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共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共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探究一 法律的特征
提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合视频思考:违法乱纪官员受到处分,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3两高工作报告:
9.2 法律保障生活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核心素养目标:法治观念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含义,掌握法律的特征。理解法律的作用。
2.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法律的特征
01
上 学
1、以上行为违反了什么规则?
道德
纪律
法律
2、这些规则有什么作用?
约束、调节、维护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总结:道德、法律的共同作用:
比较 不同点(区别) 相同点(联系)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 法律
道德 校纪校规 国家制定或认可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约定俗成的
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等力量
普遍适用,
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广泛
教育行政机关
学校制定
教育行政力量、批评教育、
学生自觉遵守
只在本学校适用
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和道德、纪律的区别和联系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习近平
①联系: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p90)
②区别:法律、道德、纪律、规章等行为规范在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等方面存在区别。
1.法律与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的关系?(联系与区别)
阅读以上两条法律,由此总结我国法律的产生方式?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是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产生)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当中。
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认可
国家制定
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
国家认可
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制定
2 .法律的特征
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法律议案
的提出
法律议案的审议
法律议案的表决
法律议案的公布
1
2
3
4
全国人大代表30人以上联名,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等有提出法律议案的权利。
立法机关对已进入立法日程的法律议案进行审查和讨论。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宪法的修改另有特别规定。
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
国家制定法律的过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立法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国家立法权(修改宪法、基本法律)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地方立法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
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
“常回家看看”入法:
——“孝亲敬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013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国家认可)
国家认可法律
近日,上海一女子殴打代驾并声称其丈夫为公安民警的视频引发关注。
上海普陀警方发布警情通报,该女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思考:该女子被警方刑事拘留体现了法律有什么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课堂笔记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实现手段)P92
注意:(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P92
军队
监狱
警察
法庭
思考:国家的强制力主要包括什么
国家
强制力
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
落马的高级官员
徐厚才,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涉嫌受贿犯罪
令计划,中央统战部部长,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滥用职权罪
郭伯雄,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涉嫌受贿犯罪
材料说明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法律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习近平强调,在反腐工作中,打苍蝇(即基层人员)和打老虎(即高级官员)同等重要。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92
法律的作用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传染病防治法》对地方县以上的人民政府和工作部门进行了授权,当疫情蔓延和爆发的时候,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来阻断、防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在公众场所不戴口罩,还不听劝阻,对执法人员实施抗拒的,这样的行为人就违反了《治安处罚法》中规定的行为,可根据治安处罚法的规定,予以罚款、拘留。如果对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进行暴力抗拒,就涉嫌构成妨碍执行公务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些法律有什么作用?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的规定有什么作用?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规范作用
真实案例:: 游客朱先生一家在某景区的大排档用餐,点菜时已经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账时却变成38元一只,整盘收费1500多元……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对该烧烤店作出罚款9万元、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并要求其退还非法所得。
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作用)
规范作用
保护作用
①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②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③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4、法律的作用:P92-94
法律
保障
生活
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作用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规范全体成员的行为
规定权利和义务
评判、预测作用
约束与保护作用
课堂小结
1.对于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体现了法律( )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生命权最有效的方法
C、通过制裁违法行为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C
课堂练习
2 【2021 永州】2021年3月18日,永州市某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9名被告人被判刑,并处罚金和赔偿相应的生态修复费47万余元。这一案例说明(  )
①要认真学法,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②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保护动物是我们的职责,不得伤害任何动物
④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否则就要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3.近日,山东济南打掉一个销售伪劣疫情防控物资的犯罪团伙,抓获16名嫌犯,缴获假冒伪劣口罩32万只,追缴赃款15万余元。这最主要体现我国法律的特征是(   )
A.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D.法律的调整范围比道德大
A
4. 以案说法
2021年12月15日,孙某(男,东明县人)从郑州新郑机场坐飞机去成都时,有同机人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回东明后,孙某作为密接者,不如实向防疫工作人员主动报告,并隐瞒事实,给东明疫情防控带来较大压力和风险。
孙某的行为已构成拒不执行紧急状态下的决定、命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22年1月8日,东明县公安局决定对孙某处以行政拘留五日,并处罚款二百元的行政处罚。
(1)该案例说明法律的什么特征?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该案例说明法律的什么作用?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规定权利与义务,指引、评判、教育人向善
③解决纠纷、制裁违法犯罪,伸张正义、维护合法权益。
(3)我们从中受到什么教育?
教育:加强道德修养,诚实守信;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对犯罪分子开展“天网行动”,“国内”、“国外”一起抓。
材料二: 2022年4月17日夜间,江苏射阳警方发布警方通报称:射阳一男子将一条外地疫情防控信息转发到本地微信群,造成网络上流传,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0日。
材料三: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5.下列材料分别表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教师寄语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学法、尊法、守法、护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