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第7课《可爱的动物》的动物,目的是利用不同活动带领孩子们去感受自然界的新奇与奥秘,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动物属于自然界中的一大类,所以《可爱的动物》这篇课文在本单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旨为:“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与前两课《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是密切联系,与最后一课《大自然,谢谢您》是分总关系。 分别1唤起学生与动物的感情;2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3引导学生明辨哪些行为是爱护动物的表现,远离爱护动物的误区;4让学生了解人与动物相处时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与动物相处的适宜方法,注意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其中故事“动物老师”说明动物对人类的智慧启迪;故事 “我和小蜻蜓”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和动物相处过程中较为恰当的方法。二、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天真,自我,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比较喜欢给动物喂食或用手去摸,甚至有的还可能会剪猫的毛、水淹蚂蚁,抓泥鳅等。没有危险意识和保护动物的慨念,我们要引导学生爱护动物,与动物亲近的同时,需要加强关于如何与动物相处的知识普及,包括自我保护的教育启蒙。三、教学目标1.明确如何与动物相处,学习善待动物,教育学生懂得虐待、伤害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违法的。2.通过活动充分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懂得保护动物的同时要爱自己,避免受到动物无辜的伤害,树立安全意识。3.养成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并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4.引导探索自然,亲近动物,欣赏它们的美,懂得我们与大自然的共在感,懂得与动物相处,也有一定保护自己的方法。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爱护动物,亲近自然,热爱生命,培养责任感与自然共存感。教学难点:正确的与动物亲近,避免受伤。五、教学策略采用直观演示、互动探究,我问你答等教学方法,并借助多媒体,图片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播放PPT活动1动物朋友我们认识一下吧!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来一起追寻大自然的宿主,我们的动物朋友。师:同学们你们在图中找到哪些动物朋友?生:蚂蚁和蚕宝宝生:大蟒蛇生:老虎和狮子生:大熊猫生:海豚生:斑马、北极熊、火烈鸟等等师:你们太棒了!都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师:那老师请同学猜一猜老师卡片上是什么动物?(出示卡片)师:同学们,老师的卡片上是什么动物你们都看出来了吗?生:大象和马生:老鼠、猫、狗、鸟师:你们观察出了好多动物。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活动2播放图片、视频人类与动物师:同学们,你们有看过这样的动物表演吗?生:有。生:在动物园看到生:电视上有看到师:说说你们看到后的感受?生:它们好厉害!生:它们好可怜!生:表演很精彩!师:很好,同学们。你们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现在跟老师往下看看和动物相关的新闻。播放新闻再现“袋鼠杀人”!猛兽袭人频发,错的是袭击者吗?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9月12日,澳大利亚西南部一名男子遭袋鼠袭击后身受重伤去世,“肇事”袋鼠被警方击毙。这是1936年以来,时隔86年澳大利亚再次发生袋鼠杀人事件。据悉,77岁的受害人饲养一只野生袋鼠当宠物,不料遭到袭击。由于“肇事”袋鼠一直阻止医护人员靠近受害人,危及医护人员生命安全,所以警方将其击毙。今年7月,日本山口市及附近的民众频繁遭到野生猕猴攻击,至少45人受伤。当地官员称这一事件非常罕见,并为警察配备麻醉枪以方便抓捕。报道称,猕猴在日本常见,但最近山口市发生的一系列攻击人类事件并不寻常,因为从幼儿到老年人,都成为它们攻击的对象。有的猕猴推开窗户或打开推拉门进入民宅,有的在户外“作案”。受害人要么被抓伤,要么被咬伤,所幸无人受重伤。2018年8月,中国游客于肯尼亚奈瓦沙湖被河马袭击致1死1伤,就在中国游客遇袭的数小时后,同一地区又有一渔民遭河马袭击身亡。据悉,今年奈瓦沙湖流域附近已有六人遭河马袭击身亡。2020年10月17日,上海野生动物园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猛兽区实施作业时,遭熊攻击,不幸身亡。2017年,宁波雅戈尔动物园,一名游客翻越隔离护栏被老虎袭击致死;2016年,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一名工作人员给大象喂食、打扫象舍时,遭大象踩踏致死,两名游客在这家动物园猛兽散养区自驾时下车,一名被老虎撕咬死亡;2015年,河北秦皇岛野生动物园,一名游客在参观白虎园时下车,被咬伤死亡。师: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些新闻是不是感到心惊与警醒,希望同类悲剧不再发生。但危险的不只是在野外,野生动物园也潜藏着危险。所以我们要明白动物是有很大危险性的。小结:我们在与动物亲近时要用正确的方式,特别是去动物园观看动物是一定要遵守规章制度,遵守规章制度是非常有效保护自己的方式。与动物相处时的注意事项:1很多人喜欢去野生动物园,体验野生风情,但是切记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干预野生动物的生活,要尊重野生动物和其他人。如果在野外与野生动物相遇,主动避让是最明智的选择。切忌围观、尖叫、挑逗、追逐、试图抚摸、喂养等,否则可能激怒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受到惊吓或威胁时,才会表现出保护性的攻击行为,例如无意接近了动物的巢穴或幼崽、突然遭遇等。遇到此类情况,要做的就是要保持冷静,缓慢地远离野生动物,而不是做出可能加剧动物攻击的剧烈反应。一般情况下,野生动物不会主动攻击人。所以最重要的,要保持与野生动物的安全距离。不打扰,不接触,“远观而不近玩矣”是人类对待野生动物基本原则,而不是消灭可能威胁人类安全的野生动物。2如果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不要盲目进行救助,因为普通人并不了解相关的救护常识,也不知道动物身上是否带有病菌。更不要将野生动物带回家饲养,这样不仅人和动物的健康存在隐患,动物福利也难以保障。可以致电当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或林业部门或直接拨打电话12345,请专业人士协助对受伤的动物进行救护。救助野生动物的初衷应是使它们回归自然,毕竟只有大自然才是野生动物最好的归宿。活动3尊重生命,善待我们的动物朋友。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向往更加广阔的天地。然而,地球上并不是只有人类一种生物,野生动物存在的时间比人类更加漫长,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缺一不可,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人类的发展领域是否侵占了原本属于野生动物的家园?为了平衡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我国逐步出台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法律法规。198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因此在市场上看到有买卖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应立即向执法部门汇报。2020年发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表明,我国将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师小结:法律法规是法律层面的约束,相关规矩的出台警醒和规正着我们的行为,可要真正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敬畏和感恩。期望同学们学习后懂得珍视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请尊重其他多样的生命。随堂练习:选择题1下列小动物人类有益处的是( )。A.蜻蜓 B.老鼠 c.蟑螂2.看到从树上掉落的小鸟,应该( )。A.把它放回窝里去B.把它关在笼子里养起来C.把它送给好朋友3.被小狗咬伤后,要( )。A.马上告诉父母或老师B.大声哭c.去踢小狗4.因为好奇被小动物咬伤了该怎么办 ( )A.不和家人说B.没事,一会儿就好了C.快点告诉家人,处理伤口5.水里的()就像黑色的逗点。A.蚂蚁B.蝌蚪c.小鱼七、教学板书《可爱的动物》认识动物人与动物关系与动物相处时的注意事项切忌围观、尖叫、挑逗、追逐、试图抚摸、喂养等采取主动避让,遇到受伤动物不盲目施救可以拨打12345尊重生命:善待动物八、教学反思每各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包括我们对动物的喜欢也各不相同。在教学中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更好的发展了自己创造的潜能。重点内容可以多次重复,加深学生的记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