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4国家监察机关一、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感受监察机关的性质、职权,体会监察机关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2、法治意识:关注监察机关职权的依法行使,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3、健全人格:能够从具体的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组织体系;监察机关的职责。教学难点:监察机关的职责:体会监察机关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观看《反腐成绩单》思考:反腐机构有哪些呢 教师引出课题(二)新课讲授1、多媒体呈现案例:某市城管局领导姚某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某私营企业主邀请,在其公司内部食堂聚餐,所用烟酒和菜肴均由该企业提供。该市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定程序给予姚某撤职处分。思考:监察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 提示: 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构成:我国设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分工:(1)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检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2)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3)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2、多媒体呈现案例:前不久,一位贪污500多万公款的85后出纳,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杨静霆曾经是湖南省新邵县城乡居民医保管理服务中心(简称医保中心)出纳,自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的近4年间,她利用管理漏洞套取医疗保险基金,共计作案238次,套取586.1747万元。贪污所得大都用于买房买车、买名牌包包,维持她的“奢侈生活”。 事情最初败露时,杨静霆在丈夫陪同下,向新邵县监察委员会投案自首。思考:自首,为何不去公安机关,而是去监察机关?提示:监察机关监察对象: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覆盖。( 所有“吃财政饭”的人。)教师解释权力机关和监察机关的关系国家监察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同时还对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受它监督。多媒体呈现案例:材料一:向某涉嫌非法套取国家扶贫经费,县监察委员会收到举报后准备进行调查,向某所在单位却以向某在扶贫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为由,向县监察委发函,要求停止调查。材料二:马某是某区教育局负责人,张某是该区某公办学校后勤主任。马某与张某是亲戚关系。张某因涉嫌贪污贿赂,被区监察委员会依法开展调查;马某认为自己是领导干部,就试图采取一定的影响和手段阻止监察人员开展对张某案的调查。思考:向某所在的单位及马某的行为是否合法?(不合法)教师总结:《监察法》第四条规定,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目标导学二:监察机关的职责多媒体呈现案例:某省属国有企业董事长郭某涉嫌渎职犯罪,省监委决定立案调查。谈话初期,郭某抱有侥幸心理,不承认犯罪问题, 核查组耐心细致地做他思想工作,同时与其它涉案人员、证人开展大量谈话,并进行外围取证,最终查清了郭某涉嫌职务犯罪事实,经该省监察委员会研究决定,将郭某职务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处理。在上述案例中,监察委员会行使了哪些职责?监督职责(首要职责)含义: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意义: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监察委员会依照宪法、监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监督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行为,确保权力不被滥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调查职责(经常性工作)含义: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意义:是监察委员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有效地强化不敢腐败的震慑,减少和遏制腐败行为发生,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持公权力行使的廉洁性。处置职责含义: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方式:①对违法行为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②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③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⑤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板书设计六、课题反思国家监察机关是我国新增的国家机构,在讲本节课之前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课堂中可以插入视频,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现国家监察机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