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7.3探索更小的微粒【知识梳理】一、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H)原子和一个氧(O)原子构成2.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带负电的粒子——电子,证明原子可分。汤姆生 汤姆生提出的原子模型(枣糕模型)3.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核式结构模型)4.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观点:(1)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2)原子核位于中心,电子原子核绕核高速运动;(3)原子核很小,电子更小;(4)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5.一般物体不带电的原因:原子核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所以,原子呈电中性,由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6.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1)原子核对电子有束缚能力,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不同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就会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就会因为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电荷,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摩擦起电、接触起电、电中和都是电子的转移。二、更小的微粒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的结构2.质子与中子统称为核子,均由夸克构成。核子的结构3.发现微粒的科学家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发现质子;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63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规律总结】1.微粒的带电性:分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微粒的尺寸粒子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质子、中子 电子 夸克直径(m) 10-10~10-5 10-10 10-15~10-14 10-15 10-16 10-18微粒由大到小排列: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夸克【典例分析】1.(2022·黑龙江鸡西·九年级月考)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B.放射性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C.电子的发现把人们带入原子的内部世界,认识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D.原子核的质量基本上等于原子的质量【答案】A【详解】A.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不能说明原子核的结构,故A错误,符合题意;B.放射性现象是由原子核反应产生的,故说明了原子核也可再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可再分为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原子核集中了全部的正电荷及几乎全部质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22·云南红河州·九年级期末)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中子 B.电子 C.质子 D.原子核【答案】B【详解】原子是由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3·广东惠州·八年级期末)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小的是( )A.原子 B.质子 C.分子 D.原子核【答案】B【详解】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故选项中质子的尺度最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夺冠训练】一、单选题1.(2022·河北邢台·九年级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面包一捏就扁了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C.扫地时,可以看见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分子、夸克、质子、电子【答案】A【详解】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A正确;B.面包一捏就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C.尘土是固体颗粒,尘土飞扬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C错误;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分子大于原子核;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所以原子核大于质子;而夸克则是更小的构成微粒,在这几种微粒中夸克是最小的,故D错误。故选A。粒子 a b c带电情况 带正电 带正电 不带电2.(2023·广东广州·九年级期末)如图,粒子 a 由粒子b、c 构成,各粒子的带电情况如下表,则 c 是( )A.原子 B.原子核 C.质子 D.中子【答案】D【详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a 是原子核,b是质子,c是中子,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2021·江苏宿迁·八年级期中)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B.物体内部原子个数与电子个数相等C.物体内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D.物体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答案】D【详解】A.物体内部是由分子、原子所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的,则物体内部存在电荷,故A错误;B.物体内部原子所带电子的个数与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序有关,一般情况下一个原子带有多个电子,故B错误;C.物体没有带电时,物体内原子核的正电荷数和负电荷数相等,一个电子最多带一个负电荷。故C错误;D.物体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物体显中性,故D正确。故选D。4.(2022·广东湛江·九年级段考)若把原子、原子核、电子看成球体,按尺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 )A.原子、原子核、电子 B.电子、原子、原子核C.电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核、电子、原子【答案】C【详解】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又由质子与中子构成,而电子、质子、中子三者的尺度相当。故三者尺度由小到大排列为:电子、原子核、原子。故ABD错误,不符合题意;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5.(2022·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卢瑟福建立的类似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中,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 )A.质子 B.电子 C.核子 D.中子【答案】B【详解】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与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绕原子核高速旋转,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6.(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2022年“新冠”疫情在我国多地点状发生,配戴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使用含氯消毒剂能有效杀死病毒。已知“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7m,原子的直径约为1n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病毒无法通过B.微粒按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新冠病毒—原子—质子—原子核C.喷洒过含氯消毒剂的场所会有刺鼻的气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病毒在空气中传播是扩散现象【答案】C【详解】A.口罩能有效预防飞沫传播并不是因为它所制造的材料分子间没有间隙,分子间一定存在间隙,故A错误;B.微粒按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新冠病毒—原子—原子核—质子,故B错误;C.分子总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喷洒消毒剂的场所有刺鼻的气味说明了分子总是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病毒在空气中传播不是扩散现象,病毒在空气中传播属于机械运动,故D错误。故选C。7.(2022·广东肇庆·中考一模)下列关于原子核式结构的描述:①电子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②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③电子围绕着原子核作高速旋转;④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⑤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⑥原子核带负电。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答案】B【详解】①③电子带负电,它是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电子并不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故①错误;③正确;②⑥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整体带正电,故②正确;⑥错误;④⑤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但只占有原子核内极少空间,故④错误;⑤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⑤正确,①④⑥错误。故选B。8.(2022·山东济南·中考二模)2022年春天,新一轮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快速席卷了全国20多个省。我省也有多地出现疫情,并关联到学校,防控形式严峻。3月20日(星期日)济南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演练,以提高快速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查询,晓明了解到“新冠病毒”的直径约,则下列微粒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新冠病毒、原子、质子、夸克 B.新冠病毒、原子、夸克、质子C.原子、新冠病毒、质子、夸克 D.原子、质子、夸克、新冠病毒【答案】A【详解】原子直径约为10-10m,微粒直径原子大于质子,质子的直径约为10-15m,夸克的直径约为10-18m,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2021·江苏淮安·八年级期末)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荷的电子。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的原子核运行构成的,且正负电荷相等。后来,人们发现原子核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中子不带电。质子的质量是1.6726231×10-27 kg,中子的质量是1.6749286×10-27kg,电子的质量是9.1066× 10-31 kg。由以上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 )A.电子、原子、中子和质子中,原子质量最小 B.原子内部质量均匀分布C.正电荷在原子核内均匀分布 D.电子和原子核有互相吸引力【答案】D【详解】A.由题意知,电子、原子、中子和质子中,质量最小的是电子,故A不符合题意;B.由题意知,质子的质量是1.6726231×10-27 kg,中子的质量是1.6749286×10-27kg,电子的质量是9.1066× 10-31 kg。原子内部质量分布是不均匀的,故B不符合题意;C.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正电荷在原子核内分布是不均匀的,故C不符合题意;D.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的原子核运行构成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所以电子和原子核有互相吸引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2021·广西百色·九年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答案】D【详解】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A错误;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C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摩擦起电没有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故D正确。故选D。11.(2023·四川成都·九年级期末)关于静电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式创造了电荷B.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丝绸带上了正电荷C.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D.相互吸引的两个轻小物体,一定是带了异种电荷【答案】C【详解】A.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其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B.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故B错误;C.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故C正确;D.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相互吸引的两个轻小物体,可能是带了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2.(2020·陕西汉中·八年级期末)电子的发现说明______是可以再分的,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说明______是可以分的,科学家进一步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______的更小的粒子构成的。摩擦起电现象是______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个物体上了。【答案】 原子 原子核 夸克 电荷【详解】[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比原子小的带负电微粒,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2]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两部分,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可以分的。[3]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又提出了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构成的。[4]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13.(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中)周末,小美来到扬子公园散步赏花,清风拂来,闻到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_,她发现睡莲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力。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过程中,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首先发现了________,进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________结构模型。【答案】 扩散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引 电子 核式【详解】[1][2]小美来到公园散步赏花,清风拂来,闻到阵阵花香,这是花的芳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睡莲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4][5]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14.(2022·江苏南京·八年级期末)图甲,溧水三叶园林樱花飘香,这是_________现象,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有___________;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合___________nm;图丙中的汤姆生发现了___________(填写粒子名称);图丁为___________(填科学家名)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答案】 扩散 引力 0.1 电子 卢瑟福【详解】[1]溧水三叶园林樱花飘香,说明花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2]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3]因为1m=109nm,所以[4]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5]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与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类似于行星绕日的运动。15.(2022·湖南衡阳·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毛衣与梳子摩擦,梳子将带 _____电。【答案】负【详解】由图可知,毛衣的束缚电子的能力较弱,梳子束缚电子的能力较强,故毛衣与梳子摩擦起电时,毛衣失去电子带正电,梳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7.3探索更小的微粒【知识梳理】一、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H)原子和一个氧(O)原子构成2.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带负电的粒子——电子,证明原子可分。汤姆生 汤姆生提出的原子模型(枣糕模型)3.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核式结构模型)4.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观点:(1)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2)原子核位于中心,电子原子核绕核高速运动;(3)原子核很小,电子更小;(4)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5.一般物体不带电的原因:原子核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所以,原子呈电中性,由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6.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1)原子核对电子有束缚能力,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不同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就会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就会因为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电荷,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摩擦起电、接触起电、电中和都是电子的转移。二、更小的微粒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的结构2.质子与中子统称为核子,均由夸克构成。核子的结构3.发现微粒的科学家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发现质子;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63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规律总结】1.微粒的带电性:分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微粒的尺寸粒子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质子、中子 电子 夸克直径(m) 10-10~10-5 10-10 10-15~10-14 10-15 10-16 10-18微粒由大到小排列: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夸克【典例分析】1.(2022·黑龙江鸡西·九年级月考)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B.放射性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C.电子的发现把人们带入原子的内部世界,认识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D.原子核的质量基本上等于原子的质量2.(2022·云南红河州·九年级期末)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中子 B.电子 C.质子 D.原子核3.(2023·广东惠州·八年级期末)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小的是( )A.原子 B.质子 C.分子 D.原子核【夺冠训练】一、单选题1.(2022·河北邢台·九年级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面包一捏就扁了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C.扫地时,可以看见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分子、夸克、质子、电子粒子 a b c带电情况 带正电 带正电 不带电2.(2023·广东广州·九年级期末)如图,粒子 a 由粒子b、c 构成,各粒子的带电情况如下表,则 c 是( )A.原子 B.原子核 C.质子 D.中子3.(2021·江苏宿迁·八年级期中)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B.物体内部原子个数与电子个数相等C.物体内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D.物体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4.(2022·广东湛江·九年级段考)若把原子、原子核、电子看成球体,按尺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 )A.原子、原子核、电子 B.电子、原子、原子核C.电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核、电子、原子5.(2022·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卢瑟福建立的类似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中,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 )A.质子 B.电子 C.核子 D.中子6.(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2022年“新冠”疫情在我国多地点状发生,配戴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使用含氯消毒剂能有效杀死病毒。已知“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7m,原子的直径约为1n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病毒无法通过B.微粒按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新冠病毒—原子—质子—原子核C.喷洒过含氯消毒剂的场所会有刺鼻的气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病毒在空气中传播是扩散现象7.(2022·广东肇庆·中考一模)下列关于原子核式结构的描述:①电子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②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③电子围绕着原子核作高速旋转;④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⑤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⑥原子核带负电。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8.(2022·山东济南·中考二模)2022年春天,新一轮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快速席卷了全国20多个省。我省也有多地出现疫情,并关联到学校,防控形式严峻。3月20日(星期日)济南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演练,以提高快速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查询,晓明了解到“新冠病毒”的直径约,则下列微粒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新冠病毒、原子、质子、夸克 B.新冠病毒、原子、夸克、质子C.原子、新冠病毒、质子、夸克 D.原子、质子、夸克、新冠病毒9.(2021·江苏淮安·八年级期末)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荷的电子。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的原子核运行构成的,且正负电荷相等。后来,人们发现原子核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中子不带电。质子的质量是1.6726231×10-27 kg,中子的质量是1.6749286×10-27kg,电子的质量是9.1066× 10-31 kg。由以上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 )A.电子、原子、中子和质子中,原子质量最小 B.原子内部质量均匀分布C.正电荷在原子核内均匀分布 D.电子和原子核有互相吸引力10.(2021·广西百色·九年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11.(2023·四川成都·九年级期末)关于静电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式创造了电荷B.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丝绸带上了正电荷C.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D.相互吸引的两个轻小物体,一定是带了异种电荷二、填空题12.(2020·陕西汉中·八年级期末)电子的发现说明______是可以再分的,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说明______是可以分的,科学家进一步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______的更小的粒子构成的。摩擦起电现象是______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个物体上了。13.(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中)周末,小美来到扬子公园散步赏花,清风拂来,闻到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_,她发现睡莲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_____力。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过程中,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首先发现了_______,进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________结构模型。14.(2022·江苏南京·八年级期末)图甲,溧水三叶园林樱花飘香,这是_________现象,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有___________;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合___________nm;图丙中的汤姆生发现了___________(填写粒子名称);图丁为___________(填科学家名)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5.(2022·湖南衡阳·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毛衣与梳子摩擦,梳子将带 _____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3探索更小的微粒(原卷版).docx 7.3探索更小的微粒(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