D.光反应产物积累,产生反馈抑制,叶片转化光能的能力下降2.(2018·江苏,18)下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A.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3.(2021·辽宁,2)植物工厂是通过光调控和通风控温等措施进行精细管理的高效农业生产系统,常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调控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B.应保持培养液与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同C.合理控制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D.适时通风可提高生产系统内的CO2浓度4.(2021·河北,19)为探究水和氮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玉米植株随机均分成三组,在限制水肥的条件下做如下处理:(1)对照组;(2)施氮组,补充尿素(12 g·m-2);(3)水+氮组,补充尿素(12 g·m-2)同时补水。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自由水/结合水 6.2 6.8 7.8气孔导度/ (mmol·m-2·s-1) 85 65 196叶绿素含量/ (mg·g-1) 9.8 11.8 12.6RuBP羧化酶活性/ (μmol·h-1·g-1) 316 640 716光合速率/ (μmol·m-2·s-1) 6.5 8.5 11.4注:气孔导度反映气孔开放的程度。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两点即可)。补充水分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对氮的________,提高植株氮供应水平。(2)参与光合作用的很多分子都含有氮。氮与________离子参与组成的环式结构使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用于驱动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物质的合成以及________的分解;RuBP羧化酶将CO2转变为羧基加到______分子上,反应形成的产物被还原为糖类。(3)施氮同时补充水分增加了光合速率,这需要足量的CO2供应。据实验结果分析,叶肉细胞CO2供应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22·湖北)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不同,研究证实高浓度臭氧(O3)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用某一高浓度O3连续处理甲、乙两种植物75天,在第55天、65天、75天分别测定植物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注:曲线1:甲对照组,曲线2:乙对照组,曲线3:甲实验组,曲线4:乙实验组。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在高浓度O3处理期间,若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甲、乙植物的光饱和点会_____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2)与图3相比,图2中甲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差异较小,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3分析可得到两个结论:①O3处理75天后,甲、乙两种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明显抑制;②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乙植物的影响大于甲植物,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发现,处理75天后甲、乙植物中的基因A表达量都下降,为确定基因A功能与植物对O3耐受力的关系,使乙植物中基因A过量表达,并用高浓度O3处理75天。若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基因A的功能与乙植物对O3耐受力无关。1.判断关于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叙述(1)水分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2)若适当升高温度,光合速率的增加值小于呼吸速率的增加值,则光补偿点应相应地向右移动( )(3)农作物栽种密度越大,接受光照的叶面积也越大,单位面积产量越高( )(4)阴雨天,菠菜叶肉细胞叶绿体中光反应速率下降、暗反应速率基本不变( )2.判断关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的叙述(1)农作物的合理密植的原理要用到叶面积系数,该系数既影响光能利用率又影响总呼吸速率( )(2)玉米和大豆间作,减少了氮肥的使用量、降低了单位面积的总产量( )(3)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4)农业生产常采用强光植物和弱光植物高矮间作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 )(5)当棉桃被摘掉后,靠近棉桃的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填空默写(1)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2)请分析下图中限制P点和Q点光合速率的因素。如图1、2、3中的曲线分析: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应为_________________,随着该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达到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适当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新人教版鲁湘辽)第三单元 第6课时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学案(含解析).docx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新人教版鲁湘辽)第三单元 第6课时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学案(无答案).docx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新人教版鲁湘辽)第三单元 第6课时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课件(103张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