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篮球——防守技战术教学课题 篮球:防守(3-1) 重点 防守的压迫性及进攻性难点 盯人与区域联防的协同性教 学 目 标 1.在之前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篮球防守技战术的能力,使学生既知且行,100%参与其中,为今后教学比赛及学生终生体育发展打下基础。 2.通过学习,100%的学生了解篮球全场1-2-1-1紧逼防守的作用及技战术使用方法,90%的学生能在学习中完成该技战术的整套动作,80%能将此战术运用于实际对抗中。 3.发展学生速度素质、身体协调能力及核心力量,增强学生篮球控球能力。 4.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其奋勇拼搏的精神品质,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学 环节 (时间) 课的内容 (重、难点) 组织教法与学法 练习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示意图 次数 时间 强度准 备 部 分 11分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堂内容 4.强调安全 热身跑 慢跑篮球场3圈 复习防守脚步 碎步防守姿势练习 侧滑步防守动作练习 侧滑步交叉步防守动作练习 前冲后滑步动作练习 游戏:滑步接力 分四队,每队选一人中线站好,其余队员依次滑步至中线与对方选派同学跳起用脚猜拳,若获胜则跑步返回原点,若失败则需滑步回到原点击掌轮换后做5俯卧撑,先完成队伍获胜。 教师讲解本节课内容及注意事项,重点强调学生安全问题。 教师在场中指挥学生完成慢跑热身。 学生慢跑结束后分两队在篮球场两侧边角站好,然后以各自半场为场地做斜线防守脚步练习。 教师在讲解示范规则,练习时通过口令组织提示学生完成此项练习。 集合整队快、静、齐,认真听教师讲解本堂课内容及注意事项。 慢跑的过程中保持好队形,态度认真,快速使身体进入学习状态。 跟随教师做好防守脚步类的专项技术练习,在热身同时提前接触进入学习状态。 按照要求完成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逐步适应本节课所学知识,为课堂的学习进一步铺垫。 整个过程态度认真严谨,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队形 (4) (31) (1) (2) (4) 1次 1次 1次 2分 4分 3分 中等 较强 中等教学 环节 (时间) 课的内容 (重、难点) 组织教法与学法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示意图 次数 时间 强度基本部分 25分 防守技术教学 1.看图、视频学习 了解防守技战术中防守方站位及跑动路线,夹击时机与防守动作等相关技术内容。 2.分组练习 分为四组,每组五人,每次一个进攻组一个防守组进行对抗,其余两组场边等待,防守组在全场紧逼战术下依次进行下面两种练习。 边线夹击 (2)中线夹击 重点:防守的压迫性及进攻性 难点:盯人与区域联防的协同性 教法:讲解示范法,指导纠错法,口令提示法等。 3.趣味比赛 运用课堂所学,学生分为4组进行对抗,每次对抗结束后防守组回到队伍等待,进攻组转为防守组进行下一次对抗,依次进行。防守组防守成功得一分,失败不得分,最终得分最高的防守组获胜。每组进行3次防守练习。 跟随教师看图看视频了解防守的站位及跑动路线。 边线夹击:进攻方发球,防守方一人防发球,其余四人防接发球球员,按照图示位置三人前场一人中场一人后场,发球后前场球员迅速向边线移动夹击持球人,其余同学站在传球路线上防止传球。 中线夹击:进攻方发球,防守方一人防发球,其余四人防接发球球员,按照图示位置三人前场一人中场一人后场,发球后前场球员逼迫持球人向边线移动,待持球人越过半场后前场及中场球员迅速夹击,其余同学站在传球路线上防止传球。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明确每个位置应该完成的任务,使整体防守 协同一致,高效完成。 强调防守时队员间协同性,一致性。移动防守及夹击时站位精准,分工明确。 看图示视频时注意学习其中站位,迅速了解本节课需要联系的内容。 进行防守时,迅速明确自身技战术位置及防守任务。球一入场防罚球人迅速跟随一侧的防守人夹击持球人,其他同学防住传球路线。同时互相协同保护,注意团队盯人与区域联防的协同性。 在比赛时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提高本节课学到的内容,争取完成所学的完整技战术技术动作。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纪律,严禁疯打闹,按照要求安全高效完成。 时刻注意安全问题,避免运动损伤。 学法:重复练习法、游戏法等。 1次 多次 3次 4分 14分钟 2分 低 强 强教学 环节 (时间) 课的内容 (重、难点) 组织教法与学法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次数 时间 强度结 束 部 分 4分 拉伸放松 1.犬式拉伸 2.蹲起拉伸 3.虫爬 课后小节 宣布下课 回收器材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各动作的拉伸放松。 教师总结本次课堂中的优点与不足。 组织学生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模仿教师动作,积极做好拉伸避免运动损伤。 反思课堂中的不足并在以后加以改正。 帮助教师回收器材。 1次 1次 1分半 1分 低 低场 地 器 材 篮球场 篮球*5 挂图若干 哨子*1 IPAD*2 运 动 负 荷 曲 线 预 计 练习密度 55%±5% 最高心率 170±5次/分 平均心率 140±5次/分课 后 小 结 学生课堂积极性较高,达到并超出了预计的教学目标。学生运动负荷适度,达到预期负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