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体育锻炼重在参与》教案教材分析:这节课是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二章《积极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本章共三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体育锻炼 重在参与》,这节课主要是针对高一年级同学的。 二、指导思想: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国家出台了很多措施,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更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三、学情分析:是促进学生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同时它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本课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2、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科学健身的重要性;掌握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3、情感目标:树立科学锻炼意识坚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锻炼。教学手段:引导、演示、启发、讲授法、讨论法、自我评价法等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体育锻炼的益处难点正确理解“参与”的意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集中授课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曾老师在这里给大家上一节体育课,大家欢迎吗?看来我的人气指数还不错,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视频。 看了这些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 今天老师就想通过这节课告诉你们:体育锻炼重在参与(板书),讲授新课实验与讨论①如果把小兔子、小鸽子从小关起来喂养而不让他们运动,他们长大后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了? (小组讨论)②“运动剥夺”实验:将20—30岁的健康男子分成两组,要求第一组在实验期内(20天)一直躺着,不许起坐,站立;第2组也做同样的规定,不同的是允许该组每天躺着时可以在专门的器械上锻炼4次。(小组讨论)实验1这些动物看起来很正常。但是,把他们放出笼子,兔子跑不了多远就会倒地;鸽子在空中飞了几圈就会掉了下来。解剖发现:兔子死于心脏破裂,鸽子则死于动脉撕裂。实验220天后,第一组被试感到头晕眼花,四肢乏力,心短气慌,肌肉酸痛和 不想吃饭。第二组被试依然有一定的活动能力,身体反应也没有第一组被试那样剧烈。运动格言生命在于运动 Life depons on sports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运动无处不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解释: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古希腊体育谚语:★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法国医学家——蒂素) ★磨练肌胳,防病御症。——姜子牙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范仲淹 ★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马约翰 ★世界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服。——马雅可夫斯基 ★从锻炼角度看,躺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站着,站着不如走着。——卢梭 ★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蔡元培 ★天天做体操,寿比南山松不老。 ★踢踢腿、弯弯腰,病魔吓了逃;打打拳,练练操,寿星见了笑。、体育锻炼的意义体育锻炼究竟有什么好处呢、提高人体机能 (2)、预防各种疾病(3)、愉悦身心调节疲劳(4)、控制体重健美体形(5)、展示能力增强自信(6)、促进人与人的交流 (7)、接触大自然 (8)、促进正常生长发育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既然体育运动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就应该主动参与到运动中来,从小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倡导的“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奥运精神。“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落后而仍然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四)、了解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1、互动游戏: ①、双手背后交叉互勾。 ②、反口令动作“指鼻子,摸耳朵”2、问卷调查 想知道自己现在参与体育的现状吗1、你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包括上体育课和做课间操)的次数约为几次A、1次 B、2次 C、3次 D、4、次2、你平时在课外还联系体育课上学过的内容吗?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3、你平时在节假日参加体育活动吗?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4、如果学校和老师不要求,你还坚持做课间操吗?A、决不 B、不太坚持 C、比较坚持 D、经常坚持5、你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比赛吗?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6、你经常和同学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吗?A、从不 B、很少 C、较多 D、经常7、你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包括上体育课和课间操)的时间大约多少?A、1—2小时 B、2—3小时 C、3—4小时 D、4—5小时与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娱乐活动上的时间相比,你平时用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多吗?最少 B、较少 C、较多 D、很多平时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体育的书报和杂志吗?从不 B、很少 C、有时读 D、经常在学习任务比较重的的复习考试阶段、你还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吗?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评价参考标准1、40 ~ 33分:说明你具有很好的体育参与性。2、32 ~ 25分:说明你具有较好的体育参与性。3、24 ~ 17分:说明你的体育参与性尚可。4、16 ~ 10分:说明你的体育参与性待提高。小结问卷情况:公布评分标准(A 1分、B 2分、 C 3分、 D 4分);学生计算自己得分;统计全班学生得分情况;公布问卷调查结果。 互动交流,明确体育参与的方式、作用,解决体育参与的障碍。 (1)与分值高的学生交流,明确体育参与的方式、作用等。 交流内容:你们平时都进行哪些体育锻炼呢?你们为什么要进行体育锻炼呢?(可以通过自己参与体育锻炼的具体事例来说) 小结:他们之所以体育锻炼参与现状好,就是因为他们深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健康与快乐,正是应了这句话“身体锻炼好,八十不算老,身体锻炼差,四十长白发”。 (2)与分值低的学生交流,解决体育参与的障碍。 导:可是从刚才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还有部分同学平时体育参与状况不太好,老师也想听听他们的想法。 交流内容:你们平时为什么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呢?(没有时间;不会;不敢;不想……) 解决障碍:请平时做得好的同学来分享经验,指点迷津。 小结:老师非常感谢你们的诚实与热情,相信通过刚才大家的分享与帮助,我们今后也能克服障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你们有没有信心?(五)、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创设一些实用的体育锻炼方法。1、课后能否和家长一起参加体育活动?2、你会怎么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3、你能创设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方法吗?结束部分、回顾课堂归纳总结1:生命在于运动 2:体育锻炼的多种价值 3:体育锻炼 重在参与 4:创设锻炼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