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唐]王 维王维(约701—761),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又因“精禅理”,有“诗佛”之称。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评价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有《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作者简介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背景链接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使至塞上[唐]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yánchánɡdūsàiyān诗词诵读结合注释,读通大意。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选自《王维集校注》卷二(中华书局1997年版)。(我乘)一辆车要去慰问边关守军,出使途中经过居延。译 文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慰问边关守军。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像飘飞的蓬草飘出了汉地关塞,像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人地域。译 文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大沙漠里一股烽烟直上云天,黄河边上西沉的落日正圆。译 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指黄河。走到萧关恰逢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得知统帅正在燕然前线。译 文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起】叙事出使边塞本诗押“ɑn”韵:延、天、圆、然。首联点题,交代诗人此次出使的地点和事由。“单车”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表达孤寂之感。“属国”是诗人自称。诗词品读“过居延”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孤寂的心境。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颔联承接首联,诗人以蓬、雁自比,传达出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和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蓬”“雁”多用来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处指诗人自己。【承】抒情抑郁惆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转】写景塞外风光颈联画风一转,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直”表现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默写常考句···“大”突出沙漠的浩瀚无边。“孤”写出景物的单调,使烽烟显得格外醒目。颈联四美:①构图美:从上到下,“落日”—“孤烟”—“长河”;从近到远,“孤烟”—“落日”—“大漠”,层次丰富。②线条美: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长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③色彩美:黄色的大漠,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色彩艳丽。④意境美:缓缓升起的狼烟,波澜不惊的长河,即将西下的落日,意境雄浑。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尾联与首联呼应,写到达边塞的情景,从侧面反映前线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个人失意的情绪在大漠壮美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变得慷慨悲壮。“燕然”运用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流露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和对都护的赞叹。【合】叙事战事紧张侯(hòu):侦察侯(hóu):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用典(遵义中考)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答题支架]考点品析诗歌炼字释含义,明手法可结合字(词)性,解释其含义,或指出其所运用的特殊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描景象,摹情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写出的景物特点或描摹出的情景、情态。点作用,表情感点出该字(词)烘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及其艺术效果。[参考答案]“直”“圆”二字的“锤炼”之处就在于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故在无风的时节,能够“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落日”即将没入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这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自然”之处还在于,这两句诗所写的独特景象,是长期生活于内地的人刚进入塞外很自然地就会捕捉到的。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①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③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烽烟,各有色彩,引人想象。典型考题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十堰中考)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遵义中考)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颔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士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D【解析】“候骑”指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尾联两句表现了前线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3.(鄂州中考)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示例】苍凉雄浑的大漠之上,一缕孤零零的烽烟笔直地伸向天空。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漠远方。一轮浑圆的红日,正静静地悬挂在西边的天空中。使至塞上孤独苦闷慷慨悲壮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叙事抒情绘景叙事出使边塞内心感受塞外风光战事紧张结构梳理这首五言律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奇丽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以及在雄浑的大漠风光中情感得到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主旨归纳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比较异同。【甲】使至塞上[唐]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战城南[唐]杨 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意谓战士们报国的忠心光明有如白日拓展延伸[参考答案]使至塞上 战城南相同点 不同点 意象意境都描写了边塞景色,都涉及边塞将士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幡旗、甲胄、冻水、悲风塞外风光:雄浑寥廓、奇特壮丽边塞景色:萧瑟凄清诗佛王维人生经历:前期奋发有为,后期半官半隐青年闲居中年仕宦晚年隐退15岁,离家赴京,寻求功名。因善诗,工于书画,成为王公贵族的座上客。20岁中进士,初入仕途。两年后,任太乐丞时,因下属伶人擅舞黄狮子受牵连被贬。27岁,辞官隐居淇上,后闲居长安。33岁,拜谒张九龄,次年任右拾遗。36岁,因张九龄被贬,出塞为官。49岁,离朝归隐辋川。安史之乱爆发后,王维被俘,被硬委“给事中”之伪职并被软禁。唐军收复长安与洛阳后,肃宗宽宥王维,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60岁,上书辞官,隐居至终。艺术造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南宗山水画之祖《辋川图》(宋郭忠恕临本局部)《江干雪霁图》40岁前期后期《观猎》《老将行》《从军行》《出塞作》《使至塞上》《少年行四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游侠和边塞风格豪迈雄放情调激昂明快《田园乐七首》《竹里馆》《辋川集》《山居秋暝》《终南别业》名画《辋川图》《江干雪霁图》《雪溪图》空明宁静,超逸淡远清新幽静,诗中有画山水田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