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业名称 教学章节 第十三课教学学时 2 授课班级班级人数 授课地点学情分析 认知水平 中职生与社会的接触、交往更为频繁,形象思维更为活跃,对社会认知和了解的需求比高中生更为迫切。知识结构 初中学过思想政治,对经济政治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资源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建设和谐文化,主要讲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生通过图片认识中国文化元素,文化的多样性;能正确对待各种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价值取向所起的引领作用。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ppt课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不同性质文化的不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3. 从自己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实际行动化解、消除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 4.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投身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 5. 辨析身边的文化现象,认识不同性质文化的不同作用。过程与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式、启发式情感教育 从实际出发,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树立对待各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 学 活 动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 (5分钟) 1.教育是兴邦之本 2.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3.医疗保障体系 4.社会保障体系新课导入 (5分钟) 【课首案例】歌曲《中国话》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教师点拨】:“中国文化热”一方面与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是中国国际影响力上升的标志。另一方面,中国文化本身也独具魅力,1988年一些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在会议结束时发表“巴黎宣言”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60分钟) 十三课 建设和谐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的性质和作用 1.文化的性质 2.文化的作用 【教师活动】讲解文化的性质: (1)创造性 (2)承继性 (3)地域性或民族性 (4)价值性 作用:文化可以促进人的社会化,提供思维和行为模式。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文化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先导作用。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学生活动】结合多媒体给出的资料和教材的内容,认真总结归纳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文化的作用,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 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观念文化三类。(二) 建设和谐文化 培育文明风尚 1、和谐文化 【教师提问】:每个同学思考自己理想的社会文化现实是什么? 【教师引导】:和谐文化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努力,保证和谐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2、文化类型 【多媒体资料】:多媒体展示案例:“北大精神” (校园文化) 【教师提问】:北大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我校应该建设怎样的校园文化? 【多媒体资料】:多媒体展示海尔洗衣机的案例 回答问题:海尔为什么能把不利变为有利? 海尔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多媒体资料】多媒体展示案例:“张潇艺之死”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发言,深刻理解什么是企业生存之道。 【学生活动】:讨论如何文明上网? 青少年学生是全体社会成员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校园文化不但对学校有影响力,同时还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缩影。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教师引导】: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有哪些?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案例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舞动的北京” 【教师提问】:“舞动的北京”代表什么? 【案例展示】多媒体展示案例“多难兴邦” 【教师提问】:“多难兴邦”代表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多难兴邦献大爱,一代忠良报国恩。”学生实战训练(15分钟) 【思维拓展】有的专家认为:“一个国家存在着两种实力,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 教师提问: 你理解硬实力、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吗? 你是如何看待文化的作用的? 学生讨论总结提炼 (2分钟) 本课主要学习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学习,辨析身边的文化现象,认识不同性质文化的不同作用,树立积极投身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想。课后延伸 (1分钟) 布置作业 指导练习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