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体育锻炼重在参与教学设计题目 体育锻炼重在参与课型 新授课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内容:体育锻炼重在参与内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五中的(一)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中的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自觉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积极参与题课外的各种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进行体育活动。教材分析教材选用人教版《体育与健康》高一年级中的第二章积极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中的第一课体育锻炼重在参与。课时为1课时。 因为运动参与是促进学生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同时它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故本课又是本章节学习内容的前提和基础,本课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青春期之时,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学动作的他们的生理特点是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抽象性强的知识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初中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价值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的不全面。本课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和直观性动画进行启发学生,通过小团队相互间的合作讨论、探究,使学生由易到难,从浅入深地掌握全课内容。重、难点重点: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益处,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难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参与体育的意识,学会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2、能力目标:了解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情感目标 根据实际自觉积极地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教具 电子白板流程情景导入:(10`)欣赏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歌的精彩体育画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回答问题:利用平板电脑或手机查找。(1)1988年汉城奥运会曲作者是谁?哪国的?他的作品跟体育相关的有哪些?再举2个。那届奥运会中国获得多少枚金牌,列金牌榜第几?2、播放课件现代奥运创始人顾拜旦的名言也是奥运精神“参与比取胜更重要”。3、学生齐读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组织学生讨论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同时播放课件。(15`)1、“7大于8”(每天连续学习8小时,不如劳逸结合学习7小时的效率高)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2、生命在于运动“life depends on sports”。(1)这句体育格言出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2)、我国先秦时期《吕氏春秋》也阐述了“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3)、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也有深刻的认识,在公元前六世纪在埃多斯山崖上刻下了“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3、笼养兔鸽(兔子跑不多远、鸽子飞不多高就会死亡)(讨论时间5分钟)4、那么体育锻炼究竟有什么好处?体育锻炼的好处:提高人体机能 (2)预防各种疾病 (3)愉悦身心、调节疲劳 (4)接触大自然 (5)促进人与人的交流 (6)展示能力、增强自信 (7)控制体重、健美体型 (8)促进正常生长发育体育锻炼重在参与,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5`) 1、既然体育运动有这么多益处,我们就应该主动参与到运动中来,从小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师生共同复读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倡导的“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奥运精神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并联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学生回答根据自己身边实际体育器材和条件,我们中学生能经常参加那些体育活动。三、了解自己参加参加体育的现状。请如实回答下列问题:同时播放课件。(8`)你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包括上体育课和做课间操)的次数大约为几次?A.1次 B.2次 C.3次 D.4次你平时在课外还练习体育课上学过的内容吗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你平时在节假日参加体育活动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如果学校和老师不要求,你还坚持做课间操么?决不 B.不太坚持 C.比较坚持 D.经常坚持你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比赛么?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你经常和同学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么?从不 B.很少 C.较多 D.经常你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包括上体育课和课间操)的时间大约为多少?A.1-2小时 B.2-3小时 C.3-4小时 D.4-5小时与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娱乐活动上的时间相比,你平时用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多么?最多 B.较少 C.较多 D.很多你平时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体育书报和杂志么?从不 B.很少 C.有时读 D.经常在学习任务比较重的复习考试阶段,你还坚持参加体育活动么?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 根据上述问答,A1分B2分C3分D4分得出总分,对自己的体育参与性做出评价。1、33—40分:说明你具有很好的体育参与性。 2、25—32分:说明你具有较好的体育参与性。 3、17—24分:说明你的体育参与性尚可。 4、10—16分:说明你的体育参与性有待提高。本节课小结:(2`)为了自己的生命去参与锻炼吧!为了活得丰富多彩去参与锻炼吧! 为了你和你的家人去参与锻炼吧!作业情况回家之后,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些参与体育活动的知识,科学锻炼身体,避免出现一些身体伤害,以达到健身的目的。教学后记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够,没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一周只有三节体育与健康课,课上都不积极,可想而之在家里更没有锻炼的意识。通过这节课的学校,使学生学习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益处,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们改变了观念,为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地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