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26 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26 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自由平等的真谛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自主探究
在服刑4年半后,出狱的周某坦言,获得了自由,肯定要珍惜,“不会去偷车了”。周某感叹外面世界的变化大,镇子上到村里都新修了水泥路,感慨“自由真好”。
周某为什么会发出“自由真好”这样的感慨?
相关链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虽然是不同的“打工者”,但是人人都渴望自由,自由地施展才能,按照自己意愿生活。
几十个小时流水线工作,生活简单重复。完成工作后,可以在游戏世界里享受一定的自由。
流水线工人
西装革履,意气风发,自由的施展自己的管理才能,收入丰厚。在努力工作之后,可以实现消费自由。
公司高管
备课上课改作业,自由的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后,享受假期的自由。
老师
1、自由的意义?
课堂笔记
①个人角度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人的活力。
②社会角度
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2)体现: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1.自由的含义及在法律上的体现
(即:公民享有的正当权利即是公民的自由)
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尔
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穆勒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毕达哥拉斯
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孟德斯鸠
自由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联系你的现在生活想一想,疫情对你的自由有哪些限制?
①因疫情不能返校复课,只能居家线上学习,
②乘坐交通工具要佩戴口罩、扫场所码等
③离邹要报备,要主动上报自己的行程
……
(1)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意义)
(2)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正面)
(3)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反面)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火车有轨道的限制
2022年3月28日,有网民在微信群中发布涉及天津静海区大邱庄镇疫情的不实言论。经查,刘某枫虚构事实编造涉疫敏感言论在微信群内进行发布,后刘某发在明知刘某枫发布不实信息的情况下,将该信息截图发布至微信朋友圈中,严重扰乱区域疫情防控秩序,造成群众恐慌。刘某枫、刘某发的行为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思考:公民有言论自由权,那为什么刘某枫、刘某发会被拘留?法治与自由之间是什么关系?
刘某枫、刘某发有言论自由权,但刘某枫、刘某发在行使自由权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益。刘某枫、刘某发虚构信息,散布谣言损害了社会利益,违反了法律,所以被依法处罚。
  3.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P100)
(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3)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4)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一句话:享受自由须守法治底线,
法治规范、保障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法律链接P100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第二部分
法眼看平等
同工同酬
受教育权
男女平等
城乡平等
民族平等
选举平等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国家对特殊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实施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
1、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如老弱病残孕在乘坐公交工具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二、法眼看平等
①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如男女同工同酬)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如特殊关照老弱妇孺)
2.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3.平等的重要意义?
课堂笔记
什么是真正的平等?
可是,我不如马云有钱,不如学霸聪明,没有姚明那么高。说实话,可能还不如杨幂漂亮。什么是真正的平等??
视频资料
人生而平等,真正的平等是人格、机会、权利的平等。
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平等地适用法律)
课堂笔记
欢迎关注公众号:我的精神家园
专注原创,只做精品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无法治不自由
自由的意义
自由有限度
自由与法治
法眼看平等
平等的内涵
平等的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课堂小结
自由平等的真谛
1【2020 遵义】如图漫画《后果》启示我们(  )
①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自由就是不受限制、随心所欲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这告诉我们( )
A. 自由就是为所欲为 B. 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的
C.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D. 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C
C
3. (2021.辽宁营口) 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实现了听力残疾人想“演唱”国歌的愿望。在今年全国政协开幕会上,政协委员用手语“演唱”国歌的一幕,令国人动容。上述材料表明( )
A. 在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
B. 自由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照自己的意愿活动
C.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D. 维护公平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C
4. 【2020 广州】“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这一法律格言蕴含的道理有(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是相同的
③不同情况不得差别对待 ④不允许任何组织或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5. “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在《政府论》中的这一名言启示我们( )
A.法律只会限制人的自由 B.法律制约并保障人的自由
C.离开法律的约束更加自由 D.人的自由可不受法律约束
B
6.下列能体现法律意义上平等的是( )
①出入电梯,女士优先 ②儿童乘坐公交应得到特殊照顾
③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④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样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C
7.微信作为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使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微信自由的背后是公共责任,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底线。这说明( )
A、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B、法律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C、滥用言论自中要受到刑事处罚
D、言论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D
8.2021年1月17日,一则“赶着周一闭馆,躲开人流,去故宫撒欢儿”博文登上热搜榜,“开车进故宫”的行为,引发众怒。故宫的管理维护有相关制度和规则,一些人竟然可以在闭馆日堂而皇之地驱车游览,如此任性行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故宫的地砖岂能被特权碾压
②“开车进故宫”的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③国家文物和文化尊严不容侵犯
④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随意“撒欢儿”的特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9.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要求之一。下列选项中体现平等要求的是( )
①某企业为降低成本,大量采用“派遣工”,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
②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两免一补”政策
③某小学限制居住在住房面积50平方米以下居民的子女进校学习 ④人民法院对涉及交通不便残疾人的案件积极采用多种绿色通道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D
10.重庆市纪委监委通报两起案件中,重庆彭水县郁山镇政府四级调研员何祖渝因驾车通过疫情检测点卡口,拒绝配合检测并强行开车冲过卡口,被公安机关处以罚款 200 元的行政处罚。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①自由和规则密不可分,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是我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也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④自由是没有限制的,不用受道德、法律等社会规则约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