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政治 学科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高一课型 新授 课时数 1课程标准要求 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材内容分析 本框位于《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第一框。第五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就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地位而言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在整个《政治与法治》中贯穿整本书,特别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典型案例。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涉及本框内容的知识,而且学生本身参与政治生活不多,所以理解本框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学目标设计 政治认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利益,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科学精神:理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法治意识:遵循宪法规定,监督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人大代表遵守宪法和法律。 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与人大代表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教学重难点及处理 教学重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突破策略】通过视频的播放,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人大代表职权的区分 【突破策略】引导学生列表对标分析教学资源选择 自制PPT、网络视频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每年三月,我们都会听到一个热词“两会”,那么“两会”是什么?本节课就来一起学习。 设计意图:提出热词“两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新课讲授 议题一: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利? 1.播放视频,思考问题 问题:思考: (1)请说出,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利的? (2)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具体职权、常设机关是什么?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 小结: 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3)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作用:闭会期间,行使部分职权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追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性质、地位、职权?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小结:(略) 练习: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发表讲话时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过去一年,制定法律8件,修改法律47次,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4个,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进行3次专题询问,开展5项专题调研。根据材料判断,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行使决定权和质询权,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③行使监督权,坚持了人民集中制地组织和活动原则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设计意图:理论指导实践,通过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议题二:人大代表如何履职? 4.观看视频,结合课本自主探究: 问题:1.我国的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 2.我国人大代表有怎样的地位? 3.我国人大代表有哪些职权和义务? 学生探究分享答案,教师引导 小结:(略)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5.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的权力和公民的政治权利 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的权力公民的政治权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填表进行分析,对比。 练一练:区分人大的职权与人大代表的职权 见PPT 课堂小结:利用板书 课堂练习: 1.2022年6月,某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就环境保护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并座谈。假如你是该省人大代表,你该( ) ①行使监督权,积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行使提案权,提出解决当地环境污染问题的议案 ③行使决定权,围绕本地区环境整治出台相关政策 ④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听取和反映人民意见和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年2月23日,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正式启用,将实现代表议案建议提出、交办、办理、沟通、答复、反馈、查询全环节在线办理。这一平台的正式启用( ) ①能够保障人大代表更好行使任免权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履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③能够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 ④有利于扎实推进代表工作能力建设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设计意图:强化练习,巩固所学板书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