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 望岳》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 望岳》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望岳》(五言古诗)
杜甫
学习目标
1.把握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掌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3.学会运用一般的诗歌鉴赏方法:诵读——理解(译读)——品析。
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后人称他杜少陵。曾经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世称“杜工部”。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似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因此,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看做一代宗师,被尊为“诗圣”。
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杜甫的代表性作品:
“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关于背景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的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万里封侯是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目标。
 杜甫有一个显赫的家世,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他在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在担任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信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终生的人生理想。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关于作品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杜甫
dài
hūn
céng

líng

朗读诗歌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吗?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秀丽都集中在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入林。
终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
发语词
齐:指泰山以北地区,春秋时属齐;鲁:指泰山以南地区,春秋时属鲁;
未完,未尽
泰山到底怎么样呢?
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怎样描写泰山的高大形象的?
侧面烘托。诗人在这一句中自问自答,写远望所见景象。借助齐鲁两地来侧面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硕大形象。
   
岱宗夫如何?
   ——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讶仰慕的情形。
   
齐鲁青未了。
    ——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
  
远望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汇集,聚集
划分
大自然
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的景色集中在泰山上,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思考:颔联里“钟”和“割”二字用得好在哪里?说说看。
“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丽都给了泰山。“割”字生动有力地表现出泰山将阳光隔断,使山南山北两面明暗截然不同,从而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对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
      
造化钟神秀,
   (虚写)
阴阳割昏晓。
(实写)
近望
泰山的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眼角(几乎)要裂开
涤荡心胸
通“层”
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看着归鸟入巢,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两句诗描绘了两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层云缭绕 鸟归山林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凝望
写出了泰山的阔大景象使自己心胸摇荡。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看众多的山,到那时,全部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终当,该当
登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句诗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雄心壮志?(提示:结合背景)
托物言志。这句诗字面意思是说诗人要登凌绝顶,俯视众山,实则来抒发自己不怕困难,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千古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发?(或者说蕴含了什么哲理?)
人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千古名句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愿望
俯视
这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1.赏析下列语句: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可从炼字的角度进行赏析,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一人读句三人品析)




炼字:
炼:用心琢磨使精炼
炼字: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1.赏析下列语句: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可从炼字的角度进行赏析,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一人读句、三人品析)




.
.
“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之妙:
“割”字炼得极好,“割”原有“切断”、“截下”之意,此句指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
2.你觉得这首诗歌中哪两个字用的最妙?
颔联中的“钟”字和“割”字用得好,“钟”字将大自然人格化,既写了造物者对泰山的情有独钟,也暗含了诗人对泰山的喜爱赞叹之情。“割”字写了泰山的高大,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了泰山参天如云、遮天蔽日的雄伟气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生命力。诗人通过想象和夸张,虚实结合,勾勒出了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
3.你能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吗?
描绘了泰山巍峨高大和神奇秀丽的雄伟景象,进而表达了诗人早年勇攀绝顶的远大志向。
课堂小结
《登幽州台歌》和《望岳》这两首诗歌都展现的是诗人对于仕途不顺而抒发的情怀。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面对悠悠天地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内心忧愤孤苦之情,杜甫多角度望泰山,面对高大巍峨、神奇秀丽的泰山却发出要征服一切困难,勇于进取的豪迈气概。
课堂检测

(1) 《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整体形象。

(2)《望岳》中__________ ,_________两句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3)《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5、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6、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课堂检测
作业布置
1.写写这首诗对你的启发。
2.完成小练习册相关内容。
3. 预习《己亥杂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