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传统工艺制作——走进夹江年画 教学设计 生产劳动七年级全册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夹江有着“千年纸乡”之称,有两项我们引以为豪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造纸”“夹江年画”,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贡献价值。本节课教学内容,走进夹江年画,了解夹江年画的历史意义,学习年画制作的流程。教学目的: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强对非遗的保护意识,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夹江年画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热爱劳动,能进行传统工艺夹江年画的制作,熟知制作年画的过程,对传承和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养成精益求精,追求品质的爱劳动精神。教学重难点:感悟年画内涵,夹江年画所呈现的不仅是宝贵的艺术和工艺价值,还蕴涵着丰厚的社会文化内涵,教导学生去走进年画,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认识其珍贵的研究和保护价值,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为传承传统工艺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过程:1 介绍夹江年画的历史,地位自明代创立以来,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夹江年画是地道的农民画,表现内容丰富多彩,取材于民间,不拘泥现实生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对表达的内容高度概括和形象夸张,是夹江传统文化的瑰宝,于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 欣赏一些年画夹江年画入乡随俗,在选材上,内容丰富,不受时空限制,主要有门神类,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 ,在色彩上,以红,黄为主打色,乡间有“黄丹门神能驱瘟”的说法,在阴雨天气较多的夹江,这两个颜色看起来格外显眼,人们希望借助浓墨色彩的年画驱离“假恶丑”,每当新年到来,人们就会摘下旧的年画和春联,贴上崭新的寄托。介绍部分门神年画,五谷丰登,鲤鱼跳龙门,元亨利贞等3 讲解年画的制作过程,学生学习年画的制作插入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聆听老师讲解来学习了解年画制作过程夹江年画的制作过程采用传统技法,木版印制,手工操作,其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制版和印刷两个步骤。制作一幅木版年画,需要人工雕刻,多次套印,局部渲染等几十道手工工艺才能完成。选用材料非常考究,版刻印版的梨木,需经过侵泡,蒸煮,沤制,清洗,打磨,拼接等半年的时间繁琐的流程特殊处理印制年画的纸张选用手工造纸,需经过画师在纸面上刷上胶矾,贝子泥蒸熟晾干处理。印制年画的颜色苏木红,槐黄,品绿,蓝靛,黄丹等由植物和矿石加工研制,色彩鲜艳,和谐悦目。4学生讨论年画制作过程课后反思及作业布置一 观察用周末时间,和父母亲子活动,走一走东风堰,千佛岩,各社区看一看文化长廊,大街小巷宣传栏,禅意小镇文化墙···对宣传年画进行拍照,认真观察并了解夹江年画融入旅游发展,为青山绿水,城市融为一体;夹江年画与“振衣岗”相呼应,警醒大家清白做人;夹江年画传习,家风家训,推动廉洁文化,防疫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二 参观与体验利用周末时间,参观手工造纸博物馆和夹江年画研究所,了解家乡手工造纸历史,体验年画制作,印刷一张自己喜欢的年画,拍照纪念。(手工造纸博物馆和夹江年画研究所都是9:00-17:00免费参观)三 宣传通过课堂学习我们了解了夹江年画的历史,地位,感悟了夹江年画丰厚的文化内涵,学习了夹江年画的制作过程,我们要热爱家乡,传承和弘扬家乡优秀文化传统,为我们的家乡打call,以夹江手工造纸和年画为主题,办手抄报一份。四 开展评比搜集同学们的手抄报作品,摄影作品,年画印制作品,开展自评,互评,评选优秀作品进行学校专题宣传展览,让非遗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