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作业本竹节人项目 内 容凛(lǐn) 疙(gē) 瘩(da) 棍(gùn) 裁(cái) 筹(chóu) 橡(xiàn会写字 g)雕(diāo) 跺(duò) 颓(tuí) 沮(jǔ) 丧(sàng) 趴(pā) 屉(tì)hōn (哄闹)字 像(好像) 瘩(疙瘩) 棍(棍子) g ì(系绳子)形近字 多音字( hòn(起哄) j词 橡 橡树) 搭(搭配) 混(混乱) g xì(关系)hǒng(哄逗)风靡———盛行 嵌入———镶嵌 呆头呆脑———心灵手巧近义词 反义词唯一———唯独 技高一筹———技不如人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破旧得看不出年纪”可见当时学习条件的简陋,也为玩竹节人提供了必要条件。“像黄河长江”是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课桌裂缝之大。)2.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难句小伙子差不多。(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简陋的竹节人写成“威风凛凛”的壮士,并和脖子老点评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比较,可见“我”对竹节人的喜爱,表现了“我”想象力丰富。)3.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神气!”是作者对竹节人的赞叹,把系着冰棍棒、刻着歪歪斜斜的字的竹节人想象成神气的“齐天小圣”,写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也表现了孩子们为自己的作品感到洋洋自得。)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小时候如何制作竹节人玩具、如何玩竹节人玩具、从玩竹节人玩中心具中得到快乐、老师也痴迷上了竹节人玩具的记叙,表现了传统玩具给孩子们带来的乐思想趣,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和怀念。 ì新鲜有趣 风靡全班 ü 制作方法 毛笔杆 线穿 结构 竹节人 í玩法 嵌入桌缝 自娱自乐图示 名称 “齐天小圣” “金钩大王” 动作 黑虎掏心 泰山压顶 双龙抢珠 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新鲜、有趣的玩具传播很快。脉络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竹节人制作的材料、方法和玩法。梳理 第三部分(第11-15自然段):写竹节人在“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双手中变成了各种不同的形象。第四部分(第16-29自然段):写不仅“我们”玩竹节人玩得入迷,连老师也玩得忘乎所以。018语 文同步知识速览 六年级上册续表项目 内 容1.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生动,也进一步体现了竹节人的活灵活现。要点2.拟声词的运用,让读者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告诉读者一场有趣的搏斗开始了,马上就能补充看到热闹的表演了。为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你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 和同学交流。目的阅读,就是在阅读文章之前,想达到什么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如本课有三个任务: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正如提示语中说的那样,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可以先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完成“讲课后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时,应主要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习题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解答(1)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我们可以先快速读全文,找到第3—13自然段,然后分制作和玩法两个部分介绍,制作部分重点朗读第3自然段,玩法部分重点读第8、9自然段。(2)为“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我们可以重点阅读第11—20自然段。(3)为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的任务,可以按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朗读第21—29自然段。01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