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3张PPT)第1课时细胞的增殖课标要求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考点一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考点二 有丝分裂的过程内容索引课时精练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考点一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1.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通过 增加 的过程。(2)意义: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 的基础。①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②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 和分化逐渐发育为 。生物体内不断地有细胞 、死亡,需要通过细胞 加以 。(3)过程:包括 和 两个相连续的过程。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细胞分裂细胞数量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增殖成体衰老增殖补充物质准备细胞分裂2.细胞周期(1)前提条件: 的细胞。(2)时间起点:_______________终点:_________________(3)图示含义连续分裂一次分裂完成时下一次分裂完成时分裂间期分裂期(4)分裂间期与分裂期的联系: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 和 ,同时细胞有适度的 。(5)特点: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的_____也不同。DNA分子的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生长不同比例源于必修1 P115“思维训练”:(1)细胞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2)从物质运输的效率看,细胞不能太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并说明原因。越小细胞越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提示 不是,因为细胞中众多的必需物质和细胞器,都需要一定的容纳空间。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部分检验点如下图所示。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为研究某一时期细胞的代谢、增殖或凋亡,常采取一些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这就是细胞同步化技术。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1)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①在细胞快速增殖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抑制剂,主要激活检测点 ,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 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染色体数目不变,核DNA数目加倍。2G2、MS②在细胞快速增殖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 ,抑制纺锤体形成,主要激活检验点 ,使细胞停滞于中期,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处理的细胞染色体数目 ,该物质起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 期。③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 (填“间期”或“分裂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秋水仙素4加倍前间期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长度不同B.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周期C.细胞周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D.观察有丝分裂应选择细胞周期长的材料√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基因控制,此外还受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不同物种的细胞所含有的基因不同,因此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长度不同,细胞周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A、C正确;只有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因此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周期,B正确;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期时间越长,占细胞周期的比例越大,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数越多,因此观察有丝分裂应选择细胞分裂期比例大的材料,D错误。2.(不定项)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翻译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这种特异性siRNA内含有氢键B.这种特异性siRNA会使细胞周期加快C.细胞周期蛋白A可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D.细胞周期蛋白A的合成会受此种特异性siRNA的影响√(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周期性。如下图中甲细胞就无细胞周期,而乙细胞进行连续的细胞分裂,具有细胞周期。(2)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不正常分裂)。归纳提升具有细胞周期的前提条件考点二有丝分裂的过程时期 图示 主要变化特征前期 ①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由一个共同的 连接着的并列的姐妹 ;② 逐渐解体, 逐渐消失;③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 ;④ 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1.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着丝粒染色单体核仁核膜纺锤体染色体中期 ①纺锤丝牵引 运动,使其着丝粒排列在______上;②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后期 ①每个 分裂成两个, 分开,染色体数目 ;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 ,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 完全相同的染色体末期 ①染色体变成 ,纺锤丝消失;② 、 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③赤道板位置出现 并逐渐扩展形成新的_______染色体赤道板着丝粒姐妹染色单体加倍细胞两极染色质丝核膜核仁细胞板细胞壁形态和数目时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无 的倍增(低等植物细胞除外) 完成 的倍增前期 发出 形成纺锤体 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________形成纺锤体末期 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质 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质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中心粒中心粒细胞两极纺锤丝中心粒星射线细胞板细胞膜3.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 (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 ,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 。复制DNA遗传的稳定性4.无丝分裂(1)特点: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的变化。(2)过程①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②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3)实例: 的无丝分裂。染色体和纺锤丝蛙的红细胞1.赤道板和细胞板的区别是什么?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提示 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结构,类似于地球赤道,是一个位置;而细胞板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2.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一般不发生在分裂期,原因是什么?提示 分裂期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不容易解旋进行转录。3.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的分裂是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如何验证你的结论?提示 不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中的细胞,抑制纺锤体形成,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仍可以分裂,从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这就说明着丝粒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所致。3.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A.①④⑤③②B.②③①④⑤C.①⑤④③②D.⑤④③②①√图①为分裂间期,图②为末期,图③为后期,图④为中期,图⑤为前期,故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为①⑤④③②,C正确。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4.某同学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后,绘制的各时期细胞图如下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的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B.图中M为细胞板、N为核仁、P为星射线C.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D.细胞④内有蛋白质的合成,且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①前期、⑤中期、②后期、③末期,A正确;因图示为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所以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图中P为纺锤丝,B错误;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同步进行,C正确;细胞④对应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该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以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正确。5.在高等动物体内,某些迅速增殖的组织,如口腔上皮细胞、伤口附近的细胞等可以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形成新细胞。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B.不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C.蛙的红细胞可通过无丝分裂增殖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无丝分裂的特点是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A、D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有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平均分配,B错误。三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1.(2021·全国乙,1)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1234√已知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共8个DNA分子,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A正确;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故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B正确;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易于观察染色体,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由8条变成16条,同源染色体不分离,D错误。12342.(2018·全国Ⅰ,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1234根据图示,相同时间内,乙和丙两组中的细胞数目都大于甲组,由于甲组未加药物,且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所以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和丙组为加入药物X组,丙组后半段的细胞数目低于乙组,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因此乙组加入了药物X,丙组先加入药物X,后加入药物D,故A、B正确,C错误;若药物X为蛋白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因此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使得药物X失去活性,D正确。12343.(2020·浙江1月选考,16)下列关于用不同方法处理与培养小鼠骨髓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缺乏营养物质的培养液培养,会使M期细胞减少B.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不影响G1期细胞进入S期C.用促进细胞分裂的试剂处理,G2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加D.用仅含适量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培养,S期细胞的数量增加1234√4.(2022·浙江1月选考,18)某多细胞动物具有多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多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两者可组成多种有活性的CDK-cyclin复合体,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细胞周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有差异B.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有序转换受不同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C.抑制某种CDK-cyclin复合体的活性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D.一个细胞周期中,调控不同阶段的CDK-cyclin复合体会同步发生周期性变化√1234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同,A正确;根据题意“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可知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有序转换受不同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因此抑制某种CDK-cyclin复合体的活性可使各阶段之间的转化受抑制,从而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B、C正确;由于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变化不是同步的,因此调控不同阶段的CDK-cyclin复合体不会同步发生周期性变化,D错误。12341.判断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1)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积/细胞体积的值有所减小( )(2)在“运用模型作解释”实验中物质运输的效率可用物质进入细胞的深度来表示( )(3)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一般也没有细胞周期( )√五分钟 查落实×√2.判断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1)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2)使用高倍镜可观察到赤道板和细胞板的时期分别是中期和末期( )(3)蛙的红细胞能通过无丝分裂增殖,人的红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4)有核膜和核仁的时期,细胞内的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能较为活跃( )(5)除中心体之外的细胞器在子细胞中的分配是随机的( )×√×√√3.填空默写(1)(必修1 P111)细胞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一个细胞周期。(2)(必修1 P111)细胞周期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 ,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3)(必修1 P11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______________。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遗传的稳定性(4)据下面两幅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A图表示 (填“高等动物细胞”或“高等植物细胞”),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图表示 (填“植物”或“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 期,此时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无中心体,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四课时精练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多细胞生物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以及细胞核的体积都限制了细胞长大B.多细胞生物体的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C.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D.多细胞生物体的体积的增大既靠细胞的分裂,又靠细胞的生长√1234567891011121314细胞长大的限制因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以及细胞核的体积,A正确;单细胞生物体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的体积,多细胞生物体的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B正确;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C错误;多细胞生物体的体积的增大靠细胞的分裂与细胞的生长,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2.如图表示一个连续分裂细胞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线段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b和c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时期细胞有适度生长B.抑制DNA复制,细胞会停留在b或d阶段C.进行分裂的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周期D.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b、d时期,是由于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1234567891011121314√一个细胞周期包括时间较长的分裂间期和时间较短的分裂期,b代表分裂间期,此时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有适度生长,c代表分裂期,A正确;抑制DNA复制,细胞会停留在分裂间期b或d阶段,B正确;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进行分裂的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周期,C正确;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b或d阶段,此时DNA进行复制,容易发生差错,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3.(2023·山东济宁高三期末)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细胞分裂的顺序是图1→图4→图2→图3B.图2与图4相比,细胞中的核DNA数目不变,但染色体数目加倍C.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作用于图2细胞所属时期D.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图4,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图3√1234567891011121314据图示可知,上述细胞分裂的顺序是图1分裂间期→图4前期→图2后期→图3末期,A正确;在图2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核DNA数目不变,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即图4时期,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图4,C错误;图4是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出现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图3是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再分裂,A错误;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但主要以有丝分裂为主,D正确。4.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成熟红细胞进行的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B.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C.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D.对于真核生物来说,有丝分裂是其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12345678910111213145.下图表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⑨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C.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进入后期,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和8条染色单体√1234567891011121314⑨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A正确;④是一条染色体,由两条相同的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构成,B正确;图中所示的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共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进入后期,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6.如图是青蛙红细胞无丝分裂全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据图判断,无丝分裂过程中不需要进行DNA的复制B.图中信息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青蛙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D.青蛙红细胞核DNA分子上具有合成青蛙血红蛋白的基因1234567891011121314√无丝分裂过程中也需要进行DNA复制,A错误;青蛙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C正确;青蛙的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其核内DNA分子上具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7.(2023·江苏六校高三联合模考)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检测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B.所有处在分裂期的细胞都位于a峰C.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的复制D.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的2倍1234567891011121314√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b峰细胞的数量,可以看出实验组中进行DNA复制的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说明该药物对癌细胞DNA复制有抑制作用,A正确;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细胞中DNA是加倍的,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b峰中,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在a峰与b峰之间细胞内的DNA在逐渐加倍,所以正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C正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a峰中的细胞的DNA含量均为40,在b峰中的细胞的DNA含量均为80,所以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8.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当细胞周期中某一节点出现“异常事件”,调节机制就被激活,排除“故障”或使细胞周期中断。如G2期末检验点主要检测复制后的DNA是否损伤,细胞中合成的物质是否够多,细胞的体积是否足够大;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能够检查纺锤体是否正确组装,纺锤丝是否正确连接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上。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G2期末检验通过后,说明具备分裂条件,细胞将进入分裂期B.SAC检验未通过,细胞将停留在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状态C.细胞周期检验点往往与相应的分子修复机制共同作用D.有的细胞可能因某些原因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增殖√1234567891011121314细胞周期的顺序是G1→S→G2→M,G2期正常完成后,细胞将进入分裂期,A正确;纺锤体的形成是在有丝分裂的前期,若SAC检验未通过,细胞将停留在分裂前期,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B错误;由题干信息“当细胞周期中某一节点出现‘异常事件’,调节机制就被激活,排除‘故障’或使细胞周期中断”可知,细胞周期检验点往往与相应的分子修复机制共同作用,C正确;有的细胞可能因某些原因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处于休眠期,如B细胞,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9.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某一阶段出现异常时,细胞会通过调控排除故障,或中断细胞周期处于静息状态。如缺少某种氨基酸时,细胞会终止间期蛋白质的合成,变成静息状态,补充营养后,则重新启动合成。下列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进入静息状态可以避免物质和能量的浪费B.进入分裂期,中心粒倍增,并在移向细胞两极过程中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蛋白质合成中断后,重新启动的过程受基因调控D.观察细胞分裂时,应选择分裂期相对较长的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细胞进入静息状态,停止分裂,减少利用物质和能量,A正确;中心粒倍增发生在分裂间期,而不是分裂期,B错误;细胞分裂的进程受基因调控,C正确;选择分裂期相对较长的细胞,这样比较容易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0.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如图所示的检验机制,SAC蛋白是该机制的重要蛋白质,其对染色体复制后能否正确分离进行检测并作出应答。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A.图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B.如果染色体与纺锤体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SAC蛋白会很快失活并脱离C.SAC蛋白异常失活,细胞将停止在分裂中期,最终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当所有染色体上的SAC蛋白都脱离后,APC被激活,细胞才能进入分裂后期√1234567891011121314√√图a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正确;如图所示,一开始SAC蛋白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上,如果染色体与纺锤体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SAC蛋白会很快失活并脱离,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如果SAC蛋白异常失活,细胞检验机制失效,将会引起染色体错误分配,不能平均进入子细胞,而不是停止在分裂中期,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当所有的SAC蛋白都脱离后,APC被激活,细胞进入图d所示的时期,在后期促进因子(APC)的作用下进入有丝分裂后期,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1.(2023·辽宁沈阳高三期末)细胞周期受到一系列功能蛋白的调控。如p53蛋白是一种由抑癌基因控制的蛋白质,可以判断DNA损伤的程度。若损伤小,该蛋白能促使DNA自我修复;若DNA损伤大,则诱导细胞凋亡。蛋白激酶CDK2被周期蛋白Cyclin E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蛋白激酶CDK1被周期蛋白Cyclin B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则细胞不能分裂B.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延长C.抑制Cyclin B基因的表达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交界处D.Cyclin E可能与细胞内染色质螺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密切相关√1234567891011121314√p53蛋白是一种由抑癌基因控制的蛋白质,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则细胞分裂更旺盛,A错误;蛋白激酶CDK1被周期蛋白Cyclin B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抑制Cyclin B基因的表达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交界处,C正确;蛋白激酶CDK2被周期蛋白Cyclin E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而胞内染色质螺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在前期,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2.(2023·江苏省南师附中高三模拟)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胸苷(TdR)双阻断法可以使细胞周期同步化。TdR使得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如图为科研人员利用TdR双阻断法使宫颈癌细胞群细胞周期同步化的过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次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A.M期核DNA含量与G2期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同B.①处理后所有细胞停留在S期和G1/S的交界处C.②处理的时间应不能短于S期时长,不能长于G1期、G2期和M期的时长总和D.③处理的时间如果短于G1+G2+M,无法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1234567891011121314√M期为分裂期,该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经过4n到2n的变化,而G2期细胞中核DNA数目为4n,可见M期核DNA含量与G2期细胞中核DNA含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A错误;TdR使得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因此①处理后培养时间大于G2+M+G1之后,所有细胞停留在S期和G1/S的交界处,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②处理是为了让S期的细胞都离开S期,因此该处理的时间应不能短于S期时长,不能长于G1期、G2期和M期的时长总和,C正确;第二次加入胸苷的时机,即③处理的时间应该在所有细胞都离开S期,且还没有细胞进入下一个S期时,因此处理的时间为不能短于G1+G2+M,否则无法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三、非选择题13.研究发现,细胞周期的控制有三个关键点:从G1期到S期,从G2期到M期,从中期到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蛋白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中,蛋白质复合物(APC)、分离酶(SEP)、保全素(SCR)是调控的关键因素,其中分离酶(SEP)能将黏连蛋白水解,蛋白质复合物(APC)是细胞周期从中期到后期的调控因子。分离酶(SEP)的活性需要被严密调控,保全素(SCR)能与分离酶(SEP)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1234567891011121314细胞分裂过程中三种物质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小鼠受精卵细胞以____分裂方式,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保证亲子代细胞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该分裂过程中黏连蛋白被水解的时期是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有丝复制并均分到子细胞中有丝分裂后期(2)在人类细胞中,分离酶在分裂间期时被阻挡在细胞核外,如果此时核膜的通透性发生不恰当地改变,最终会导致无法保证DNA平均分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核膜的通透性的改变,使分离酶进入细胞核内,水解黏连蛋白,使得姐妹染色单体提早分离,使得染色体分配混乱,导致DNA无法平均分配(3)根据题中信息,推测蛋白质复合物APC在细胞周期中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APC在分裂中期将保全素(SCR)分解,释放分离酶,分离酶分解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蛋白,为染色单体移向细胞两极,完成DNA均分做准备请据表分析,Numb蛋白与细胞分裂进入____期有关,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Numb蛋白的表达,使得实验组中G2期的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M因抑制(4)细胞分裂过程中还伴随着一系列周期相关分子信号的启动,研究发现蛋白Numb参与细胞周期进程的调控。为了研究Numb蛋白的功能,研究者对实验组细胞(通过干扰RNA以抑制Numb蛋白的表达)和对照组细胞(不作处理)中处于各时期的细胞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 G1 S G2 M(分裂期)实验组 34% 29% 28% 9%对照组 34% 29% 34% 3%14.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在细胞周期中有一系列检验点对细胞增殖进行严密监控,确保细胞增殖严格有序地进行。只有相应的过程检验合格,细胞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时期。图1表示细胞周期简图及相应检验点位置,字母表示时期,已知核DNA的复制是在D时期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结果发现视野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制片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分裂间期持续时间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大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结果发现视野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原因是分裂间期持续时间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大,分裂期持续时间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小。该实验的制片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234567891011121314(2)图1中检验染色体是否都与纺锤体相连的检验点是________,此检验点对有丝分裂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检验点5确保染色体能够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根据细胞各分裂时期的特征可知,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且染色体的着丝粒都与纺锤体相连。结合题意可知,图1中核DNA的复制是在D时期完成的,则D时期为S期,那么A时期为G2期,则B为分裂期,图中由A时期通过检验点4进入B时期,则B时期中检验点5属于分裂期中期的时段,因此可以通过检验点5检验染色体是否都与纺锤体相连。染色体的着丝粒都与纺锤体相连,可以确保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能够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1234567891011121314(3)研究发现,细胞是否能通过检验点与周期蛋白和CDK蛋白有关。已知周期蛋白含量呈周期性变化,当其含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与CDK结合后,会形成周期蛋白—CDK复合物,而该复合物能帮助细胞通过检验点。如图2中的周期蛋白1与CDK1结合后会形成复合物MPF,从而促进细胞从G2期进入M期。①根据以上信息推测,MPF除了能够促进动物细胞内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外,还能促进动物细胞发生的变化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促进核仁解体,核膜消失;促进中1234567891011121314由题干信息“周期蛋白1与CDK1结合形成复合物MPF,从而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可知MPF可促进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前期,而分裂前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染色质螺旋化、核膜消失、纺锤体形成、核仁解体。1234567891011121314②若将M期细胞的细胞质注入G2期细胞中,则G2期细胞进入M期的时间提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MPF,该物质能够促进细胞从G2期进入M期由于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MPF,该物质能够促进细胞从G2期进入M期,因此若将M期细胞的细胞质注入G2期细胞中,则G2期细胞进入M期的时间将提前。1234567891011121314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课标要求 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考点一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1.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2)意义: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①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②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生物体内不断地有细胞衰老、死亡,需要通过细胞增殖加以补充。(3)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2.细胞周期(1)前提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2)时间(3)图示含义(4)分裂间期与分裂期的联系: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5)特点: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不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源于必修1 P115“思维训练”:(1)细胞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2)从物质运输的效率看,细胞不能太大的原因是细胞越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3)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并说明原因。提示 不是,因为细胞中众多的必需物质和细胞器,都需要一定的容纳空间。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部分检验点如下图所示。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为研究某一时期细胞的代谢、增殖或凋亡,常采取一些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这就是细胞同步化技术。(1)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数量的变化是染色体数目不变,核DNA数目加倍。(2)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①在细胞快速增殖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抑制剂,主要激活检测点2,处于G2、M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S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②在细胞快速增殖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主要激活检验点4,使细胞停滞于中期,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处理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该物质起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前期。③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填“间期”或“分裂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长度不同B.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周期C.细胞周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D.观察有丝分裂应选择细胞周期长的材料答案 D解析 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基因控制,此外还受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不同物种的细胞所含有的基因不同,因此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长度不同,细胞周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A、C正确;只有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因此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周期,B正确;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期时间越长,占细胞周期的比例越大,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数越多,因此观察有丝分裂应选择细胞分裂期比例大的材料,D错误。2.(不定项)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翻译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这种特异性siRNA内含有氢键B.这种特异性siRNA会使细胞周期加快C.细胞周期蛋白A可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D.细胞周期蛋白A的合成会受此种特异性siRNA的影响答案 B归纳提升 具有细胞周期的前提条件(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周期性。如下图中甲细胞就无细胞周期,而乙细胞进行连续的细胞分裂,具有细胞周期。(2)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不正常分裂)。考点二 有丝分裂的过程1.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期 图示 主要变化特征前期 ①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粒连接着的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 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③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 ④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中期 ①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其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后期 ①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末期 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丝,纺锤丝消失; ②核膜、核仁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③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时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无中心粒的倍增(低等植物细胞除外) 完成中心粒的倍增前期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 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质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质3.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4.无丝分裂(1)特点: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2)过程①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②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3)实例: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1.赤道板和细胞板的区别是什么?提示 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结构,类似于地球赤道,是一个位置;而细胞板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2.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一般不发生在分裂期,原因是什么?提示 分裂期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不容易解旋进行转录。3.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的分裂是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如何验证你的结论?提示 不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中的细胞,抑制纺锤体形成,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仍可以分裂,从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这就说明着丝粒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所致。3.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答案 C解析 图①为分裂间期,图②为末期,图③为后期,图④为中期,图⑤为前期,故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为①⑤④③②,C正确。4.某同学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后,绘制的各时期细胞图如下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的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B.图中M为细胞板、N为核仁、P为星射线C.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D.细胞④内有蛋白质的合成,且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答案 B解析 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①前期、⑤中期、②后期、③末期,A正确;因图示为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所以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图中P为纺锤丝,B错误;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同步进行,C正确;细胞④对应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该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以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正确。5.在高等动物体内,某些迅速增殖的组织,如口腔上皮细胞、伤口附近的细胞等可以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形成新细胞。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B.不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C.蛙的红细胞可通过无丝分裂增殖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答案 B解析 无丝分裂的特点是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A、D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有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平均分配,B错误。1.(2021·全国乙,1)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答案 D解析 已知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共8个DNA分子,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A正确;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故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B正确;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易于观察染色体,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由8条变成16条,同源染色体不分离,D错误。2.(2018·全国Ⅰ,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答案 C解析 根据图示,相同时间内,乙和丙两组中的细胞数目都大于甲组,由于甲组未加药物,且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所以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和丙组为加入药物X组,丙组后半段的细胞数目低于乙组,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因此乙组加入了药物X,丙组先加入药物X,后加入药物D,故A、B正确,C错误;若药物X为蛋白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因此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使得药物X失去活性,D正确。3.(2020·浙江1月选考,16)下列关于用不同方法处理与培养小鼠骨髓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缺乏营养物质的培养液培养,会使M期细胞减少B.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不影响G1期细胞进入S期C.用促进细胞分裂的试剂处理,G2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加D.用仅含适量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培养,S期细胞的数量增加答案 A4.(2022·浙江1月选考,18)某多细胞动物具有多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多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两者可组成多种有活性的CDK-cyclin复合体,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细胞周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有差异B.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有序转换受不同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C.抑制某种CDK-cyclin复合体的活性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D.一个细胞周期中,调控不同阶段的CDK-cyclin复合体会同步发生周期性变化答案 D解析 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同,A正确;根据题意“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可知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有序转换受不同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因此抑制某种CDK-cyclin复合体的活性可使各阶段之间的转化受抑制,从而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B、C正确;由于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变化不是同步的,因此调控不同阶段的CDK-cyclin复合体不会同步发生周期性变化,D错误。1.判断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1)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积/细胞体积的值有所减小( √ )(2)在“运用模型作解释”实验中物质运输的效率可用物质进入细胞的深度来表示( × )(3)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一般也没有细胞周期( √ )2.判断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1)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 )(2)使用高倍镜可观察到赤道板和细胞板的时期分别是中期和末期( × )(3)蛙的红细胞能通过无丝分裂增殖,人的红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 )(4)有核膜和核仁的时期,细胞内的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能较为活跃( √ )(5)除中心体之外的细胞器在子细胞中的分配是随机的( √ )3.填空默写(1)(必修1 P11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2)(必修1 P111)细胞周期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3)(必修1 P11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4)据下面两幅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A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填“高等动物细胞”或“高等植物细胞”),判断的理由:具有细胞壁;无中心体,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②B图表示动物(填“植物”或“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课时精练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多细胞生物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以及细胞核的体积都限制了细胞长大B.多细胞生物体的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C.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D.多细胞生物体的体积的增大既靠细胞的分裂,又靠细胞的生长答案 C解析 细胞长大的限制因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以及细胞核的体积,A正确;单细胞生物体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的体积,多细胞生物体的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B正确;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C错误;多细胞生物体的体积的增大靠细胞的分裂与细胞的生长,D正确。2.如图表示一个连续分裂细胞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线段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b和c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时期细胞有适度生长B.抑制DNA复制,细胞会停留在b或d阶段C.进行分裂的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周期D.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b、d时期,是由于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答案 D解析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时间较长的分裂间期和时间较短的分裂期,b代表分裂间期,此时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有适度生长,c代表分裂期,A正确;抑制DNA复制,细胞会停留在分裂间期b或d阶段,B正确;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进行分裂的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周期,C正确;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b或d阶段,此时DNA进行复制,容易发生差错,D错误。3.(2023·山东济宁高三期末)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细胞分裂的顺序是图1→图4→图2→图3B.图2与图4相比,细胞中的核DNA数目不变,但染色体数目加倍C.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作用于图2细胞所属时期D.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图4,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图3答案 C解析 据图示可知,上述细胞分裂的顺序是图1分裂间期→图4前期→图2后期→图3末期,A正确;在图2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核DNA数目不变,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即图4时期,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图4,C错误;图4是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出现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图3是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D正确。4.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成熟红细胞进行的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B.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C.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D.对于真核生物来说,有丝分裂是其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答案 A解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再分裂,A错误;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但主要以有丝分裂为主,D正确。5.下图表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⑨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C.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进入后期,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和8条染色单体答案 D解析 ⑨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A正确;④是一条染色体,由两条相同的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构成,B正确;图中所示的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共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进入后期,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D错误。6.如图是青蛙红细胞无丝分裂全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判断,无丝分裂过程中不需要进行DNA的复制B.图中信息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青蛙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D.青蛙红细胞核DNA分子上具有合成青蛙血红蛋白的基因答案 A解析 无丝分裂过程中也需要进行DNA复制,A错误;青蛙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C正确;青蛙的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其核内DNA分子上具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D正确。7.(2023·江苏六校高三联合模考)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检测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B.所有处在分裂期的细胞都位于a峰C.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的复制D.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的2倍答案 B解析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b峰细胞的数量,可以看出实验组中进行DNA复制的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说明该药物对癌细胞DNA复制有抑制作用,A正确;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细胞中DNA是加倍的,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b峰中,B错误;在a峰与b峰之间细胞内的DNA在逐渐加倍,所以正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C正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a峰中的细胞的DNA含量均为40,在b峰中的细胞的DNA含量均为80,所以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D正确。8.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当细胞周期中某一节点出现“异常事件”,调节机制就被激活,排除“故障”或使细胞周期中断。如G2期末检验点主要检测复制后的DNA是否损伤,细胞中合成的物质是否够多,细胞的体积是否足够大;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能够检查纺锤体是否正确组装,纺锤丝是否正确连接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上。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G2期末检验通过后,说明具备分裂条件,细胞将进入分裂期B.SAC检验未通过,细胞将停留在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状态C.细胞周期检验点往往与相应的分子修复机制共同作用D.有的细胞可能因某些原因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增殖答案 B解析 细胞周期的顺序是G1→S→G2→M,G2期正常完成后,细胞将进入分裂期,A正确;纺锤体的形成是在有丝分裂的前期,若SAC检验未通过,细胞将停留在分裂前期,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B错误;由题干信息“当细胞周期中某一节点出现‘异常事件’,调节机制就被激活,排除‘故障’或使细胞周期中断”可知,细胞周期检验点往往与相应的分子修复机制共同作用,C正确;有的细胞可能因某些原因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处于休眠期,如B细胞,D正确。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9.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某一阶段出现异常时,细胞会通过调控排除故障,或中断细胞周期处于静息状态。如缺少某种氨基酸时,细胞会终止间期蛋白质的合成,变成静息状态,补充营养后,则重新启动合成。下列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进入静息状态可以避免物质和能量的浪费B.进入分裂期,中心粒倍增,并在移向细胞两极过程中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蛋白质合成中断后,重新启动的过程受基因调控D.观察细胞分裂时,应选择分裂期相对较长的细胞答案 ACD解析 细胞进入静息状态,停止分裂,减少利用物质和能量,A正确;中心粒倍增发生在分裂间期,而不是分裂期,B错误;细胞分裂的进程受基因调控,C正确;选择分裂期相对较长的细胞,这样比较容易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D正确。10.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如图所示的检验机制,SAC蛋白是该机制的重要蛋白质,其对染色体复制后能否正确分离进行检测并作出应答。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B.如果染色体与纺锤体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SAC蛋白会很快失活并脱离C.SAC蛋白异常失活,细胞将停止在分裂中期,最终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当所有染色体上的SAC蛋白都脱离后,APC被激活,细胞才能进入分裂后期答案 ABD解析 图a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正确;如图所示,一开始SAC蛋白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上,如果染色体与纺锤体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SAC蛋白会很快失活并脱离,B正确;如果SAC蛋白异常失活,细胞检验机制失效,将会引起染色体错误分配,不能平均进入子细胞,而不是停止在分裂中期,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当所有的SAC蛋白都脱离后,APC被激活,细胞进入图d所示的时期,在后期促进因子(APC)的作用下进入有丝分裂后期,D正确。11.(2023·辽宁沈阳高三期末)细胞周期受到一系列功能蛋白的调控。如p53蛋白是一种由抑癌基因控制的蛋白质,可以判断DNA损伤的程度。若损伤小,该蛋白能促使DNA自我修复;若DNA损伤大,则诱导细胞凋亡。蛋白激酶CDK2被周期蛋白Cyclin E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蛋白激酶CDK1被周期蛋白Cyclin B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则细胞不能分裂B.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延长C.抑制Cyclin B基因的表达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交界处D.Cyclin E可能与细胞内染色质螺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密切相关答案 AD解析 p53蛋白是一种由抑癌基因控制的蛋白质,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则细胞分裂更旺盛,A错误;蛋白激酶CDK1被周期蛋白Cyclin B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抑制Cyclin B基因的表达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交界处,C正确;蛋白激酶CDK2被周期蛋白Cyclin E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而胞内染色质螺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在前期,D错误。12.(2023·江苏省南师附中高三模拟)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胸苷(TdR)双阻断法可以使细胞周期同步化。TdR使得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如图为科研人员利用TdR双阻断法使宫颈癌细胞群细胞周期同步化的过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次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期核DNA含量与G2期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同B.①处理后所有细胞停留在S期和G1/S的交界处C.②处理的时间应不能短于S期时长,不能长于G1期、G2期和M期的时长总和D.③处理的时间如果短于G1+G2+M,无法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答案 A解析 M期为分裂期,该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经过4n到2n的变化,而G2期细胞中核DNA数目为4n,可见M期核DNA含量与G2期细胞中核DNA含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A错误;TdR使得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因此①处理后培养时间大于G2+M+G1之后,所有细胞停留在S期和G1/S的交界处,B正确;②处理是为了让S期的细胞都离开S期,因此该处理的时间应不能短于S期时长,不能长于G1期、G2期和M期的时长总和,C正确;第二次加入胸苷的时机,即③处理的时间应该在所有细胞都离开S期,且还没有细胞进入下一个S期时,因此处理的时间为不能短于G1+G2+M,否则无法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D正确。三、非选择题13.研究发现,细胞周期的控制有三个关键点:从G1期到S期,从G2期到M期,从中期到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蛋白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中,蛋白质复合物(APC)、分离酶(SEP)、保全素(SCR)是调控的关键因素,其中分离酶(SEP)能将黏连蛋白水解,蛋白质复合物(APC)是细胞周期从中期到后期的调控因子。分离酶(SEP)的活性需要被严密调控,保全素(SCR)能与分离酶(SEP)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细胞分裂过程中三种物质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小鼠受精卵细胞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方式,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保证亲子代细胞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该分裂过程中黏连蛋白被水解的时期是____________。(2)在人类细胞中,分离酶在分裂间期时被阻挡在细胞核外,如果此时核膜的通透性发生不恰当地改变,最终会导致无法保证DNA平均分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题中信息,推测蛋白质复合物APC在细胞周期中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细胞分裂过程中还伴随着一系列周期相关分子信号的启动,研究发现蛋白Numb参与细胞周期进程的调控。为了研究Numb蛋白的功能,研究者对实验组细胞(通过干扰RNA以抑制Numb蛋白的表达)和对照组细胞(不作处理)中处于各时期的细胞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G1 S G2 M(分裂期)实验组 34% 29% 28% 9%对照组 34% 29% 34% 3%请据表分析,Numb蛋白与细胞分裂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有关,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有丝 复制并均分到子细胞中 有丝分裂后期 (2)核膜的通透性的改变,使分离酶进入细胞核内,水解黏连蛋白,使得姐妹染色单体提早分离,使得染色体分配混乱,导致DNA无法平均分配 (3)APC在分裂中期将保全素(SCR)分解,释放分离酶,分离酶分解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蛋白,为染色单体移向细胞两极,完成DNA均分做准备(4)M 因抑制了Numb蛋白的表达,使得实验组中G2期的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4.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在细胞周期中有一系列检验点对细胞增殖进行严密监控,确保细胞增殖严格有序地进行。只有相应的过程检验合格,细胞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时期。图1表示细胞周期简图及相应检验点位置,字母表示时期,已知核DNA的复制是在D时期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1)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结果发现视野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制片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中检验染色体是否都与纺锤体相连的检验点是________,此检验点对有丝分裂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细胞是否能通过检验点与周期蛋白和CDK蛋白有关。已知周期蛋白含量呈周期性变化,当其含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与CDK结合后,会形成周期蛋白—CDK复合物,而该复合物能帮助细胞通过检验点。如图2中的周期蛋白1与CDK1结合后会形成复合物MPF,从而促进细胞从G2期进入M期。①根据以上信息推测,MPF除了能够促进动物细胞内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外,还能促进动物细胞发生的变化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②若将M期细胞的细胞质注入G2期细胞中,则G2期细胞进入M期的时间提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分裂间期持续时间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大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检验点5 确保染色体能够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3)①促进核仁解体,核膜消失;促进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②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MPF,该物质能够促进细胞从G2期进入M期解析 (1)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结果发现视野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原因是分裂间期持续时间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大,分裂期持续时间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小。该实验的制片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2)根据细胞各分裂时期的特征可知,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且染色体的着丝粒都与纺锤体相连。结合题意可知,图1中核DNA的复制是在D时期完成的,则D时期为S期,那么A时期为G2期,则B为分裂期,图中由A时期通过检验点4进入B时期,则B时期中检验点5属于分裂期中期的时段,因此可以通过检验点5检验染色体是否都与纺锤体相连。染色体的着丝粒都与纺锤体相连,可以确保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能够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3)①由题干信息“周期蛋白1与CDK1结合形成复合物MPF,从而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可知MPF可促进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前期,而分裂前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染色质螺旋化、核膜消失、纺锤体形成、核仁解体。②由于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MPF,该物质能够促进细胞从G2期进入M期,因此若将M期细胞的细胞质注入G2期细胞中,则G2期细胞进入M期的时间将提前。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课标要求 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考点一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1.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2)意义: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①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②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________和分化逐渐发育为________。生物体内不断地有细胞__________、死亡,需要通过细胞________加以________。(3)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相连续的过程。2.细胞周期(1)前提条件: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2)时间(3)图示含义(4)分裂间期与分裂期的联系: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同时细胞有适度的________。(5)特点: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________,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的________也不同。源于必修1 P115“思维训练”:(1)细胞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2)从物质运输的效率看,细胞不能太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部分检验点如下图所示。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为研究某一时期细胞的代谢、增殖或凋亡,常采取一些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这就是细胞同步化技术。(1)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①在细胞快速增殖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抑制剂,主要激活检测点________,处于__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②在细胞快速增殖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____________,抑制纺锤体形成,主要激活检验点______,使细胞停滞于中期,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处理的细胞染色体数目______,该物质起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______期。③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________(填“间期”或“分裂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长度不同B.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周期C.细胞周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D.观察有丝分裂应选择细胞周期长的材料2.(不定项)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翻译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这种特异性siRNA内含有氢键B.这种特异性siRNA会使细胞周期加快C.细胞周期蛋白A可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D.细胞周期蛋白A的合成会受此种特异性siRNA的影响归纳提升 具有细胞周期的前提条件(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周期性。如下图中甲细胞就无细胞周期,而乙细胞进行连续的细胞分裂,具有细胞周期。(2)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不正常分裂)。考点二 有丝分裂的过程1.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期 图示 主要变化特征前期 ①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由一个共同的 连接着的并列的姐妹 ; ② 逐渐解体, 逐渐消失; ③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 ; ④ 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中期 ①纺锤丝牵引 运动,使其着丝粒排列在 上; ②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后期 ①每个 分裂成两个, 分开,染色体数目 ; 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 ,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_________完全相同的染色体末期 ①染色体变成 ,纺锤丝消失; ② 、 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③赤道板位置出现 并逐渐扩展形成新的_____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时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无 的倍增(低等植物细胞除外) 完成 的倍增前期 发出 形成纺锤体 ______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______形成纺锤体末期 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质 _______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质3.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____________(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______,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__________。4.无丝分裂(1)特点: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______________的变化。(2)过程①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②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3)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丝分裂。1.赤道板和细胞板的区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一般不发生在分裂期,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的分裂是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如何验证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4.某同学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后,绘制的各时期细胞图如下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的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B.图中M为细胞板、N为核仁、P为星射线C.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D.细胞④内有蛋白质的合成,且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5.在高等动物体内,某些迅速增殖的组织,如口腔上皮细胞、伤口附近的细胞等可以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形成新细胞。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B.不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C.蛙的红细胞可通过无丝分裂增殖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1.(2021·全国乙,1)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2.(2018·全国Ⅰ,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3.(2020·浙江1月选考,16)下列关于用不同方法处理与培养小鼠骨髓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缺乏营养物质的培养液培养,会使M期细胞减少B.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不影响G1期细胞进入S期C.用促进细胞分裂的试剂处理,G2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加D.用仅含适量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培养,S期细胞的数量增加4.(2022·浙江1月选考,18)某多细胞动物具有多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多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两者可组成多种有活性的CDK-cyclin复合体,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细胞周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有差异B.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有序转换受不同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C.抑制某种CDK-cyclin复合体的活性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D.一个细胞周期中,调控不同阶段的CDK-cyclin复合体会同步发生周期性变化1.判断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1)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积/细胞体积的值有所减小( )(2)在“运用模型作解释”实验中物质运输的效率可用物质进入细胞的深度来表示( )(3)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一般也没有细胞周期( )2.判断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1)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2)使用高倍镜可观察到赤道板和细胞板的时期分别是中期和末期( )(3)蛙的红细胞能通过无丝分裂增殖,人的红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4)有核膜和核仁的时期,细胞内的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能较为活跃( )(5)除中心体之外的细胞器在子细胞中的分配是随机的( )3.填空默写(1)(必修1 P111)细胞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一个细胞周期。(2)(必修1 P111)细胞周期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3)(必修1 P11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________________。(4)据右面两幅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A图表示______________(填“高等动物细胞”或“高等植物细胞”),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图表示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时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新人教版鲁湘辽)第四单元 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 学案(含答案).docx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新人教版鲁湘辽)第四单元 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 学案(无答案).docx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新人教版鲁湘辽)第四单元 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 课件(83张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