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下册语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会读“囊、萤、恭、勤、博、贫、焉”7个字,指导书写“囊”。用借助注释、对照插图、组字成词等方法指导学生自主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诵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诵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过程】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司马光》、《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这几篇课文都是文言文,它们短小精悍,言浅义深。今天咱们再来学一篇文言文《囊萤夜读》。板书课题,并用字理识字法指导写“囊”。“囊”是本课生字,乍一看好复杂,其实不然。你看,上面一横代表的绳子,口就是口袋,一竖代表袋子里有东西,一横一竖形成了一个十字表示把口袋扎紧,放在案子上。下面是一个“襄”省去了点横。)齐读课题。回顾学习古文的方法。5.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囊萤夜读”的意思。【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达到了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目的。】初读课文,读通读顺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出示:囊萤恭勤博贫焉。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指导读课文,读出节奏。文言文的字音读准了,还要注意节奏,在以前的学习中知道了谁怎么样的后面要停顿,谁来读读第一句话。(指名读)课文中的第二句话该怎么停顿呢?(指名读)读文言文得根据意思来停顿,谁来读读课文,一定要读出停顿。(指名读)齐读课文。出示不带标点的课文,指名读。老师告诉你们以前古书中的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的,谁来挑战自己读一读。【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为进一步读正确、读流利课文做好铺垫,采用多种形式呈现文章让学生来练读,读出节奏。】三、思读,读懂意思自由读课文,思考:谁囊萤夜读?车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指名反馈。(板书:车胤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理解“恭勤不倦”和“博学多通”的意思,思考:还可以换成哪个词?请写在旁边。(孜孜不倦 学而不厌 刻苦勤奋 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知识渊博 多才多艺 聪明睿智)说话练习。出示: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胤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出示: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书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勤奋好学,知识渊博,那他家的条件又如何呢?指名交流。从哪个字知道他家很穷。(贫)通过“贫”你想到了哪个词?(贫穷 贫困 贫困潦倒 一贫如洗)把你想到的词语写在“贫”的旁边。组字成词也是理解字义的一种方法。在车胤心里,贫困不是借口,贫穷不是理由,他怎么做的呢?从文中找出句子用横线画出。创设情境:夏夜,蝉鸣蛙噪,车胤在院子里发现有几只萤火虫,他_____________。(发挥想象,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你觉得车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车胤为了能读书肯动脑筋,克服没有灯光读书的难题。)他克服没有灯光读书的难题,这一读就是多长时间呀?(知名反馈)就这样一整夜,一整夜的读书,直到天明,就叫“以夜继日”。请拿起笔圈起来。从此,每当夏月有萤火虫的时候,他总会囊萤夜读。(指课题)指名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师适时评价。这是个感人、生动的故事,要是我们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故事该有多好呀!现在让我们结合注释和插图自己讲讲这个故事吧。(指名讲故事)预设评价:我们似乎回到了两千多年前,似乎看到了车胤正在微弱的萤光下苦读。10.听了大家讲的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知名反馈)(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刻苦学习,这样日后才能有所收获。)11.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结合板书反馈。小结:结合注释、借助插图、组字成词,这都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要我们有了阅读的方法,其实阅读古文也很简单。【设计意图:理解文章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注释、插图等,学会采用“组词法”和“换词法”理解文章的大意。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车胤这一人物勤奋好学的品质。】四、触类旁通,拓展延伸1.(出示:凿壁借光)在古代像这样的经典故事,还有很多。这里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篇,请大家结合所给的资料,自由读一读,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进行自学。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注释:匡衡:西汉经学家。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2.指名交流读后感受,及时评价。【设计意图:学生把课上学习的方法触类旁通,再次从故事中感悟古人勤奋好学的品质,师在评价时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进行引导,启发。】五、课后作业背诵《囊萤夜读》2.推荐阅读《孙康映雪》《 江泌映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