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学案[课标要求] 描述世界是永恒运动的,领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意义。[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2.科学精神:坚定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新知导学】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总是处在由 到高级、由 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2)人类社会是 的。(3)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 、 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 。(2)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 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 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辩证的否定是 和发展的环节。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 、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 。(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 。3.方法论要求(1)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2)我们要对未来 ,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3)要做好充分的 ,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 。三、量变和质变含义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 的变化。2.质变是事物 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 变化。四、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 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 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 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五、方法论要求1.要重视 ,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 ,实现事物的飞跃。2.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 ”。另一种是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的“ ”。【易错提醒】1.任何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2.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3.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4.垃圾分类工作艰巨复杂,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5.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都是前进的。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辩证否定观的表现。7.质变就是事物的发展。8.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9.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因此,量变比质变更重要。10.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11.事物的发展是由质变到量变,又在新的量变基础上开始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合作探究一从1921年到2021年,百年以来的中国无疑就一直处于大变局之中,发生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当年,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起航时,我们党只有50多名党员。历经百年,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9 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成为领导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第一天起,她就注定要在风雨中发展壮大,因为她要推翻的是一个反动力量十分强大的社会制度,她要建立的是中国自古未有的社会制度。因此,风风雨雨在所难免,但因为她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利益,党旗总能历风雨而弥艳。(1)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反映了什么哲理?(2)历经百年的中国共产党是新事物吗?合作探究二在火车出现前,马车一直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试验的那一天,有好事者驾着一辆马车与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没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得七零八落,一路上嘲笑起哄声此起彼伏。然而斯蒂芬森并没有就此灰心丧气,他不断改进机车,坚信火车一定具有马车根本无法比拟的前途,终于造出了更先进的蒸汽机车,随即在英国和美国掀起了一个修筑铁路、建造机车的热潮。(1)从蒸汽火车到现在高速动车,火车是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2)从火车取代马车的案例,你能获得哪些哲理启示?合作探究三关于量变质变,黑格尔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有一个农夫看到他的驴驮着东西轻松愉快地行走感到不满足,他一两一两地加重驴的负担,这头驴终于因为重负而倒下了。这位农夫就是不懂得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看不到质变中渗透着量变,量变中也渗透着质变,结果令人哀叹。当然,受伤的终是那头无辜的驴。例子中的量变和质变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这说明量变和质变各有什么特点?合作探究四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跳了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并逐渐丧失了逃生的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1)“青蛙效应”体现了事物发展的什么哲理?(2)“青蛙效应”对我们的事业、生活有哪些启示?【巩固提升】1.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习近平在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上论述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②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发展进步的③困难越多、挫折越大,越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④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是由矛盾的同一性确定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这表明( )①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敢于超越事物发展的规律②面对挫折与考验,我们要懂得冷静思考、量力而行③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④我们要树牢底线思维,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挑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某市滨江5.5公里的江岸线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曾经工厂林立,机器轰鸣。随着城市功能的调整,传统工业被逐步淘汰,昔日的工业辉煌变成了斑斑遗迹。如今,经过对工业遗存的创新改造,原先的工业带转变为生活带、生态带和景观带。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在事物发展中,肯定比否定更重要②否定不是徒然的,而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③事物经过“扬弃”,才能推陈出新、吐故纳新④发展本质上是后来事物对以前事物的辩证否定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4.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其主要任务是: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总体稳定”——促成质变,帮扶政策要保持稳定性、连续性②“分类优化”——立足实际,帮扶政策灵活精准,使客观符合主观③“把握力度”——尊重规律,帮扶政策不急转弯,需避免过犹不及④“平稳过渡”——重视量的积累,帮扶政策要合理,处理好时度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长三角一体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长远发展战略,绝不是一日之功,因此,要有历史耐心,要谋划长远。这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质变以数量增减为必要前提②质变以统一物解体为呈现状态③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④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答案【新知导学】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3)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2)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3.方法论要求(1)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2)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3)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三、量变和质变含义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2.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四、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五、方法论要求1.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2.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激变论”。另一种是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的“庸俗进化论”。【易错提醒】1.任何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纠正:任何发展都是一种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并不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而那些下降的、倒退的运动、变化则不是发展。2.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纠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纠正: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不是以时间出现的先或后为标准的。4.垃圾分类工作艰巨复杂,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纠正:垃圾分类工作艰巨复杂,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5.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都是前进的。纠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不能说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前进。6.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辩证否定观的表现。纠正:辩证否定观强调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肯定一切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否定一切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也否定了事物的发展。二者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7.质变就是事物的发展。纠正: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是发展。8.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纠正: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途径。9.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因此,量变比质变更重要。纠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因此,说量变比质变更重要是片面的。10.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纠正: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11.事物的发展是由质变到量变,又在新的量变基础上开始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纠正: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合作探究一答案 (1)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我国的执政党,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不断发展着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利益,其领导地位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是新事物。合作探究二答案 (1)事物的发展经历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即克服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积极合理的成分,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同时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合作探究三答案 “一两一两地加重驴的负担”体现了量变。“这头驴终于因为重负而倒下了”体现了质变。这说明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合作探究四答案 (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2)“青蛙效应”强调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总愿意安于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若一个人久久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就往往忽略了周围环境的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就像那青蛙一样只能坐以待毙。在生活和职业上都是如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巩固提升】1.答案 A解析 适度的困难和挫折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但新事物产生之初往往力量微弱,过量的困难、过大的挫折会阻碍新事物的成长,③错误。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联系。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强调的是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差别,应是由矛盾的斗争性确定的,④错误。①②正确。2.答案 D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超越规律,故①错误。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勇于挑战,坚定信心,尽力而为,战胜困难,而不是量力而行,故②错误。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说明世界历史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故③正确。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说明面对挫折与考验,我们要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挑战,④正确。故本题选D。3.答案 C解析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①中“肯定比否定更重要”的观点错误,排除。随着城市功能的调整,传统工业被逐步淘汰,经过对工业遗存的创新改造,原先的工业带转变为生活带、生态带和景观带,表明否定不是徒然的,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只有通过辩证否定,即“扬弃”,才能推陈出新、吐故纳新,②③符合题意。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后来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4.答案 D解析 “总体稳定”是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故①错误。应该是主观符合客观,故②错误。“把握力度”强调的是用力要适当,要尊重规律,帮扶政策不急转弯,需避免过犹不及,③正确。“平稳过渡”强调要一步一步进行,这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帮扶政策要合理,处理好时度效,故④正确。5.答案 D解析 排列结构和次序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故①不选。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都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同时②说法不符合题意,不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