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12.2 滑轮【课程标准】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课程内容要求 学生必做实验2011版 3. 2. 3 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例2 测量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3. 2. 4 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活动建议: 查找资料,了解人类利用机械的历程,写一篇调查报告。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022版 3. 2. 3 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途径。 例3 测量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3. 2. 4 能说出人类使用的一些机械。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活动建议: (1)查阅资料,了解人类利用机械的大致历程,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2)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古代水磨、水碓等机械,写一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目标】1. 认识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2.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重点)3. 知道滑轮组的使用及特点;(重点)4. 了解轮轴和斜面的简单应用。除了杠杆之外,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家在生活中见过滑轮吗?使用滑轮有什么特点呢?装卸设备有个重要部件(滑轮)旗杆的顶端有一个滑轮窗帘盒上有一个滑轮【课堂导入·观察与思考】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轴轮槽认识滑轮定滑轮动滑轮认识滑轮滑轮有两种基本的使用方法如图所示,大人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想帮忙,却把自己吊了上去。想想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想想议议】问题:用绳和一个滑轮,将砝码提到高处,你有什么方法?1. 定滑轮:使用滑轮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2. 使用定滑轮时,有什么特点?定滑轮旗杆顶的定滑轮提出问题:(1)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2)使用定滑轮是否省了距离(或需要移动更大的距离)?一、定滑轮进行实验:① 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钩码的重力。② 使用定滑轮缓缓提升同一物体,记录整个过程中用力大小、物体移动距离及动力移动的距离、动力的方向。③ 竖直拉升、斜着拉升,改变拉力的方向,观察拉力大小。研究定滑轮的特点实验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拉力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m1. 5 竖直向上 0. 3 1. 6 竖直向下 0. 31. 5 竖直向上 0. 3 1. 4 斜向下 0. 31 竖直向上 0. 4 1. 1 竖直向下 0. 4实验结论: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力的关系:F 与 G 一样大,不省力 。(2)施力的方向:改变。(3)绳端移动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相等。研究定滑轮的特点实验3. 定滑轮的实质定滑轮实质上是等臂杠杆支点在轴心O处;拉力F1是动力,重物的拉力是阻力F2;两个力臂 L1、L2 都等于轮半径。改变拉力方向,还是等臂杠杆,所以使用定滑轮,无论拉力方向怎么样,F=G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高度h相等:S绳=h物L1= L2 ; F1=F2 = G (不计摩擦)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一、定滑轮l2l1OF2F11. 动滑轮:使用滑轮时,物体和滑轮一起被提高。还可以像下图一样,使用滑轮把物体提到高处。提出问题:(1)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2)用动滑轮提重物有什么优越性?通过实验探究。动滑轮电动起重机的动滑轮二、动滑轮2. 使用动滑轮时,有什么特点?① 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钩码的重力;② 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重物移动的距离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③ 将测量结果填入表格。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注意:单独使用动滑轮时,拉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即:物体运动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朝向一致。研究动滑轮的特点实验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拉力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m2 竖直向上 0. 4 1. 1 竖直向下 0. 82 竖直向上 0. 3 1. 2 竖直向下 0. 61 竖直向上 0. 2 0. 6 竖直向下 0. 4实验结论:(1)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F= G。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2)绳端移动距离:S=2h研究动滑轮的特点实验使用动滑轮的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动一倍的距离,且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 动滑轮的实质:支点在绳和轮相切的 O 处;拉力 F1 是动力,重物的拉力是阻力 F2;动力臂 l1 是轮直径;阻力臂 l2 是轮半径。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F2. L2L1= 2L2 ; F1=F2 = G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1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高度h:S绳=2h物二、动滑轮杠杆的支点在 O 点处OAFl2 = Rl1= 2ROGFG图中滑轮为定滑轮,大人对绳子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且小于大人自身重力,因此大人可将重物通过定滑轮吊到二楼。而孩子对绳子的拉力小于重物的重力,且重物的重力大于孩子的重力,因此孩子被吊到二楼。小孩用什么办法能在地面上把这袋东西拉上去?【想想议议】1. 滑轮组: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滑轮组。三、滑轮组定滑轮能改变拉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小孩能在地面上把这袋东西拉上去。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几种组合?这样的组合各有什么特点?讨论2. 滑轮的组合n:承担重的绳子段数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在不计绳重、摩擦及动滑轮自重时:使用滑轮组省了力,但是费距离。三、滑轮组n=3S=3hn=2S=2h3. 使用滑轮组的特点:(1)拉力 F 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n 有关。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2)拉力 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n 倍,即: s = nhF= (G + G动)1n不计绳重和摩擦但考虑滑轮重:F =1nG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3)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与被物体的速度的关系:v绳=n·v物三、滑轮组用n= — 或 n= — 来求,当 n 不是整数时,要采用只入不舍的“进一法”处理小数位。GFsh4. 滑轮组的组装(1)确定绳子的段数(2)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当承重绳子的段数 n 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在动滑轮上;当承重绳子的段数 n 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在定滑轮上;概括为“奇动偶定”。三、滑轮组除了杠杆和滑轮,简单机械家族中还有轮轴、斜面、螺旋等。1. 轮轴(1)轮轴: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圆柱固定在同一轴线上组成,大的称为轮,小的称为轴。轮轴各种轮轴四、其他简单机械(2)轮轴的实质:轮轴实质可看做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如图所示:轮轴作为杠杆的支点在轴心 O ,轮半径 R 是动力臂,轴半径 r 阻力臂。四、其他简单机械(3)轮轴的原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 R = F2 · r当动力作用在轮上时,轮轴是一个省力杠杆,但费距离。由 F2=G得:F1· R = G · r当动力作用在轴上,轮轴又将起到什么作用?因为: R >r所以:F1四、其他简单机械2. 斜面(1)斜面:是一个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的倾斜平面。(2)使用斜面可以省力。通过斜面将一个大箱子推进车厢,通常要比把箱子直接从地面搬到车厢省劲多了斜面可以省力。徒手搬运利用斜面搬运四、其他简单机械(3)斜面的原理如果不计斜面和物体的摩擦:Gh=FLF=Gh/L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沿着长为L,高为h的斜面,用大小为F的力推上去的过程中:斜面的分析如果不计摩擦,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拉力就是物体重力的几分之一。斜面是一种省力的机械。盘山公路四、其他简单机械3. 螺旋——特殊的斜面螺丝钉较容易被旋进木板,螺旋千斤顶能轻松把汽车顶起来,都是利用斜面的原理。除了省力,还可以将旋转运动与沿轴向运动进行互相转化。螺旋可以看做是绕在圆柱上的斜面。螺杆木螺丝千斤顶把三角形的纸片绕在铅笔上,你可以体会到斜面变形成为螺旋的过程四、其他简单机械【本课小结】【典例精析】知识点1:定滑轮如图所示是利用定滑轮匀速提升物体的三种方法,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和F3,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F1>F2>F3B.F1<F2<F3C.F1=F2=F3D.F2>F1>F3【典例精析】知识点2:动滑轮小可在 A 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 200N 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_______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_______N。10020【典例精析】知识点2:动滑轮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拉力分别是 F1、F2、F3,这三个力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 S1、S2、S3,移动速度分别为 v1、v2、v3,不计滑轮摩擦,则A . F1:F2:F3=2:1:4 S1:S2:S3=2:1:4B . F1:F2:F3=2:1:4 S1:S2:S3=2:4:1C . F1:F2:F3=2:4:1 v1:v2:v3=2:1:4D . F1:F2:F3=2:1:4 v1:v2:v3=2:4:1【典例精析】知识点3:滑轮组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A B C D【典例精析】知识点3:滑轮组如图所示,物体 A 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 0.2m/s 的速度匀速运动了 5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的8N,(不计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拉力 F 做功的功率为A.1.6WB.8WC.3.2WD.16W【典例精析】知识点3:滑轮组一个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从地面提升到楼顶,要求绳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请你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典例精析】知识点4:轮轴和斜面如图所示,下列简单机械中,忽略杠杆、滑轮的自重、绳重及摩擦,当提起同一重物时,最省力的是A B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