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知识点提纲-2022-2023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册知识点提纲-2022-2023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2021---2022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二学期知识点归纳
班别:
姓名: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一课第1站 青春的邀约——悄悄变化的我
1、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答: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内部器官的完善。 ③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对我们的有何影响?
答:①积极影响: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②消极影响: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3、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
人的美
是内在美

外在美的统一

)答:①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②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
③不自卑,也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
④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4、青春期的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
答:①反抗与依赖。 ②闭锁与开放。 ③勇敢与怯懦。
5、进入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有哪些?
答:①讲究卫生,勤洗澡,勤换衣;
②饮食适量,不暴饮暴食;不抽烟,不喝酒;
③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不熬夜。
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6、青春期存在哪些烦恼?
答:①生理上的变化带来的烦恼;
②性心理带来的躁动不安的烦恼;
③心理闭锁与渴望理解带来的烦恼;
④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带来的烦恼。
7、中学生应怎样克服青春期的烦难?
答:①敞开自己的心扉,积极与人交往。
②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交流沟通,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③当我们出现心理烦恼时,应努力控制自己,试试自我解嘲。
④通过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换位思考等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⑤培养兴趣爱好,多读书、多参加文体活动、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断丰富自己。
⑥了解必要的生理和心理知识,做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第一课第2站 青春的邀约——2.1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8、什么是独立思考
答: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

三敢于

)9、怎样学会独立思考?
答: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②要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10、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答:批判性思维,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11、青少年培养批判精神有什么作用(意义)?
答:①培养批判精神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③有利于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
④有利于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12、批判的技巧有哪些?(怎样培养批判精神?)(批判思维的要求)
答:①批判既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也包括对自己的反思、技巧:
②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考虑他人的感受,不攻击他人。
③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④批判要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⑤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13、面对青春期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我们应如何做?
答:①学会独立思考。 ②培养批判精神。 ③开发创造潜力。
14、青少年怎样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
答:①思想上:树立做一名对国家、对社会、对世界有用的创造者的意识。
②学习上:学会独立思考、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热爱劳动、自觉劳动、勇于创新。
③行动上:关注他人与社会,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 开创前人未走的路
④贡献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15、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答:①对自己:开发创造潜力有利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②有利于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③有利于丰富经验、提高能力。
④对社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⑤对国家: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第二课第1站 青春的心弦——2.2男生女生
16、青春期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有哪些?
答:①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②男女性别特征既表现在生理上,也表现在心理和社会行为上。尤其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17、认识性别角色的利与弊?
答:①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②弊: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18、面对男女生各自的性别优势,我们应该怎么做?(男女生怎样进行优势互补)
答:①发现和欣赏对方的优势,认识自身优势。
②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③不因某方面优势而自傲,不因某方面欠缺而自卑。
④男女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19、你认为男女生各有哪些优势?
答:①男生:体能大、勇敢、坚强、抽象思维强、独立、责任感强、有恒心、有毅力。
②女生:细心、温柔、善良、观察力强、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强、善于记忆、体贴
第二课第2站 青春的心弦——青春萌动
20、青春萌动的表现?
答:①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②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
③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21、为什么要与异性交往?
与异性交往有什么意义?(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意义?)
答:原因: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意义:
①与异性交往有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②与异性交往有利于我们从对方身上学到某些优秀品质。
③与异性交往有利于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④与异性交往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的能力,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和发展同学间的友情。
⑤与异性交往有利于集体建设,获得更丰富的友情和人生经验。
⑥与异性交往有利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22、异性同学之间该怎样正常交往才能让老师和父母放心呢?
答:①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保持适当的距离。
②既要自尊自爱,又要相互尊重;
③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④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⑤正确对待异性的好感。要学会拒绝。但要尊重对方的情感,为对方保密。
23、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答: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情意味着欣赏和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24、正确认识青春期对异性朦胧的情感?
答:①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②容易把对异性的欣赏和对美好的向往理解为爱情。其实,这并不是爱情。
③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25、
第三课3.1青春的证明——青春飞扬
26、青春的探索需要什么?
答: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②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③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27.什么是自信?(自信的含义):
答: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自信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
28、为什么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的作用有哪些)
答:一、原因: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有自信,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二、意义:
①自信有利于克服困难和挫折,
②自信有利于让我们充满激情,激发潜能与活力。
③自信有利于让我们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
④自信有利于让我们展现优势与才华,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的可能。
29、如何获得自信?
答: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②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③看到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
④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实力,
30.什么是自强?
答:自强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
自强的表现:
答: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
②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③志存高远,执着追求。
31、自强的作用是什么?
①自强有利于让我们更自信。
②自强有利于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③自强有利于克服困难和挫折,
④自强有利于我们事业的成功。
⑤自强不息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
32、如何做到自强?(自强的重要内容及要求)
答:①理想是自强的航标;树立坚定的理想,并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
②扬长避短,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③培养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3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怎样发现自己的亮点?
答:①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信的“支点”;
积累成功的经验,体会成功的快乐;
正视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④ 战胜自卑心理。
34
第三课 3.2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
35、什么是“行己有耻”? 含义:
答: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36、“行己有耻”对我们有何要求?(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要求(做法):
答:①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7、什么是“止于至善”?
答: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38、我们应如何践行“止于至善”?
答: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③在生活中向好榜样学习,汲取好榜样的力量。
④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为。
⑤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39、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中国好家风)
答:①对自己: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勇敢、坚毅
②对他人: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宽容善良
③对家人:尊老爱幼,知恩感恩、孝敬父母
④对社会:关注社会、热心公益、维护正义
⑤对国家:爱国爱民、为国分忧
⑥对生活:爱护环境、自食其力,勤俭节约、珍惜粮食、不铺张浪费
40、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4、1青春的情绪
41、人的基本情绪有哪些
答:喜、怒、哀、惧。
42复杂情绪:
答: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
43、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个人的生理周期、
②对某件事情的预期、
③周围的舆论氛围、
④自然环境
44、情绪的作用有哪些?
答:情绪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积极情绪的作用:①有利于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②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③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④有利于个人才智的发展,⑤有利于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⑥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消极情绪的作用: ①会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②影响生我们的身心健康;③妨害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45、青春期的情绪特点有哪些?
答:①情绪反应强烈;
②情绪波动与固执;
③情绪的细腻性;
④情绪的闭锁性;
⑤情绪的表现性。
46、怎样面对青春期的情绪特点带给我们的感受?
答:①青春期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
②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
③学习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④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
⑤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做情绪的主人。
47、
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4、2情绪的管理
48、为什么要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答:①情绪具有相通性、感染性的特点
②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③一个人的情绪会影响周围的人。
④情绪表达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人际交往。
49、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怎样表达情绪?
答:①在人际交往中,要了解自己的情绪。
②学会在合适的场合、时间、以合理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③表达情绪时要照顾他人的感受;
④不能违反道德和法律,不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⑤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50、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
答:①该喜则喜,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②该悲则悲,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51、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改变认知评价:(转换角度,改变看法,调整、放开心态,做到自我安慰、自我解嘲。如考试失败很伤心,但仔细一想,伤心没用,要努力。)
②转移注意:如唱歌、听音乐、旅游、看日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逛街、爬山等。
③合理宣泄:如打沙包、剧烈运动、大声喊叫、大哭、倾诉、写日记、等。
④放松训练:如做瑜伽、散步、慢跑、深呼吸、发呆等。
⑤理智控制法: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升华等。
52、掌握调节情绪方法的作用:
答: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②有利于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53、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5.1我们的情感世界
55什么是情感?
答: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 我们做出行动。
56、列举我们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答:①同学之情,如友爱、尊重、钦佩;
②师生之情,如敬接 爱、崇拜;
③朋友之情,如友爱、尊重、关爱、牵挂、羡慕、消 感激;
④亲子之情,如关爱、孝顺、尊敬、感激。
57、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联系:
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②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情感是怎样产生的)
(2)区别:
①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②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58、情感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
②高级情感:如道德感。
③正面的体验:爱的情感。
④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
⑤两方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
59、情感的作用有哪些?
答:①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②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③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④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我们的情感才可能更加丰富、深刻,我们的情怀才可能更加宽广、博大。
60、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培育高尚情感?
答:①感受理智。追求理智,追求科学,追求真理。
②体味情感。追求正义,追求善良,追求道德。
③欣赏美好。感受美好的事物。
④培育爱国情感、正义感、自豪感、责任感。
⑤弘扬长征精神,
61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5.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62、怎样品味情感?
答:①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
②美好的情感:有利于让我们身心愉悦,有利于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表达我们的愿望,有利于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生活中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④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不断成长。
63、美好情感有什么作用?
答:①美好情感有利于让我们身心愉悦,
②有利于丰富我们的生活、表达我们的愿望,
③有利于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④有利于提升幸福感。
64、怎样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怎样获得美好的情感?)
答:①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
②积极与人交往,帮助他人。
③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
(
如:
卧薪尝胆
)④欣赏艺术作品。
⑤阅读好书、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65、如何正确认识负面的情感体验?(体验负面情感的意义有哪些)?
答:①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②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③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66、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
答: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②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③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获得新的感受。
67、中学生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答:①对自己:必须遵守学校的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
②对他人: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善待他人。
③对家人:尊老爱幼,知恩感恩、孝敬父母
④对社会:爱岗敬业、关注社会、热心公益、维护正义
⑤对国家:爱国爱民、为国分忧
⑥对生活:爱护环境、自食其力,勤俭节约、珍惜粮食、不铺张浪
68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 “我”和“我们”——6.1集体生活邀请我
69、什么是集体?
答: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70、集体力量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答:①集体力量有利于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②集体力量有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③集体力量有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取长补短,扩大视野,
④集体力量有利于丰富我们经验,健康成长。
71、怎样维护集体利益?
答:①团结他人,主动关心、爱护集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②服从集体的安排,尽职尽责,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③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集体解决的困难。
④积极主动发挥个人的特长,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72、怎样创建优秀班集体?
答:①制定严明的纪律,加强纪律教育;
②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③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主动关心、爱护集体。
④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⑤每个同学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
⑦人人为班集体作贡献。
73、怎样认识集体的力量?
答:①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通过借助集体的力量,完成无法完成的事情。
③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④集体的力量有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⑤集体的力量有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74
第六课 “我”和“我们”——6.2集体生活成就我
76、在集体中可以涵养我们哪些品格?
答: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③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
④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善待他人、乐于助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77、怎样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答:①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②学习他人的优点,包容他人的不同,不断完善我们的个性。
③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
④自主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个性。
78、为什么集体生活可以成就自我?(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答:①集体生活有利于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集体生活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③集体生活有利于我们展示并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④集体生活有利于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完善个性。
⑤实现集体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79、为什么要鼓励中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
答:中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
①有利于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有利于我们展示并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③有利于提高能力。
④有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⑤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80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7.1单音与和音
82、我们为什么乐于遵守和维护集体的规则? (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
答: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②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③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
④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⑤集体应该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⑥个人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8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答:①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
②个人的发展也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个体的成功离不开集体。
④集体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
⑤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的努力能促进集体的发展。
⑥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积极参与;
⑦我们要以集体利益为重,为集体增光添彩。
84、
85、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答: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③坚持集体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86、在集体生活中应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矛盾和冲突)?
答:①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②与他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要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87、怎样关爱集体?如何让和声更美?(如何才能让集体更和谐)
答:①遵守规则,尽力做好自己。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努力为集体解决困难。
③善于团结他人,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
④识大体、顾大局,心中有集体,
⑤坚持集体主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⑥维护集体荣誉,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⑦积极主动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88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7.2节奏与旋律
89、为什么我们在不同集体中的角色之间会产生冲突?
答:①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②我们有自己的节奏,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旋律,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就可能产生角色之间的冲突,它会给我们带来烦恼。
90、怎样排解角色冲突?(排解角色冲突时,我们需要考虑什么?)
答:①考虑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
②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
③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④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91、集体中的小群体形成的原因
答:①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92、如何正确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集体中小群体的影响)?
利——积极作用:
①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②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
弊——消极作用:
①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我们就会产生与小群体外的其他同学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②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危害)
(4)面对(或应对):我们需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93、正确对待集体中的小团体的意义:
答:①有利于解决小群体与集体之间矛盾和冲突,
②有利于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94、
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8.1憧憬美好集体
95、什么是集体愿景?
答:含义: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
96、集体愿景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①集体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
②集体愿景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③集体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97、良好的班集体有和作用?
答:①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
②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
③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治情操,
④有利于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⑤有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⑥有利于培养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⑦有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98、美好集体的特点(表现)。(良好集体氛围有什么特征?)
答:①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团结友爱的。
③美好集体是尊重理解、善于合作、共同进步的。
④美好集体是乐观向上、充满活力的。
99、集体生活合作策略有哪些?
(1)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坦诚交流,彼此信任。
(2)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包容他人的不足。
(3)遵守规则,明确任务分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
(4)经常自我反思。
100、
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8.2我与集体共成长
101、怎样在共建中尽责(怎样建设美好集体)?
答:①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②共同确定集体愿景和目标,每个人贡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③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
④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
⑤发扬“自治”精神,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⑥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⑦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102、为什么要承担建设集体的责任
一、原因:
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②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二意义:
①对个人意义:为集体出力,有利于赢得他人的尊重,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治情操。
②对集体意义:有利于促进集体和谐发展,有利于为集体争光。
103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有利于赢得他人的尊重,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承担责任有利于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有利于赢得他人的尊重。
承担责任有利于提高能力、发展特长、获得成长。
⑤承担责任有利于事业的成功。
104、怎样承担责任?
答:①在学校:努力学习,帮助老师和同学,为学校分忧。
②在家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做力所及的事,为父母分忧。
③在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参与集体建设,为集体争光。
④在社会:遵守道德和法律,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善待他人、诚实守信、热心公益、维护正义。
⑤对生活:爱护环境、自食其力,勤俭节约、珍惜粮食、不铺张浪费。
⑥对国家:爱国爱民、为国分忧。
105、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什么?
答:①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②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
③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④学会积极参与,学会担当,主动参与集体建设。
⑤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106、怎样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1)集体由个体组成,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努力。
(2)个体离不开集体,个体的成功离不开集体。
(3)只有人人参与集体建设,才能使集体发展壮大;集体壮大了,才能使个人在集体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第四单元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9.1生活需要法律
107、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答: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对我们的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②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③法律调整社会关系,服务和指导人们的生活。
④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各项权利、必须履行的各项义务。
⑤法律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08、法律的本质:
答: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109、什么是法治?(法治的内涵)
答:①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②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③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110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①地位(重要性):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的意义:法治有利于实现中国梦,有利于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有利于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11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12、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措施?
答:①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大力普法。
②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
③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13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
114、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答: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理解关键词:XXXX年XX月XX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修改、通过XX法(草案)】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军队、法庭、监狱、警察)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最本质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考查这个特征时,涉及的人物一般都是名人、明星、官员。】
115、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法律和认可法律
116、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是什么(怎样理解)?
答: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17、法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规范作用:
①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二、保护作用:
①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②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118、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
119、未成年人含义。
答: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120、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自身原因:
答: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社会原因:
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②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121、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
答:①《宪法》、②《民法典》、③《义务教育法》、④《婚姻法》
两部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22、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是什么?
答:①家庭保护、②学校保护、③社会保护、④司法保护、⑤政府保护、⑥网络保护六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六大保护 实施主体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 违法举例 地位
家庭保护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未成年子女 生活上关心照顾,思想上教育培养。 虐待子女、不让子女上学等 基础
学校保护 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 未成年学生 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 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等 重要 作用
社会保护 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 全体未成年人 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保护等。 传播暴力凶杀、恐怖等音像制品; 招收童工等 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司法保护 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 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和案件办理涉及的未成年人 维护合法权益,促进改过自新。 披露未成年人资料、歧视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等 重要 保障
政府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全体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生活、教育、安全、医疗康复、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要的保护等。 某某在学校附近开设桌球室 主体 责任
网络保护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 网络生活中的未成年人 网络文化保护、网络信息保护、网络行为引导和监督、防沉迷保护等。 在网络泄露未成年人信息等 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对六大保护的区分、判断:
第一步:实施主体是谁,谁去实施保护;
第二步:根据实施内容区判断。
如果涉及未成年违法犯罪或案件的,则是司法保护,如公安机关在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时,不开警笛、不穿警服;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违法案件时不公开审理,审理的档案进行封存等;如果保护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则是社会保护;如果是在网络生活中为未成年人提供线上线下保护的则是网络保护,如游戏防沉迷系统等。
121、未成年人怎样进行自我保护?(未成年人怎样做)
答:①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③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④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不法行为作斗争(如呼救、周旋、打110报警)。
必要时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22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123、为什么要树立法律(法治)意识?
答: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
②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③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④树立法律意识,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⑤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⑥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24.怎样树立法律(法治)意识
答:①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服从和捍卫法律。
②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③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④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125、怎样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
答:①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遇到问题依法解决。
②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⑤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26、为什么说学校“实行陪餐制实现保的是安全,陪的是成长”?
答:①实行陪餐制有利于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②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的用餐习惯。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④有利于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
⑤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27、怎样维护自己“舌尖上的安全”?
答: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③饮食适量,不暴饮暴食;
④不吃垃圾食品、从正规商店购买食品。
⑤发现制售不合格食品的行为及时举报。(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