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土壤的成分(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土壤的成分(含解析)

资源简介

4.1土壤的成分
、选择题
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中只含有一些小型动物
B.土壤中只含有大量的植物根系
C.土壤中不仅含有植物、动物,还有用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大量细菌、真菌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有很多其它的物质。下列实验能证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的是 (  )
A. B.
C. D.
下列实验能证明土壤中存在空气的是(  )
A. B.
C. D.
在有花卉、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土壤样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中有较多的土壤生物 B.取表层土壤样本更方便
C.土壤中有较多的蚯蚓 D.土壤中有较多的空气
将一定量灼烧过的土壤放入蒸馏水中制成土壤浸出液,然后取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并收集滤液。再将滤液放人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结果在蒸发皿中留下了一些白色的粉状残留物。这些物质可能是( )
A. 有机物 B. 无机盐 C. 砂粒 D. 腐殖质
小科很喜欢做研究,对于小红带回的一块“红土”和一块“黑土”很好奇,“红土”与“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它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 他做了如下实验。从图中的对照实验看,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  )
A.空气体积分数 B.有机物含量
C.土壤生物数量 D.无机盐含量
如图所示,能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是(  )
A. B.
C.D.
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分的是(  )
A.取一块块状土壤投人水中,土壤周围冒出气泡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土壤,试管壁上出现水珠
C.用酒精灯加热土壤会冒烟
D.土壤加热后质量会减少
下列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  )
A.阴暗、潮湿、寒冷的无氧环境 B.坚硬、干燥、温暖的无氧环境
C.阴暗、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 D.阴暗、干燥、寒冷的有氧环境
“落叶归根”,植物的枯叶落入泥土后,也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它属于( )
A. 有机物 B. 无机盐
C. 土壤生物 D. 矿物质
、填空题
岩石变成土壤,首先要经过   作用形成石块、石砾和砂粒等细碎的矿物质颗粒。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有   、   、   、   等。
为提高成活率,幼苗移栽时还要考虑土壤结构。某同学在移栽地取了一块形状大小与铁块相同的土壤样品,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水没过土壤样品和铁块,且左右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土壤样品和铁块体积均为V,两个烧杯中所加水的体积分别是V1和V2。

(1)求土壤样品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
(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活中人们也发现,将燃烧枯枝落叶得到的灰烬覆盖在土壤上会有利于移栽后植物的生长,这说明植物生长除了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需要吸收   。
土壤是在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体外,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空气和     。
(2)选择干燥的土地,取棱长为10厘米的一块立方体土壤和棱长为10厘米的一块立方体铁块,把它们分别放人两个大烧杯中,沿烧杯壁缓慢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面把土壤和铁块全部浸没为止,然后比较所加入的水量。此实验的目的是   。
、实验题
某同学取四份土壤,在①②③三个花盆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中放入细砂石和碎石块,把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移栽到盆中。然后将花盆①放在盛满水的水盆中,水面与土面相平。同时每天给花盆①②④中的土壤浇相同的水,花盆③中的土壤不浇水。请回答:
(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有什么不同?
②③有什么不同?
②④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结果上看,①②比较说明了___________;
②③比较说明了_________;
②④比较说明了___________。
(3)请帮助该同学预测,哪一盆植物生长最好?并说明理由。
、解答题
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保护好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都是正在研究并且可行的方法。
(1)除草可以除去和庄稼争夺生存条件的杂草以保证粮食产量。除草的方法有多种,“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光能除草,还能   。
(2)农民不光除草,有时还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是“紫云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   。
(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请写出防治水土流失提出两个合理建议:   ,   。
4.1土壤的成分答案解析
、选择题
C
【解析】土地是陆地的表层,由岩石、成土母质及土壤共同组成。很显然,土壤只是土地的一个组成部分,两个概念存在较大差别。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空气和水四种物质组成,因此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土壤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中不仅含有植物、动物,还有用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大量细菌、真菌等。
故选C。
C
【解析】要是为了定量实验的考虑,干燥土壤可以称干重,然后通过各种处理分离有机物从而计算含量。干燥的土壤加热计算质量,如果质量减少,有焦臭的味道,就是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土壤可以直接放在铁丝网上加热,如果质量减少,有焦臭的味道,就是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A
【解析】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A.该实验通过加入盛有土壤的烧杯和盛有铁块的烧杯加水量的差异求出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因此可以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A符合题意;
B、该实验用于证明土壤中含有水,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用于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用于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B
【解析】(1)土壤选样是观察土壤生物的重要一环,在观察前先进行必要的分工,确定观察地点。(2)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称为土壤生物。土壤中的动物有蚯蚓、蜈蚣、蟋蟀等等,土壤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兔子不属于土壤生物。
土壤中有较多的土壤生物,如蚯蚓,土壤中有较多的空气。表层土相对特殊,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不宜取表层土壤作样本。
故答案为B.
B
A
【解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由图可知,向土壤中注入水,与铁块对比,可知小科是为了探究土壤中的空气体积分数;
故选A.
D
【解析】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 95% 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A.图示为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A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为探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实验结果可以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能燃烧的有机物。B符合题意。
C.图示为探究土壤中是否有水的实验。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土壤中有水。C不符合题意。
D.图示为探究土壤里还有什么的实验。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土壤中还有无机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B
【解析】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在漫山遍野的土壤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土壤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除了土壤生物、空气外,土壤中还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储存在土壤中。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 95% 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A选项中土壤中加入水,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不符合题意;B酒精灯加热,试管壁有水珠出现,则说明是土壤中含有水分,符合题意;C选项有烟生成,是有固体小颗粒,不是水分,不符合题意;D选项质量减少可能是有机物减少。
故选B
C
【解析】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生物生存离不开温度、水分、氧气等条件。所以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阴暗、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
故答案为C.
A
、填空题
风化;温度;雨水;化学物质;各种生物
【解析】1.地球外层的地壳最初主要是由岩石组成的,没有土壤。
2.岩石变成土壤,首先要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石块、石砾和砂粒等细碎的矿物质颗粒。
3.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
(1).温度的剧烈变化:炎热的太阳曝晒会使岩石变得很烫,此时若气温骤降,可能导致岩石爆裂。
(2).雨水积聚在岩石的缝隙里,若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水就会结冰,体积增大,从而促使岩石的缝隙_加宽,最终使岩石裂成小碎块。一些盐类物质的结晶和潮解也能起到相似作用。
(3)一些化学物质也可以促使岩石风化,如石灰岩会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发生溶蚀,一些石灰岩洞中的钟乳石和石笋就是这样形成的。
(4)各种生物也能促进岩石的风化,如植物的根生长在岩缝中,可以促使岩石开裂;地衣和蕨类覆盖在岩石表面,它们分泌的物质也可以促使岩石风化。
岩石变成土壤,首先要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石块、石砾和砂粒等细碎的矿物质颗粒。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有温度、雨水、化学物质、各种生物等。
(1) ×100% (或 )
(2)无机盐
【解析】(1)先求空气的体积,在根据空气占土壤样品成分解答。
(2)植物需要水分,也需要无机盐才能更好的生长。
(1)土壤样品中空气的体积为V1减去V2,空气占土壤样品中的体积分数为:。
(2)将燃烧枯枝落叶得到的灰烬覆盖在土壤上会有利于移栽后植物的生长,枯枝落叶燃烧后的灰烬是无机盐,这说明植物生长除了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需要吸收无机盐。
故答案为:(1)(2)无机盐
(1)无机盐
(2)测量土壤中所含空气的体积(或证明土壤中存在着空隙或验证土壤的吸水性)
【解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体外,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空气和无机盐,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盐,根还能获得土壤中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2)土壤的颗粒之间有空隙,含有空气,利于根的呼吸作用.题中的实验铁块无空隙,另一组用土壤,所加入的水量不同,可知:土壤中存在着空隙,能吸水.因此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土壤中的所含空气的体积.或证明土壤中存在着空隙,验证土壤的吸水性.
故答案为(1)无机盐;(2) 为了测量土壤中的所含空气的体积(或证明土壤中存在着空隙,验证土壤的吸水性)
、实验题
【详解】
(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的变量是空气;②③的变量是水;②④的变量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2)实验结果②盆植株生长最好,①②④生长不好.通过①②说明了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空气;通过②③比较说明了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通过②④比较说明了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3)实验结果②盆植株生长最好,原因是②盆有适于植物生长的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量的无机盐。
、解答题
(1)使土壤变得疏松,增加土壤透气性。
(2)紫云英分解后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
【解析】1、位于土壤下面的根需要进行呼吸,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根的呼吸;
2、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3、水土流失原因很多,其中人为因素中不断破坏植被开垦荒地,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比例过大,农业经营粗放,生产水平很低,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退化严重,不能发挥生态防护效益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1) “锄禾” 是把草锄掉,锄草同时还进行了松土。所以 “锄禾”不光能除草,还能使土壤变得疏松,增加土壤透气性 ;
(2) 农民不光除草,有时还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是“紫云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紫云英分解后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
(3)由分析可知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据此可以提出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有: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
故答案为:(1) 使土壤变得疏松,增加土壤透气性 (2) 紫云英分解后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
第 1 页(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