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项目一 安全用电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的基础认识。2.普及安全用电常识。3.家庭安全用电常识。认识电工实训室。4.正确识别电工实训室里常用的电工工具、仪器、仪表。熟悉电工实训室安全操作规范,提高安全防患意识。5.了解我国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6.掌握安全电压等级,会识别安全标志。7.熟知不同环境下的安全电压等级。8.知道电气工作安全的组织、技术措施。9.熟悉电气安全技术措施,规避不安全行为。10.掌握触电急救的八大原则,知道脱离电源方法,掌握现场急救操作要领。11.掌握防人身电击的主要措施,了解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措施。12.了解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知道防止电气火灾与爆炸措施。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16课时三、教学重点安全用电常识、安全意识培训、电气安全的含义、任务、内容及其特点、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掌握安全电压等级、掌握防人身电击的主要措施、了解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措施、熟悉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触电的措施、了解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知道防止电气火灾与爆炸措施。四、教学难点正确识别电工实训室里常用的电工工具、仪器、仪表。电气安全的含义、任务、内容及其特点。熟知不同环境下的安全电压等级。掌握现场急救操作要领。熟悉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触电的措施。正确使用漏电保护器。任务一 电的认识一、电工实训室(一)认识电工实训室(二)认识常用电工工具1、低压验电器2、螺丝刀3、钢丝钳4、尖嘴钳5、剥线钳6、压线钳7、其他电工工具(三)电工仪表任务二 新员工安全教育概述一、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安全生产教育、车间(部门)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二、我国的法律、法规1、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法规2、国务院颁布的法规、条例及规定3、有关部委发布的法规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从业人员的义务3、劳动保护4、危险因素辨识5、习惯性违章任务三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一、电气安全1、电气安全的含义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两个方面:2、电气安全工作任务(1)研究各种电气事故,即研究其发生的机理、原因、规律、特点和防护措施。(2)研究运用电气方法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即研究运用电气监测、电气检查和电气控制等方法来评价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或解决生产中用电的安全问题。3、电气安全工作内容(1)研究并采取各种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2)研究并推广先进的电气安全技术,提高电气安全水平。(3)制定并贯彻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4)建立并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5)开展有关电气安全思想和电气安全知识的教育工作。(6)分析事故实例,从中找出事故原因和规律。4、电气安全特点(1)危害大(2)抽象性(3)广泛性(4)综合性5、电气安全基础要素(1)电气绝缘(2)安全距离(3)安全载流量(4)标志6、影响电气安全的主要因素(1)内部因素(2)外部因素(3)人为因素障和隐患。二、电气事故1、电气事故种类2、用电单位的电气事故(1)用电单位影响系统事故。(2)全厂停电事故。(3)重大设备损坏事故。(4)人身触电伤亡事故。任务四 安全用电知识一、电对人体的作用(一)电流对人体的效应(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三)电击伤害的影响因数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2、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3、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4、通过人体电流种类与频率5、触电者的身体状况(四)触电事故规律(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6~9月事故最多。(2)低压触电事故多。(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5)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6)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域触电事故各不相同。二、安全电压(一)安全电压定义(二)安全电压等级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V、36V、24V、12V、6V五种。任务五 安全操作知识一、电气工作安全组织措施国家规定电气作业组织措施有四大制度,即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有的企业还有现场勘察制度。二、电气工作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指防止突然来电、防止超过安全距离、防止误进入,造成的电击事故、停电作业采取的安全措施。在停电和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的技术措施有四步:停电、验电、挂接地线、装设遮栏和悬挂标示牌。三、电气工作安全管理(一)电气倒闸操作安全技术1、电气误操作事故(1)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2)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开关)。(3)带接地线(开关)合断路器或隔离开关。(4)误分(合)断路器。2、防止误操作的组织措施任务六 触电急救训练一、触电急救(一)触电急救原则现场抢救触电者的经验原则是八字方针:迅速(脱离电源)、就地(抢救)、准确(姿势)、坚持(抢救)。同时应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抢救。(二)触电急救方式触电急救方式有自救、互救、和医务抢救三种。(三)脱离电源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立即断开触电者所触及的导体或设备;二是设法使触电者脱离带电部分。任务七 防触电措施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1)基本防护原则。(2)基本防护措施。(3)其他防护措施。(一)绝缘1、绝缘材料2、绝缘损坏3、加强绝缘4、绝缘电阻测量(二)屏护(1)屏护(即遮拦和阻挡) 采用遮栏、护罩、箱匣、金属管等装置把带电体与外界隔开。(2)屏护作用 防止触电事故;防止电弧飞溅;防止电弧短路。(3)屏护类型 永久性、临时性、固定式。(4)使用要求 应与警示标志及联锁装置配合使用。(5)一般要求 材料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三)间距(四)装设漏电保护1、漏电保护2、漏电保护器3、用途(1)主要用1000V以下的低压系统,防止由于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引起的单相触电。(2)漏电保护器也用于防止由漏电引起的火灾,用于监测或切除各种一相接地故障。(3)有的漏电保护器还带有过载保护、过电压和欠电压保护、缺相保护等保护功能。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最基本的技术措施。(一)接地(二)工作接地(三)保护接地三、电气安全用具(一)分类(二)绝缘安全用具防止工作人员直接电击的安全工具,分基本安全用具、辅助安全用具。任务八 电火灾及预防一、火灾基本常识(一)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失去控制的一种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1、燃烧的必要条件2、火灾燃烧阶段3、火灾的一般原因(二)火灾的分类(1)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2)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3)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4)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5)E类火灾 带电火灾。(三)灭火基本常识1、冷却法2、窒息法3、隔离法4、抑制法二、灭火器知识常见的灭火器类型主要有水型、泡沫型、干粉型、1211型(卤代烷)、二氧化碳型、FM200(七氟丙烷)型。三、电器火灾(一)电气设备着火的原因(二)电气灭火(三)充油设备灭火四、火场自救与逃生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