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中职北师大版经济政治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中职北师大版经济政治与社会

资源简介

专业名称 教学章节 第7课
教学学时 2 授课班级
班级人数 授课地点
学情分析 认知水平 中职生与社会的接触、交往更为频繁,形象思维更为活跃,对社会认知和了解的需求比高中生更为迫切。
知识结构 初中学过思想政治,对经济政治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资源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三单元,本单元是上两个单元的延伸和深化,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本单元从国家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层面阐述了上两个单元有关的知识的根据和基础;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ppt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2. 明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3. 正确观察、分析社会以及国内外常见的政治现象,确立自己的政治方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4. 能够进行正确的政治价值判断和政治行为选择,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过程与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式、启发式
情感教育 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
教学难点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 学 活 动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5分钟) 1.对外开放的伟大成就 2. 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3.经济全球化 4.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回顾上节课内容
新课导入 (2分钟) 【教师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1.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2.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是怎样的呢? 引出本课内容
讲授新课 (65分钟) 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4、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师活动】: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我国的国家机关包括什么? 【多媒体资料】:我国的国家机关 【教师活动】: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总结: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有四项权力,即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教师活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哪些优越性呢? 【学生活动】:“忆一忆”,在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呢?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讨论并积极发言。 【实例分析】:分析案例1-4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找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让学生明确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内涵、和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四项权利的理解 坚持和完善人们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 。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情景铺设】:党的颂歌,引导学生深思中国共产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政党?多媒体展示一些汶川地震时党关怀人民的图片,并展示一些优秀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 【视频资料】: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生活动】:回顾历史,中国的命运几经磨难,是如何拨开乌云见阳光的?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齐声朗诵教材内容 领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的民主党派 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3、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介绍民主党派背景 【教师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表格的填写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突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中国的民族分布【教师讲评】: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多媒体给出的资料、联系实际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关键,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实质。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基层群众自制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教师活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评以及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从根本上认识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伟大意义。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城市社区的群众状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讨论分析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新要求与新期待。
学生实战训练(15分钟) 教材P74页,阅读材料讨论大学生当“村官”,对于加强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有什么意义?
总结提炼 (2分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只有认同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才能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才能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
课后延伸 (1分钟) 布置作业—指导练习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