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福建省初中地理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试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 福建省初中地理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试行)

资源简介

福建省初中地理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试 行)
一、总体要求
(一)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
任,严格控制每天书面作业总量和时间。立足生情,进行作业
用时预估。建议七年级和八年级第一学期以课堂作业为主,尽
量在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八年级第二学期地理学中考复习阶
段,加强学科统筹,在不超出每日规定总作业时长的情况下,
酌情布置适量课后书面作业。
(二)合理调控作业难度和结构。教师要确保作业难度不超
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建立以课堂作业为主,
前置性作业和课后作业统筹协调的系统性作业体系。针对性地
编制基础性作业、综合应用性作业、探究拓展性作业、实践性
作业等,及时发现、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反馈和调整
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效率,有效减轻课后作业的负担。
(三)稳步提高作业质量和实施水平。教师依据课程内容
和学生特点,充分发挥作业的评价、诊断作用,在作业内容与
形式上改革和创新,规划单元作业设计,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
化。基础性作业在稳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力戒布置重复、机
械、惩戒性作业。根据学情,合理设计和布置综合应用性、探
- 1 -
究拓展性、项目体验性作业,注重作业设计的分层、弹性、个
性化及跨学科融合。明晰作业的类型、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基本
流程,确保作业的科学性、规范性。
(四)强化作业指导和课后服务。教师要关注不同程度学
生的“最近发展区”,将为学生搭建“脚手架”的意识贯穿作
业设计与指导的全过程,保障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作业内容,
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学校要进一步扩大课后服务覆盖面,
不断完善课后服务管理机制,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有需求
的学生进行指导,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升作业质量。
二、设计要求
(一)认知水平维度划分
1.基础性作业
【定位】针对全体学生的共性要求,应基于单元整体教学
目标,从单元的维度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
法和基本品质的掌握情况。聚焦地理学重要概念,组织整合教
材内容;围绕核心概念,关注重要概念间的逻辑联系,帮助学
生构建知识网络;创设真实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地
理知识与学生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示例】1.下图示意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
各题。
- 2 -
(1)图中甲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据此判断甲地在 半
球。
(2)从甲、乙两地的降水季节分配来看,雨季相对集中的是
地。
(3)描述甲地的气候特点 。
【说明】本示例是落实课程标准“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
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说出气温和
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要求。结合具体案例,考查学生对
气候统计图的判读能力以及描述气候特征,落实学生读图能力
考查。
2.综合应用性作业
【定位】突出作业设计内容和形式的情境性,将地理学概
念与学生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为导向,分析区域地理要素的联系,或者综合分析某专题的
地理事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简单
问题的能力。
- 3 -
【示例】材料一 “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发
生在三、四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减弱,暖湿气流迅速增
强,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一
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此天气现象常发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此天气现象常出现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 “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
A. B. C. D.
4.例举“回南天”防潮的措施。
【说明】本示例是落实课程标准“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
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结合实例,说明天气
和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要求,结合“回南天”
这一特殊天气现象,从产生时间、地点及应对方法等检测学生
对常见天气符号、天气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掌握情况 ,落实学生
的人地协调观观素养,解决学生面对“回南天”这一特殊天气
采取的应对措施等问题,即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
中的真实问题。
3.探究拓展性作业
- 4 -
【定位】 探究拓展性作业内容着眼于整合、探究、拓展
单元主题意义。学生通过探究实践,加强对地理学学科知识的
运用和地理学方法的掌握,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
【示例】材料一 莱茵河是欧洲西部第一大河,含沙量
小,航运价值高。
材料二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冬春季节河流
上、下游出现凌汛现象,航运价值低。
材料三 图 1 示意莱茵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 2 示意莱茵
河流域的气候资料;图 3 示意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图 1 图 2


图 3
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探究主题一 水文特征
①比较莱茵河与黄河含沙量大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 5 -
②请借鉴①的设问,结合图文材料提出一个问题,并运用
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2)探究主题二 航运价值
①简要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
②请借鉴①的设问,结合图文材料提出一个问题,并结合
所学的知识解释你提出的问题。
(3)探究主题三 迁移应用
①闽江是福建省的母亲河。简要分析影响闽江水文特征形
成的自然条件。
②请借鉴①的设问,结合图文材料提出一个问题,并结合
所学的知识解释你提出的问题。
【说明】本示例是落实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
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
候的主要因素。”“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
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
活的影响。”的具体要求。本题结合图文信息,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通过说明莱茵河与黄河水文特征差异
的原因,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河流水文特
征深受气候的影响等掌握情况。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
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读图能力
和比较、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会迁移应用。
- 6 -
4.地理实践性作业
【定位】旨在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
掌握获得地理信息并利用图像等地理信息表达地理概念的基本
技能;掌握简单的实验、调查、考察等方法。地理实践性作业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绘制图表类作业;制作学具(教具)
或演示类作业;实验类作业(如设计实验方案,演示地理实验
等);调查类作业(如设计调查方案,展示社会调查成果
等)。考察类作业(如设计考察方案,展示野外考察成果
等)。教师设计地理实践性作业,要根据学情、校情及当地资
源条件确定实践活动的类型。在切合实际基础上适时适量开
展。
(1) 绘制图表类作业
【示例】下图示意某内陆局部地区气温数值大小,读下
图,完成下列任务。(图中数字单位为摄氏度)
①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图中各点,绘出等温线图。
②用字母 a 在图中标出低温中心。
③图中等温距是 。
- 7 -
④ A、B、C 三处地势较高的是 ;
⑤A、B 两点的相对高度约 。
【说明】本示例是落实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
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对气候的影响”具体要求。结合具
体区域案例,通过绘制等温线图,掌握图文转换能力;通过检
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绘图表达地理事物和读图
能力,落实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的要求。
(2)制作学具(教具)或演示类作业
【示例 2】制作城市天气卡片,争做小小预报员。
材料及工具:中国地图、手机、硬纸片、空气质量日报、彩
色画笔、4 张中国政区空白图。
1.登录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查阅当天全国各省级行
政中心的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日报。
2.全班分成 4 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某日全国 34 个
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天气卡片。天气卡片包含的信息:城市
名称,当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风力等级、风向、天气状况(均
用天气符号表示)、空气质量等。
3.每个小组派出 2 名代表在中国空白政区图上,将其他小
组制作的各城市天气卡片粘贴在相应省(直辖市、自治区、特
别行政区)的位置。从粘贴速度和准确度等方面推选出优胜团
队。
- 8 -
4.观察某日天各城市天气状况并完成下列表格
某日的地理事象 城市名称
日气温最高的城市
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城市
风力最大的城市
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
汽车出行需要开雾灯的城市
受沙尘暴等天气影响,出门必须带
口罩的城市
5.小组交流汇报,从预报员预报信息的全面性、科学性、
准确性和表达力的水平等方面推选出最佳天气预报员。
【说明】本示例落实课程标准“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
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
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的具体要求。通过制作天气卡
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制作不同城市天气卡片的过程
中,学生知道了最高和最低气温的表示方法,对风力等级、风
向、天气状况等不同天气符号有了更全面而深入的理解。通过
不同城市的天气状况比较,学生理解在相同时间尺度下不同区
域存在的天气差异。运用简单天气图模拟播报天气,培养了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
应对不同天气状况所采取的措施的考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
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
观观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 9 -
(3)实验类作业
【示例】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
作,完成实验结论的有关要求。
实验器材:500g 清水,500g 干沙土,型号相同的烧杯
(300 毫升)2 个,温度计 2 支,加热器一台,手表,纸笔等文
具。
实验步骤:①将 500g 清水和 500g 干沙土分别倒入两个烧
杯中。在两个烧杯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读出两支温度计的数
值并记录。②将两个烧杯放置在加热台,加热台通电加热,加
热 2 分钟,读出两支温度计的数值并记录。③将两个烧杯移开
加热台,静置 10 分钟,再次读出两支温度计的数值并记录。
- 10 -
实验结论: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的差异。通过实验
可知,在同等供热条件下,等量的清水升温速度和降温速度都
比沙土 。也就是在同等供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比
沙子 。由此推测,在吸收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
洋表面的温度变化比陆地表面的温度变化 ;在纬度相
同的地区,冬季, 温度高些;夏季, 温度高些。
【说明】本示例落实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
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设计简单的实验方
案,利用模拟、虚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验”的要求。学生通过
实验操作,学会了地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地理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观察记录温度,比较清水和沙土的升温快慢,初步学会科
学探究地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实验后,让学生应用实验结果比
较不同季节的海陆温度差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海陆分布造成的温度差异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地理实践力
和综合思维素养。
(4)社会调查类
【示例】以小组为单位对当地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
作物的分布和产量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当地气候对种
植业发展的影响,为家乡种植业发展建言献策。
- 11 -
地理调查方案表
主 题 探究气候对当地种植业种类、分布和产量变化的影响
通过探究气候对当地种植业种类、分布和产量的影响,为家
调 查
乡种植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初步学会设计并实施调查方案的
目 标
方法,落实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素养。
调查方法及工具 文献法、实地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调查方式 访谈、实地调研、文献分析
近 5 年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
调查内容
的分布和产量变化情况
查阅文献,了解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收集家乡
知识
种植业发展的相关资料;设计调查内容和访谈提
准备
纲.
调 查 1.查询当地农业局办公室电话。
确定访
准 备 2 查阅资料了解粮食作物、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的
谈对象
分布等相关数据。
确定访 联系县农业局农机部及市场与信息部,确定访谈时
谈时间 间。
1. 采访相关负责人并记录(拍照、录音)
调 查
2. 收集相关材料数据(拍照、摘抄数据)
过 程
3. 整理访谈内容,分析调研数据。
1. 结合调研结果,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气候对当地种植业发展
调 查 的影响,对家乡的种植业发展建言献策。撰写调研报告,
成 果 调研报告包括文本和图表数据。
2. 在全班展示交流调研报告。
【说明】本示例落实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
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利用
问卷、访谈等形式开展社会调查”要求。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研
- 12 -
究驱动任务;团队合作设计调查方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
实地调研等调查方法分工完成调研任务。调查活动中要接触不
同职业的人群,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调查后,利用
调查结果,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等现实地理
问题,检查学生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
力,落实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
(5)考察类作业
【示例】为探究气候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请以小组为
单位根据下列要求开展当地特色古民居的实地考察,完成一份
考察报告。
1.查阅资料,探寻家乡的特色古民居,选择考察点。
2.使用地图或手机百度地图设计从学校到古民居的最佳考
察线路,并选择交通工具。
3.观察并记录古民居的形态、结构、布局等特点。
4. 每人提交一份“考察报告”。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
PPT 电子简报,选派代表为全班同学展示小组活动成果,解说
气候对当地古民居建筑设计的影响。
表 2 考察活动报告
主 题
小 组 成 员 活动日期
考 察 目 标
考 察 内 容
- 13 -
收集相关
资料
教师前期实
考察 地考察
准备
制定方案
工具与物资
准备




记录表示古民
居特点的图文

材料

气候对当地古

民居建筑设计

影响的图文报

收获与
反思
【说明】本示例落实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
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设计简单的考察方案,利用工
具进行考察、观测等野外考察”的要求。结合资料,多种手段
探寻家乡的特色古民居建筑,检查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
能力。通过设计从学校到古民居的最佳考察线路,选择交通工
具,考察学生地理工具的使用能力和应用地理工具解决现实问
- 14 -
题的能力,落实了地理实践力素养。撰写考察报告,分析当地
气候对古建筑群设计的影响,促进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对现
实问题的能力,落实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
养。以解说员的身份展示和介绍考察结果,培养学生的交流与
语言表达等能力。
作业评价表
评价 自我 小组 教师
评 价 要 点 权重
指标 评价 互评 评价
根据任务要求自主或与他人
考察 合作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
活动 确定考察点、设计考察线路 25%
准备 设计选择交通工具、制定有
效的考 察 应急 预 案。
熟悉野外考察工具的使用,
考察 在实践中能够独立地观察地
活动 理要素,发现问题、提出问 25%
过程 题。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
考察任务。
考察报告内容丰富,结论观
实践 点准确,能有效利用地理知
活动 识解释事物现象,从地理视 30%
成果 角分析人地关系,反思深
刻。
能积极参与考察活动,认真
参与
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积极 10%
情况
为团队做出自己的贡献。
- 15 -
评价 自我 小组 教师
评 价 要 点 权重
指标 评价 互评 评价
考察过程中有较强的合作能
力,能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并
团队
在班上开展交流,能认真思 10%
表现
考并能回复其他组同学的提
问或质疑。
5.活动主题类作业
【定位】旨在结合学生的活动体验,利用生产生活实例、
时事热点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通
过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
【示例】“校园天气观测与发布”设计与实践
活动目标:通过定时观测、记录气象信息,按时发布校园
天气情况,提供室外活动、日常穿着等合理建议,体会天气与
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活动过程:
(1)熟悉校园简易气象站观测工具,确定观测项目,设计
表格,收集天气预报相关材料。
图 1 为校园简易气象站的主要设备
- 16 -
表 1 校园天气观测记录表
日期 月 日 星期
时间 气温 ℃
风向 最低温度 ℃
风力 级 最高温度 ℃
天气状况 降水量 mm
观测员
(2)确定组员每天 8:00、14:00、20:00 进行观测活
动,小组分工观测、填写记录。
(3)每天 14 点 20 分在校园公告板发布观测记录,并提出
合理建议。
活动成果:“校园天气观测与发布”每日校园天气公报
活动评价:是否结合地理相关知识,规划是否合理,设计
是否有针对性;每日公布数据记录是否及时。(设计表格,可
以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说明】本示例是落实课程标准“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
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设计简单的考察方
案,利用工具进行考察、观测等野外考察”的要求。学生在活
动中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利用地理知识和方法改善生活和
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 17 -
6.跨学科主题作业
【定位】地理跨学科主题作业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
兴趣,围绕某一主题,以地理知识为主,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
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研究的过程。地理跨学科主题作
业,立足于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多学科整合探究完成任
务或解决主题问题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为途径,关注学生探究
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通过跨学科作业的方式,形成学科间横向关联,促进
学生对知识的多维度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复杂
的现实问题的能力。相较于传统的专一学科作业,跨学科作业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淡化学科边界,从而为人的全
面、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示例】2022 年 2 月 4 日(农历正月初四)北京冬奥会开
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让全世界领略到中华文化与智慧。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的运动息息相关,它是一年中地
球绕太阳运行到二十四个规定位置上的日期。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成为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总结出许多
与节气相关的农谚。例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小满不满,
麦有一险;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等。
材料三 图 1 示意不同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 18 -
图 1
图 2
(1)运用简易的二十四节气测量仪,在表格中记录福建某
校二分二至日正午竹竿影子长短,并说明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时间
正午竹竿影子长短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2)请从生物与地理角度解释种瓜点豆为什么要在清明前
后进行。
(3)搜集描写节气特征的谚语,说说其蕴含的地理意义。
【说明】本示例是落实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
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结合实例,说出地球的公
转产生的主要地理现象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要求。课程
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规划不少于地理课程总课时 10%的课时进
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其中“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是课程
标准中的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参考示例”。结合
- 19 -
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说明二十四节气与地球运动的关系,落
实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搜集描写节气特征的谚语,让学生运用
生物、语文、数学、历史等知识加以解释和归因,树立人地协
调观观,明白二十四节气蕴含的地理意义,落实学生的地理综
合素养。
(二)时空维度划分
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求,灵活安排和布置作业类
型,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兼顾常规教学进程和要求,体现课
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含前置性作业、课后作业)的统筹布置与
管理。落实新时代大作业观,倡导单元作业设计,凸显课程改
革理念的新变化,注重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1.课堂作业
在单元作业设计的框架下设计并管理课堂作业,课堂作业
的内容与难度既要立足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也要结合当前课时
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以诊断、巩固、提升本节课的学习为
主。课堂作业设计以基础性作业为主,内容应贴近学生学习生
活,体现课程生活化,适当强调体验性、趣味性和参与性。课
堂作业可以结合教材进行设计,充分利用教材中学习活动。课
堂作业要做好即时反馈,及时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体
验、价值判断等方面给予学生适时点拨与引导。
- 20 -
【示例】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同学的对话中,你发
现什么地理问题?请用所学的知识做出解释。
甲同学:五月下旬,我家乡的麦 乙同学:当秋天来临时,一串串饱满的稻
田渐入金黄色 穗挂在枝头,硕果累累
甲同学:我家乡盛产苹果。
乙同学:我家乡盛产柑橘。
甲同学:我爱吃柑橘,把你家乡的柑橘苗运到我家乡栽种
吧。
【说明】本示例是落实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
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要求。结合粮食作物水稻
和小麦的、经济林木苹果和柑橘,从时间、空间的气候差异等
方面知识,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此题主要是考察学
生对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
影响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知识解释地理现象,落
实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解释南方的柑橘是否可
以北种等真实的地理问题。
2.课外作业
在单元作业设计的框架下,根据课堂作业的使用及效果,
- 21 -
动态布置和调整课外作业,统筹安排前置性作业和课后作业
等。课外作业主要使用综合应用性作业和探究拓展性作业,可
以适当的布置实操型的作业,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查缺补
漏、巩固概念、学以致用。
鼓励将地理户外(校外)实践活动与跨学科主题作业、活
动主题类作业、地理实践性作业整合。
【示例】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 世界文化遗产“白川乡合掌屋”坐落在日本西部山
区,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多雪。房屋框架用木材建
造;屋顶坡度达 60°,用稻草覆盖,厚度达七八十厘米。
资料二 左下图示意合掌屋景观,右下图示意白川乡位置。
(1)“合掌屋”屋顶坡度大的主要作用是 和 ;
屋顶厚度很大,适应的气候特征是 。
(2)根据房屋建筑材料推断,白川乡农业生产部门主要是
和 。
- 22 -
(3)考察你所在地区传统民居,分别描述屋顶、墙、窗的
特点,简要分析它们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说明】本示例是落实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
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
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环境特征,说明该特征对
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的要求。结合日本白川乡合掌屋的
特点以及当地气候特点,说明气候对农业、民居的影响。此题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气候与民居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学会运用基
本知识解释真实地理现象,落实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核心
素养,解决民居建筑如何适应当地地理环境条件等真实的地理
问题。
(三)大单元作业体系示例
在单元作业设计理念引领下,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
认知特点,设计高质量的单元作业,从逆向设计的角度,设置
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完善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的设计,依据
学情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过程,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有效落
实新时代新教育的大作业理念,针对性地开展前置性作业检测
和课堂教学中的随堂检测,指导学生完成巩固性课后作业,合
理规划统筹,提醒、督促、帮助学生完成周期较长的教学活
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毅力。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单元学
- 23 -
习,切实落实深度学习,助力“教学内容聚焦大概念”的课程
理念的落实。
气候与区域
课时 内容 课时作业目标 课时作业内容
1.区分天气和气候。 1.结合生产、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区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 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学会
正确运用。
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
第 1 天气和 2.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天
图。
课时 气候 气图。运用简单天气图,正确描述某地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 某时的天气状况。
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的对空气质量的
影响。
1.阅读世界年平均气 1.举例说明,理解气温日变化、气温
温和 1 月、7 月平均气 年变化,平均气温、等温线等概念。
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 2.运用“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 世界 1 月、7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点。 获取有效信息,估算某地气温值,比较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 两地气温差异,归纳世界年平均气温及
分布图,描述和简要世 1月和 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与
第 2﹑3 界降水分布特点。 3.运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
降水的
﹑4 课时 3. 运 用 气温 降 水 资 图”,引导学生看懂图例,估算某地年
分布
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 降水量,比较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归纳
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温,降水量随时间变化 4.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等,绘制气
特点。 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运用“气温曲
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或气候统计
表)”,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
化特点,描述气候特征。
- 24 -
课时 内容 课时作业目标 课时作业内容
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 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说出热
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 带、亚热带、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名
类型的分布特征。 称、分布、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纬 2.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
主要
第 5﹑6 度位置、海陆分布、地 布、地形地势等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影
气候
﹑7 课时 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 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类型
响。 3.结合实例,从时间、空间的气候差
3.结合实例,说明气 异及气候异常变化等方面,说明气候对
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 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响。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 1.运用各类气候图表,从气候种类及
料,归纳某大洲地形、 其分布、影响因素等方面归纳某地区气
气候、人口、经济等地 候特点。
认识 理特征。 2.理解气候对农业类型、分布、耕作
第 8﹑9 课
(世界)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 制度等方面影响,以及气候对人类饮食

区域 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 习惯、民居、服饰等生活方面的影响。
位置,简要归纳自然特
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
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冬夏气
温、年降水空间分布特点,简要分析其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
原因。
料,简要归纳中国地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温度带、
第 10﹑ 中国 形、气候、河湖等特
干湿地区分布及其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
11 课时 气候 征。
产的影响。
2.简要分析影响我国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季风区和
气候的主要因素。
非季风区分布,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分
配特点,简要分析冬、夏季风对我国气
- 25 -
课时 内容 课时作业目标 课时作业内容
候的影响。
4.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简要影
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运用地图和先关资 1.运用各类气候图表,从气候种类及
料,说出某区域的气候 其分布、影响因素等方面归纳某地区气
特征。 候特点。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 2.简要分析某区域气候与其他各要素
理 关系,及气候对该区域农业生产和生活
单元自然环境(的气 的影响。
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 3.说明自然条件(气候)对某区域
某区域
响。 (如四大区域及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
气候
第 12﹑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 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如福建
13 课时 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4.运用图表归纳福建气候的主要特
及其他任
4.举例说明某区域内 征,说明影响福建气候的主要因素以及
何区域)
的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 气候对福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和相互影响。 5.根据资料,分析某区 域内存在
5.根据资料,分析某 的气象灾害及其 引起的环境问题,了
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 解与气候相关的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
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 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
用的成功经验。
梳理气候与区域的相
关内容要求,归纳概念 1.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并掌握归纳
单元梳理
第 14 图。总结学习方法,并 概括、比较、分析等方法。
及学习方
课时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真实 2.学会运用案例分析法学习和解决真
法总结
问题。 实问题。
- 26 -
【示例】
下图示意厦门和伊基托斯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 1-2 题。
1.下列描述,表示厦门的是( )
A.气温比伊基托斯高
B.降水量比伊基托斯多
C.气温年较差比伊基托斯大
D.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伊基托斯小
2.伊基托斯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 下图示意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并构
建“理想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型”。
- 27 -
(1)读图说出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
(2)据图中的信息简要归纳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3)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自南向北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
(4)把气候类型名称填在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中相应的
位置。
【说明】上述 2 道例题为“气候与区域”大单元教学中的
作业,根据课程标准“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
- 28 -
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
变化的特点”“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
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
等对气候的影响。”在单元整体框架基础上,体现作业整体
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现行初中地理教材的教学内
容,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名称、分布、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
素、气候对当地河流、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及其气象灾害
的掌握情况。其中第(1)题 用于前置性作业,测量学生的前
概念:比较气候特征差异,判读气候类型。第(2)题用于课堂
作业,通过读图方法的指导、引导读图归纳,帮助学生逐步形
成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的认识。第(3)题用于课后作
业,加深巩固区域气候大概念,检查学生对区域气候的空间分
布及其影响因素、气候对其他要素影响的掌握情况,落实区域
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解决宁夏的降水空
间分布规律、气候对黄河、农业等的影响、植树种草对气候的
影响等真实的地理问题。
4.知识结构图(具体内容见下表)
- 29 -
某区域的气候
气象灾害
气候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三、评价要求
(一)作业批改
教师应对作业全批全改,还可以采取当面批改的方式,倾
听学生的解释,及时发现学生问题。作业批改要规范、及时、
有针对性。教师应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
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困生的辅
导帮扶,培养学生养成将地理知识在地图上呈现的习惯,以助
夯实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养成整理、反思错题和归纳知识的良
好习惯,促进思维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
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建立学生作业情况电子档案。
(二)作业反馈
从作业反馈形式来看,更加注重过程性,激励性和实时效
性。倡导大数据驱动下的作业反馈,通过信息平台搜集学情数
- 30 -
据最大限度对学生的作业做到即时高效反馈,并进行二次推
送,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对于确已掌握基础内容的学生,可
采用免做的反馈形式进行激励。在采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兼
顾优良传统作业反馈方式。通过这些简单明了的反馈方式,让
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找到学习的榜样。对
学生的作业从作业管理形式来看,可采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
以小组为单位,对于基础类作业可由组内进行作业的评价与辅
导,对于实践类作业,组内可根据不同任务,组内成员个体差
异进行分工,保证任务的顺利推进。
【示例】《中国的疆域》
学习目标:运用地图,描述我国地理位置,概括我国地理
位置特点。
根据教学需求设计课堂作业水平测试,课堂作业水平测试
是课堂学习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它能够最直观、最快速检测
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中国的疆域》一课中
有关“区域位置能力”,作业水平测试设计如下:
1. 若下列选项中长方形代表亚欧大陆,那么图中阴影能正
确反映我国地理位置的是( )
2.读朝鲜半岛地形图(右图),回答下
- 31 -

列问题。
(1)朝鲜半岛地处东、西半球的 半球,全部位于低、
中、高纬度的 纬度。
(2)你还能说出朝鲜半岛的其他地理位置特点吗?(回答
出两点)
课堂作业水平检测过后,教师对作业水平检测题正确率进
行统计。可找学生面批面改,找出错因,最好能在当天课堂及
时解决并实适时讲评,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制定课后作
业。整个作业设计,选题时目标明确﹑层次分明。随着课堂推
进,评价及时准确,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巩固提升。精
准的作业设计和评价,为有效教学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 3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