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课的设计一 指导思想依据《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高一学生身心活动规律,本课力求渗透两纲精神,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本课通过营造合作气氛,形成互帮互助,关爱他人,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学,学会参与、交流,享受运动乐趣。以成就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战胜困难的自信心理。二 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1班学生,共有31人,男生14人女生17人,学生动作领悟能力较强,组织纪律较好,荣誉感强,但投掷基本技术掌握水平不均衡,对投掷运动的兴趣爱好也不一致,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既关注发展基础发展又关注个性发展和能力拓展,学生通过任务驱动明确目标,分作合作探究学练,互帮互助讨论纠正,自评互评展示交流等方法加深对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认知与理解,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相互尊重,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为投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打基础。三 教材分析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是高一年级“掷”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学中非常重要。本节课的技术动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分为四个阶段:持球准备-反弓引球-掷球出手-维持平衡。持球准备时,弯腰双臂伸直八字形握球,双腿前后开立,后腿弯曲;反弓引球时,双臂弯曲持球后仰,挺胸挺髋,双腿弯曲;投掷时,送髋挺胸蹬地快速挥臂将球投出;维持平衡阶段,双脚交换重心下移,维持身体平衡。本课的重点是掌握出手30-45度掷球角度;难点点是学生间合作意识的培养,练习中合作体会全身协调发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激发学习热情打基础。四 学习目标身体发展:通过学练,学生身体协调性,肩带力量得到发展,提升挥臂速度;知识技能:90%理解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原理,能够运用身体协调发力,出手速度、角度与高度技术原理自评互评;心理发展:通过学练,体验成功,学生运动兴趣得到激发,自信心和积极进取品质得到培养;社会适应:在合作学习中,改善人际关系,学生自评互评意识、知识、能力得到提高,逐渐养成合作习惯。五 教学主要环节(一)情景贯穿,两纲融入准备环节,以“太极跑”的形式开拓青春期学生遇事淡定、不转牛角尖的思路;以“喊口号”激发学生激情,强化热爱运动、热爱生命、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然后,徒手操学练,让学生熟悉球性并充分热身。从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充分准备,进入主题教材学练。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基本环节,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实际,教师进行侧面示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寻找如何投得更远的方法,在学生们思考后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两人一组复习什么样的好方法可以投的更远?经过学生练习集中后,学生回答老师向前上方投掷能飞的更远,由此导入学习如何45°掷实心球和全身协调发力。任务驱动,合作学练教师通过图解提问1至4号不同的角度掷球哪一个远呢?学生有各种不同的选择,然后教师利用数理知识为学生讲解,为何45°掷球能够让球飞得最远。然后通过“飞跃彩绳”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练习,学生间自评互评,明确技术要领,相互模仿纠错。教师此时巡视,提示重点,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提示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然后,教师在地上增加两条白线,引导学生进行“看谁得分多”的练习,第一条白线1分,第二条白线2分,第三条白线3分,只要前掷实心球飞跃彩绳就得分,最后计算总分,看谁得分多。同时,找一找出注意角度的好方法外,还有什么好方法能够让球飞得更远呢?教师各组需按照难易程度,循序渐进进行练习,注重合作学习,形成互帮互助氛围。教师巡视时,关注每个学生,必要时给予示范。同时,提示捡球的同学应该注意秩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接下来,请得分最高的同学进行展示,与学生一起得出“全身协调发力”可以使球飞得更远的好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在进行分组练习,自评互评,教师巡视,与学生比赛,相互点评,集中展示。课课练练,持之以恒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俯卧平衡,发展学生核心素质与全身协调力量。通过每次利用各种各样器材的课课练强化学生健身意识,转变学生运动观念,发展身体各项素质,为技能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五)体验国粹,放松舒缓结束部分,“八段锦”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保健功法。教师以简化的八段锦带领学生进行放松,让学生的身心得到一定的放松与疏解,并在放松互动交流中结束本课。六 问题预计(一)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有那些好方法?(二)哪一种好方法决定了掷球距离?(三)向前上方投掷技术动作中为什么角度是多少?(四)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如何做到全身协调发力?教学流程图(边思考边看示范,归纳“好方法”) (循序渐进温故知新) (徒手操) (太极跑) (体验国粹放松舒缓) (情景贯穿两纲融入) (弘两纲教育扬合作课堂)(任务驱动合作学练)(简化“八段锦”放松练习(音伴))(尝试不同角度的“飞跃彩绳”,探索45°飞得最远)(遍练习边思考,归纳向前上方出手的好方法)(“眼见为实”展示探究成果,向全班同学辐射推广探究成果)(“集赞比赛”多元评价(技术评价+水平评价),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