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项目06 轧制过程中的前滑和后滑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项目06 轧制过程中的前滑和后滑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项目六 轧制过程中的前滑和后滑
教学目标
1.理解前滑与后滑的产生。
2.掌握中性面、中性角的定义。
3.掌握轧制前滑与后滑区的划分。
4.理解刻痕法估算前滑值的方法。
5.理解计算前滑值的经验公式。
6.了解中性角的计算方法。
7.理解各因素如何影响前滑。
二、课时分配
本项目共2个任务,安排6课时。
三、教学重点
1.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前滑和后滑的规律。
2.前滑和后滑对轧制生产的影响。
3.影响前滑的因素及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中性面、中性角的定义。
刻痕法估算前滑值的方。
计算前滑值的经验公式。
中性角的计算方法。
任务一 轧制时的前滑与后滑
知识储备
前滑、后滑的产生
轧件咬入后产生塑性变形,其变形情况可从平板压缩分析开始。
前滑和后滑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1.前滑
后滑
3.讨论
(1)轧件出辊速度大于轧辊圆周速度,轧件入口速度小于此断面轧辊的水平速度。
(2)当轧辊圆周速度和轧件延伸系数确定时,轧件进出轧辊的实际速度取决于前滑值,由于前滑与后滑值之间有对应关系,我们只需讨论前滑值。
二、研究前滑的意义
三、连轧的定义
连轧是指轧件同时通过数架顺序排列的轧机进行的轧制,如前面介绍连续式轧机布置和高速线材生产。各轧机通过轧件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相约。因此,要保证轧制过程顺利完成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四、连轧条件
1.变形条件
2.连轧的运动学条件
3.连轧的力学条件
前一机架的前张力等于后一机架的后张力。
五、连轧的调整
任务二 确定前滑值
前滑值对实际生产有着较大影响,如何确定和处理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给出的。
确定前滑的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方法也可求出前滑值。
二、前滑的计算公式
1.芬克前滑公式
中性面对应中性角γ处,vγ=vcosγ
忽略宽展,秒流量相等表达式为:vhh=vγhγ
且:hγ=h+D(1-cosγ)
2.艾克隆得前滑公式
当中性角γ很小时,可取l-cosγ=γ2/2,cosγ=1此式可简化为:
此式即为艾克伦得前滑公式。
3.德列斯顿前滑公式
当D/h>l,故上式括号中之1可以忽略不计时,则该式又变为
此式为德列斯顿前滑公式。
三、中性角的确定
从以上前滑计算式可知,计算中性角是计算前滑值的前提。
1.基本概念
中性面:轧制变形时金属流动方向发生转变的分界面,在此平面,金属流动方向与轧辊
圆周速度的水平分量相等。
中性角:中性面对应的圆心角。
2.中性角γ的确定
巴甫洛夫经验公式:中性角计算公式
式中α是咬入角,β是摩擦角,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讨论过。分析巴甫洛夫中性角
计算公式,当α=β时,有:。
任务三 前滑的影响因素
知识储备
影响前滑的因素及影响规律。
轧辊直径
基本规律:前滑值随轧辊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摩擦系数
基本规律:摩擦系数f越大,前滑值越大。
相对压下量
基本规律:前滑值随相对压下量的增加而增大。
4.轧件厚度
基本规律:前滑值随轧件厚度的减小而增大。
5.轧件宽度
基本规律:宽度小于一定值(40mm)时,随着宽度增加,前滑值也增加;但宽度超过此值后,宽度再增加,则前滑值不增加。
6.张力
基本规律:前张力增大使前滑值增大;后张力增大,使后滑值增大,前滑值减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