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1 人口分布【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结合图表和其他资料,认识世界人口分布特点;能够结合时空的变化,对人口分布的发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2.运用不同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的图表资料,理解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3.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特点,运用所学知识描述人口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重点难点】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难点: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知识梳理】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不均衡,有明显的稠密区和稀疏区。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 、 。注意: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区。2、世界人口稠密区,稀疏区稠密区: 、 、 、 。稀疏区: 、 、 、 。3、人口过亿的国家、 、 、 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 、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人文)因素 影响自然因素 气候 过于 、 、 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 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 地区。地形 人口分布趋向于地势 地区, 地区交通便利,易于开发; 、 地区人口稀疏。 热带地区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水源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 、 等方面的优势,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 在干旱地区,有 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矿产 资源开采,形成许多矿业城市人文因素 生产力水平 农业社会,人口集聚在 地区; 工业社会,人口向 集聚,部分工业发达地区形成 带。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 的地区,人口稠密。历史因素 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 。政治、军事、 文化等【课堂探究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课本5页)(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2)人口较为密集的城镇分布与水源有什么关系?(3)人口/城镇分布在绿洲上的原因?【课堂探究2】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课本6页)(1)描述芬兰分布特点?(2)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3)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的影响?(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围城镇的人文因素?【课堂探究3】我国的人口分布(课本7页)(1)人口分界线?(2)分布特点?(3)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习题演练】下图为巴西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有( )A.平原多、高原少 B.内陆多、沿海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北方多、南方少2.图中亚马孙河流域人口密度低,其主要原因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气候湿热 C.植被稀疏 D.对外交通不便3.下列各组人口稀疏区中,成因相同的一组是( )A.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B.刚果盆地和西西伯利亚平原C.撒哈拉沙漠地区和格陵兰岛 D.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4.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明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来体现的B.一般来说,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C.热带雨林地区适宜人类居住D.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关于其分布共性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高纬地区 B.位于内陆地区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形6.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⑤—湿热 B.⑥—干热C.⑦—冷湿 D.⑧—高寒参考答案知识梳理:1.中低纬度(20-60)、沿海地区、低海拔地区2.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高纬度地区(严寒)、高山高原地区(高寒缺氧)、热带未开发的雨林地区(湿热)、干旱地区3.中国、印度、美国、4.严寒、干旱、湿热、中低纬度;低平、平原、高山、高原、高原;供水、水产养殖、水源;农业发达、城市、城市;高;稠密课堂探究:1.(1)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上和河流沿岸,呈串珠状分布(2)城镇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水源,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2.(1)南多北少;平原多,山地少;气候较温和地区多,气候较寒冷地区少。(2)气温:纬度高气候寒冷,南部是气温最高地区;降水:南部地区降水大于750毫米,利于植被生长,利于生活和生产,因此人口稠密。(3)芬兰地势北高南低,南部平原面积广阔,交通便利,所以南部人口稠密,背部人口稀疏。(4)芬兰南部地区地形较平坦,平均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且南部临海,水陆交通便利,利于经济活动,导致人口向城镇集中。3.(1)黑河-腾冲一线(2)人口分布不均;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3)东部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耕地面积大;东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开发时间早习题演练:1.C 2.B【分析】1.读图可知,巴西人口东南多、西北少,C项正确。高原多、平原少,A项错误。沿海多、内陆少,B项错误。南方多、北方少,D项错误。故选C。2.亚马孙河流域为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B项正确。人口较少,环境污染较少,A项错误。巴西北部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植被茂密,C项错误。对外交通不便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D项错误。故选B。3.D【详解】塔里木盆地沙漠戈壁广布,深居内陆,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干旱,而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终年严寒,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不相同,A不正确;刚果盆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而西西伯利亚平原气候极其寒冷,成因不同,B不正确;撒哈拉沙漠是沙漠,气候干旱,格陵兰岛属于气候寒冷地区,人口稀少,故成因不同,C不正确;因为亚马逊平原和刚果盆地都属于热带雨林区域,气候炎热,森林茂密原始,所以人口稀少,D正确。正确答案为D。4.C【详解】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C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特征,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来体现的,A不符合题意;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适合人类居住,人口较多,D不符合题意。故选C。5.D 6.D【分析】11.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D项正确,AB错误。①、②两地属于发展中地区,C项错误。故选D。7.⑤位非洲北部,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热,人口稀少,A项错误;⑥位巴西北部,亚马孙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人口稀少,B项错误;⑦位南极地区,气候特点为酷寒、干燥、烈风,人口稀少,C项错误。⑧位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D项正确。1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