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教学设计章节名称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 第8课维护公平正义 第1框公平正义的价值 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分黄金”的故事讨论及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比较和看图片的分析,体验公平正义,理解公平正义内涵。 2. 通过案例分析,懂得公平正义的价值。树立公平正义观念,以实际行动追求公平和正义。 3. 通过列举, 能分辨正义和非正义行为,认识到正义的价值,感悟正义的力量。教学重点 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难点 理解公平的内涵、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法、情境教学法、故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片” 思考:视频中出现了那些人物形象? 师:他们职业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都是中国人,中国公民,他们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考:你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吗?(PPT展示三个层面) 师:本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社会层面的公正,代表着公平和正义,出示课题。 生认真观看视频,理解视频内容,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思维的碰撞,自然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PPT出示学习目标,生读后师解读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掌握哪些重点,初步了解课本内容。活动一: 谈公平 目标一:认识公平 1.看教材P109“分黄金”的故事 小组讨论:(1)假如你是这位父亲,如何分才能更公平?并说明理由。 (2)请谈谈你对公平的理解 师:结合PPT展示四种不同的分法和理由,每种分法都有自己的标准和原则,都合情合理,都是公平的分法。 结论一: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 结论二:不同分法,不同公平。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PPT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 材料二:每个参加高考的考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都适用于统一的规则和标准,没有因人而异,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都有考取大学被录取的机会。 结合教材完成以下任务: (3)全国各地不同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否违背了公平、平等的原则? (4)结合你对公平的理解,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师:结合表格讲解公平的丰富内涵。 结论三:公平的内涵: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 PPT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三:冒名顶替上大学 材料四:教育部对2022年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高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招生录取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规范管理,强化信息公开,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和平稳有序。 材料三“冒名顶替者与被冒名顶替者,过着两种不同的人生”、 材料四“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和平稳有序”, 请你运用公平的相关知识,谈谈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师总结:从个人角度看,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社会角度看,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1.参与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发表自己的意见。 2.代表发言的同学对小组里其他同学的分法做记录,并总结概括。 3.认真思考并分析概况出公平的丰富内涵 4.认真思考,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探究公平分重要性。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也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活动二: 说正义 目标二:正义的力量 PPT展示图片 (1)看图片,说一说以下人物的言行,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并说一说你判断的依据?列举身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结论一:维护公共利益和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正义行为。反之,损害了他人的利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是非正义行为。 2.PPT展示三则案例材料 案例一:网络诈骗 案例二:疫情间外国籍中国人回国后违反规定外出不戴口罩跑步 案例三:桂某患重病得到救助 结合案例材料说一说正义的要求是什么? 结论二:①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②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③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师追问:通过以上案例可知是什么保障了人们的正当权益,维护了正义?你还知道哪些制度? 师总结:法律制度,我们还学过政治、经济制度。还知道社会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助学金制度等等。 (3)国家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的意义? 对个人: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对社会: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4)通过以上分析一系列的分析,总结归纳正义的重要性。 师总结:①通过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分析,可知“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②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可知“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通过对正义和制度的关系的分析,可知“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通过以上三点结论,可知“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1.举例说出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并分析判断的依据。 2.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运用方法分析案例总结正义的要求。 3.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概括总结正义与制度的关系。 4.深入思考,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正义的价值。 1.全班pk,看谁举的例子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懂得如何分析材料和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情境分析中得出正义的要求。 3.延伸对案例分析理解,为正义和制度的关系做铺垫。 4.再对前面两个活动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自然得出正义的价值。总结升华: 师总结升华:你是学生,我是老师,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中国人看,中国公民,我们都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首尾呼应,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片导入,再在倡导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结束本节课。当堂检测 (6分钟) 练习册中P68选择题1--6题 生认真做题并汇报。 反馈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作业设计 (1分钟) 全体学生做练习册P69选择题8--10 2.分层表中1、2、层学生做P69--11题 练基础 提能力板书设计 以简单的思维导图的形式,既呈现学习内容,又建构了知识联系,简洁、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