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烧结与团球操作》4.项目四 烧结混料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烧结与团球操作》4.项目四 烧结混料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钢铁学院教案用纸
课程章节名称 项目四 烧结混料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圆筒混料机结构、工作原理。 ●掌握圆筒混料机的主要操作过程。 ●完成圆筒混料机混料制粒工作。 ●了解烧结混料制粒的效果评价。 ●了解混匀制粒的机理;掌握影响混匀制粒效果的因素。
重点 难点 1. 圆筒混合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影响混匀与制粒的因素。 3. 混料技术操作注意要点。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3课时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 多媒体
授课内容: 圆筒混合机的特点 混料范围广、能适应原料的变动、构造简单、生产可靠而且生产能力大,但筒内有粘料现象且混料时间不足,同时振动较大。 圆筒混合机的结构 筒体、滚圈、支承轮、传动机构、进出料漏斗和机架。 圆筒混合机的工作原理 原料进入圆筒后,当圆筒被带动旋转时,借助离心力的作用,将物料带到一定的高度,当物料的重力超过离心力时,物料则瀑布式的向下跌落,由于筒体是倾斜的,配合料的滚动方向与回转面呈一定角度,因此混合料就沿圆筒轴线的方向逐渐向出料端移动。这样反复运动,配合料的运动轨迹就可以绘成螺旋型曲线。与此同时,通过给水管向物料喷水,物料被润湿。如此重复一定时间,物料不断混匀,并滚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粒度的球粒。 圆筒混料机的操作步骤 1)开机前检查 2)检查均无问题时,合上事故开关,通知烧结集中控制室启动。 3)在非联锁或事故情况下,按下机旁操作箱上的停止按钮或切断事故开关即可停机。 4)不论联锁还是非联锁,停车后,必须将事故开关切断,以免下次启动时联系失误,造成重大事故。 5)带料操作时,接到下料通知后,逐渐调整圆筒转速开始下料,同时打开高压蒸汽,并根据料流适当加水,待料仓存料到1/3以上,通知开烧结机。接到停料通知时,当料仓的料少于1/3时,通知烧结停机。 6)混料机加、停水操作。 混匀与制粒效果 1.混匀效果 含义:混合前后混合料中各组分波动的变化结果。 2.粒度组成 常用筛析方法,分别测出混合前后混合料中各粒级的质量,再计算每一级的产率。 影响混匀与制粒的因素 1.原料的性质 包含矿物的润湿性、粒度与粒度组成和颗粒的形状等。 2.加水量 混合料加水润湿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细粒料成球。水分过少的物料不能滚动成球;水分过多,既影响混匀,也不利于制粒,而且在烧结过程中,容易发生下层料过湿的现象,严重影响料层的透气性。 3.加水方式 应遵循尽早在烧结料中加水的原则,使料的内部充分润湿,增加内部水分,这有利成球。加水方法对混匀与制粒效果也有很大影响,通常在给料端用喷射流,使水形成小球核,继而用高压雾状水,加速小球长大,距排料端1m左右停止加水,小球粒紧密、坚固。 4.返矿质量与数量 混合料加水润湿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细粒料成球。水分过少的物料不能滚动成球;水分过多,既影响混匀,也不利于制粒,而且在烧结过程中,容易发生下层料过湿的现象,严重影响料层的透气性。 5.圆筒混合机工艺参数的影响 包括倾斜角度,转速,混匀时间和充填率。 6.添加剂 往烧结料中添加生石灰、消石灰、皂土等,能有效提高烧结混合料的制粒效果,改善料层透气性。 混料技术操作注意要点 1)控制适宜的水分。 2)手动加水时,根据水分仪显示数值及配料量、返矿量的大小变化进行调整。 3)当混合机内料衬不足时,要增加加水量,以增加混合料的表面水;混合机粘料过多时,要减少加水量。 4)控制适宜的料温。 5)控制矿槽的存料量。
课堂讨论 圆筒混合机工艺参数对混匀与制粒的影响
课外思考、练 习及作业题 课后习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